首页 百科知识 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功能指的是产品或劳务的效用、任务、分工、作用和目的等,是存在于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一种本质。所谓功能评价,是指对通过功能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功能领域进行定量化计算,并定量地评价功能价值,从而选出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的重点改进对象的活动。功能评价就是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功能定义、功能整理与功能评价。

10.3.1 功能定义

功能指的是产品或劳务的效用、任务、分工、作用和目的等,是存在于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一种本质。功能定义则是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和资料,透过对象产品或部件的物理特征(或现象),找出其效用或功用的本质东西,并逐项加以区分和规定,以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要求描述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对象的结构、外形或材质。因此,功能定义的过程就是解剖分析的过程,如图10-4所示。

功能定义的目的是:

(1)明确对象产品和组成产品各部件的功能,借以弄清产品的特性;

(2)便于进行功能评价,通过评价弄清哪些是价值低的功能和有问题的功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

(3)便于构思方案,对功能下定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对象产品改进设计的构思过程,为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阶段作了准备。

图10-4 功能定义过程

10.3.2 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就是对定义出的功能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明确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清功能类别,建立功能系统图,以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功能整理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它的功能是什么”。

功能整理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分析出产品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找出并排出基本功能。基本功能一般总是上位功能,它通常可以通过回答如下几个问题来判别:

① 取消了这个功能,产品本身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② 对于功能的主要目的而言,其作用是否必不可少?

③ 此功能如发生改变,是否要引起其他一连串的工艺和构配件的改变?

如果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此功能就是基本功能。除了基本功能,剩下来的功能就是辅助功能。

(2)明确功能之间的上下位或并列关系。

在一个系统中,功能的上下位关系,就是指功能之间的从属关系,上位功能是目的,下位功能是手段。例如,平屋顶功能中的“遮盖室内空间”和“防水”的关系,就是上下位功能的关系。“遮盖室内空间”是上位功能,是目的,而“防水”是为了能够“遮盖室内空间”,所以“防水”是手段,是下位功能。需要指出的是,目的和手段是相对的,一个功能,对它的上位功能来说是手段,对它的下位功能来说又是目的。

功能的并列关系是指两个功能谁也不从属谁,但却同属于上位功能的关系。例如,平屋顶为了遮盖室内空间,有遮蔽顶部、防水、保温隔热等三条遮盖途径。很显然,这三个功能相对于“遮盖室内空间”来讲属于下位功能,而这三个功能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3)排列功能系统图。

在弄清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后,即可排列功能系统图。所谓功能系统图,就是产品应有的功能结构图。在图中,上位功能在左,下位功能在右,依次排列,整个图形呈树形由左向右扩展、延伸。如图10-5所示。

图10-5 功能系统示意图

10.3.3 功能评价

通过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明确了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仅仅是定性地解决了“功能是什么”的问题,而要有效地开展价值工程活动,还必须解决“功能的成本是多少”和“功能的价值是多少”的问题,即通过对功能进行定量地分析,确定重点改善的功能,这才是功能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功能评价,是指对通过功能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功能领域进行定量化计算,并定量地评价功能价值,从而选出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的重点改进对象的活动。依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关系式V=F/C,要定量地评价功能价值,必须先将功能和成本数量化。成本可以用货币单位直接进行度量,但功能却不同。一方面,大多数功能不易用数量准确计量;另一方面,有些功能虽可能直接计量,但一个产品各项功能的计量单位也会不尽相同,须找出一个共同的标准才能进行比较和评价;即使计量相同,也往往不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与比较。因此,功能评价的关键是将功能数量化,即对功能价值进行测定与比较。

(1)功能评价的程序。

功能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 计算功能的现实成本(实际成本)C;

② 确定评价对象的功能价值(目标成本)F;

③ 计算和分析评价对象的价值V;

④ 计算成本改进期望值ΔC;

⑤ 根据评价对象的价值高低和成本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改进的重点对象及优先次序。

功能评价就是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功能评价的程序如图10-6所示。

图10-6 功能评价程序

(2)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

功能现实成本就是功能的当前成本,是指以功能为对象进行分析计算,而非产品或对象本身,因此要将产品或对象的各个功能区分开来。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与一般传统的成本核算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相同点是指它们在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上是完全相同的;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产品或对象为单位。因此,在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就需要根据传统的成本核算资料,将产品或对象的现实成本换算成功能的现实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对象只具有一个功能时,该对象的成本就是它本身的功能成本;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对象共同实现时,该功能的成本就等于这些零部件的成本之和。当一个对象具有多项功能或同时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就需要将对象成本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至于分摊的方法和分摊的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成本系数的计算。

成本系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4)功能评价值的计算。

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目标成本),是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可以根据图纸和定额,也可根据国内外先进水平或根据市场竞争的价格来确定。功能评价值可以理解为是企业有把握,或者说应该达到的实现用户要求的最低成本。从企业目标的角度来看,功能评价值可以看成是企业预期的、理想的成本目标值,常用功能重要系数评价方法计算。

【例题 10-2】 某项目的开发征集到若干设计方案,经筛选后对其中A、B、C、D四个设计方案作进一步的技术经济评价。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1~F5表示)对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采用 0-4 评分法予以计算确定。得到方案的功能重要系数,如表 10-4所示。

表10-4 功能的重要系数计算表

各专家对该四个方案的功能满足程度分别打分,其结果如表10-5所示。

表10-5 专家对各方案功能的评价得分

将各方案的各功能得分分别与该功能的权重相乘,然后汇总即为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即为方案的功能系数,如表10-6所示。

表10-6 各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

(5)计算功能价值V,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

由于对功能价值的测定方法及相应评价基准选择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评价方法。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成本法和功能系数法。

功能指数法(相对值法),指的是通过评价各项目(或对象)的功能评价指数与其成本指数进行比较,得出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其表达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计算结果,功能的价值系数有以下几种结果:

Vi =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Vi <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此时价值工程的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Vi >1,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应具体分析,可能功能与成本分配已较不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提高成本。

根据例题10-2:根据造价工程师估算,A、B、C、D四个方案的单位造价分别为1 420元/m2、1 230元/m2、1 150元/m2、1 360元/m2。则个方案的价值系数计算如表10-7所示。

表10-7 各方案价值系数计算表

由上表计算的各方案的价值系数结果显示,C方案的价值最大,应优选之;而A和D方案有可改进的空间。

功能成本法(绝对值法),是通过计算实现应有功能的所必须消耗的最低成本,同时计算为实现应有功能所消耗的现实成本,经过分析、对比,求得分析对象的价值系数和成本降低期望值,确定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和改善幅度。改善幅度可用下式表示:

根据上述例题,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成本改善对象及改善幅度,如表10-8所示。

表10-8 各方案价值系数计算表

由表10-8可见,方案A和方案D可以进行单位成本改进的幅度分别为 94 元/m2和173元/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