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事象、事态与事实的分析介绍

新闻的事象、事态与事实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围绕主要事象进行事实组构,协调地排列有价值的事象,从而揭示新闻的意义。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即事物必然处于事实的相互联系状态中。人态是指人的思想与活动状态,物态显示事象中各类物体、自然环境及其景象,事态则是人与人并借助物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事件变动。

一、事象、事态与事实

新闻的形态在不断变化,建构模式显露出多种框架,叙事、说理、阐释、对话与故事型的新闻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上。也就是说,新闻中事实的陈述格式不再单一化。一条标准的新闻,是一桩或几桩事实的有机展示,给人们提供一则具体的事件。非标准新闻则不同,它甚至没有导语、没有本报讯或电头之类的行头,不是严谨的事实材料的叙述。不管哪种新闻建构方式,记者对事实的陈述都包括事实和意义的展示程式,新闻的事象与新闻事态则是观察新闻外部构造的主要线索。

1.事实的事象

事实的事象是指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使新闻呈现出事象的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这种在每个最小时间单位出现的事实迹象,包括事实中一切能被人感觉到的东西,能被记者目睹和描述。记者在采访中面对很多事象,但要选择出来用以组构新闻的,是他认为最能表达新闻的完整性并突出其特点的事象。

例如:

环球金融中心已建至65层高度达281米

[《东方早报》2006年10月25日报道]昨天,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升至65层、281米的高度。总高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自全面开工以来,基本以每4天一层的速度向上攀升。272米处的第63层,是该楼施工中3个转换层中的第2个,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总承包方在9月提出的“10月20日前完成工程63层以下核心筒施工”的节点目标目前已提前实现,为此,总包方向上海第一建筑公司、中建三局钢结构公司颁布了嘉奖令,并分别给予24万元奖励。

环球金融中心建成后,可容纳约4万人,整个大楼设120多部电梯,速度最快的电梯将达每秒10米,将是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电梯。而在大楼的外墙上,还有多台观光电梯,随着电梯不断上升,让人感觉到奇妙的空间变幻。

在这条消息中,“昨天,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升至65层、281米的高度”、“总高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自全面开工以来,基本以每4天一层的速度向上攀升”、“272米处的第63层,是该楼施工中3个转换层中的第2个,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等句子,都单独构成一个事象。事象是构成事实的自然因素,在新闻中由一个相对意义的最小事实表达出来。事实一旦出现和存在,就表现为多个事象的复合体,因为任何事实都不是无缘的单一因素,而是一种多因象的组合。

认识和把握事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任何一条新闻都要通过许多事象再现事实。把事实分解为事象,可使新闻立足于完整的事实,不至于片面地抓住一点而放弃对事实全局的认识。其次,对事实的若干事象加以鉴别,可以区分哪些事象价值大或较大,确定新闻的关键环节,使事实的主要部分呈现出来。最后,记者在建构新闻时,首要的是对新闻事象的框架与背景进行整体把握,有机地组合所选择的各个事象。新闻报道围绕主要事象进行事实组构,协调地排列有价值的事象,从而揭示新闻的意义。

2.新闻中的事态链

新闻的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在上述消息的第一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升高”、“每4天一层的速度向上攀升”、“总承包方施工目标的提前实现”、“总包方向上海第一建筑公司等颁布嘉奖令”等事象构成了事态链,一环扣一环,展现了人推动事实发展的动向。

维特根斯坦认为,事态指事物的状态,事实的实际状态表明事物存在的形式,而且相互间必然保持一定的关系。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即事物必然处于事实的相互联系状态中。他指出:“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1]

新闻事件是由人态、事态与物态共同构成的。人态是指人的思想与活动状态,物态显示事象中各类物体、自然环境及其景象,事态则是人与人并借助物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事件变动。

事态离不开人态和物态。在事态关系中,经常有一些附加成分出现,即某些物体被人和某个组织所使用,这些事实中的主动因素是人,被动因素就是物态,包括日用品、生产工具、武器、食品、建筑物、场所或某种自然物象。这些物态正是新闻事态的承载物,由人的状态来主导,决定事件在物态空间中展示其过程。这就需要在新闻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上述新闻提到的“大楼的高层建筑、向上攀升、120多部电梯不断上升、让人感到奇妙的空间变幻”等事态与人态和物态的交织,呈现出新闻的动态感。

事态和物态时时发生“用”和“被用”的关系,构成活生生的事态链。事态离不开人态和物态,任何新闻都是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事态关系中,经常出现物态的契入,没有它们,就不可能构成一定的事态。就人而言,新闻中的人物多是穿衣做事的行为人,只有和某些物打交道,才能构成完整的事态系统。在事态中,这种相互联系及其变化,形成新闻细微的外在结构。

记者要再现完整的事实,必须把握事态间这种特殊形式。任何一条新闻都通过一些事象表现出来,而任何事象都是从某一特定联系方面体现出事态、人态与物态的契合,新闻具备了这一关联才会有动态感。

3.事实的客观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社会则是由事实构成的,事实每时每刻都包围着人们。事实是有血有肉的现象环,即表现为事象的不断延续,需要记者随时跟踪其发展并作出选择。罗素认为:

事实这个名词照我给它的定义来讲只能用实指的方式来下定义。世界上每一件事物我都把它叫做一件“事实”。太阳是一件事实;恺撒渡过鲁比康河是一件事实;如果我牙痛,我的牙痛也是一件事实;如果我做出一个陈述,我做出这个陈述是一件事实。并且如果这句话为真,那么另外还有件使它为真的事实,但是如果这句话为假,那就没有那件事实。[2]

罗素大体指出了事实的若干特征,归纳他的观点,不外乎是说,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多表现为事件的客观存在。

记者在报道中面对的事实,正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或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事实是客观发生的、未被记者选择和陈述的现象,记者无法改变它。当记者选择并将某些事实写进新闻中,这种被称为新闻事实的材料才成为报道的对象。

显然,事实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可视可闻的现象,因此可被记者感知,古语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强调了事实的可感性。事实的客观存在是事实的根本属性,先验于人的主观体验,这对事实具有普遍、绝对和永恒的意义。事实一般是可以认知的,具有可陈述性。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确定性,不可认知、不可陈述的事象我们一般不称为事实,而是一种玄妙的臆想。事实是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的事实,事件的事态、人态和物态的关系以及变化,构成事实的运动性。事实是社会细胞,每时每刻都再现社会的运动,它们的互生和更新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过程。

事实对记者具有制约性,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尊重事实,就会无情地曲解事实、背离事实。事实独立于记者头脑之外,不以记者的主观认识为转移,记者不按事实的客观形式反映它,就无法正确地反映世界。记者如果想探寻外部真理,首要的是准确发掘和描述客观事实,并按照事实的原貌进行报道。在这个意义上,事实制约着记者的主观活动,客观性准则是新闻工作的前提。记者到实践中认真地观察、采访才能发现和认识事实;记者捕捉事实的主要环节,抓取最能反映事实本质的事象,才能把事实的真实情况再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