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代谢性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骨代谢性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质增生可能与人体缺钙引起机体钙代谢紊乱有关。现就骨质增生与钙代谢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颈椎病的发生与缺钙有关。重症颈椎病例可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症状。近年来,骨密度仪等先进仪器研究骨质病变,发现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同时存在的,原因与人体缺钙有关。补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骨代谢性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_钙生命之源

2.1 骨代谢性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img29

图2-2 人体骨骼系统

2.1.1 骨骼是生命的支架

2.1.1.1 人一生的骨骼代谢过程

人的一生中,骨代谢的过程以及骨量(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骨量增长期

从出生至20岁为骨量增长期。男性骨量增长率高于女性,男女分别为每年2.2%和1.9%,平均每天增加骨钙量130~160毫克。其中,青少年时期是体内骨量增长、钙贮存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此期人体处于正钙平衡状态。

(2)骨量缓慢增长期

20~30岁为骨量缓慢增长期。

(3)骨量缓慢丢失期

65岁以上为此期,骨量年丢失率为0.5%~1.0%,处于负钙平衡状态。

2.1.1.2 钙缺乏与骨代谢性疾病

(1)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在生长、发育及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形态,出现异常。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而“骨刺”则是骨质增生的表现形式之一。“骨刺”就是骨质增生,但骨质增生不同于骨刺,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表现为“骨刺”、关节内游离和软骨增生等,而脊柱上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运动异常等症状。

骨质增生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骨质增生可能与人体缺钙引起机体钙代谢紊乱有关。因为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骨量减少、骨密度减低的情况,这说明骨骼中钙的含量减少了。

现就骨质增生与钙代谢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病就是人们常说的长骨刺或骨质增生。以往认为老年人才会长骨刺,近年发现许多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会出现骨刺,它无声无息地在人体的骨骼及关节上生成发展,严重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颈椎病的早期仅有颈部酸痛,逐渐感觉到颈部、肩背部酸痛,手麻木,握力减退,吞咽有阻挡感。随着病情的加剧,颈痛,肩背痛明显加重,活动受限,不能朝某一方向转动,头晕、头痛、手及上肢麻木,吞咽受阻加重。X线检查,轻症患者可见颈椎椎体骨密度减低,骨纹理粗松,椎前角骨质唇样增生,中度患者可见颈椎密度进一步减低,多处骨质增生向前压迫食道,向后压迫脊髓,向两侧压迫神经根,颈突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重度患者椎体中间看不到骨纹理,个别椎体压缩变扁,椎间隙变窄,周围增生变明显,骨密度测定可见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

颈椎病的发生与缺钙有关。由于钙及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长期缺钙,引发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局部关节部位再造增加,形成骨刺,髓核中蛋白多糖水分丢失引起纤维环松弛,使椎间隙变窄,其结果是椎突关节及椎板重叠,软骨磨损,造成骨质增生。如椎管狭窄会压迫脊髓;向外增生,椎体呈唇状突出,向前会压迫食道,向后会压迫脊髓,向两侧增生则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引起肢体麻木、功能受限和疼痛。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

对轻、中度颈椎病患者在无椎管狭窄的情况下,补钙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或减轻骨质疏松的加剧。一般来说,每日除正常饮食外,补充钙制剂500~600毫克,对颈椎病的防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重症颈椎病例可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症状。近年来,骨密度仪等先进仪器研究骨质病变,发现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同时存在的,原因与人体缺钙有关。补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2)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是由于腰椎锥体的唇样增生所致。其增生后各种临床表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增生发生的部位、增生是否累及神经或造成椎管狭窄。

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①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肌肉萎缩;

②感觉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和麻木感;下肢皮肤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下肢放射痛;

③括约肌功能障碍,括约肌在尿道和肛门周围,是排尿、排便的“闸门”,受神经支配。严重的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损伤脊髓时,有可能造成尿道或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排便困难、大小便失禁等,并在肛门和生殖器周围出现感觉异常。

骨质增生引起腰椎管狭窄的主要特点为:

①症状多、体征少,也就是说,椎管狭窄可引起患者腰、腿部疼痛,下肢有麻木感,患者自感十分痛苦,但医生检查病人时,患者腰、腿部活动并无异常;

②间歇性跛行,患者不能走长路,有的患者走数十米或百米距离就要蹲下或休息一会,否则双下肢就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一般都有间歇性跛行,这是骨质增生与椎间盘突出的显著区别;

③腰部不能伸,患者喜欢弯腰,睡觉时喜欢蜷曲身体,不能平卧;患者不能长距离行走,但可长距离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时腰部是弯曲的;出现腰部不能伸的原因是,当腰部弯曲时,椎管内径自然增大,而腰部伸直时,椎管内径变小,从而导致椎管压力升高,影响了脊髓的血液供应,缺血脊髓因而产生疼痛,如果腰部改为屈曲状态,椎管内压力降低,脊髓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症状也随之消失。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足够剂量的钙制剂,对纠正因钙缺乏所致的钙代谢紊乱,缓解骨质增生所致的各种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2)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的常见病,是一种摧残人体健康的世界难症。常见于农村、林区和矿区。患者多为青少年,轻则痛苦不适,重者致残。西医称为“不死的癌症”,认为坏死的骨组织非手术绝对不能复活。本病多由股骨颈骨折及外伤、全身骨质疏松、滥用激素类药物、酗酒类风湿、髋关节滑膜疾病等原因引起活性维生素D减少,使钙在肠道内的吸收减少,机体钙代谢紊乱,免疫功能降低,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股骨头局部动脉痉挛或收缩,股骨头血液供应减少,股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双侧或单侧)疼痛,下肢功能障碍和跛行,伴有腰痛、坐骨神经痛,患侧膝关节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跛行、致残或瘫痪。(见图2-3)

img30

图2-3 股骨头坏死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如采用补气、补血、补肾、活血化瘀、通脉和补充钙剂等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补气、补血可增加血容量,使骨组织有充分的血液营养;补肾、补钙可壮骨生髓;活血可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股骨头局部的血流量,使骨细胞再生,坏死的股骨头逐渐恢复正常。

(3)肩周炎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或凝肩。常见的发病原因是由肱二头肌长头或短头的肌腱炎,肩胛骨上肌腱炎或肩轴的损伤、撕裂,肩周滑囊炎等引起;肩外原因有颈椎病或颈椎椎间盘脱出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引起肩部疼痛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肩关节粘连、肩关节的损伤或骨折。如果限制时间过长,也可以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另一个引起肩周炎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钙的减少,此时甲状旁腺从骨骼中取出来的钙,会充斥在身体的各部位,当钙过多地进入平滑肌细胞内时,平滑肌自动收缩或痉挛,产生疼痛。

肩周炎呈慢性发病过程,多数无明确外伤史,病程较长,发病缓慢,其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部位在肩部及上臂,并可向颈耳、前臂和手部放射,但没有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并影响睡眠。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及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不能系腰带、摸肩、梳头,甚至洗脸、漱口也发生困难。检查时可发现在肩前、肩后、肩峰下、三角肌指点处压痛,而以肱二头肌、腱部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位时疼痛加重。早期肩关节活动影响较轻,晚期则肩关节各方位活动都受限制,而以外展及内旋受限明显,严重的可因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和手肿胀、发冷及手指活动疼痛。

采用加强功能锻炼,理疗、封闭、中药等治疗方法,同时注意补充足够剂量的钙剂,对于肩周炎的防治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4)缺钙与骨折

在人体中的钙元素99%是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起着保护骨骼功能完整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在调钙激素的作用下,钙、磷之间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钙缺乏,钙代谢紊乱,可引起骨骼中的钙盐减少,其原因是由于体内严重缺钙,血钙降低,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动员骨骼中的钙进入血液,以弥补血液中钙的不足。骨骼中的钙盐丢失,使骨强度下降,在外界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下,甚至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也可发生骨折。也就是说,缺钙的严重程度与发生骨折的概率成正比。

img31

肘关节骨折

img32

胫骨骨折

img33

股骨颈骨折

在骨折病人治疗过程中,骨折愈合的好坏快慢与体内是否缺钙关系密切。因为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骨折断端形成膨大骨痂,逐渐由不成熟骨转变为成熟骨,不起作用的多余骨痂被重新吸收。而在骨折断端恢复过程中需要钙的参与,如果体内严重缺钙,将使骨折的愈合过程缓慢。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骨折的病人,在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的同时服用钙剂,可有效地改善体内的缺钙情况,促进骨折愈合。

另外,儿童缺钙容易引起骨折。现在的孩子营养普遍很好,为什么有些孩子反而不如过去的孩子健壮呢?其原因在于生活品质的不健全。很多父母把孩子养在温室里,生怕太阳晒痛了,大风吹坏了。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回家后做作业、玩游戏机、看电视。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放了学还要去补习班,直到满天星才回家。如此不见天日的生活,即使吃得再好也不会健康。因为只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忽视了户外活动,导致紫外线照射不足,就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有碍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即使摄入再多的钙也无法被肠道吸收利用。平时缺乏运动,还会变得反应迟钝,遇到危险时身体无法迅速作出反应,再加上钙的缺乏,就特别容易骨折。

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足够的钙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5)氟骨症

氟骨症是致病因子氟在体内长期过多蓄积所致的慢性氟中毒,使骨代谢紊乱导致的全身骨骼病变。此病属代谢性骨病范畴。一般说氟骨症指的是长期从事接触高氟的职业引起氟中毒性骨病。地方性氟骨症是指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摄入过多氟后造成氟中毒性骨病。

根据临床症状不同,氟骨症分为两种。

1)氟骨症

这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最常见的症状为腰背和四肢等部位的关节疼痛。并非是炎症疼痛,多为持续性,静止时加重,活动后减轻。疼痛性质为酸痛,严重时如刀割样,不敢活动。

2)氟斑牙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三种表现。白垩型:牙齿釉面失去光泽和透明性,可见白粉笔样线条、斑点、斑片,可布满整个牙面。着色型:釉质的完整性被破坏,使色素易沉着于牙质而发生牙齿着色。缺损型:牙釉质进一步被损害而致脱落,出现斑块状、花斑状或雀啄状凹陷。

氟骨症的患者需要补钙,钙与氟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与肠道中的氟结合成氟化钙随粪便排出,氟的吸收自然减少。但长期应用钙剂易使骨硬化和软组织钙化加重,所以钙剂对于疏松型、软化型或伴有钙摄入不足的氟骨症人群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而对硬化型的治疗可能是不利的。

2.1.2 好牙齿伴您度过终生

“牙为骨之余”,牙齿代表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img34

图2-4 牙齿的生长顺序、牙齿的构造

2.1.2.1 牙齿与钙

img35

牙齿(图2-4)健康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表现在生物、社会与心理诸方面。生物功能是咀嚼、吞咽食物,帮助消化;社会功能是促进人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增强人际关系;心理功能是健康的牙齿能满足人的爱美之心,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并获得社会的认可,保持人的心态平衡与健全人格。

(1)好牙源于母腹中。

乳牙胚在胎儿5周时即已发生,6个月时已经钙化,出生前乳牙胚已基本形成,新生儿已具备有20个乳牙胚。要想牙齿好,在胎儿期就要有充足的营养,尤其是钙质。有个健壮的牙胚,可为乳牙打下良好的基础。

(2)婴幼儿期是乳牙的萌出时期。

乳牙自婴儿6个月开始萌出(最早有4个月),先下后上,成对而且左右对称地萌出,到两岁半即可出齐。乳牙共20颗,上下各10颗,从中间向外依次为乳中切牙(即门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及第二乳磨牙。有关乳牙的萌出和脱落年龄,见表2-1。此时期钙营养充足与否是牙齿质量好坏的关键,也是牙齿固定的必要因素。牙槽骨和其他骨骼一样,摄取足量的钙,它的密度就高,牙齿整体坚硬度高,对于嵌入其中的牙齿固定得就牢固,牙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就健壮。

表2-1 乳牙萌出及脱落年龄

img36

在婴儿出生后4~6个月时,钙主要依靠母乳供应,断奶后则依靠断奶食品和辅加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长牙时期,必须摄取足够的钙营养,这是保持牙齿健康的首要条件。

(3)青少年期是乳牙和恒牙交替期。

换牙也是人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换牙后,恒牙将随人度过漫长的岁月,没有机会再换牙了。恒牙的好坏是一个人的口才和口福好坏的直接表现。恒牙是人的第二套牙齿,共32颗,上下各16颗,从中间向外依次为中切牙(门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第一、第二和第三磨牙。一般从6岁开始萌出至13岁出齐。但第三磨牙,即最后一颗牙,可以延迟到25岁才萌出,有的甚至终身空缺,故又称迟牙。见表2-2。

乳牙和恒牙交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应该脱落的乳牙非常坚固,丝毫不动;另一种是乳牙早脱落,恒牙迟迟不见长出。这主要是缺钙造成的。牙齿是从牙胚开始发育的,牙胚在出生时即已存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才能供给牙齿的生长,实际上牙齿的生长就是钙和磷形成的羟磷灰石结晶不断沉积的过程。通过不间断的钙化,牙齿慢慢长大成形。因此,足够的钙及充足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

表2-2 恒牙萌出年龄

img37

2.1.2.2 缺钙对牙齿的影响

目前,中国人的牙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人群普遍缺钙有关。当人体缺钙或钙代谢异常时,会影响到牙齿的形成、萌出,牙齿的坚固性及稳定性。早期缺钙症状,如出虚汗、夜寝欠安、易疲劳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影响到骨骼和牙齿。就牙齿而言,1岁以内表现最明显,正常孩子4~6个月开始长出牙齿来,而缺钙的孩子到10个月过后,甚至过了3周岁还不见萌牙,从而影响其嚼硬食及营养的吸收。而且萌出的牙齿还极易出现龋齿,不到换牙时间也会自行脱落。对成人而言,由于缺钙,有人40岁牙齿就开始发生松动并脱落。

缺钙能造成牙齿及牙釉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牙齿抗龋能力降低,以及牙齿硬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崩解,牙齿松动或过早脱落。缺钙可使发育状态下的牙釉形成过程受阻,造成牙釉发育不全,钙化不全。此时可见牙釉质表面上出现带状、窝状凹窝,并有深浅不等的棕色沉着。带状凹陷是由于牙釉发育障碍的结果,其凹陷宽窄反映了受阻碍时间的长短。若障碍反复发生,牙面上就会有数条平行的窝沟出现,病变呈对称性分布,凹陷处表现不光滑。总之,牙齿表面呈带状凹凸不平,颜色褐黄,深浅不等。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成分,它对牙齿的健康极为重要,是保证牙齿健康最基本的矿物质。对于缺钙所致的牙齿损害,及时补充钙含量高、易于吸收的钙制剂,对获得一副健康的牙齿是至关重要的。

(1)龋齿

龋齿是全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一般在50%~60%之间,有的地区高达80%~90%。龋齿使牙齿损坏、疼痛以致丧失咀嚼器官的完整性。

龋齿又名虫蛀牙,实际上没有什么虫子可言,主要原因是残留食物在牙齿表面腐败发酵,对牙齿产生长期的慢性侵蚀所致。龋齿的发生是黏附在牙釉质表面的菌斑中的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而产生酸,使牙齿硬组织脱钙,软组织崩解,形成龋洞,逐层破坏牙釉质、牙本质,继而感染牙髓,最终使牙齿崩解。如果一个人因为缺钙致使牙齿的钙化程度低,将使细菌的产酸、脱钙过程加快,龋齿发展也随之加快。另外,口腔中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钙,而钙与牙釉质的成熟、矿化有关,它可以使萌出后的牙釉质表面矿化程度增高,并且还能使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一旦人体内缺钙,唾液中的钙含量也随之减少,这一保护作用也将减弱,使龋齿病易于发生,并迅速发展。久而久之,小洞变大洞,以致发展到非拔牙解除疼痛不可。实践表明,同是一种饮食习惯,并不是人人都出现龋齿,同一个人也不是所有的牙都被侵蚀,这与个人健康状况和牙齿质量有很大关系。

牙的钙化包括高度钙化的牙釉质和大于一般骨骼钙化的牙骨质(即牙的主体)。一颗高质量的牙齿完全取决于沉积于其中的钙浓度——钙化好的牙齿密度大且坚硬耐磨,丝毫没有给病菌入侵留下钻空子的余地。因此,预防龋齿要从婴幼儿抓起,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消除致病因素;二要注意钙营养,多食含钙量丰富的食品,并适当及时补充钙剂,对预防因缺钙所致的龋齿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龋齿发展程度,如图2-5所示)

img38

图2-5 龋齿的发展过程

(2)龋齿和老年性牙周病。

龋齿和老年性牙周病又称为“牙质疏松症”,即发生在牙齿和牙槽骨的骨质疏松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齿纳入世界第三大疾病之列。内因永远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普遍缺钙的人类,才会如此普遍地罹患龋齿。钙质供应充足,才是牙齿健康的根本保证。当然,刷牙和保持口腔卫生也是必须的。

(3)缺牙会使记忆力减退

人老了牙齿难免会脱落,这是正常现象。然而决不能对这一现象满不在乎,因为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牙齿长期缺损与记忆力减退密切相关。

海马回——大脑中的一个脑回,位于脑的颞叶下方,参与记忆和情感反应。人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记忆,特别是短期记忆便储存在这一部位。当人们步入老年后,海马回细胞会日渐衰老,人的短期记忆能力也随之每况愈下。牙齿脱落并非导致记忆力减退的直接原因,但牙齿缺损会使人的咀嚼力度和次数下降,长此以往,会加速海马回细胞的退化,影响人的记忆力。所以说,老年人牙齿长期缺损会加剧海马回细胞的衰老。

人脑的海马回还能协助调节血液中的应激反应激素。牙齿脱落的老年人咀嚼能力降低加速了海马回的衰老,从而促使应激反应激素分泌失调,精神紧张得不到缓解,短期记忆力被进一步破坏。

咀嚼与紧张、记忆力的关系也同样体现在年轻人身上。一些运动员为提高反应力,避免过度紧张而大嚼口香糖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行“6028”计划,日本已达到“8020”计划,前者指的是人到60岁时拥有28枚牙齿,后者指的是80岁的老者保留20枚牙齿。真是了不起而又充满人性的计划!关爱牙齿,实际上也是关爱生命。美好的生活与健康的牙齿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