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价值与信息质量的分析介绍

新闻价值与信息质量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新闻价值与信息质量一、新闻价值人们需要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因为新闻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外界新近发生的情况和变化,以便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新闻能否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信息量相对的概念是冗余度。既然信息的价值在于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当然应当更多地从受众的角度去把握信息质量。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各有不同的价值,互相之间的联系有主次、轻重之分。

第五节 新闻价值与信息质量

一、新闻价值

人们需要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因为新闻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外界新近发生的情况和变化,以便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需要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现代社会,社会及个人对信息的需求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闻的这种满足社会需求的属性就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大小由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而定,满足的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如果新闻不能给人以新的信息,不能消除人的头脑中的不确定性,就不能产生社会效果。发生的事件接近的程度影响受众对新闻的关心。这主要包括地理上的接近,职业上的接近,性别上的接近,年龄上的接近等等,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考虑到接近性价值因素,我们就要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有区别地识别和选择那些与受众的共同利益和职业特点相接近和相适应的事实。

新闻能否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新闻在社会上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影响越小,新闻价值越小。新闻是否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新闻所包含的事实的重要性,就是事实能够对社会和公众产生效力的影响的大小。

二、信息的概念

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和维纳提出了信息的科学概念。维纳说:“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通俗地说,信息是认识过程中沟通客体和主体的中介。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或去除”。“不确定性”指人们如果不了解有关事物的情况,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而能够消除认识“不确定”状态的知识就是信息。与新闻传播结合起来,信息意味着为公众提供认知客观实际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而不是陈年旧事或者尽人皆知的事实。信息量指在新闻报道中为人们提供了多少有助于消除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包括准确、翔实的事实和正确的观点。

信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语法信息”,即陈述事物运动状况的符号编码的排列组合,例如形象、颜色、声音、气味等自然信息和语言、数字、电码等人工信息。(2)“语义信息”,即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意义,例如从声音信号中可以听懂语言,从光波信号中可以辨别物体。(3)“语用信息”,即语法信息对于接受者所具有的效用和价值。语法信息是客现存在的,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则渗入了接受者的主观意识。由于接受者的能力差异,他们对语义信息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消除接受者的不确定性。人们在接收信息之前,对于产生这些信息的事物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因而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当他们接收和接受这些信息后,就有了对产生这些信息的事物的认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三、新闻的信息量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对于接受者来说,新闻和信息都是未知的。当接受者得到这些信息后,就能够消除他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某些不确定性,取得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新闻旨在传播信息,扩大新闻的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信息量和冗余度等问题。

信息是新闻报道所包含的基本成分,新闻报道是信息的集合体。任何一条消息都包含着数量不等的、相对完整的最小事实,一件这样的事实也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在新闻领域里,信息量就是指人们未知的、构成新闻的最小单位事实的数量。新闻节目的信息量直接受报刊篇幅、节目时间长短、新闻题材的重要性程度和信息含量、运用什么体裁等因素的制约。

与信息量相对的概念是冗余度。一条新闻的冗余度是非信息符号量即冗余量与总符号量二者之比。在一条新闻中,冗余度大了,信息量就小了。冗余可分为“必要冗余”和“绝对冗余”。绝对冗余是对传播和理解信息毫无帮助、甚至起反作用的符号,如报刊中的堆砌形容词,广播中含义不明的音响,电视中同新闻内容没有关系的图像等等。这种冗余越少,越能显示出有信息价值的事实,单位时间或空间里的信息量就越大。必要冗余是那些虽然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内容。纯粹表达信息的新闻报道,即受众“闻所未闻”的全新信息,往往是多数受众难以完全理解的。因此,新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有必要为受众提供理解信息所必需的材料,包括对某些概念或人们不熟悉的词语的解释,提供理解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提供相关背景材料,包括以前曾经报道过的某些事实。这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受众是理解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可称为“必要冗余”。

一条新闻没有必要的冗余度就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如果冗余度过大,则是干扰与浪费。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新闻的信息量低,就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但又不是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人的大脑如同一切信息渠道一样,有一定的承载容量。申农证明,如果把信息流量限定在一个接受者的渠道容量的最大限度之内,那么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在噪音最少的条件下通过。研究发现,在一个广播节目中大约可以把20条新闻记得清楚并很少错误;如果把每条新闻缩短以增加条数,听众能记住的条数很少增加;如果播出的消息超过40条,实际上比播送40条以下的消息传送的信息要少,因为听众对更多条数的新闻会记得不正确。因此,恰当控制冗余度是关系信息有效性和节目信息量的重要问题。扩大节目信息量的关键不在于增加新闻的条数,而在于增加每条新闻的信息含量,在于增强信息的有效性,在于恰到好处地提供必要冗余。

信息质量主要指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如重要性、时效性、贴近性。比如会议新闻常常令人厌烦,这除了因为数量太多以外,还因为在报道中往往重“会”轻“议”、重参加会议者名单轻会议内容等。又如灾害性事件新闻,受众关心的首先是灾害造成的损失、危害,有的报道却忽略了这方面的信息。既然信息的价值在于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当然应当更多地从受众的角度去把握信息质量。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各有不同的价值,互相之间的联系有主次、轻重之分。主体事实是能反映报道对象的真实面貌和实质的典型事实,尤其是最新事实。主体事实具体、准确、完整,可以让受众确切地了解事情的基本面貌和实质。主体事实在新闻中的位置,多数放在导语或接近导语的段落中。一则新闻报道除了主体事实以外,还有其他事实,它们对于丰富稿件的信息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加强报道的信息丰富程度,既要注意主体事实充实,也要讲究其他事实的恰当配合。这就要求在采访、写作、编辑、制作中,从题材实际和节目需要出发,善于捕捉和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典型细节,这是能否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体现主体事实的关键。要按事实内在联系,恰当区分主体事实和其他事实。要围绕主体事实,恰当配置和剪裁其他事实,充分发挥它们的衬托作用,以丰富报道的内容,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客观实际是新闻的本源,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新闻的内容构成。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保证重大新闻事件的充分报道,就成了优先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其他新闻包括某些平时看来重要的新闻也要为它让路。而有的时候可能没有多少重要新闻,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或价值就可能有所削弱,有时甚至要另辟稿源。要保持一定的新闻数量,但新闻条数与节目的信息丰富程度,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遗漏当时的重大新闻,力求在有限的篇幅或者时间内尽可能为受众提供了解客观实际发展变化的准确信息。

新闻报道的领域和地区要适当平衡,要给予某些报道相对薄弱的领域和地区以应有的注意。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满足广大受众需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地区,都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都有创造文明的人群和他们的业绩,也都有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群。如果某一领域或地区长期处于报道空白或薄弱状态,那就可能造成某些信息薄弱区,新闻节目所反映的现实图景就是不全面的,同时也必将失去一部分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报道的反映领域和地区是否保持适当的平衡,也是检验节目信息丰富程度的一个标志。当然,平衡不是平均。如同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并不是机械的均等一样,新闻报道的平衡也不是要求完全等量,而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报道的要求,保持适当的比例。

新闻媒介要尊重受众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现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人们不仅希望迅速、及时地获取各种信息,而且希望花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这就要求在选择、处理稿件和编排节目时,既注意信息的“量”,也注意信息的“质”,把精力集中于提供最重要、人们普遍关心的信息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上。在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同时,适应受众分流的情况,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方便。

四、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又称“分析性报道”,现在已在报刊中占了大量的版面,给新闻增添了新的活力。

《时代》杂志创办人亨利·卢斯将新闻分成快新闻与慢新闻两种。快新闻是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某种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做的一个简略的报道;慢新闻是用较多的时间对事件做深入的调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是一种有分析、有深度的新闻。193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正式提出“解释性报道”这一名称并赋予其重要地位。不管是重大新闻、复杂新闻、趣味化新闻、国内新闻或国外新闻,现代新闻诞生的速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人多对公共事务兴趣较浓。因此,我们应提供更大的篇幅来解释新闻,呈现新闻的背景,以使一般的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动向与意义所在。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解释性报道这一新的报道方式。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也就是有深度的报道。它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包含背景材料、周围环境、先前发生的事件,以及动机的形成这几方面的内容。解释性新闻报道就是在提供新近发生事实的同时,为从总体上进行理解而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主要形式。解释性报道与传统的客观报道重心不同。解释性报道重在回答“为什么”,而在客观报道中,“为什么”并不是必需的。

客观报道在今天的新闻传播中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客观报道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不是唯一的报道方式。对于报道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解释性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适应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多样性。解释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性质不同。解释性报道不是评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新闻”,用已经发生的事件来解释新闻事件,而不是用作者的主观判断来褒贬事件。

事实上,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记者主观上的成分,即使是标榜非常“客观”的纯新闻,在重要事实的选择以及结构的安排上也会体现出记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解释性报道由于要做出分析,主观的成分自然会更强。然而这种主观倾向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的,而是寓于新闻事件与大量背景材料的联系和比较中,让读者在阅读整篇报道后自己得出结论。解释性报道不同于客观性报道和新闻评论,它集两者之长而避两者之短。它丰富和发展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发生着的和即将发生的种种重大新闻事件,加深人们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认识,引导人们对事物做出理性思考。解释性报道可以使读者对事物有完整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