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务院分配制度改革:七大群体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

国务院分配制度改革:七大群体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

时间:2022-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4.1 国务院分配制度改革:七大群体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意见》称,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也正在向收入分配领域传导。《意见》提到,将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9.4.1 国务院分配制度改革:七大群体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到,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称,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也正在向收入分配领域传导。 既要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又要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任重而道远。 同时,部分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增收困难,部分市场主体等待观望,部分地区行业收入增长潜在动能不强,部分收入分配政策指向宽泛、聚焦不够。

所以,为推动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努力营造激励奋发向上的公平环境。 基本原则方面,要坚持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不断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努力提高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合理提高转移性收入,有效保护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益,着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意见》称,在初次分配中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创收致富,同时完善税收、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手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抑制通过非市场因素获利,不断缩小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不过,《意见》也指出,在集中更多财力保障民生的同时,综合考虑国情、发展阶段、经济周期等因素,制定财力支撑可持续、社会预期可把握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吊胃口、不养懒汉,切实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造活力,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意见》提到,将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意见》还提到,将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和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和竞争环境,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

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分别为:

①技能人才激励计划。 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 具体体现为: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贯通职业资格、学历等认证渠道,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②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具体体现为: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能力,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

③科研人员激励计划。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具体体现为: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改进科研项目及其资金管理,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

④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 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具体体现为:清除创业壁垒,提升创业参与率;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探索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

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计划。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效益提升、职工增收实现良性互动。 具体体现为: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

⑥基层干部队伍激励计划。 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同步完善相关人员激励机制。 具体体现为: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差别化激励机制,明确福利标准和保障范围。

⑦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激励计划。 鼓励引导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中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者提升人力资本,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具体体现为: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

《意见》还提到,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

《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继续提高;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初步形成。

(资料来源:中研网,2016⁃10⁃22.)

9.4.2 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为何失败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始于1990年6月,1991年10月俄罗斯第五次人代会批准了叶利钦的经济改革原则,其中包括“休克疗法”——放开价格、实行私有化和实现宏观财政稳定。 俄罗斯改革的失败表现在:

1)国民经济长期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和中国的1/5,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均GDP减少到了1500美元,只有“七国集团”平均指标的1/5。 俄罗斯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燃料、电力和冶金工业成了民族经济的关键部门,其比重在GDP中约为15%,在工业总产品结构中为50%,在出口中为70%多。 有专家估计,俄罗斯人均GDP生产要达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也需要15年的时间,这15年间要保持10%的增长速度才能达到英国和法国目前的水平。1999年微增3.2%,2000年偶增7.5%,但也只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改革以来,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54%,机械制造下降了62%,轻工业减少了86%。

2)通货膨胀极为严重

伴随着一步开放价格和大量的财政赤字,俄罗斯持续发生“奔腾式”或高位通货膨胀。1992—1996年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2680,1008,312,231和121.8。 其中主要指标,如食品分别为2816,738,335,223和120;非食品分别为2246,841,257,216和120;服务分别为2652,1110,575,332和150。1999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2%,2000年又上涨20%多。

3)居民生活水平急剧恶化

俄罗斯改革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官方承认,1991—1996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30%~40%。 例如,1992年1月至1995年9月平均工资增长了392倍,平均退休金增长了448倍,而物价却上升了1608倍。 基尼系数1991—1995年分别为0.260,0.289,0.398,0.409和0.382。1996年约有23%的居民收入低于政府规定的60美元这一最低生活水平线,而3%的“新俄罗斯人”月收入超过1万美元。10%最富和10%最穷的居民收入差距,1991—1996年从3.5倍扩大到14倍。 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资料,1992年经济改革以来一直有不低于1/3的俄罗斯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92年经济自由化开始的时候曾一度高达50%,19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更高达53%以上,2000年上半年仍高达44%。 居民平均寿命1991年为69岁,1994年下降为64岁,1996年为66岁(其中男性为60岁,女性为72岁)。 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0.292提高到1996年的0.434,其中城市家庭从0.281提高到0.434,农村家庭从0.25提高到0.426。 失业人数1992年为359.4万人, 1996年为678.8万人,失业率从4.7%上升到9.3%,1999年失业人数为910万,失业率为12.6%,2000年失业率仍为10.5%。 建成交付使用的单元住房从1985年的115.1万套减少到1994年的59.5万套,住房条件的差距迅速拉大。 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大大低于苏联时期。约有5000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控制了包括400家银行在内的4万家公司,各种社会犯罪率和自杀率急剧上升。 作为改革的一个综合结果,仅1999年上半年,总人口就减少了46万人。

4)综合国力明显下降

私有化的整体绩效很差(私有化收入只有5%上缴为国家财政,价值为2000亿美元的500家大企业所实现的私有化收入只有72亿美元),包括军工在内的整个工业和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被大大削弱,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的范围和规模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超过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济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程度显著降低;科学技术实力受到重创,科研机构纷纷瓦解,优秀科技人员大量外流和转行,而每年人才外流所造成的损失达500亿~600亿美元(据欧洲有关组织估算);国内大量资本外逃,年均约为100亿美元,而2000年末的外债却有1469亿美元;在零售商品资源结构中,本国生产与进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86∶14变为1996年的48∶52,卫生、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财政支出比重和绝对额均大幅度下降,除了少数为贵族阶层服务的机构较繁荣以外,其他机构均处于困境和危机之中(近年国家对高校的拨款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而解体前最少是2%);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保护面临困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国民凝聚力、外交力和协同力等其他综合国力的变量也严重受损。

(资料来源:程恩富.经济过渡的两种模式[R].∥王振中.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4.3 湖南省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政策思考

1)实施工资倍增计划

2012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92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4%,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847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应根据“全面小康”的总体进度,完善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实施工资倍增计划。 一是及时调整最低工资。 每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低收入者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二是健全增长机制。 继续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指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力争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工资增长。 三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按照国家“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要求,通过税费减免等方式,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发展,让中小微企业有能力腾挪出为员工加薪的空间。

2)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

2012年,湖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9%,远低于全国51.8%的平均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增长居民的购买力,形成一个以中等收入为主体的消费队伍。 一是加大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自主创业贷款门槛,对自主创业人员开办的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形成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奖励力度。 实行允许技术入股和参与分红的政策,刺激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加速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增加中等收入者比例。 三是进一步促进消费。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返还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让利,鼓励群众的消费热情。开展区域综合性购物促销活动、节庆促销活动等,及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3)进一步发挥财政的调节功能

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在二次分配阶段建立政府主导的收入差距调节机制。一是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2012年,全省财政涉及民生的支出为2694.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66.0%,比广东78.1%的比重低12.1个百分点。 因此,要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调节作用,将公共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特别是要加大培训与就业、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居民生活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二是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发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开征房产税遗产税等针对限制高收入的税种,实行消费税资源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发挥税收限高、提低的作用。

4)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

2012年,湖南贫困人口最集中、发展相对落后的大湘西地区经济增速偏慢,分别比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低1.4个、0.5个和0.9个百分点。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湘西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要进一步加大武陵山区、罗霄山区等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一是推进精细化扶贫。 把扶贫的重点放在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尽快增产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上,使大湘西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尽快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是突出项目带动作用。 加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全覆盖的立体交通体系,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提升贫困地区的区位竞争实力。 三是培育“造血”功能。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观光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资料来源:湖南统计信息网,2013⁃03⁃15.)

◆本章小结

社会经济制度概括了全部经济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财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

1.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中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个人收入分配应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的扩大。

◆练习题

简答题

1.经济制度的功能是什么?

2.经济制度演变的趋势是怎样的?

3.确定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4.如何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所有制形式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具有客观必然性?

7.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哪些具体形式?

8.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