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点及前景研究

云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点及前景研究

时间:2022-1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资本融合的主要载体,本文就云南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难点及前景做分析研究,以供决策参考。目前,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基本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具有了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但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与国家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吕素芬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一项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党对30多年来改革发展实践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成果,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财富创造,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新常态下,云南挖掘潜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增长的新动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资本融合的主要载体,本文就云南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难点及前景做分析研究,以供决策参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云南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成效还不显著。之所以如此,除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实力不够以外,最主要的还是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国有企业大多被认为承担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不适合民资介入。另一方面,云南省最主要的烟草、电力、矿业、金融服务、电信、民航、铁路运输等支柱产业基本上都为中央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和在国内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云南省地方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

(一)地方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云南省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整体竞争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有企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小

表1 2013年云南地方国有企业分行业资产总额

2.股权结构单一

中央一贯强调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资要保证百分之百或者是绝对控股;一般的竞争性领域、支柱型产业,国资相对控股就可以了。对于云南省内企业而言,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基本都是中央企业,云南省大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都可实行混合所有制。目前,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基本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具有了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但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与国家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省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比重看,非公占比不到20%。从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国有企业看,2013年,3180户国有企业资本构成中,国有资本占94.4%,民营资本(不含集体资本)只占4.1%。当前,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结构股权单一的问题突出。

3.盈利能力低下

近年来,全国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较好,利润大幅度提高,2010年为1.98万亿元,2011年为2.25万亿元,2012年为2.19万亿元,2013年为2.4万亿元。国有企业盈利主要是央企盈利,例如,在滇央企云南中烟集团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205.7亿元,华能澜江集团实现利润总额40.9亿元。当前,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很难与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同等量级的较量,更没有力量参与行业规则的制定,从而不得不受制于人,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近几年,在宏观经济影响下,产品价格下滑,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亏损面加大。2013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3180户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4亿元,同比减少8.2%,实现营业利润12亿元,同比减少54.6%。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1.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为0.2次,同比减少0.1次;销售利润率2.38%,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销售利润率较高的只有地质勘查及水利业34.0%,房地产业15.3%,社会服务业23.8%,其他服务业48.4%,教育文化广播业11.5%;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餐饮业销售利润率较低。工业、卫生体育福利业亏损(表2)。

表2 2013年云南国有企业分行业销售利润率

注: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总收入×100%

省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减少35.8%;营业利润亏损,同比减少120.9%。19家省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盈利较好的只有云南白药一家,云天化、机场集团、云南锡业三家在相关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均出现大幅亏损。16个州市国有企业中,实现营业利润最多的是昆明市,营业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他州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利润都较少,丽江2.5亿元,大理1.4亿元,德宏1亿元,保山、迪庆、怒江西双版纳、楚雄、普洱等州市国有企业实现盈利,但营业利润不足亿元,曲靖、红河、玉溪、文山、昭通、临沧等5个州市所属国有企业亏损。云南省州市国有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资产利用效率也不理想。2012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州市国有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为0.48%,总资产周转率为0.05次;2013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州市国有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为0.66%,总资产周转率为0.05次。与民营企业相比州市国有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相差太多。2012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民营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为2.4%,总资产周转率为0.62次;2013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民营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为1.9%,总资产周转率为0.55次。

4.选人用人机制不活

国有企业的效率指标和活力指标低,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外,与国有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不够活,职业经理人制度仍待建立,以选聘制、任期制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尚未形成,内部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还需健全完善,相关改革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按照我国现行的国企领导人管理制度,国有企业领导人基本都是由上级党组织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管理任命,并保留国企领导人与国家党政干部交流任职的通道。同时,为调动国企领导人的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了针对国企领导人员的市场化薪酬激励制度,国企领导人可享受市场化的工资水平。国企领导人同时承担“企业家”和“党政官员”角色,这种具有行政级别的管理制度使得国企领导人无法成为职业经理人,同时,既无法保证最有经营能力的人成为董事或董事长,又无法使委派的董事或董事长对资产保值增值真正负责。国有企业经营者追求绩效和盈利的动力主要源于短期化的年度绩效激励和任期绩效激励机制,针对企业高管人员的法治化问责体系和有效的职业经理人选任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经营层缺乏追求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缺乏将企业建成“百年老店”的敬业精神,难以充分调动其为企业的保值、增值和创造利润服务的积极性,无法成为职业经理人。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云南省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有所增加,民营经济已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较,云南省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滞后,“小、散、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多。

1.企业规模小

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总户数达174.2万户,同比增长8.7%,其中,个体工商户150.8万户,同比增长7.7%,民营企业22.9万户,同比增长12.8%。民营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数据为例(不含集体企业,以下相同),2013年,3070户一定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农牧渔业、工业、批发和零售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表1)资产总额4467.5亿元,同比增长20.7%;户均资产1.7亿元,同比增长29.3%,比2010年增长了47.3%。但总体而言,云南省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资产多在几百万元左右甚至更少,其规模与国有企业仍有很大差距。云南省民营企业中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云南省也只有6家企业进入,比2012年多了2家,在全国排名第17位,西部第4位。50户民营企业进入2013云南企业100强名单,只有两户企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超过50亿元的企业10户,31亿至50亿元企业的11户。

云南省民营企业不仅资产规模小,资产负债率也比较高。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的民营企业为例,近几年,民营企业负债增长率及负债率呈增长态势,且普遍高于国有企业(图1)。2010年负债总额同比增长了20.6%,比国有企业的增长率低5.8个百分点,负债率为65.9%,比国有企业高出1.7个百分点;2012年负债总额同比增长了21.0%,负债率升为67.8%,比国有企业高出3个百分点。2013年3070户民营企业负债总额3090.3亿元,同比增长23.6%,负债率为69.2%,比年初上升1.4个百分点,比国有企业高出4.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国有企业。流动负债占比过高,2013年流动负债占81.5%,非流动负债仅占18.5%,流动负债占比高出非流动负债占比63个百分点。云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很难有能够收编国有企业的能力。

图1 2009~2013年云南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

2.产业分布层次低

云南省民营企业起步于“边缘行业”,比如以传统手工技术为依托的家庭工业、作坊、修理业;以劳动力密集为依托的餐饮、小型商贸业等;在制造领域,多数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低端。民营企业因技术和资金积累不足,加上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总体缺乏向高端产业转移的实力,云南省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产业层次较低的行业,全省60%左右的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制造业、矿产开发、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业和物流业等,个体工商户90%以上的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领域。民营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从事服务业多、加工业少,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外向型企业少。民营企业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仍靠资源型、原料型和低价格进入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且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影响较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产业分布上看,民营企业起步于竞争性行业,尽管这些年也有一些民营企业涉足基础性和垄断性产业,但整体而言,绝大多数仍然分布于各类竞争性产业领域。由于进入壁垒低,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特别是在一些低端的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甚至在苦苦挣扎,苟延残喘。

3.资金筹措难

对企业来说,能否快速、高效地筹集到资金,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2012年以来,企业面临市场开拓难,加上我国宏观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从紧,导致民营企业资金筹措更难。企业主要的筹资活动有吸收投资、取得借款、发行债券、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来源等。民营企业筹资难,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少。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企业为例,2012年2830户民营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860亿元,仅为国有企业的20.8%;2013年,3070户民营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173亿元,同比增长了34.6%,与国有企业相比,也只占24.0%(表3)。

与发达省份相比,云南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较低,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通过股权和债券融资。就云南大多数企业而言,能够快速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是取得借款,最主要的渠道是银行贷款,而银行服务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企业、大集团。云南省的大企业、大集团基本都是地方国企和在滇央企。民营企业由于规模普遍偏小,再加缺乏贷款抵押物,信用等级低、风险高等原因,难以获得国有银行的贷款青睐,取得银行借款十分困难,平均只有国有企业的20%左右。近两年,民营企业取得借款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仍然较小。2012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2830户民营企业取得借款取得借款716亿元,同比增长了29.3%,但比国有企业的增长幅度低近25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3070户民营企业取得借款987.1亿元,也只及国有企业的24.9%(表3)。云南省民营企业资金筹措方式单一,筹资较为困难,改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及条件迫在眉睫。

表3 2010~2013年云南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注:表中下年上期与上年本期数据因统计户数不同而不相同。

4.经营困难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并存,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因素,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企业发展屡受挤压,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民营企业为例,其营业总收入增长乏力的特征十分突出,增长率不断下降,且与国有企业的差距不断拉大,2010年,同比增长了31.7%(大规模刺激政策影响),与国有企业的差距只有1.5个百分点;2012年同比只增长了6.1%,2013年增长率下降为4.5%,与国有企业的差距扩大到14.7个百分点(图2)。

图2 2009~2013年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尽管民营企业主要盈利指标好于地方国有企业,且一直保持盈利状态,但企业利润总额及营业利润增长率都处于减弱态势。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民营企业为例(图3),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92.8%,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06.4%;2011年增长率分别降为22.7%和22.8%;2012年增长率由正转负,且下降突出;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减少5.8%,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减少了12.6%。营业总收入过亿元的479户民营企业实现营业利润76.9亿元,同比也减少3.4%。2010年企业销售利润率为8.23%,2012年为4.7%,2013年下降为4.27%,企业总体进入微利状态。2013年,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4.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同比减少0.1次。各行业销售利润率普遍偏低,超过10%的只有邮电通信业、卫生体育福利业、教育文化广播业和其他服务业;超过3%的有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销售利润率不足3%;建筑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亏损(表2)。

图3 2009~2013年企业利润总额及营业利润增长率

5.创新能力弱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了“重点产业创新”等8大工程,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云南省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但云南省民营科技企业总量较少、体量偏小,总体水平不高,科研投入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全省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据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3云南省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全省208家营业收入过亿元民营企业中,进行创新的仅99家,占比为47.6%。另据省科技厅网站数量,截至2013年,全省已认定民营科技企业为1545家。近两年,民营企业普遍重视科技投入,投入总量较前几年大幅增长,但无论从企业户均科技投入量还是投入比重来看,云南省民营企业的科技研发费用投入都严重不足。以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的民营企业为例,2012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2830户民营企业科技支出为9.9亿元,户均34.95万元,不及国有企业户均投入量的三分之一(国有企业户均技科支出108.9万元)。2013年,全省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民营企业科技投入继续增加,3070户民营企业的科技支出总量为10.9亿元,户均为40.7万元,为国有企业户均投入量的9.9%。民营企业科技支出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增加,但都不足0.5%,而国有企业的投入比重平均为民营企业的2~4倍(表4)。科技的投入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产出,民营企业每年新增专利的数量也明显少于国有企业的数量。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必然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及装备水平。此外,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云南省民营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高素质人才缺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全省民营企业中设立技术研究机构的少,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盈利较多依靠降低成本,而非依托自身的内在活力。

云南省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实力不够,发展不充分除了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等原因外,民营企业自身也有许多原因,比如民营企业内部结构不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尚未建立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说,存在重重顾虑。有民营企业家担心进入国有企业后仍由对方控股,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不能享受同等的权益,等于是进了“玻璃门”后又遭遇到“旋转门”。

表4 2010~2013年云南纳入财政年报统计的企业科技支出情况

发展混合所有制目的是把国有企业在资源获取、行业地位上的优势与民营企业决策管理灵活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本源泉充分涌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混合所有制不等于民营化,也不等于国有化,关键是根据市场配置作用,遵循需求,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经济性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根本动因之一。国有和民营到底谁控股,要看比较优势,谁主导更合适,有的是国有控股,大部分应是民营控股。发展混合所有对云南企业总体而言是机遇大于困难,前景可期。

(一)企业发展环境将更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保持年平均近10%的高速增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到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为不断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1.有利于优势互补

混合所有制强调双向性,私人资本可以参与到国有企业和项目之中,国有资本亦可以参与到私人资本及其项目之中,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对于混合所有制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发展基于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发展混合经济作为夯实国有资本、巩固公有经济以及强化国资主导的一种有效方式。二是发展基于民营经济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强化私人资本参与国有经济、削弱国有资本垄断地位、夯实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一种方式通过引入私人资本等其他“混合要素”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主体更加多元化、信息更加透明化、配置更加高效化。落脚点是实现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和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第二种方式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但更加强调非公有资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高效性,强调非公有资本应该在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让各个企业不论经济成分进行优势互补,通过混合所有制组建更加健康的企业,使得双方各自掌握的资本和资源可以更为充分地做到自由流动、自由组合。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把国有企业的优势与民营企业优势相结合,实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资本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企业发展空间更广

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仅仅是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动,更是国企自身面临一定的经营困局和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截至2014年8月,上海、湖南、贵州、天津、重庆、四川、江西、湖北、山西、山东、云南、江苏、甘肃、青海、北京、陕西、安徽、广东等省市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目标、要求和措施,并提出改革目标,大多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2014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股权开放性市场化重组。9月云南省国资委向国内外发出公告,一口气筛选出33个国有企业项目进行混合所有制的合作招商,面向国内外各类投资者全面放开,涉及企业23户,项目10个,主要涉及云天化集团、云南煤化工集团、云南锡业集团、云南物流集团、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云南机场集团、云南投资控股集团、云南城投集团、云南建工集团等。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范围和比例逐渐扩大,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将进一步破除,除极少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企业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余都将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绝大部分企业的国有股份比例都会进一步降低,更多地让位于非国有企业及资本。民营经济、民间资本进入垄断产业的各种壁垒将逐步打破,行业准入门槛将降低,民营企业除以资本的方式进入外,还将以企业的身份直接进入。国家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公开、透明、统一,便于各类资本有序竞争、合理流动、融合发展的产权交易平台,形成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产权交易市场。同时,一些不必要的制度和规定将废除,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制度将建立,实现公共资源包括政策资源在内的公平配置,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参与公平竞争,让不同所有制的资本在相同条件下公平进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为民营资本打开了通道,同样也是为国有资本打开了通道,国有资本、民营(或民间)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企业发展空间更广阔。

3.地方企业有望参与央企改革

(二)国有企业主导混合所有制模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比如自然垄断环节发展形成和在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中的优强大中型国有企业,需要继续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和优势,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非国有资本作为少数股东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共存于同一企业,该模式依托国有企业实力,借助非国有企业(资本)优势,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1.有利于激活各类市场主体

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大多处在对国计民生影响不突出的领域,除极少数企业外都可以发展为混合所有制模式,对部分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强核心企业可以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处于优先地位,在国有大股东地位不改变的情况下,引进民营(民间)资本。同时,还可以考虑对州市县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合并,将核心企业和资产,围绕全省产业发展导向,坚持战略引领,将各类优势资本和重要资源向省属国有企业集聚,提升战略性资源集中度,同时也解决产业布局同质化的突出问题。如何激发企业活力、提高效益一直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之一。国有资本实力雄厚,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民营(民间)资本更灵活、更逐利,市场化选择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由于各方的合作是基于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自愿的合作,合作的目标明确。与央企相比,云南省地方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实行混合所有制后有更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励机制也到位,混合所有制企业就容易经营好,有利于提升国有资本的收益率。

《决定》也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允许并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智力资本将得到充分肯定,有利于引入国内领先智力资本,形成智力资本融合的发展模式,促进国有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布局,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允许员工持股企业经营者和业务骨干也都可参股,将更好地发掘人力资源,混合所有制将补充单纯国有与民营、私营的不足,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能够更有效地建立起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并使之充分发挥能力的作用。

2.有利于国有资本功能放大

另外,《决定》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投资仍是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并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这将有利于加强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改善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混合所有制的效能将更好地发挥。在我省大多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加速扩张成长的产业中,国有资本具有战略投资者引领职能,通过国有资本的投入,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入,为急需投资扩张的国有经济所在的产业解决资金制约问题。目前,我省已有的几大国有投资公司,可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扩大社会资本的参与度,激活社会资金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完成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

3.企业效益将提升

现代经济学理论把企业家的精神和才能也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指出,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真正的混合所有制,需要以市场为基础、资本为纽带,企业董事会将是真正能独立于市场的决策机构,能公开选聘经营层,能按市场化要求评价考核经营层。下一步,董事会决策的机制将进一步形成,规范的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委派式的企业领导人选拔机制将打破,通过市场化来选聘经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领导人,对其实行市场化的待遇和管理,使企业家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发挥作用,赋予职业经理人的真正特质和属性。这将有利于企业家成熟的职业心态培育,有利于职业经理人将企业做成常青藤、百年老店和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精神和执着的激发,将全部身心用于发展和经营企业。同时,企业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将不断完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三)民营企业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

云南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新奥集团牵手云投集团,成立云投新奥公司,通过“混改”,公司不论是在业务模式、管理机制,还是在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细则的进一步出台,立足于民营企业或民营资本,国资、外资与民营资本融合于同一企业,国有资本作为少数股东参股,由民营资本控股并掌握经营权的混合模式,将是今后多数企业发展的模式,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效率加上国有企业的资源,可以让混合所有制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

1.有利于带动民营企业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带来的效益已非常有限,企业必须逐步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竞争力。我省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仍以资源型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不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创新才是新常态下增长的源泉,近年来,云南省国有企业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正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全省国有企业研发基础平台、资金投入和研发能力等均好于民营企业。创新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大,需要不同所有制资本固有的冒险精神、应变能力、社会责任和经济实力优化组合。民营企业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融入了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和研发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较好地发挥技术推动和牵引作用,带动民营企业创新,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民营企业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吸纳了部分国有资产,这一方面可以盘活存量资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融资时,首先会得到国有银行贷款的青睐;如果选择上市,也会获得优先发行权。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着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民营企业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融入了国有企业的资源,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有利于解决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同时,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壮大企业实力,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3.有利于产业发展

云南是我国自然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及折算经济价值居全国前列,但资源优势未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是由企业组成的,企业效益状况决定着产业的兴衰。发展混合所有制,目的是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发展动力,“混入”的资本就必须是产业资本而不仅仅是财务资本。只有优质的产业资本特别是同行业的产业资本加入,才能驾轻就熟,将有利于产业内的企业实现集群发展,有利于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民营企业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力帆骏马车辆早已打开了周边国家市场,开辟了西南地区市场;南磷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黄磷出口商,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高深集团以橡胶为主业,已深度融入了国内市场。但云南省民营企业单个主体的实力仍然相当有限,如果民营企业(或资本)以散兵游勇的方式混合国有企业,则不可能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效果。《决定》指出,鼓励民营资本组建产业投资基金,下一步,云南省政府可通过扶植与发展民营企业主导的产业基金,将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汇聚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资本,鼓励民营企业抱团进入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之中,最终实现混合所有制,同时,可以引导投资基金投放国民经济急需加强的产业和领域,促进云南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4.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继《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国务院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及云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机遇。云南省对外开放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互联互通工作实现突破,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南企业充分发挥地缘、人脉、技术和人才优势,将对外合作提升到战略层面,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云南企业“走出去”迈出了新步伐。全省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增长,2013年,民营企业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0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9.6%,比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完成进口总额6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3%,占全省进口总额的66.9%;完成出口总额1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7.5%。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比重达56.8%,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对外投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底,全省境外投资企业已达440家。云南省企业境外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日趋多元,在矿产、农业等领域对外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产业投资快速发展,成为对外投资重点领域,比重达到38%。科技、文化、农业等行业是云南企业“走出去”的优势行业,替代种植是云南极具特色的“走出去”行业,如云南鸿宇集团在中缅边境以种植水稻、香蕉等作物为主,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开放是云南当前发展的最大红利,发展混合所有制,云南省民营企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优势企业将强强联手,云南民营企业将充分发挥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拓宽发展空间,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升企业的“走出去”实力。

混合所有制摆脱了单一企业的弊端,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新常态下,随着混合所有制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同成分在不同层次上联合组成的混合型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经济联合体,通过多元化化投资、规模化经营和高效的资本运作等方式,发挥人财物优势,能够迅速组织高技术、高效益的新项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也将为税收增加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剧锦文:《所有制混合的制度的瓶颈与改革前瞻》,中国社科院网站,原刊《人民论坛·艺术前沿》2014年第6期。

[2]杨新铭:《对“国进民退”争论的三大问题的再认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网站,原刊《经济纵横》2013年第10期。

[3]张林山:《三中全会后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与建议》,中国社科院网站国情调研,原刊《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9期。

[4]丁文杰、史卫燕:《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迈过“三道坎”》,中国社科院网站国情调研,原刊《经济参考报》2014年4月23日。

[5]郑联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网站,原刊《银行家》2014年第9期。

[6]左小蕾:《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避免纯粹资本运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网站,原刊《中国证券报》2014年8月29日。

[7]常修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中国社科院网站国情调研,原刊《人民日报》2014年4月30日。

[8]程志强:《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发展混合经济的路径》中国社科院网站国情调研,原刊《人民日报》2014年6月4日。

[9]朱剑红:《混合发展中实现共赢》,中国社科院网站国情调研,原刊《人民日报》2014年5月29日。

(作者单位:吕素芬,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