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的介绍

台湾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的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台湾居民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但遭失败。中国收复了台湾,台湾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台湾的政治格局及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和对外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

一、台湾概况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早期居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85个附属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现在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截止2002年8月,台湾省人口为2240万多人,加上金门、马祖人口,总数约为2248万多人。台湾居民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明清时期称“琉球”)。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守卫。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7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垦拓荒的规模越来越大。

img80

台湾地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在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乘机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台湾又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把土地据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61年4月,郑成功率2.5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经过激烈战斗,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签字投降,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在此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淡水、基隆、安平等地相继开港。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清政府对日本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1884到1885年法军进攻台湾,遭到重创。1885年6月法军被迫撤出台湾。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1885年将台湾划为中国的第20个行省。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但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5年8月,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复了台湾,台湾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45年10月台湾回归祖国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引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不满。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了反对国民党政权、要求民主自治的运动。在此前后,蒋介石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守台湾,于1949午5月19日颁布了戒严令,宣布台湾地区处于战时动员状况,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实行军事管制。封锁大陆消息,严禁一切“违禁”的言论出版和罢工、游行等活动。由于得到美日等国的支持,台湾当局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上美国提供的经济军事援助以及从大陆赴台的人才,台湾经济在60年代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3月,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面对内外各种危机,开始在政治上做了一些调整。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4月28日蒋经国出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3月蒋经国当选“总统”。

20世纪80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军事霸权让位于科技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蒋经国看到中外历史发展趋势,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内外政策。1987年7月15日,台湾解除“戒严”。台湾的政治体制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军事戒严和一党专制向标榜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方向过渡。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李登辉开始掌权。台湾的政治格局及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和对外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开放党禁后,各种政治势力迅速发展,尤其是民进党的力量逐步发展。国民党一党独霸的局面结束。

历史上,台湾同胞饱受殖民主义的奴役之苦,1949年以后,台湾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从一个农业社会变为一个多元化的工商社会。由于两岸同胞隔绝了50多年,相互交往的时间不长,使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不够了解,有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和不信任感。同时,由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目前还存在差异,一些台湾同胞对台湾经济发达、自身生活水平有优越感。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大多数台湾同胞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希望发展两岸关系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分。台湾在哲学理念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儒家学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主要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规范思想和言行。在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方面,讲普通话和闽南话、客家话等,书写用中文。出于历史的特殊性,特别是受日本殖民统治长达50年之久,1949年以来又长时期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状态,80年代以来又推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因此台湾受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相当大。日益增长的物质欲望、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等对精神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此外,外来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影响也在扩大。近些年来,出于各种原因,包括“台独”势力的活动,在大众传媒中使用所谓“台湾话”(闽南话)的比重上升,使用“国语”(普通话)的比重有些下降。

二、台湾新闻业的发展

台湾的新闻事业起步比较晚。1884年以前,台湾省还没有报馆,台湾读者主要订阅在广州出版的《述报》。当时该报在基隆、台北、台南、高雄等地雇用本地人担任通讯员。他们除推销报纸外,还为《述报》采写台湾的消息。台湾的第一张报纸是月刊《台湾府教会报》,1885年创刊,创办者是英国牧师托马斯·巴塞莱。

甲午之战后,台湾被日本侵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日人来台人数剧增。他们中一些人创办了《东台湾新闻》、《经世新闻》、《南日本新闻》、《新高新报》等报纸。日本侵占台湾后,禁止台湾人办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有所松动。1917年,在日本东京留学的一些台湾青年组织成立了台湾青年会。1920年7月,该会在东京创办《台湾青年》。1923年4月《台湾》杂志社创办《台湾民报》,仍在东京出版。后《台湾》杂志与《台湾民报》合并为《台湾民报》,由半月刊改为周报。该报稿件大多由台湾寄来,报纸出版后再邮寄回台湾发行。该报传播中国文化,经常发表文章抨击日本台湾总督当局的暴行。长期受日本人压制的台湾同胞,争相购买阅读。台湾总督禁止该报在台湾销售,记者编辑多人被捕,阅读该报的读者也被当局视为“叛逆者”而遭到迫害。

台湾全省自1950年起实行“戒严”。国民党当局在“戒严”期间严格控制和限禁新闻事业,阻碍了台湾新闻事业发展。1952年至1988年,台湾处于“报禁”时期。“报禁”实行“限证”、“限张”、“限印”政策。在戒严时期,媒体事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管制,造成市场垄断与言论单一化。台湾报业中影响较大的报纸基本上由《中央日报》、《联合报》和《中国时报》三大报纸系统把持。

1988年当局宣布解除戒严,逐渐解除对媒体的管制,媒体数量急速增加了数十倍。根据台湾2000年出版年鉴统计,报纸共有445家。

img81

《中央日报》

1993年起台湾开放广播电台的设立,到2001年12月止,台湾“合法”申请设立的广播电台有174家,正式营运的有139家,广播市场竞争激烈,许多电台以联播和联营方式扩大收听范围。

台湾无线电视以早年设立的台视、中视、华视等三家官控商营的电视台,加上新建商营的民视与公共媒体的公共电视等共五家无线电视台,其市场占有率因有线电视频道与卫星频道的出现,陆续出现营运亏损的危机。有线电视系统到2001年12月底共有64家开播,每天播送八九十个频道包括卫星电视和多媒体等节目。媒体开放经营后真正能赚钱的少,经营陷入恶性竞争,造成媒体产业重视短线利益,欠缺长期规划的能力,也导致台湾媒体节目品质的持续低落。不少民众对媒体提出批评,认为媒体众声喧嚣,使真相模糊,强化对立与冲突、偏好耸动新闻,社会新闻比重过高,缺乏深度与内涵,太注重负面和娱乐新闻报道,有闻必录,查证不足,太强调本土,缺乏国际视野,缺乏文化教育和社区新闻,对一些扭曲的社会现象推波助澜。

80年代以来,台湾通讯社更新传播设备,利用网络提供信息。网络在台湾的初期发展和网络媒体这种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已经初具规模。网络服务的硬件与媒体即内容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硬件投资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台湾《新新闻》与《电脑家庭》合作创办了电子版的《明日报》。它是网络上发行的无纸报纸,每日编辑1000则中外新闻,即时出报,随时更新内容。它对台湾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有很大冲击。“中网集团”和奇摩站合办的“中时奇摩报”是台湾网络市场较大的新闻网站,每日有200万以上人次浏览[4]。台湾电脑网络科技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上网, 2000年年底台湾有500万人上网。2005年上网人数超过1300万。[5]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廖港民分析了1980年2月2日到9日一周中通讯社与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社包括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日本共同社及中央社。日报包括《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大华晚报》。结果发现各报报道国际新闻的比例约占新闻版面的15%到20%,内容多为国际政治及军事新闻,70%以上为亚洲及北美新闻,各报采用合众国际社的电讯最多,其次为美联社和法新社,路透社最少,但输入的电讯以法新社为最多,接下来为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及路透社。这表明国际新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目前台湾的报纸、电视与有线电视,正在进行激烈竞争,有线电视居绝对优势,它们为了保持优势,运用色情、犯罪与灾祸等黄色新闻的夸大渲染,而且广告新闻化与节目化,电视与有线电视往往利用美女主播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img82

台湾“中央日报”社

李瞻[6]将1945年8月15日以来台湾的新闻传播业分成三个时期:官报时期、企业报时期和“报禁”开放后的媒介竞争时期。

1.官报时期(1945—1961):主要为台湾省政府与国民党发行的报纸。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报业以官报与党报为主,据当时估计,在发行与广告方面,官报与党报均占90%,而民营报纸仅占10%。主要官报与党报包括台北台湾新生报、台南中华日报、台北中华日报、台北中央日报、高雄台湾新闻报和台北青年日报等,而民营主要报纸仅有自立晚报和公论报。

2.企业报时期(1961—1988):自1961年后,台湾经济起飞,教育普及,报业逐渐进入企业化时代。主要的企业报有:中国时报集团、联合报集团、自由时报、台湾日报、台湾时报、民众日报、自立晚报、英文中国邮报、英文中国日报等。中国时报原名“征信新闻”,主要报道经济行情。1954年改为综合性报纸。1968年9月1日改名为中国时报。1971年改彩色印刷,设备现代化,成为台湾三大日报之一,销数曾一度达到100万份,目前销数约64万份。联合报于1971年7月建成新大楼并启用彩色高速轮转机,成为最现代化报社之一。销数曾达100万份,目前销数约70万份。自由时报以本土化、倾向民进党与强调意识形态为号召,并以赠送黄金、别墅、汽车、保险与赠报等方式,作为推广发行的手段,使发行与广告方面有迅速成长,与联合报、中国时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3.“报禁”开放后的媒介竞争时期(1988—):1988年1月1日,开放“报禁”,1993年开放广播电视频道,使报纸数量增加至362家,报纸篇幅增加,每份售价增至8-10元。“中时报系”与“联合报系”在“报禁”开放后,立即于台中、高雄建立印刷厂,两大报系展开激烈竞争,并与地方报纸展开竞争,因此成本提高,广告相对减少,发行困难,致绝大多数报纸呈现亏损现象。因报纸篇幅增加太多,竞争激烈,多数报纸呈现亏损现象,导致犯罪、色情、灾祸新闻的夸大渲染,侵犯隐私权与欺诈不实广告的情形日趋严重。

台湾的民报经过与官报激烈的竞争,逐渐成为台湾报业的主流。民营报纸采用的策略主要是:1.新闻言论自由尺度的竞争:当局不准、不愿或不便报道的新闻或言论,民营报纸通常会在“法律边缘”力求突破,以争取读者;2.软性新闻与硬性新闻的竞争:官报以报道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硬性新闻为主,而民营报纸则以色情、犯罪、灾祸新闻与休闲性娱乐新闻为主。通常阅读硬性新闻者不超过20%,而阅读软性新闻者在80%以上;3.民意与官意的竞争:官报多刊登政府与御用学者之意见,而民营报纸则多刊登一般读者与独立知识分子的意见。4.广告新闻化:官报通常刊登一般广告,而民营报纸则常常以新闻方式刊登广告,藉以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由于上述原因,民报逐渐成为台湾报业的主流,而官报日趋没落。

近年来,为了沟通海峡两岸人民的了解,大陆方面为台湾新闻界提供了来大陆采访的便利条件。现在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已成为很平常的事了,这对于台湾报纸增加对大陆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台湾的报刊

1.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机关报,由何浩若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1929年迁到南京出版。报社采用总编辑制,社长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兼任。1932年3月1日改为社长制,直接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负责。1937年12月南京沦陷,1938年3月,《中央日报》发行长沙版。1938年9月1日随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宣部在旧址重建南京《中央日报》,于同年9月10日出版,并开始实行企业化,组成了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4月24日,南京《中央日报》终刊。

1949年3月12日《中央日报》迁至台北发行。到台后的发行量第一年只有32500份,以后逐年上升。1949年以后,《中央日报》主要在台湾地区发行。港、澳及美、欧华侨华人社区也有发行。1950年《中央日报》发行了香港航空版,同年10月发行纽约航空版,1956年11月12日起另行编印海外版,发行到西方国家。《中央日报》在美国、日本、西欧、东南亚和香港派有特派员和记者,与美国合众国际社、韩国《中央日报》订有新闻交换协定。

1949到1966年,《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增长了约6倍,从3. 25万份递增到19.5万份。1988年1月1日台湾解除“报禁”后,《中央日报》开始每日出6大张24版。后来又增加到每日出对开7张28版,栏目包括“要闻”、“政治要闻”、“焦点新闻”、“重要新闻”、“热门话题”、“两岸经济”、“两岸三地”、“综合”、“社会新闻”、“财经产业”、“国际新闻”、“全民论坛”和“文教焦点”、“教育圈”、“体育新闻”以及“中央副刊”、“北市新闻”、“影视娱乐”等。该报国际版向海外发行,每期2张8个版。1997年7月1日开始出网络版。[7]

《中央日报》由于政治立场偏激,除国民党员及图书馆外,一般民众很少阅读或订阅。2006年6月1日,《中央日报》停刊。

从1928年2月1日创刊到2006年停刊,《中央日报》既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央日报》上既可以读出整个国民党的变迁历史,又可以看到在大历史中新闻人的追求和无奈。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中央日报》更多地记录了政党宣传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包括陈布雷等人在内的国民党笔杆子,都曾经就任该报的总编辑或者主笔。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中央日报》也出过慷慨赴死的记者。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活跃的中国记者共有6人,其中《中央日报》占了两人。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批准随军采访的500名记者中,中文媒体仅4家:新华社、《中央日报》、《苹果日报》和凤凰卫视。然而,《中央日报》的办报特点使得它在选择新闻时缺少客观的立场,也使得读者逐渐远离这份报纸。从前的国民党高层人物每天看的第一张报纸,不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而是代表了社会公共舆论的《大公报》。[8]

《中央日报》因为连连亏损,国民党中常会决定不再补助,该报于2006年5月31日刊出暂时停刊启事,宣布将于2006年6月1日起暂停发行。对于《中央日报》的停刊,岛内一些读者感到惋惜。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说:“我感到万分不舍,毕竟这是一份将近80年历史的报纸,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以及时代意义。”

2.台湾的其他报刊

《中华日报》是国民党省党部的机关报,1946年2月20日在台南创刊,1948年2月20日成立报团,在台北和台南同时出版,在台湾许多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是台湾两家发行量最大的民营报纸。两报社还各拥有数家报刊,形成了“联合报”集团和“中国时报”集团。《联合报》是1951年9月16日由《民族报》、《全民日报》、《经济时报》三家私人报纸联合组成的。《联合报》的产生反映了当时台湾经济的凋敝和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压制。当时组成《联合报》的三家报纸每家的发行量都不足一万份。报社印刷设备陈旧,加上物价昂贵,纸张价格猛涨,一般民众的收入大部分用来支付食物及日常用品的费用,许多人无力购阅报纸,大大地限制了报纸的发行量。为了使报纸维持下去,三家报社决定出联合版。《联合报》初创时只有350多人,发行量只有1.2万份。由于《联合报》注意加强原来三报人员的团结,注重经营,实行报纸企业化的方针,再加上台湾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终于站住了脚跟。1957年报纸发行量已达7万份。

台湾中时报系编辑部下设编辑、综合新闻、国际新闻、政经新闻、特案新闻、文化新闻、大陆新闻、地方新闻等编采合一的中心。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伦敦、巴黎、柏林、东京、香港、新加坡、马尼拉等地都设有办事处,派专人常驻采访。

60年代台湾报纸内容的一个特点是特别重视国际新闻。因为经济实力逐渐雄厚,台湾各主要报纸有条件在世界各重要地区派特派记者或聘请特约记者,国际新闻来源大大拓宽,国际新闻所占版面的比例逐步增大。

现在台湾所有的报纸都设置了大陆新闻版。但关于大陆的报道并不局限于大陆版,在要闻版等版面中也经常刊有对大陆的新闻报道,而且报道面也有所拓宽。从对1984年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的报道,逐渐扩大到对中国电影界、艺术界的报道,再扩大到对大陆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新闻的报道。但是,台湾报纸对大陆的报道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台湾报纸的客观公正性和时效性。台湾报纸不抄收新华社消息,关于大陆的报道一般抄自大陆报纸或香港报纸,或者直接采用外电和中央社的消息,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另外在转抄记录的过程中,抄错的现象经常发生。还有报纸编辑在改编的过程中,出于自己的立场把大陆的有些正面消息处理成反面消息,使新闻失实。

台湾各报国际新闻的来源是世界各大通讯社。台湾的中央通讯社与世界各大通讯社都订有交换新闻的合同,而且还专门设有编译部门,负责各大通讯社如合众国际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闻稿的编译工作。虽然各报都订有中央社的新闻稿,但是为了抢时间,纷纷设立自己的电讯室直接抄收,也专门设有不少编译人员,自行译发国际新闻。

台湾当局在海外也办有不少报纸。《纽约世界日报》创办于1976年2月12日,读者以华侨为主,每天汇集台湾、香港的新闻版面,结合美国、加拿大的新闻进行编辑,通过卫星传到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印刷,每天出版,发行量超过20万份。《欧洲日报》于1982年12月在法国巴黎创办,在伦敦设有分社,是用计算机排版的中文报,将在台北编好的版面通过卫星传送到巴黎印刷,提供新闻和华人动态。发行网遍布整个欧洲以及非洲、中南美洲、大洋洲,读者以华侨为主。

1991年6月台湾登记的报纸221家,中文报218家,英文报3家。《中央日报》、《联合报》、英文《中国邮报》、《中华日报》发行海外航空版,多家报社在海外增设分社发行报纸,通过卫星将在台湾排好的全版传递到欧、美、加拿大等地印刷发行。

3.台湾的通讯社

台湾最早的通讯社是1915年在台北成立的台湾通讯社。由于当时台湾报纸很少,这家通讯社并不对台湾报纸发稿,主要是向日本报纸发稿,报道台湾新闻。它开办不久因经营不善而停办。1920年10月,日本电报通讯社在台成立分支机构,向台湾报纸发稿。以后又有联合通讯社的成立。1936年6月,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同盟社在台湾成立分社,向台湾报纸发行日文新闻稿。到1945年8月15日为止,一直由同盟社垄断了台湾的通讯社事业。

台湾光复后,先后有几家通讯社问世。国民党中央迁台后,新创办的通讯社很多。1984年台湾有37家通讯社,遍布台湾各大城市,其中以台北最多,占一半以上。这些通讯社大多依靠台湾当局的补助,受官方控制,有的直接由官方出资创办。台湾通讯社属于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在台湾各大县市都有分社。军事新闻通讯社隶属于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总政治部,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了48个分社。大道新闻通讯社隶属于台湾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在台湾一些大城市建有分社。华侨通讯社隶属台湾侨务委员会。这几家规模比较大的通讯社的经费都由官方供给。

台湾最大的通讯社是中央通讯社,成据统计,立于1924年,是国民党的官方通讯社。1949年中央社迁到台湾后,国内外新闻通讯网有较大的发展。该社在台北设有总社,在台湾省内设有8个大分社,在海外设有33个分支机构。1973年中央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标榜“正确、迅速、客观、公正”,以民办通讯社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是官方通讯社。中央社每天用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文、德文等五种文字对外发稿,中文稿件的供稿范围遍及东南亚和北美洲许多中文报纸。

台湾当局80年代末解除了长达38年之久的“报禁”,这为新闻通讯社事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1982年到1991年的10年间,除中央通讯社继续扩大其地位,属于带国际化特色的通讯社外,其他各报社的许多专业通讯社及在野党的新闻通讯社,都注重新闻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增加国际新闻的比重,扩大自身的业务。

台湾的经济新闻通讯社比较多,几乎占全部通讯社的三分之一,经济新闻也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中国经济通讯社成立于1974年5月,是联合报团的成员事业。这家通讯社实力雄厚、服务面广、出版物多,是台湾最大的经济通讯社。它发行英文经济通讯稿,每天24小时发稿。内容有世界各地和台湾的财经要闻及国际商品和外汇行情。

4.台湾广播的发展

1931年1月,日本殖民当局在台北成立“台湾放送协会”(台湾广播协会),这是日本殖民者的宣传工具。七七事变后,为了配合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政策,扩大侵略战争,放送局开始增加福建方言、广东话、北平话、英语、马来西亚语、越南语等,向华南、南洋一带播送发自日本同盟社的通讯和日本各大报的评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了台湾的日本殖民广播业,1945到1951年,其宣传主导内容和体制基本上沿袭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广播的特点。1948年起,国民党当局出于稳定台湾地方治安及台胞学汉语的需要,着重制作教育性节目,其他服务、政令、新闻类节目,用汉语、闽南话、客家话、英语及日语播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台湾共有五家广播电台,分别位于台中、台北、台南、嘉义、花莲五个城市。这五家电台都是日本人办的私营广播电台,都受日本总督的控制。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台湾,接收了这五家日人办的广播电台,改建为“中国广播公司”。

40年代后期,国民党在大陆各省市的广播电台大部分都未能拆运台湾,被人民政府接管。大陆的广播电台迁往台湾的只有上海和南京的几家私营广播电台和国民党军队的一些广播电台。国民党中央迁台之初,台湾有广播电台11座、总发射功率不到3千瓦。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1987年时,台湾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33家,总发射功率为1万千瓦,其中国民党官方广播电台有12家,其中8家属于国民党党政部门,4家属于军队部门。

1949年“中央广播电台”迁到台湾,以“自由中国之声”的名称用汉语和英语对外广播。1965年7月原“海外组”扩大为“海外部”,是台湾国际广播的专业机构,专门从事对外宣传,正式员工有200余人。“自由中国之声”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台湾当局的政策,报道海外各地的华侨动态,报道台湾各方面的情况和人民生活。节目构成包括新闻20%,评论15%,特别报道25%,音乐40%。用5种中国方言,9种外国语广播。后来广播语种有所增加,包括汉语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以及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鲜语、泰语、印尼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每天共播出46个小时,向东南亚、东北亚、西欧、非洲、中东、北美、加拿大等地广播。另外以东南亚与祖国大陆为目标区的“亚洲之声”则使用华语、英语、泰语及印尼语4种语言,每天播出10多个小时。

为了向海外华侨宣传,“中国广播公司”于1979年设立了“亚洲电台”,用多种外语和中国方言进行广播。1981年以来,台湾的声像广播内容有所变化,开始增加介绍大陆风情的节目,报道大陆运动员在国际重大赛事中获胜的消息。随着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的开始,台湾记者常来大陆采访,有关大陆的报道越来越多了。

台湾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非常重视经济效益。为了争夺广告客户,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努力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想办法改进节目内容。“中国广播公司”和许多电台开设了专门节目,报道台湾的气象、金融、物价、商情、交通等人们普遍关心的信息。

img83

台湾"中国广播公司"

1992年初,台湾实行立体双语电视播出,新闻节目主声道是国语、副声道是英语。台视晨间新闻用英语原音播出美国有线电视网的英语新闻,中视、华视也用原音分别播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网、美国广播公司的半小时英语新闻,增加了国际新闻的内容。

台湾各广播电台十分注重新闻节目。各台新闻报道形式丰富多样,除定时播报新闻外,还广泛采用录音访问、实况转播、新闻特写等形式报道新闻。新闻性的谈话节目在台湾非常盛行,而且形式富于创新。近年来,台湾各广播电台相继推出大型综合性新闻节目,很受听众欢迎。在新闻来源方面,早期各台多依赖剪报,广播新闻时效落后于报纸。后来各广播电台加强采访阵容,并且订购各大通讯社的新闻电讯稿,拓宽新闻来源,增强了时效。80年代后,台湾的广播电台大都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为广播电台随时播报新闻和增强时效性提供了保证。

对于国际新闻信息传播,台湾各广播电台早期一般通过租用国际电话线路进行实况转播。60年代后,台湾开始设立地面卫星接收系统。

“中国广播公司”是台湾最大的广播机构,1949年11月16日成立。“中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分为对大陆广播、对海外广播、对台湾省内广播三个部分。对大陆广播开始于1950年,每天播音6小时。1951年8月,为加强对大陆广播,中广设立“大陆广播组”。1954年5月20日,“大陆广播组”扩大改为“大陆广播部”,使用“中央广播电台”名称。该台目前使用国语、广东话、客家话、藏语、维语、蒙语等方言和民族语言,全天24小时播音。“中央广播电台”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广播部分的听众对象为大陆一般民众,第二广播部分的听众对象为大陆中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第三广播部分的听众对象为大陆军人,第四广播部分专播新闻和音乐,第五广播部分用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播出,第六广播部分用蒙语、藏语、维语播出。“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分为新闻性节目、娱乐性节目和知识性节目三个类型。在六个广播部分中都有15分钟的整点新闻,新闻性节目达到总播出时间的30%以上。

1998年1月1日,“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改制开播,停止“自由中国之声”呼号,改为“CBS台北国际之声”及“亚洲之声”呼号。2003年1月1日起,普通话及方言呼号,由“中央广播电台——台北国际之声”改为“中央广播电台——来自台湾的声音”,英语呼号7月1日起由“Radio Taipei International”改为“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90年代以来,台湾广播应用卫星通讯进行洲际广播,与网际网络结合,扩大了广播发展空间和听众层面,改变了台湾广播封闭保守的格局。但电台的增多同时导致恶性竞争,广播节目质量普遍不高。

5.台湾电视的发展

1962年2月14日,“台湾教育电视实验广播电台”开播,这是台湾第一座电视台。它的发射功率很小,覆盖范围仅10公里。1964年改装美国无线电公司制造的2000瓦发射机,并将发射台迁至圆山山顶,发射范围增至50公里,可覆盖台湾北部地区。

1962年4月28日,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视”,英文缩写TTV)成立。10月3日起,台视开始试播一周,每日下午6时起播出2小时。10月10日,台视正式开播,每日中午、晚上两次播出。“台视”是台湾第一家商业电视台。1968年9月3日,“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CTV)成立,1969年10月31日正式播出。“中视”开始即全部播出彩色电视信号,并准备发展卫星电视转播。“中华电视台筹备委员会”1970年8月成立,负责各项将教育电视台改组扩建成“中华电视台”的筹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财团法人中华电视台”(CTS)于1971年10月31日正式开播。“华视”成立后,台湾电视事业进入“台视”、“中视”、“华视”三台鼎立时期。

80年代以来,台湾电视传播靠巨额的广告收入更新设备,赶上现代高科技电视的潮流。但是,由于台湾没有自己的通信卫星,只有靠租用国际卫星和邻国的卫星来外办卫星电视频道。所以到20世纪末,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的覆盖台湾的卫星电视仍是来自美国、日本、印尼等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