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的分析介绍

香港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香港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一、香港概况香港位于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262个离岛组成,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香港中国通讯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中文传媒。香港大部分媒体对内地新闻的取舍以突发性新闻以及涉及香港的新闻为主。随着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发生的大事也更加引起香港社会的注意。90年代以来,香港新闻媒体有关内地的报道出现了新的趋势。

第一节 香港地区的国际新闻传播

一、香港概况

香港位于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262个离岛组成,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香港原属广东省宝安县。19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占领了香港,以后又租借了香港岛对面的九龙半岛,构成现在的香港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img74

香港地图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制造业、海运和信息中心。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是制造业、金融业、地产业和旅游业。香港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又受英国的影响。香港临近广东,地方色彩浓厚。华人社会的基本文化传统依然在香港保留,在某些方面比内地还更多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等在香港都是公众假期,春节更是香港最重要的节日。

香港原有居民很少,1945年英军进驻香港时,岛上只有2500名居民,大部分是渔民。2003年,香港大约有68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00人。香港人口中华裔占95%,外国人有52.3万人,主要有来自菲律宾的13.2万人、来自印尼的9.5万人和来自美国的3.1万人。

香港过去在教育方面重英文轻中文,学校以英文作为教学语言。虽然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般都能说一些英语,但是实际上香港学生的英文和中文都不很精通。在历史、地理教学方面,香港只是将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作为世界历史和地理的一部分,因此在香港受过教育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地理了解非常有限。在日常语言方面,绝大部分香港居民使用的是广东话。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的新闻媒体迅速发展,而广播电视只用广东话和英语,报刊上的文字也大量使用广东方言,使不懂广东话的读者对于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从80年代开始,香港逐渐推行双语。从中国内地或台湾到香港的人最感不便的就是语言不通。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已经开始改变,但是广播电视以广东话为传播语言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香港社会的广东话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行的广东话有些不同。香港的广东话节奏更快,声调也略有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词语。不过这种不同并不影响香港和广东两地民众的相互理解与沟通。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增多,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话已有趋同之势,互相都有影响,但香港的广东话对广东的影响似乎更大。现在,随着香港与内地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香港的回归,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开始学习普通话。

二、香港新闻业的发展

香港的通讯社大部分都是世界各大通讯社在香港设立的分社,主要有合众国际社、美联社、共同社、法新社、中国新闻社和新华社。

新华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5月,是香港现在规模最大的通讯社,设有港澳新闻部、亚洲太平洋新闻部、新闻摄影部等部门和机构,并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新闻媒介发稿。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前,新华社香港分社还负责中国政府与香港政府的联系。

香港中国通讯社于1956年11月13日在香港成立。其宗旨是客观及时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新闻,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促进中国的统一大业。早期主要业务是向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华文报刊提供多种新闻及副刊文稿,包括发行《中国通讯》、《通讯副刊稿》和专稿等。1986年4月1日开始播发电讯新闻。现在每天发稿35条以上,2万多字。内容包括中国大陆新闻、香港新闻、台湾新闻和海外华人社会新闻。香港中国通讯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中文传媒。香港中国通讯社在澳门、曼谷、马尼拉、悉尼、纽约、巴黎设有分支机构或聘有总代理,向当地用户提供服务。香港中国通讯社还通过专线向台湾地区以及加拿大、巴西、秘鲁、匈牙利等地的华文传媒供稿。每天播发的新闻稿在香港编印出版《新闻通讯》,邮寄给客户。目前采用该社电讯新闻的港澳台和海外中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固定用户有80多家。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印刷传媒中心,大约有120个国际传媒机构在香港设有办事处。每日印行的报纸有52种,包括28种中文、11种英文印行的报纸。期刊有864种,包括592种中文、114种英文和145种双语期刊,其他语文印行的期刊有13种。杂志题材范围非常广泛,时事、政治新闻以及专门知识和娱乐消息都有报道。香港还是一些亚洲区刊物如《远东经济评论》的业务基地。《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国际版、《国际先驱论坛报》和《日本经济新闻》也都在香港印行。

香港报纸很多,广播电视也非常发达。除了少数几家新闻机构外,大多数私人经营的新闻事业的目的是赚钱。因而报纸与报纸之间,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广播电台与广播电台之间,以及报纸和电视台、广播电台之间的竞争都十分激烈。

在中英谈判之前,香港新闻媒体很少派记者到北京采访。从80年代初开始,香港媒体结束了与内地隔绝的时代,香港与内地的全面交往迅速发展,香港人更需要了解有关内地的各种资讯,这必然促进香港新闻媒体对内地新闻的报道。虽然大部分媒体的政治立场与内地不同,但是在过渡期通过频繁的采访,许多香港新闻媒体开始直接采访与香港前途有关的重大问题,培养了一大批采访内地的记者。除了有关中英谈判的内容以外,中国内地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动态都受到香港媒体的重视。中英谈判和每年的“两会”为香港媒体提供了在内地采访的机会。

香港大部分媒体对内地新闻的取舍以突发性新闻以及涉及香港的新闻为主。1982年4月桂林空难中有港人遇难,香港各新闻媒体几乎都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随着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发生的大事也更加引起香港社会的注意。按照西方的新闻标准取舍消息,灾难事件是香港新闻媒体最为关心的。这发挥了积极作用。如1991年华东地区的特大水灾经香港媒体广泛深入的报道,使香港人产生了对同胞的关心,在媒体的带动下,香港人发起了募捐运动,捐款总额近七亿港元,此事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使国际社会看到了即将回归的香港与内地的同胞之情。

90年代以来,香港新闻媒体有关内地的报道出现了新的趋势。报纸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国新闻版,通常都包括台湾新闻;有的报纸有专门的台湾新闻版;有的报纸开辟中国社会新闻版,有关中国内地与两岸关系的新闻也明显增多。近年来,香港报纸都增加了有关中国经济的内容,财经新闻大都有中国经济、中国证券、中国房地产等专版。广播电视每天的财经新闻也都有中国股市的动态与香港股市国企股的行情。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归祖国,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实行高度自治。香港新闻媒体在回归以后在市场化和国际经济中心的环境下继续经营,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三、香港早期的报业

香港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香港的报业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商业报纸的先河,为商业报纸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香港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对香港报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资本主义的社会模式给香港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香港最早的一批报纸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创办的英文报。香港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最早基地。西方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认识到报刊有影响舆论和传播政治、经济等信息的重要作用,便在香港办了许多对他们有利的报纸。1841年到1850年,在香港先后出版了9种英文报刊,而同时期在中国内地仅上海有1种。

1841年5月1日,英军在香港岛登陆3个多月以后,香港第一家英文报纸《香港公报》就创刊了。这个半月刊的创办者是懂中文的英国人约翰·马礼逊,他是著名新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之子。他创办这份报纸时担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代理秘书兼司库。《香港公报》主要刊载在香港的英国政府官员和英国军官的命令、公文。1842年3月17日,小马礼逊又创办了一份报纸《中国之友》,办了一期以后就与《香港公报》合并称为《中国之友与香港公报》。该报初为周报,主要刊登新闻、政府公告、法例和广告,重视中国新闻。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报道和对太平军的同情引起舆论界的注意。这份报纸曾几易其主,编辑方针也随着改变,从最初充当港英当局的喉舌,转变为开始揭露和谴责贪官污吏,因此当时的香港总督对该报大加指责。1843年6月,另一份英文报《香港纪录报》出版了。它的前身是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1839年迁到澳门,1843年6月迁到香港,改名为《香港纪录报》。

香港历史最长的英文报纸是《德臣西报》,后又译为《中国邮报》。它创刊于1845年2月20日,开始时是周报,创办人为英国出版商肖德锐,1856年英商德臣成为股东并出任主编。1858年肖德锐去世后,德臣一度成为经营该报的公司的业主。报纸的中译名就是由德臣的名字得来的,沿用了100多年,直到1967年才改译为《中国邮报》。《德臣西报》刊登新闻、香港政府公告和声明、专稿等。该报支持香港政府的施政方针,被港督认为可作香港政府的“官方报纸”。《德臣西报》总的倾向是亲港英的,但也有例外。如1853到1855年,由于港府将《政府宪报》的印刷特许权交给《香港纪录报》,《德臣西报》便表现出与政府不同的态度,德臣曾在报纸上揭露香港政府的腐败行为。

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是1853年9月3日创刊的《遐迩贯珍》。它由教会组织马礼逊教育会主办,英华书院印刷发行。《遐迩贯珍》具有较浓的宗教色彩,此外也刊登大量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历史、地理、物理、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对沉溺于封建迷信中的人民有启蒙作用,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该刊每月印3000份,行销于香港、澳门、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等地。这份刊物对新闻报道进行了改革,重视刊登新闻,内容比以前的内地中文报刊更丰富。它每期都有一页英文目录,还是最先刊登广告的中文报纸。《遐迩贯珍》于1856年5月停刊。

在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在香港逐渐沉寂下去后,代之而起的是商人办的商业报纸。19世纪早期的香港中文报纸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外新报》、《华字日报》和《循环日报》。

最早在香港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报纸是1858年创刊的《中外新报》。《中外新报》的前身是1857年11月3日创办的中文报《香港船头货价纸》,这是中国最早的以报纸形式发行的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它于1865年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以后再改名为《中外新报》。它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911年前后。

1864年中文《华字日报》创办,该报后来在香港出版了近80年。

img75

王韬

1874年1月5日,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王韬(1828~ 1897)原名王利宾,江苏甫里人。1862年到香港后改名王韬。王韬从小受儒家教育,17岁中秀才,考举人却屡试不中。1849年开始,王韬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办的上海墨海印书局工作,当了13年的编辑。在长期的与外国传教士的接触中,王韬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文化和思想意识的熏陶。当时国家正处于外强侵略与革命风暴的冲击下,他向当局上书,要求仿效西方,实行改革,但是受到了冷遇。1862年2月,他与太平军有接触,后来清政府下令通缉他。在麦都思等人的帮助下,王韬于同年10月4日逃离上海,抵达香港。

王韬到香港后,应英华书院院长理雅谷的邀请,在该院从事中国经典作品的翻译工作。1867年,理雅谷回国,王韬跟随他到欧洲,在英、法等国游历,生活了两年半,1870年回到香港。这次出游,他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惊人的成就和飞速的发展,由此产生了改变现状、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他自欧洲返抵香港后就积极为《华字日报》撰稿。他编撰的反映普法战争的《普法战纪》在《华字日报》上连载,受到读者欢迎。1873年,英华书院停办。王韬与友人集资购买了该书院印刷厂的设备,成立中华印务局,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循环日报》。

《循环日报》是第一份由中国人独资出版的大型日报,以广告、商情、船期等经济信息为主,其次为新闻,然后是政论。《循环日报》每天出版一张土纸和一张洋纸,土纸报告船期,洋纸刊登新闻,其中包括一篇“论说”,大多数由王韬执笔,篇幅在1000字左右,有时一天登两到三篇。论说的主要内容是评论中外政治时事,阐明中国所面临的局势。《循环日报》的第二版刊登新闻,一般分三栏,第一栏为《选录京报》,刊登国内重要新闻,第二栏为《羊城新闻》,刊登广州新闻,第三栏为《中外新闻》。

王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政论作家。他认为中国要富强就必须向西方学习。他希望办报既能抵御外国的侵略,又能向西方学习,可以通过报纸来沟通相互的思想。王韬也看到,报纸既是了解各国情况的工具,又是捍卫本国主权的武器,他建议中国人要办外文报纸,向外国人宣传自己的主张,抵御外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循环日报》仍是香港有影响的大报之一。《循环日报》直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才停刊,是中国人自办报纸时间最早而且历史最长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批流亡海外的仁人志士成立组织,自办宣传刊物,香港成为海外革命活动的中心和宣传基地之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报纸《中国日报》就是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创办于1900年1月25日,最初是兴中会的机关报,是在孙中山领导下由陈少白等人创办的,设于中环士丹利街24号。孙中山发动广州及惠州起义时,《中国日报》成为革命的大本营。革命党人筹划起义,来去港粤大多下榻于此。《中国日报》初出时共6版,设有论说、国内新闻、外国新闻、广东新闻、香港新闻等栏目。

四、香港现代的报纸

在20世纪3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香港的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每日出版30多种报纸。比较大的中文报包括《华字日报》、《循环日报》、《工商日报》、《华侨日报》、《星岛日报》等。在政治观点上,有支持共产党的《华商报》,有支持国民党的《国民日报》、《工商日报》,有亲汪精卫的《南华日报》,有亲日的《香港日报》,此外还有中立的《华侨日报》、《循环日报》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香港,香港大部分中文报纸因为缺乏纸张相继停刊,只有《华侨日报》、《国民日报》、《工商日报》等少数报纸仍勉强维持出版,但都提高了售价,并且缩减篇幅,实际上已没有什么新闻,主要刊登港英情报部的公报以及市面上的传闻。

太平洋战争刚爆发时,港英政府下令封闭了亲日和亲汪的《香港日报》、《南华日报》、《天演日报》等。香港沦陷后,《香港日报》、《南华日报》、《天演日报》等纷纷复刊,其他只有《华侨日报》、《星岛日报》等在被迫与日军合作的情况下继续出版。1942年6月以后,香港中文报纸只剩下《香港日报》、《南华日报》、《华侨日报》、《香岛日报》(原《星岛日报》)和《东亚晚报》5家,其中《东亚晚报》于1945年3月停刊。同年4月,《华侨晚报》创刊。日占时期,各报平日都出纸l大张,1944年8月22日开始减为半张。各报版面安排大同小异。第一版国际新闻、社论、广告,第二版国际新闻、香港新闻、广告,第三版香港新闻、广告,第四版副刊、广告。减为半张后,各报第一版是国际新闻、社论、广告,第二版是香港新闻、副刊、广告。新闻来源依赖日本同盟社和南京中央社,国际新闻都是报道“日军的战功”。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建立了抗日爱国宣传网,其中著名的有《华商报》和《大众生活》杂志。《华商报》于1941年4月8日创刊,筹办人为廖承志,邓文田、范长江任正副总经理,总编辑为胡仲持,编辑主任廖沫沙,总主笔张友渔。《华商报》创刊号上刊登了宋庆龄何香凝等人要求团结抗战的题词,报纸还连载了邹韬奋、茅盾、范长江、千家驹的文章,引起强烈的反响。因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12日《华商报》停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香港的报业陷入黑暗时期。战后香港报业才得以复苏和发展。1949年以后由上海、广州等地涌入香港的人超过60万,因此香港报纸也非常畅销。1949年以后,香港的报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报纸继续出版,另一些报纸停刊,一些新的报纸创刊。继续出版的报纸有《华侨日报》、《华侨晚报》、《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工商日报》、《工商晚报》、英文《南华早报》、英文《星期先导报》、《中国邮报》、《成报》、《华声报》等。《成报》是香港销量较大的报纸。该报创刊于1939年5月1日。战后多年来,《成报》注意研究读者心理,新闻报道及时准确,版面活泼,副刊很吸引人,销路逐渐上升到19万份,成为一家有影响的综合性日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爱国报人返回内地。由于报纸的人手不足,中共在香港的报纸先后停刊。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爱国报纸在香港复刊或创刊,主要有《大公报》、《文汇报》等。

香港《大公报》的前身是1926年9月1日在天津创办的新记《大公报》,30年代时,《大公报》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家报纸的报团。战后,大公报团的主要报纸有《大公报》上海版、天津版、重庆版、成都版。1938年8月13日该报出版香港版,日占香港时期停刊。抗战胜利后,于1948年3月15日复刊。1948年11月,上海大公报团总馆总编辑因受国民党当局迫害离开上海,路经香港时主持香港版的编务,改变了香港版的立场,使其成为爱国报纸。香港《大公报》虽然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但因其灵活的办报手法,拥有不少读者。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经受了不少挫折,曾一度被迫停刊。复刊之初,报社在利源东街租用—家小印刷厂的二楼,仅数百平方英尺。1962年8月迁至轩尼诗道,面积超过2万平方英尺。随着事业发展,报社人力也不断增多。1967年5月1日,增加发行中文《大公报》海外航空版。1967年5月31日,又创办了《大公报》英文版。

《文汇报》1938年由严宝礼在上海创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因为反日、反对内战而被迫停刊。1947年5月24日第二次停刊,次年严宝礼派徐铸成赴香港重新筹办,并且输送上海《文汇报》大批职工及印刷设备到香港。当时在香港的国民党进步人士李济深、何香凝等因为不满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已于1948年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打算设立机关报,聘请徐铸成主持笔政。于是《文汇报》在香港的复刊便与民革创办机关报的设想结合起来,于1948年9月9日创刊香港《文汇报》。创刊初期,报社设立了5人董事会,以李济深为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创业人员返回内地。1951年4月初,孟秋江任社长。香港《文汇报》的办报宗旨是宣传中华文化,促进内外文化交流。该报新闻内容比较详尽,周刊版富有特色,每周一个专题,聘请千家驹、郭沫若、茅盾等知名文化人士任主编。20世纪50年代初,《文汇报》日销3万份,其中2.6万份销往内地,4000份销香港本地。

《大公报》和《文汇报》虽然立场上基本相同,但是内容上各有侧重。《大公报》以报道财经新闻为主,以工商界人士为读者对象,《文汇报》注重文教,读者对象以知识分子为主。香港是个商业社会,所以从内容方面来说《大公报》更有优势。香港市民普遍关心经济,一种大报如果不把经济新闻放在重要位置,广告来源就成问题,在社会上的影响也不可能很大。香港报纸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竞争对象不可能局限在同一派别的报纸之中,否则,报纸的影响也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香港发行面最广的华文报纸《星岛日报》创刊于1938年8月1日。《星岛日报》除在香港出版外,在纽约、旧金山、温哥华、伦敦、多伦多和悉尼均有航空版。在海外华人中影响较大。该报在香港日销7万份,在海外每天可销数万份。

1949年以后,在香港陆续创刊的报纸有《东方日报》、《新报》、《明报》、《天天日报》、《南华晚报》、《天声夜报》、《新晚报》、《晶报》、《商报》、《信报》等。创刊于1959年5月20日的《明报》是香港销量第二大的中文报纸。日销量近20万份。《明报》以知识阶层为主要读者对象。在香港、澳门影响较大,海外华文报纸时常转载。该报头版为重要国际新闻,包括中国大陆新闻,另外有新闻版和本地新闻版。内地新闻除采用新华社、中新社电讯外,还有许多专电。

1960年11月1日,香港出版了第一份彩色日报《天天日报》,它是由韦基泽创办的,采用当时只用于印刷书籍、月历、广告等的彩色分色技术来印刷报纸,被誉为“世界第一份彩色日报”。

创刊于1969年1月22日的《东方日报》为香港销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东方日报》以小市民和蓝领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大量刊载香港社会新闻,内容通俗。该报每天出“本港新闻”4版和“国际新闻”3版。

香港新闻事业的编制相当精练。《文汇报》是香港的大报之一,每天出24个大版,但只有40名记者。老牌报纸《华侨日报》的编辑、记者一共只有20人。《星岛日报》、《成报》的记者只有10人左右。许多发行量小的报纸只有一两名记者或没有专职的记者。许多报社的全部编制只有10人左右。香港报纸编制精练,能使报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但也使许多编辑、记者超负荷劳动。有的报纸的总编辑同时兼任总经理,既要指挥经营,又要写社评、审稿、看大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香港从开埠到1979年先后出版报纸516种,其中中文报纸453种,英文报纸53种,葡萄牙文报纸8种,日文报纸2种。[1]香港民众习惯于以左、中、右来区分香港报纸的政治态度。香港的爱国报纸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晶报》、《商报》。香港的中性报纸主要以赢利为目的,注重销路,经济独立,这些报纸主要有《东方日报》、《明报》、《成报》、《新报》、《信报》。香港回归以前,亲港英的报纸主要是几家英人所有英文报纸或个别英资报纸,《星岛日报》和《华侨日报》属于这一类报纸。台湾当局控制的报纸主要是《香港时报》、《工商时报》等报纸,这些报纸主要反映台湾当局的态度和立场。在香港,娱乐性报纸比较多,如《红绿日报》、《世界夜报》、《华灯日报》、《娱乐新闻》等。

《东方日报》自从1976年以来,一直是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006年达到301万份。其次为《苹果日报》为212万份,两报占香港发行量70%[2]

五、香港广播的发展

香港最早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是1928年6月开始广播的“香港广播电台”,当时是港英政府的广播电台,经费由港英政府提供。每天用5个频道同时广播。香港还有一家商办广播电台,每天用3个频道同时广播。

早在1960年,香港电台就开始采用超短波调频广播。70年代以前,香港的广播电台没有独立发布新闻的权利。香港电台开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节目都靠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1973年,香港电台成立新闻部,自行采制新闻节目。此时,商业电台的新闻节目也由香港电台提供。直到1974年10月商业电台才设立独立的新闻部。

1976年4月,香港电台首次播出调频立体声节目,成为亚洲第一个采用立体声广播的电台。1981年,商业电台的两个中文台也开始了调频广播。1980年3月1日,香港电台的英文台首创全天24小时广播。

70年代中期香港电台开始分台。1974年初,港台已开办了四个有特定播出对象、重点不同的中英文台。1978年2月,港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设立了第五台,着重转播英国广播公司部分对外节目。英军电台1971年筹办,起初只是在晚间提供两小时为廓尔喀部队服务的尼泊尔语节目。1975年,英军电台开办英语节目,由伦敦制作中心每天提供一小时节目。1984年,尼泊尔语节目和英语节目分别设台。1986年后英语台每天24小时连续播音,内容包括新闻、时事评论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英军电台即停止播音。

1986年春节期间,香港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合办“向全球华人贺岁”节目,这是香港电台首次与内地电台合办节目。

到2000年底,政府出资办的香港电台办有七套节目,每周广播1176小时。其中第一台是使用调频广播新闻和资讯的主要电台,全日24小时广播,并在网上直播,主要节目的资料存档一年。第三台是全英语台,全天24小时播本地、邻近地区及国际新闻。第六台每天24小时以中波转播英国广播公司世界台的节目。第七台是普通话台,1997年3月31日启播,为香港唯一全部使用普通话广播的电台。商业电台一台为全日24小时广播的中文台(广东话),以普通市民为主要对象,是全港听众最多的电台之一。节目内容以新闻资讯和时事为主。商业二台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年轻人,主要播放本地和外国流行音乐,也播出新闻资讯节目。商台英文台用英语24小时播出,以播放国际流行歌曲为主,收听对象是商务人员及外籍人士。

六、香港电视的发展

1.亚洲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

香港电视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亚洲电视台的前身英国财团经营的丽的电视台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1957年5月29日丽的呼声(香港)有线公司开办了“丽的呼声”中英文黑白有线电视。该台是有线电视台,采用地下电缆输送黑白电视节目,这种方式持续了十多年。丽的电视台最初为英文台,1963年9月增开中文台。用户须按月交节目费,所以用户有限,最多时也只有几万户。“丽的”每日多次播出新闻节目,注重香港新闻、娱乐节目。由于“丽的”连年亏损,股份几次转让。1971年12月“丽的”改为无线广播。

img76

香港电台电视大厦的正门

1982年9月,丽的电视更名为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亚洲电视台”(ATV)。亚洲电视设有本港(中文粤语频道)和国际(英语频道)两台。本港台的节目包括戏剧、音乐、综艺、新闻及公共事务节目等。国际台播出的节目大多为国外的影视剧、纪录片、体育、儿童节目以及动画片等。新闻节目方面,亚视本港台每天播出新闻6到8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每晚6:00~6:30的新闻和晚上10:00的晚间新闻,此外还有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评述的栏目“时事纵横”、“时事追击”等。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亚视”经常派出记者进行报道或订购各大通讯社的电讯。“亚视”还获得了美国CNN每天24小时的卫星新闻使用权。80年代以来,“亚视”对国际上的重大体育赛事都作现场转播。“亚视”节目在欧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中有一定的影响。亚视每天制作并播出7小时左右的新闻资讯节目。“亚视”的国际台以英语为主。新闻节目除每天晚上7:30的英语新闻外,近来增加了“普通话新闻”、“中国新闻”及“中国新闻快讯”等节目。

香港的另外一家电视台是“无线电视台”,全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1967年9月1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台)开始试播,11月19日正式开播。

无线电视台有两个频道。一个频道名“翡翠”台,用广东话广播。另一个频道名“明珠”台,用英语广播。初期是黑白电视, 1971年开办彩色电视。无线台的收视率高于亚洲电视台,据该公司称,80年代中期,在晚上7时到10时的黄金时间,香港有85%以上的人在收看无线中文台的节目。[3]

img77

香港电台(RTHK)主楼

无线电视的英文台每日播出多档新闻和财经报道。英文台“明珠”台经常用英语现场直播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近年来,“明珠”台还通过卫星转播英国的新闻节目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60分钟时事杂志”节目。无线电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努力扩大其在海外的影响。从1993年起,无线台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开办了覆盖台湾的节目,还通过与海外一些电视机构的合作输出无线电视节目。目前,无线台的节目已供应海外40多个国家。

新闻节目一直是无线电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无线电视除及时报道香港新闻外,还经常派采访队赴香港以外的地区和国家报道重大新闻。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如1969年美国飞船登月,1972年尼克松访华,1984年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文件等,无线电视都直播了实况。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电视一直是亚洲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两大电视机构争雄。两家电视台的收入主要靠广告。为了吸引广告,两台每天播放节目的时间很长,几乎24小时不停。无线电视台每天播放的自制节目不少于10小时,其他节目有从卫星收转的,也有台际交换的。

1975年9月7日,香港第三家电视台——佳艺电视台开播。由于经营不善,佳艺电视台开播后收视率一直不高,后来在竞争中失败。佳艺电视台1978年停止营业。

1970年,官方的“香港广播电台”设立电视部,开始播送电视节目,1976年开播彩色电视节目。1976年4月,“香港电台”的英文台名加上“电视”,改名为“RTHK”(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1990年到1994年,香港出现开办卫星电视的热潮,其主要对象是中国大陆及亚太地区懂普通话的华人观众。1991年5月15日卫星电视开播,卫星电视以香港为总部,通过亚洲卫星一号向亚洲地区免费传送每日24小时的节目,其覆盖面遍及38个国家和地区,西到埃及,东到日本,总人口达到27亿,其中有11亿华人。卫星电视起初开办五个频道的节目:中文台(普通话)、新闻台(以转播BBC的新闻节目为主)、体育台、音乐台、合家欢台,全部24小时播出。除中文台以普通话广播外,其余4个台均使用英语播出。截止到2000年底,卫星电视共办有40个频道,包括凤凰卫视的5个,使用8种语言,在亚太地区5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亿多观众。

2000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时候,香港的新闻界都可派出记者随访,于是香港的三家电视台也增多了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它们的报道大都早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2.星空传媒集团

星空传媒集团(STAR Group Limited)的总部设在香港,它把卫星电视引进亚洲。星空传媒于1990年由和记黄埔成立,现为新闻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星空传媒(STARTV—Satellite Television for Asian Region)是亚洲最大的卫星电视台,于1991年8月26日正式开播,称为“卫视”。启播时有卫视中文台、卫视电影台、卫视合家欢台、卫视体育台、Channel[V]等5个频道。此外,星空传媒与其他机构建立联盟,包括凤凰卫视、星空体育、国家地理、台湾互动TV(和信企业团有线电视系统)等。

星空传媒系新闻集团位于亚洲的子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经营的核心业务包括影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卫星和有线电视的传送和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以及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的开发。旗下的广播电视每天24小时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亿人传送新闻和娱乐节目,影响遍及北美、澳洲、欧洲、拉美以及亚洲。新闻集团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之一,在全球范围发行超过175种不同的报纸,每周发行量超过4千万份,销售额和发行量均居全球前列。

星空传媒集团是新闻集团全资拥有的公司。目前,星空传媒已发展到超过50个频道,以8种语言播出娱乐、体育、电影、音乐、新闻节目以及纪录片。星空传媒还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当代华语片库。星空传媒覆盖遍及亚洲、印度及中东53国,超过三亿人口,每日有大约一亿观众收看。

3.凤凰卫视

1996年3月31日,由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开办的凤凰卫视成立。2000年和2001年,凤凰卫视欧洲台和凤凰卫视美洲台以及凤凰卫视资讯台先后开播。2002年6月,扩大了凤凰卫视的覆盖面和影响,覆盖亚太5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北美的30个国家。到2002年底,凤凰卫视已经由开办时单一的中文频道发展为多频道平台,包括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电影台、凤凰卫视欧洲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卫视美洲台以及凤凰卫视粤语台。

凤凰卫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它是中国允许的第一个境外媒介进入中国内地的电视媒体。刚开始凤凰只是在内地的大中城市落地,后来慢慢发展到内地的大部分地区。对于绝大部分内地电视观众而言,凤凰带给了他们很多全新的感受。凤凰时政类节目的客观,透明的特点,满足了内地观众对时政事件的好奇与了解的强烈愿望。有特色的时事评论员大多能从事件的本身客观性出发,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比较适合大众的口味,因此他们的节目往往都能吸引大多数观众。

凤凰卫视中文台的经营管理者和节目主持人及资深电视评论员荟萃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的精华。为了加强对台报道和资讯服务,在资讯台的9名主持人中就有5人来自台湾。由于凤凰卫视能够全面反映华人世界共同的利益和不同的声音以及世界的变化,所以很快受到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同。凤凰卫视是唯一在两岸四地同时落地的华语卫星电视频道。在央视索福瑞公司2001年调查的44个在大陆落地的中文卫星电视频道中,凤凰卫视中文台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2003年1月,凤凰卫视资讯台落地广东。2003年3月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播出。

凤凰5个频道的全球员工只有700多人。凤凰的主持人绝大多数都具有同声翻译的外语水平,超标准的语言水平是凤凰选人的基本条件。凤凰的主持人和值班人员都具有直播新闻的能力,因此,不管新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随时都可以进入直播状态。在2003年3到4月的伊拉克战争期间,凤凰卫视连续直播突破了100个小时,创下了华语电视的新记录。

img78

凤凰卫视资讯台每天24小时播出新闻

凤凰卫视的创新体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及主持人风格等各个方面。凤凰的栏目也不断推陈出新。“凤凰新闻报道之总编辑时间”解读一天世界最值得注意的头条新闻,让受众把握天下大势的脉络,在一天过去之前来一个全面的总结。这个新闻兼评论节目,深度和广度兼备,让观众可以深度了解一天的重点事项。节目随时插入最新消息,力求播出鲜活的社会信息。节目的特色在于夹播夹评,以清晰的思路、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和精辟的分析能力,解构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对日后发展的重要性,使观众可以快速抓住事情的关键。

凤凰新闻报道准确、及时、迅速、生动。“直播大中华”内容涵盖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当天的重要新闻,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民生等,以及发生在外国但与华人有关的重大新闻。每天都有资深评论员参与点评时事,并将这些新闻进行一天的整理、归纳及分析。“凤凰环球报道”、“凤凰世界报道”、“凤凰时事报道”、“凤凰新闻报道”等新闻节目追踪全球各个角落、各个领域最有价值的新闻大事,使受众知道最新发展。“新闻今日谈”节目针对当天最热门的时事问题,在观众最关注的时刻实时做出评论,让观众洞悉事件的真相。“时事直通车”是一个信息快的时事新闻节目,每日发布新闻信息,报道天下大事和财经动态。

凤凰卫视通过卫星24小时以普通话向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东等地播出。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节目取向主要代表亚洲华人地区内各种社会文化动态及观众的生活方式和口味,以新鲜的题材,多样的形式,清新的风格,新奇的内容,引领观众走向一个新的视听空间。凤凰卫视资讯台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了两岸三地的华语资讯频道,它在香港聚集了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两岸三地及海外电视人的电视媒体,是跨洲进行同步联播的华语电视台,每天在北京、香港、台湾连线制作电视节目的传媒机构,它是第一个在亚洲、欧洲、美洲拥有制作基地和记者站的华语频道。

凤凰卫视还注重进行网络传播。凤凰网集图文资讯、视频点播、专题报道、虚拟社区、免费资源、电子商务为一体。网站设有专栏,介绍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电影台、欧洲台、美洲台和《凤凰周刊》。凤凰网通过建立强大的资讯网络,全面为用户和客户提供资讯和各种网络服务。凤凰网以独有的资源、独特的视角、快捷的速度,为全球网民提供各类信息,为大中华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提供视角独特的选择。

凤凰卫视相当程度地代表了香港、台湾和全球华人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凤凰卫视是一个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因为凤凰卫视合作伙伴的前身是美国的新闻集团。凤凰跟他们合作了以后有了凤凰卫视的中文台和凤凰卫视资讯台,这实际是西方和东方文化的统一和融合。这种融合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中国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西方文化的包装有独特的技巧和手段,凤凰卫视很好地应用了这种包装,同时又弘扬了中国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