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的分析介绍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新闻专业要求学生精通英语,了解中国新闻传播法规与有关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国际新闻与传播业务,并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素质。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三节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就在本科阶段设立了“国际新闻方向”,致力于培养全球化时代国家急需的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国际新闻专业要求学生精通英语,了解中国新闻传播法规与有关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国际新闻与传播业务,并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素质。

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率先增设国际新闻专业,学制5年。1983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等高校也设立了国际新闻和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

img71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专业依托英语教学的传统优势,将英语教育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二年级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并辅之以少数新闻专业课程,如中文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新闻史、新闻原理、新闻摄影、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三、四年级多为专业课程,如英语新闻采访、英语新闻写作、英语经典新闻作品分析、英语报刊编辑、国际新闻编译、英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国际传播语言学、西方文化史、跨文化交际、社会学概论、英语影视分析、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时事问题辩论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还开设了口译、笔译、英语速记、英美文学赏析等课程。为了使学生同时具备一流的英语水平和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将英语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为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和拓展就业领域,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媒体的高级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做专题讲座。国际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要求达到专业英语8级水平,毕业论文用英语撰写。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也开设了国际新闻专业,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开设了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了英语(国际经济新闻报道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专业(国际新闻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有扎实而系统的新闻与大众传播知识与技能,又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胜任新闻、宣传、出版、驻外新闻机构、外国驻华机构、对外交流机构、跨国公司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国际新闻编译、对外报道、中英文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学、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英语新闻阅读、英语新闻听力、高级英语、交际英语等。

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内地的新闻教育在业务上分工很细,通常70%的课程都是新闻专业课,只有30%是选修课。这与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学资格认可委员会(ACEJMC)所规定的75%的课程必须为非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课的要求正好相反。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和技巧比较娴熟,但是理论不足,国际视野不够开阔[5]。这些不足之处需要逐步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