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黄楚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介正经历巨大的变革,传统报刊面临萎缩,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因此,此时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更具时代意义。

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黄楚新(1)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介正经历巨大的变革,传统报刊面临萎缩,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各种媒介之间形成互相融合的局面,即“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不仅仅是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家在战略层面的重要部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指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面对世界及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环境正在发生的剧变,基于传统新闻传播业的分工结构和运行方式而构建的新闻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同今天的新闻业一样,正面临重大变革。因此,此时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更具时代意义。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更具紧迫感

1.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新旧媒体的格局发生变化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面临新的挑战。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面临与新媒体互相融合的局面。在技术层面上,报纸与网络的互动融合产生了电子报纸,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产生了IPTV,广播与网络的融合产生了播客等。技术的进步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与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媒介的融合扩充了信息容量,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不断增强,接受与发布新闻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新闻信息传播采用多媒体方式,最终在新的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多种手段和载体的组合。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使新旧媒体的格局发生变化。随着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内容整合及再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媒介载体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控制与管理,成为所有新闻媒介面临的新问题。

新的媒介环境要求有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蓬勃兴起的新媒体,具有全能传播特点,它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覆盖了传统媒体拥有的所有传播载体。对记者来说,要能应用各种传播新技术,会拍会写,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的处理,还应掌握Skype、MSN、博客、播客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表明以往的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较难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要求新闻教育在学科架构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正在变革的传媒的需要,培养出高端的、适合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2.社交媒体的兴起提供了更多的采访方法及工具

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世界各地兴起。社交类媒体为网民提供了更自由、广阔交往的空间,也为新闻机构实施采访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美国一些新闻机构开始设立专门的职位对社交媒体工具进行管理,各大新闻院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这些工具来制作和传播新闻,使学生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事务主管斯里·斯林瓦森(Sree Sreenivasan)为学生讲授社交媒体的技巧,并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内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副教授保罗·琼斯(Paul Jones)为新闻系的学生传授如何使用Skype进行采访。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互动传媒总监杰夫·扎维斯(Jeff Jarvis)教学生如何使用实时搜索进行信息搜集并跟踪突发新闻事件,搜索渠道包括通过Twitter、FriendFeed、OneRiot、Tweetmeme、Scoop-ler和SearchMerge等。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杰伊·罗森(Jay Rosen)曾经在FriendFeed上就URL缩略服务发起过提问,创建消息列表,最终收到了数十人的响应。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并运营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发布文章和视频、使用Delicious收藏文章、使用Flickr分享图片以及使用YouTube分享视频已成为媒体工作者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

3.用户制作内容的出现使新闻源更多样化

过去,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访与发布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新闻通讯员。有些媒体虽然开设了新闻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采用率通常较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各种传播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

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网民的增加使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拍摄音视频等手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或称用户既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也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在“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华南虎”事件以及“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的传播活动中,来自用户采集的信息、发表的观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用户制作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打破了传统媒体过去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使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新闻事件现场,任何用户都有可能是“报道者”,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来源。“用户制作内容”丰富了媒介内容的来源,但同时由于用户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对新闻价值的认知等方面参差不齐,对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优劣的判断成为媒体工作者应具备的新的能力。通过对用户制作内容的吸收、整合、提炼,“创造”出有见地、有灵魂的新闻,以有效的服务去赢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当今媒体工作者必备的素养。

4.社会对媒体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

社会变革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主要反映在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和选择上。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媒介变革时期所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对于新闻教育无疑是一个新的重大的挑战。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2/3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从产权属性看,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最新规定,中国的媒体都要逐步过渡到“事改企”。媒体产权属性的变化将导致一系列的变更,传媒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受众即市场”的观念深入媒体运作的各个方面。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都发生了变化。美国的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 Inc.)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以及集团网站TMO.com的编辑部门都集中起来运行。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来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该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他们是媒介融合后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多面手”、“全能型”等更高的要求,使新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统计表明,融合媒介后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主要呈现出两大类别:一是懂传媒、会策划、善公关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集写作、拍摄、编辑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因此,新闻传播院系应根据人才市场的多种需求和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条件,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大量出现,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用户参与信息制作与传播,传统媒体过去所做的专业分工,包括报道策划、版面安排、节目形态、媒体的管理方式以及新闻工作者报道技能培养的传统新闻教育体系都必将发生改变,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新闻学课程的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新闻学专业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二、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需要重新规划

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所形成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宝贵的,这些课程体系的核心成分有其自身的稳定因素。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新闻学专业课程与快速变化的业界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的新闻业的变革,基于传统新闻业结构模式和运营方式所形成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也面临着调整。

1.课程设置要向融合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带来的变化,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课程体系等,本文主要探讨新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新闻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在具有丰富知识积累和跨媒体思维的“宽”、“厚”、“精”基础上,掌握专业媒体工作的各种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侧重考虑新闻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重点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传媒实践能力,掌握各种传播新技术,熟悉跨媒体运作,从而建设一套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重实践的课程体系。

新闻学科的课程体系整体上面临着加强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改造。文字写作能力仍然是基础,口头播报、摄影、电视摄像、视音频编辑、多媒体编辑、网络编辑及传播策划能力等等都成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职场竞争中的重要生存技能。在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数字化单兵作战”的“背包记者”。

要从媒介融合时代的“大传播媒介”角度来重新审视新闻学课程的设置,完善学生面对媒介融合环境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现代传播媒介市场需要。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设创新性、可扩展的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在媒介融合环境中,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体系是新闻教育依托的基础。各门课程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相得益彰。

在建成一个“跨专业的融合性模块体系”的目标基础上,把这种融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学、实验、实践的融合,其二是新闻业务、媒介经营与管理的融合。每一门课程之间、各个板块之间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对融合媒体高级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可扩充性,因为媒体发展很快,要有一种灵活的更加开放的体系,可以不断地让它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2.创建多方向的新闻学课程模块体系

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等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建立一套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成为新闻院校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整合教育资源重新规划设计新的课程模块,从而培养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把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互相组合,组成了新闻业务方向(综合)、国际新闻方向、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的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方向的选修课程都有所不同,新闻业务方向(综合)的选修课程涵盖了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新媒体概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报纸编辑工作室;国际新闻方向的选修课包括了新闻英语视听说、新闻英语阅读、跨文化传播、报纸编辑工作室;而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的选修课程则包括营销传播策划、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品牌公关工作室这些与广告、策划、公关相关的课程。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能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

3.建设多功能、跨媒体的系列传媒工作室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课程体系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课程学分积累、实验、实践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造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体系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体系是新闻教育发展依托的基础,重视教学环节与新闻业界实务工作的衔接性,以保证学生和教师对业界工作系统的精确了解,从而保证学生投入专业工作时的高度适应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原有的实验室基础上,根据新闻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又投入数百万元人民币,建设起新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通过系列传媒工作室的建立,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教学与实践,为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生的实践开辟通道。面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加强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针对我系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的环节,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媒介运作各环节内容,开设了五个工作室,即电视新闻工作室、报纸编辑工作室、纪录片工作室、品牌公关工作室、播音主持工作室。各工作室各具特色,又相互联动,形成能量交互的集群优势,以求在这样的多元功能满足新闻传播教学的多种需求,实现新闻采编、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品牌公关传播、播音主持等多元教学的目标,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未来的竞争能力。

通过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仿真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在工作室上课,学生将得到较为直接的专业技能操作锻炼;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及组织下,开展在较真实环境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将得到较明显的提高。由于新闻专业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其中,示范和模仿在这一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媒体工作室内示范和模仿可以得到真实的体现。

媒体工作室的这些功能和教学措施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满腔热情,学生非常希望选修媒体工作室的课程。如据品牌公关工作室课程选课体系的不完全统计,本应限定20人的上课人数,竟有80多人报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见一斑。

3.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除了应考虑媒介融合带来的对“全媒体”技能的需要之外,还应该在培养“全能型”的新闻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提升其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懂传媒、会策划、善公关的“复合型”人才,集写作、拍摄、编辑于一体的“全能型”新闻人才将更为媒体所需要。全能型记者要求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在媒体融合时代,需要这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

创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需要我们了解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的变革,把握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细致工作。我校新闻与传播系进行的一些列教学改革正是为了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而进行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完善与否,教学实验效果的优劣等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观察、检验、探讨和改进,因此,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岗:《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年7期。

[2]丁淦林:《大学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应该怎样确定?》,《新闻大学》1997年冬期。

[3]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今传媒》2009年第1期。

[4]陈勇、王远舟、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新闻界》2008年第1期。

【注释】

(1)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新闻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