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与稳步发展

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与稳步发展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与稳步发展1927年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即着手建设其党营新闻事业,并逐渐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党营新闻事业网。《扫荡报》作为国民党的军报,在国民党报业系统中也占据重要位置。1924年4月1日成立于广州,直属国民党中央党部。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举行首播式。

一、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与稳步发展

1927年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即着手建设其党营新闻事业,并逐渐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党营新闻事业网。这个网络的基本格局为:以《中央日报》、《扫荡报》为中心的党、政、军报网,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民党广播网,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国民党新闻通讯网。

1.《中央日报》

1927年3月22日,随着北伐军攻入武汉,武汉国民政府在汉口创办《中央日报》,社长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顾孟余兼任,总编辑为共产党员陈启修,沈雁冰、孙伏园等一批共产党员和左翼人士参加编辑。“四一二政变”后,发表了不少反蒋文章。“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武汉《中央日报》于9月15日停刊,共出176号。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2月国民党在上海创办《中央日报》,孙科任董事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丁惟汾任社长,潘宜之兼任总经理,彭学沛任总编辑。编委由各方代表人物组成。1929年2月1日《中央日报》迁址南京,受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党报委员会领导,下设经理部、编辑部。总编辑为严慎于,后鲁荡平、赖琏相继接任。

1932年3月,《中央日报》改行社长制,37岁的程沧波首任社长,言论报道直接对国民党中央负责,行政独立。内部管理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总经理负责制。程沧波提出“经理部要充分营业化,编辑部要充分学术化,整个事业当然要制度化效率化”[1]的口号,同年先后增出《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1935年10月,中央日报大楼在南京新街口落成,引进轮转印报机,日出3大张,每日销售数由6000份增至3万份。

《中央日报》在抗战期间还出了各种地方版。1937年6月,配合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出版庐山版。1937年12月31日南京沦陷,《中央日报》先后迁址长沙、重庆,于1938年9月1日在重庆复刊。此后又增设长沙、昆明、成都、西康、贵阳、屯溪、桂林、福建等地方版。

1945年《中央日报》迁回南京出版。1947年实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中央日报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政府言论机关报,“一切言论自以本党主义政策为依归”[2],其言论编辑方针,除了一般的“阐明党义,宣扬国策”外,更着重提出以“拥护中央,消除反侧。巩固党基,维护国本”[3]为职责。1949年4月23日,《中央日报》在大陆停刊,迁台湾出版至2006年6月1日,因财政负担终刊。

《扫荡报》作为国民党的军报,在国民党报业系统中也占据重要位置。1931年5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出版《扫荡三日刊》,创办人贺衷寒称:“扫是扫除匪贼,荡是荡平匪巢。”可见该报宣传“剿共”的办报目的所在。1932年6月23日该报改名《扫荡日报》,同时发行《扫荡旬刊》、《扫荡画报》。1935年5月《扫荡日报》迁汉口出版,更名《扫荡报》,出对开3大张,面向社会发行。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该报迁重庆出版,并先后出桂林版、昆明版。1944年成立有限公司,实行报社企业化。何应钦任理事长,张治中、陈诚任副理事长,黄少谷任总经理兼总社社长,成为国统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和平日报》,于1945年11月12日同时在南京和汉口出版。后陆续出上海、广州、沈阳、台湾、兰州、重庆、海口等版。1949年在大陆各版先后停刊,总社迁往台湾。同年7月1日恢复《扫荡报》原名在台北出版,1950年终刊。

2.中央通讯社

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英文缩写CNA。1924年4月1日成立于广州,直属国民党中央党部。1926年10月,随北伐军迁武汉。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设南京中央通讯社。“宁汉合流”后,武汉中央社于1928年5月迁南京合并。

早期的中央社规模很小,工作人员仅20余人,没有自己的电讯设施,只是利用两部老式收音机抄收一些国外通讯社的广播稿,同时抄录一些党政官报上的文章,免费送给宁沪各报,但采用率很低。

1932年5月,中央社改行社长制,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萧同兹担任社长。萧同兹上任后,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三项要求:一是中央社迁出党部,对外独立经营;二是要求拥有独立发稿权;三是拥有人事自主权。征得同意后,萧同兹即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项改革目标,并为此拟定了《全国七大都市电讯网络计划》和《中央社十年发展计划》。改制后的中央社,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规模迅速扩大。1932年后陆续在全国设立分社及发稿电台,派驻通讯员,建立了通讯网络。1934年,中央社耗巨资购进意大利和德国新式机器,增强发报能力;此外,中央社开始和路透社、哈瓦斯社、合众社等国外通讯社订立交换新闻合同,从而控制了新闻来源渠道,控制了无线电专发新闻的专利权,使之在国民党新闻系统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抗战爆发,中央社总社迁至汉口,1938年10月又迁至重庆,并先后在长沙、桂林、昆明、兰州、洛阳、福州等地设分社16个,向国内外提供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战讯及其他新闻,新闻收发量日均收电3万字,发电约1.5万字。成为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

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中央社总社迁回南京。同时接收了日本同盟社及汪伪政权中央电讯社在各地的机构,规模迅速扩张。至1948年极盛时,有分支机构(包括分社、办事处、特派员)国内52处,国外25处,员工达2653人。1949年11月迁往台北。现为台湾地区政府官方通讯社。

3.中央广播电台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国民党领袖深感“主义之急于灌输,宣传之刻不容缓”[4]。1928年2月,陈果夫联合叶楚伧、戴季陶等中央委员,在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提议设立广播电台。获得通过后,即开始投资购买设备,兴建电台。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举行首播式。蒋介石、陈果夫、戴季陶等致辞、讲话。许多人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蒋介石等人的讲话。电台呼号XKM,功率500瓦,每天播音3小时。

1930年,陈果夫等深感电台发射功率太小,覆盖面有限,便再次牵头从德国进口全套无线电广播设备,将发射功率增至75千瓦,重新选址扩建。1932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日,在南京西郊江东门外,新建的中央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呼号改为XGOA。每天播出11小时以上,内容有新闻节目、政治教育节目、知识节目、文艺节目、服务类节目等。遇有重大政治活动,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民大会、总统大选等则全力播出。电波遍及全国及海外南洋一带,该台被称为“东亚第一,世界第三”。中央广播电台建立后,成为党国“喉舌”,由陈果夫掌控,徐恩曾、吴道一先后任电台主任。

抗战时期,中央广播电台西迁重庆,发射台和播控中心落入日军及汪伪政府之手。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

在中央广播电台的带动下,地方台也开始发展。1932年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下辖的地方台有福州电台、河北电台、西安电台、南京电台、长沙电台及上海正音电台。此外由交通部、军事委员会及各省市政府创办的电台有20来座。由此构成了以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国民党广播网。

随着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为主干的中央新闻机构的建立,国民党地方新闻机构也创办了一大批电台、报纸和通讯网络。地方创办的报纸有三类,一类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管辖的地区性报纸,如《华北日报》(1929年创刊于北平)、《天津民国日报》(1930年改组《河北民国日报》),第二类是由国民党省、市、县各级党部创办的报纸,这些报纸一般采用《民国日报》前冠以地方名称的报名,如《山东民国日报》、《九江民国日报》、《厦门民国日报》等。第三类就是国民党其他派系创办的报刊,如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国民党改组派创办的《革命评论》(1928年5月—9月,周刊)等。这些报纸刊和《中央日报》一起构成了自上而下的国民党报刊宣传网。据1936年统计,国统区报刊1763家,其中约2/3为国民党党、政、军报刊[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