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新闻流动与国际传播

国际新闻流动与国际传播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国际新闻流动与国际传播报刊业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国际社会的形成时期和国际政治的发展时期。国际传播的重要基础是国际新闻流动,其相关概念是国际新闻。勿庸置疑,国际传播包含有国际新闻传播,或者说国际新闻是国际传播中更具有迅即性、真实性、客观性、重大性的事实信息部分。

第四节 国际新闻流动与国际传播

报刊业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国际社会的形成时期和国际政治的发展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新闻传播业就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所谓的宣传战就已出现了。广播由于其媒介特性成又为各国的宣传战的新工具,国际宣传进入了新的辉煌期。(19)冷战时期,广播、电视和国际卫星通讯继续成为国际宣传的重要工具。到冷战结束前后,国际传播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扩大了。

所谓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20)国际传播学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美国出现。197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大众传播学会中,出现了国际传播分会,随后,在大众传播学会的会议上国际传播成了热门话题,教科文组织先后出版了关于国际传播的三个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1年)、《世界交流报告》(1989年)和《世界传播概览》(1997年)。1994年国际传播分会开始出版自己的会刊《国际传播》。与此同时,民间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据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统计,80年代出版的涉及国际传播的外文著作只有数十种,90年代就有上百种了。

国际传播的重要基础是国际新闻流动,其相关概念是国际新闻。

我们认为,“所谓国际新闻,是跨越了国家界限并具有文化性的新闻,或者说是新闻在国际间的流动”。(21)国际(interna‐tional)一词原来是16、17世纪首先在国际法领域中使用的荷兰语词汇,18世纪英国人边沁在使用它表示国家之间的意思后,这一词汇开始在英语中广泛流行。构成或者说决定新闻的要素不仅仅是事实一项而是有三个:事实、媒体、受众,认定国际新闻的关键是这三个要素中有没有任何一项“超越国家界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国际新闻的多种模式,例如面向本国受众、由本国媒体报道的外国消息或外国媒体报道的内外消息;面向国外受众、由本国媒体对外报道的内外消息;面向国际社会受众、由全球化媒体报道的具有高度全球关联性的消息。其中第一种形态属于国际报道,第二种形态属于对外传播,第三种模式是在以通讯社为基础的国际新闻流动基础上,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新闻形态。

国际新闻的不同形态是层层递进、不断扩展的。国际新闻的第一个形态是国际新闻报道,所谓国际报道,“是对本国之外的新闻报道”。(22)这种形态自新闻产生之初就已存在了,而且是最早出现的新闻形态。尽管18世纪国内新闻开始出现,19世纪地方新闻开始出现,但国际新闻一直在新闻报道中以重大性和硬新闻特点占据着重要地位。国际通讯社的最初形成,实际上是适应国际报道的需要。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社会的形成、国家政权的膨胀、更多的国家进入国际政治舞台和新的电子媒体的出现,我们看到国际新闻表现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国际报道在进一步发展,各国新闻界加强了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力度。在一战中,美国各媒体派驻海外的战地记者一度多达500人。巴黎和会期间,美国派出了10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其中就有大批的新闻界人士。华盛顿会议日本代表团的随行记者也有40多人。30年代美国的主要报纸《芝加哥每日新闻》、《纽约时报》等也形成了驻外记者群体。到1963年,美国新闻界还雇佣了919名专职的海外新闻记者。(23)1979年在莫斯科就有46个国家派驻的182名记者,1983年美国华盛顿更是有61个国家的286个新闻单位的480名特派记者。(24)大批海外记者对这一时期的许多重大国际事件发回了大量的新鲜报道。有统计表明,国际新闻报道的数量在整个70年代占美国三大广播网节目的20%到40%,60年代末越南战争高峰期甚至超过了50%。(25)其次,国家开始控制和利用新闻传播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直接投入新闻业成为了一种主导性的力量,新闻被当作一种可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宣传,国际新闻中的对外传播开始以宣传的形式出现了。一战时各国政府首次进行了宣传战,而二战中宣传战登峰造极,国际传播学者福特纳称1933—1945年是国际宣传的辉煌期。(26)在冷战年代,宣传仍然是各国政府进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方法。其三,是国际信息传输体系的建立。国际通讯社仍然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三边四社同盟解体之后,国际信息通讯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在这一时期,大多数的国家都成立了自己的通讯社。1950年51个国家有国家通讯社,1971年达到了90个国家,其中56%的国家通讯社由政府控制,其余为政府督导下的报纸同业组织。(27)有的还成了国际性的通讯机构社,例如塔斯社、新华社、印度报业托拉斯、日本共同社、中东通讯社等。通讯社之间的新闻信息交换和购买形成了新的国际信息体系。另外,联合国也为国际信息交流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努力,一方面,通过了一系列的国际新闻公约如《国际新闻工作者章程》(1946年)、《国际新闻自由公约》(1948年)《国际新闻道德公约》(1954年);另一方面,各种有关的国际组织也纷纷建立,例如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在联合国的支持下,1964年由19个国家签署条约成立了国际通讯卫星组织。很快,到70年代末,加入该组织的国家达到了100多个。

国际新闻(International news)与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勿庸置疑,国际传播包含有国际新闻传播,或者说国际新闻是国际传播中更具有迅即性、真实性、客观性、重大性的事实信息部分。国际传播除了新闻传播外还包括非新闻的文化传播,传播工具除了新闻媒体外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录音录像等其他媒介。从历史上看国际传播则比国际新闻报道要晚得多,有人认为国际传播开始于1835年电报和通讯社的出现,(28)有人认为国际传播开始于20世纪初美国电影的输出,1914年全球85%的电影观众就开始观看美国电影了,(29)还有人认为是开始于国际广播的出现。正是在国际新闻和其他信息流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国际传播的概念才发展起来了。

冷战宣传时期也是国际传播的成熟时期。我们认为,国际传播涉及国家性和大众传播性两个基本概念。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层面:传播的事实具有国际认知性,传播的主体具有国家主导性,传播的方式是超越国家的大众媒介,传播受众具有国际社会的广泛性。在这一时期,我们看到国际传播有如下的特点:

1.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国家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国际传播的舞台。世界上的国家数目从二战前的40多个发展到80年代的160多个。发展中国家也要求参加国际传播活动,它们不仅对国际传播中的不平等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的口号,而且直接参与活动,许多国家开设了国际广播,一些国家建立了国际性的通讯社。

2.在国际传播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随着收音机的普及,国际电话和传真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传播速度,减低了传播成本。同时,电视异军突起。60年代国际通讯卫星投入使用,早在196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就开始向亚非拉24个国家的54个电视台投资,还建立了一家全球商业电视广播网“看世界”(World Vision),开始了第一波的海外电视扩张。1980年CNN的建立更是开辟了电视国际化的新时代。与此同时,图书的国际出口在增加,一些报刊也开始了国际化的扩张。

3.除了国家的数目增加以外,国际关系领域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例如政府间的组织、国际经济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统计表明,到90年代初政府间的组织发展到了300多个,还有国际经济组织3000多个、非政府组织4600多个。再如跨国公司的崛起,自60年代到80年代,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数目分别增加了3倍和5倍,达到2万和12万家。这些新的因素不仅扩大了国际传播的信息源,而且产生了国际传播的新需求和新动力,例如国际广告的迅速增长就提供了新的传播因素。

4.国际广播中政治性的宣传色彩在逐步淡化,而传播中的事实信息在增加。例如为了改变美国之音因赤裸裸的反共宣传而招致的恶名,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之音章程》。规定美国之音的原则之一就是新闻必须准确、客观并力求全面,力保权威性,同时美国之音代表整个美国社会,所以在介绍美国时也应该广泛和全面。其他的国际媒体也在不断调整,增加传播中的事实信息。美国国际传播学者福克纳就认为,因为经济和技术两大因素的出现,国际传播在70年代以后从政治和宣传期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

5.传播体系不平等。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打破了形式垄断,国际信息交流体系仍然是倾斜的和不公正的,到80年代初,全世界每天即时国际新闻的80%还是由西方四大通讯社所提供,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1973年提出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