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内容介绍

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内容介绍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所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关键。

第四节 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着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子系统。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四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只有坚持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一、夯实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是一切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作保障,一切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都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之所以积弱积贫、落后挨打、任人宰割,就是因为我国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而且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被极少数人占有,为少数人服务。旧中国物质文明的缓慢进步,使无数仁人志士的强国之梦无法实现。从现实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从未来看,中华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没有地位,有没有发言权,能不能维护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祖国能不能统一,政治能不能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所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关键。因此,必须把物质文明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政治文明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坚持“五个统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既定选择。要立足国情,顺应历史潮流,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革除一切妨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革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革除一切制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扩大对外开放,在国际间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高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在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二是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同时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三是要提高医疗、卫生、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四是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只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我们才能解决初级阶段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增强综合国力,中华民族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有政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真正和谐。

二、强化政治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持

精神文明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而且为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笔者在第四章所述,许多政治不文明现象的发生,都是与相关人群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的教育发展水平和文化建设的因素紧密相关的,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精神依托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代价值,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对于增强新世纪新阶段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艺术之一就是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善于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们党培育和倡导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和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科学创新的精神。这些精神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推进到新的时代高度,使民族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民族振兴而顽强拼搏,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44]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神纽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保持党群关系的和谐问题,是一个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因此,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政治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武装干部与人民群众,克服各种政治不文明现象的思想根源,为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内在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其发展进程无疑会遇到各种矛盾甚至冲突,如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道德与法制,进行官场中钱权交易的以权谋私、市场中钱德交易的假冒伪劣、学场中钱学交易的弄虚作假活动;一些社会主体为了局部和眼前利益而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破坏环境与生态为代价,陷入片面发展。所有这些情况,都已经和正在我国社会发生。如果对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我国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甚至动乱。而社会冲突与动乱,不仅会使我们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体与个体丧失发展机遇,而且会使我国丧失民族振兴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

首先,要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和谐社会所起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所谓导向作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建设和谐社会起方向引导、目标指导的作用,就是要坚持用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即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提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高度;就是要针对人们在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工作目标上的片面性,进行矫正克服和全面引导,保证我国在主导方向上的共识性与一致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所谓协调作用,就是起沟通、平衡和稳定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亟待化解。同时,根据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国家,往往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稳定面临挑战,而我国发展正处于这一阶段,因此,我国统筹各项发展,协调各个方面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这些矛盾都是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全面地进行了阐述,就是要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解决。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5]

其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三)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发展是智力支持

首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公民识别和抵制各种政治文明现象、提升政治参与和维护合法政治权利的能力,增强政治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管理,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群众在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高尚的情趣的熏陶,从而提高政治素质和其他素质,自觉与政治不文明划清界限,投身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中。

三、优化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环境

政治文明的发展受社会文明(这里是狭义的概念)的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文明是社会管理、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果。优秀的社会管理水平、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人群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都对政治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调整好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不断优化政治文明的社会环境。

(一)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政治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同时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不断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注释】

[1]王仕民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5]王仕民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7]韩旭:《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2期。

[8]万绍红:《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路径》,《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9]周丽君等:《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提升措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1页。

[11]王仕民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13]沈冲、何熙杨:《第二个十年》第7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1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3~524页。

[15]何菊仙:《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资源》,《高教论坛》2004年第4期。

[16]焦利:《对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反思》,《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7]焦利:《对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反思》,《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8]《尚书·五子之歌》。

[19]《孟子·尽心下》。

[20]教军章:《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内蕴的现代审视》,《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3~554页。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23]李明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26]孙向军等:《走向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2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28]严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公共政策》,《学习时报》2005年第9期。

[29]严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公共政策》,《人民之声报》2005年第70期。

[30]孙向军、戴木才:《走向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页。

[31]吴江:《政府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人民论坛》2003年第4期。

[32]邓润子:《为什么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长城在线》2003年9月12日。

[3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3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深化行政改革课题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35]吴江:《政府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人民论坛》2003年第4期。

[36]孙向军、戴木才:《走向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37]贺国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民日报》2006年6月20日。

[38]孙向军、戴木才:《走向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39]社论:《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人民日报》2000年8月21日第1版。

[40]孙向军、戴木才:《走向中国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41]《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9页。

[42]辛桂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前线》2003年第8期。

[43]王仕民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44]张静:《论中华民族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索》2005年第4期。

[45]郑永廷、张静:《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