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来源及影响

知识来源及影响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郑闯琦近年来,“文艺女青年”、“小清新”群体及“萌文化”的兴起与壮大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现象,已经对图书、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乃至社会心理、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代表正统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外国驻华使馆等机构的微博、微信也都加入了“卖萌”的行列。

郑闯琦

(九州出版社总编辑,北影人文社科院研究员

近年来,“文艺女青年”、“小清新”群体及“萌文化”的兴起与壮大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现象,已经对图书、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乃至社会心理、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代表正统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外国驻华使馆等机构的微博、微信也都加入了“卖萌”的行列。而“文艺女青年”、“小清新”阅读群体在图书消费市场日益增加的权重,除了让书业及相关的影视业收获了一块全新的高利润领地,也对晚清以来百年文学传统的嬗变与融合,对文学的生产、传播和评价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

一.年龄、性别构成及审美异同

“文艺青年”、“小资”、“文艺女青年”、“小清新”是几个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近年来已经有多篇文章进行了讨论,但都还有不确切之处,需要进一步辨析。

对于“文艺青年”(简称“文青”),一种被广泛引用的看法认为,“‘文青’出现在1980年代。相信文学、艺术是人生活的自由象征时,就会出现一批文青,年轻人用文学设计未来。因此,文青主要是1980年代年轻人设计出来的一种美学生活形态。到21世纪,文青群落慢慢消失了: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说人是‘小文青’,意思是你还抱着幻想。”[1]

这种看法描述了“文艺青年”的一些典型特性,但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文青”在1990年代的语境中确实是一种带有讽刺性的称呼,但这个群落并没有消失,它在高校层出不穷的各种社团中不断延续,并在互联网兴起后的高校BBS上渐成风气,最终,随着2005年豆瓣网的创办和日渐发展,活跃于其中的“文青”群体至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在中国文化行业里举足轻重的力量。谈到豆瓣网,通常会认为是“里面都是文艺青年”。在这十年间,“文艺青年”这个称谓已经没有了“讽刺”意味,反而日益成为消费主义社会里一种足以自傲的正面形象。

通常,人们往往把1980年代、1990年代乃至2000年以后的“文艺青年”混为一体,没有看到几代人之间观念上的“代沟”以及审美、趣味、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别。事实上,粗略来看,1980年代的“文艺青年”多属于“50后”和“60后”,1990年代的多属于“70后”,而2000年后的属于“80后”和“90后”,各自的成长环境、时代潮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图书、报刊、网络和影视都为明确的消费者服务,这些消费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左右生产者的力量,其趣味、爱好往往在非政治领域上升为主流话语。真正形成消费群体力量,进而反作用于上游生产群体的,都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年龄段。近几年,1980年代的“文艺青年”多已是年过半百的“文艺中年”,成为各自领域的核心和精英,但在图书、影视的消费方面,则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构成明显的消费群体。1990年代的“文艺青年”基本上为“70后”,目前多为三四十岁,多数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在文艺领域能出名的已经出名,在微博、微信和报纸杂志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没有出名的也渐渐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明显减少,虽然经济上更宽裕,但用于图书消费的支出却日渐缩减。但“70后”中的“文艺女青年”通常更多地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而且因为不少人已经成为妻子和母亲,掌握了家庭日常支出的控制权,所以她们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这也是本文单独列出“文艺女青年”的原因。在2000年前后进入成年的“80后”和“90后”“文艺青年”,目前正处于18岁到35岁之间,是图书消费领域的优势力量。这两代人成长于物质充裕的环境之中,从小受到日本动漫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中的女性,尤其就是浸泡在西方童话和日本的“可爱文化”(发展到后来的“萌文化”)、美少女动漫文化之中长大,因此,这一群体所代表的“小清新”审美趣味也日趋成为当下文化产业优势潮流。

“小资”是1992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抱市场经济、讲究品位的“文艺青年”群体,包括“告别崇高”后的部分“60后”,但以“70后”为主。这个群体始终存在,但在传媒中,“小资”已经不具有话语影响力,因此有所谓“小资没落”的说法。

“小清新”指2005年以后,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80后”和“90后”“文艺青年”。这个概念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后来,扩展到服饰、摄影风格,进而扩大到含有类似风格的青春电影和文学作品,代表作家如杜拉斯、村上春树、安妮宝贝等等。[2]一位豆瓣网友对“小清新”的夸张描述被广为传播:“莉莉周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喀嚓,哇噻,文艺了。”结合“小清新”的审美和生活趣味,可以认为,虽然喜欢该类风格的也有不少男性,但“小清新”应该是以女性为主的“80后”、“90后”“文艺青年”群体。

从对“文艺青年”、“小资”、“文艺女青年”、“小清新”四个概念的辨析可以看出,对当下的文化产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实则为“70后”、“80后”和“90后”“文艺青年”群体,而这个群体中又以“文艺女青年”所占比重为最大。这三代“文艺青年”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基本上都生活在一线和二线中心城市,以女性居多或唯美化,多为大学以上学历,都讲究生活的品位。相对于1980年代的“文艺青年”,他们远离乌托邦理想主义和国家、民族等宏大叙事,不相信文艺可以改变人生和社会,也因此甚至不被认为是真正的“文艺青年”[3]。如果说1980年代的“文艺青年”是歌剧交响乐,那么“70后”“文艺青年”就是摇滚乐加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歌曲,而“小清新”一代则是校园民谣和童话剧。

“70后”“文艺女青年”在相对浅显的层次上,继承了1980年代“新启蒙主义”思潮的遗产,也继承了对其进行反思的遗产,而且进行了筛选和改造,使之成为品位和时尚的内容。如她们继承了审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遗产,其中包括对人性极限的探究、反思,反抗中心主义、反抗权威的摇滚文化、“雅痞文化”和“调侃文化”、“审丑文化”等,其审美范围要远比“小清新”群体更宽广。“小清新”群体的审美则只局限于“优美”,甚至有“幼稚化”倾向(“萌文化”)。但由于女性普遍的“不想长大”、追求年轻的心理,1980年代的“文艺女中年”会容纳“小清新”,而“70后”“文艺女青年”会接受和追求“小清新”。本文中的“文艺女青年”特指多数“70后”和部分比较成熟的“80后”,而“小清新”主要指“80后”、“90后”一代“文艺青年”(以女性居多)。正是这两类“文艺青年”对当代文化产业、进而对文学传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知识来源及其异同

“文艺女青年”接纳的主要是五四文学传统、“晚清现代性”文学传统[4],同时,还有传统文学的唯美婉约一派,以及比较通俗的西方古典和20世纪以来的文学传统。可以说,她们接纳的传统既包括中西方的严肃文学,也包括通俗文学。她们接受的文艺传统主要是中西方的文艺电影、摇滚乐、校园民谣、现代美术以及通过网络分享的“日剧”、“韩剧”、“港台剧”、“美剧”和“英剧”等时尚文化。简单地看来,凡是符合时尚的、强调精神和审美的,都属于她们的继承和吸收范围。她们既远离下里巴人,也不过分阳春白雪,而是取一个中间偏上的位置。

她们筛选掉了五四文学传统中偏重国家和民族等宏大叙事的部分,接纳了偏重张扬“人的解放、自由”、“人性”、“人情”、“个性”的部分。但她们对人性、自由并不深究,也并不偏执和深入反思,筛除掉了现代派文学中深入幽暗人性的部分。对各种现代派艺术,她们都懂得一些,但并不完全体认。她们的体验中有寂寞、伤感和闲愁,但是并不深入到绝望和孤绝冷漠。相对于鲁迅,她们更喜欢周作人;相对于周作人,她们更喜欢梁实秋和林语堂;相对于《金锁记》,她们更喜欢张爱玲的散文。她们也接纳了以“晚清现代性”为线索的文学传统,如从《海上花列传》到“鸳鸯蝴蝶派”,从张恨水、张爱玲的小说到1949年以后的港台琼瑶、亦舒等的言情小说、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以及1990年代以后大陆陈染、卫慧等的“私人写作”,这些都是她们接纳的范围,但其中低俗、色情的部分并不在列。

传统文学中以诗三百、离骚、六朝文、晚唐诗、晚明小品、婉约词、明清“世情小说”为线索的一脉文学传统,也为她们接纳和继承。外国文学中,她们更喜欢的是简·奥斯丁、勃朗蒂姐妹、《飘》、杜拉斯、村上春树等偏重女性阅读心理的作家和作品,而不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狄更斯等叙事宏大的经典作家。她们更喜欢通俗而清新的作品,而不是《变形记》、《荒原》、《鼠疫》、《恶心》、《秃头歌女》、《等待戈多》等深刻而荒诞的现代主义作品。

“小清新”群体的接纳范围比“文艺女青年”群体狭窄很多,他们更多地排除了文学传统中宏大、深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部分,而更多地接纳了文学传统中的唯美与善的部分。对于宏大叙事、纯文学、现代派,“文艺女青年”可以说是懂得一些,但并不体认,只在时尚的角度上使用,或许可以称为“知道分子”,而“小清新”则一般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西方经典童话、欧美绘本、欧美日的唯美文学、少女动漫文学、流行的日剧、韩剧文学、台湾地区的城市民谣、大陆的青春文学等,构成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保持着由童话和童真、童趣、“美好青春”喂养的“少年审美”状态,慢慢进入并对抗着日益消费主义的成人社会,并给焦灼而为欲望所折磨的成人世界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气和绿草地,由此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在网络上,他们聚集成群,自觉地远离色情文学、钩心斗角的官场和职场文学、充满仇杀和暴力的黑道文学,形成一种美善清纯的文学氛围。

“小清新”和“文艺女青年”群体接纳的文学传统是部分重合的,即“小清新”喜欢的,“文艺女青年”一般也喜欢,但“文艺女青年”喜欢的另外一部分,“小清新”则并不接纳。李煜、李清照、纳兰容若、沈复(《浮生六记》)、简·奥斯汀、杜拉斯、村上春树、宫崎骏、岩井俊二、安妮宝贝、陈绮贞等属于他们共同喜欢的作者,青春情绪、初恋情怀、棉布长裙等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但“文艺女青年”除此之外还会看《百年孤独》、《丰乳肥臀》等纯文学和小剧场话剧,还会喜欢泡吧、朋克、摇滚、行为艺术等“深度时尚”。“小清新”几乎不受严肃文学传统的影响,对自己的趣味显得很“坚定”,而“文艺女青年”群体则会受到古今中外各种严肃文学的影响,虽然并不真正体认。另外,虽然“小清新”群体多属于“90后”,但并不等于“90后”。他们是占相当比例的“90后”女性和部分“90后”男性。像《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很多“80后”、“90后”男性喜欢的小说,不在“小清新”的接受范围。

三.对文学传统和文学生产的影响

晚清以来,中国百余年的文学传统从大的方面观察有两个:一是作为主流的五四文学传统,另外一个则是被五四文学传统长期压抑、但始终曲折发展、至1990年代起又日趋盛行的“晚清现代性”文学传统。

现在看来,对百余年来两大文学传统而言,2000年以来的文学明显出现了新的特点,以至于无法完全纳入其中。互联网的成熟与发展、告别物质匮乏时代、市场经济这些时代因素结合在一起,都历史性地使大众文化青少年文化和女性文化走上了历史前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主流文学、文化、社会的构成,并部分地掌握了文化传播领域的话语权

相对于同样通过互联网对主流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众文化和青少年文化,“文艺女青年”和“小清新”群体因为其道德追求、审美追求与主流文化的一致性,同时其群体性和凝聚性更强,所以影响力也就更为集中和广泛。大众文化和青少年男性文化中,都有不少色情、暴力、低俗的内容,而且在互联网上分布和影响广泛,属于主流文化所压制和批判的文化,因此无法通过筛选进入报刊、图书、影视等渠道公开传播,而“文艺女青年”和“小清新”所代表的文化则追求优雅、品位、清新、温暖、“心灵疗伤”等内涵,多属于美与善的范畴,属于正能量的文化,易于公开传播,从而对主流文化产生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文学传播的权力主要掌握于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副刊等机构,而掌控这些机构的人员一般遵循资历、性别等级秩序,五十多岁的一般为领导,三四十岁的为中层,二十多岁的为基层人员,而男性或男性话语通常占据要津。这个结构天然地对青少年文化和女性文化具有一种压制性,并且长期以来构成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等级秩序。青少年和女性文化只能以亚文化的形式存在,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趣味、审美倾向,无法在主流文化中获得话语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90年代以来可能彻底地告别了几千年以来的物质匮乏时代,进入到了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多数家庭实现了温饱,走向了小康。而青少年虽然没有收入,却又支配着父母的相当一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尤其是文化消费。在图书、影视、文化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青少年通常都远远超过了父母和祖父母一代。在互联网上,青少年更习惯表达自己,不像成年人慢慢地不乐意表达,习惯于浏览,变成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5]。而青少年的集中表达,则似乎代表了大多数,从而形成话语权力。青少年通过消费,通过在网络上集中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趣味、审美倾向,对现有文化作品进行关注、赞美或贬抑,从而对报刊、图书、影视等主流文化产生影响。“文艺女青年”和“小清新”群体通过同样的方式、更集中地来影响主流文化。在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这两个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占据明显优势。女性比男性感性,细节感知能力强,更愿意分享、比较和表现(甚至炫耀)自己、家人及其生活,所以网络上,随时随地的各种“自拍”、“晒孩子”、“晒旅行”以及衣物饰品、各种心情、购物和美容心得等等,多为她们所为。而且,由于她们身兼女友、妻子、母亲、女儿等多种角色,客观上掌握了一个家庭(或准家庭)的日常消费权力,尤其是文化消费权力。通过互联网上的话语权和消费力,进而造成图书、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以相当大的比例围绕她们而进行生产的现实,“文艺女青年”和“小清新”群体对主流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评价机制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文学的生产、传播一般是:作品(作者)――出版社、报纸杂志――书店――消费者(读者)。出版社和报刊通常按照“精英+男性话语+教育”的内在尺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生产和传播,下一个阶段,大学、专业杂志和报纸的书评版等评价机制开始运转。互联网时代后,作品(作者)和消费者(读者)直接发生关系,消费者(读者)对作品进行阅读、评价,作者可以边创作边与读者交流,了解读者对该作品的评价、赞美和批评,了解有多少读者关注、阅读甚至喜欢。很多时候读者会对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等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一部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作品,往往变成大量读者和作者一起完成的作品。而出版机构往往也会根据一部互联网作品人气的高低,作为是否进行出版的重要因素。人气高的作品,出版社会适时介入,把该作品纳入到传统的出版传播渠道。这样,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和传播模式就变成了“作品(作者)――互联网消费者(读者+评价者)――出版社、报纸杂志――书店――消费者(读者)”的模式。传统的评价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也被边缘化了,其在宏大叙事方面所承担的教育作用,也最大限度地在网络文学作品中被疏离和淡化。从2000年以来的畅销书来看,来源于网络的文学作品已经长期占据了优势地位。其中,除了男性读者群体明显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小说之外,多为《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后宫·甄寰传》、《步步惊心》、《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郭敬明小说[6]等偏重“文艺女青年”和“小清新”群体的作品。这些作品由于被改编为影视剧而生产了更广泛的影响,使传统的文学生产、传播和评价机制不得不面对它们的存在,并试图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机制之中,如将这些作者吸收为作协会员,在一些奖项中为网络文学作者留有一席之地等。这进一步使得原来坚持“纯文学”立场的作者调整自己的写作观念和写作、发表方式。

“小清新”群体与“萌文化”也可谓是相伴而生,这一群体并通过“萌文化”迅速冲击和改造了主流社会。“萌文化”源于日本的“可爱文化”传统,对象一般是表情举止幼稚、呆而惹人爱怜的小孩、小动物。伴随这种文化成长起来的日本青年女性在心理和装扮、举止上继续保持、模仿、欣赏、消费孩童和小动物的形象,就形成了“萌文化”。这一文化随着日本动漫文化影响了华人文化圈,也影响了大陆的“90后”女性,其中“小清新”多为“萌文化”的实践者。“嘟嘴自拍照”、模仿孩童常用的“车车”、“包包”、“糖糖”等叠声词来发嗲等,开始时只在“90后”女性中间流行,随后迅速被“80后”、“70后”女性跟进,随后部分青年男性也以戏仿的方式跟进,随后一些主流媒体的自媒体也跟进,随着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国外驻华使馆等本来以严肃和正统形象示人的机构,在微信和微博上也开始“卖萌”,仿佛一夜之间,全社会都接纳了“萌文化”。这反过来巩固了“小清新”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在这一点上,“小清新”比“文艺女青年”群体的影响要大很多。

四.结语

“文艺女青年”、“小清新”阅读群体对纯文学的纠偏作用,对现代文学传统、传统文学的综合继承,都会使得文学向更自然、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历史上,巴尔扎克、狄更斯等大家开始的时候也主要是针对有闲阶层的太太小姐们写作,其作品后来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学财富。也许,将来的文学传世之作,也会诞生于这种没有门户之见的写作之中。他们可能目前还比较“幼稚”,但他们终将成为中年人、老年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文学趣味,也自然会达到一个集大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周志强《“小清新”敌对“小资”》,《南方周末》2011年4月20日。

[2] 安祖昕《文艺青年中的“小清新”形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

[3] 周英《国内女性阅读综述》,《新世纪图书馆》,2014年第4期。

[4] 吴秀娟《攻克女性阅读市场:“悦读记”的品牌发展战略》,《新闻世界》2013年第1期。

[5] 孙冰《当传统出版遇上互联网:押宝文艺青年?》,《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8期。

[6] 谢学《圈里那些著名文艺青年》,《音乐周刊》2010年第5期。

[7] 陈永恒《从明天起做个小清新》,《赢未来》2011年6期。

[8] 任梦莹《“小清新”让我们逃得远一些?》,《名作欣赏》(中旬刊)2015年第2期。

[9] 韩浩月《浮躁时代的“小清新”》,《风流一代 青春》2011年第6期。

[10] 李红澄、杨霞《豆瓣阅读“自出版”模式的特点及发展前景探析》,《出版广角》2015年第3期。

[11] 艺恩咨询、牟歌、Kathy《“小时代3”PK“后会无期”》,人民网-文化频道,2014年8月8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08/c87423-25429265. html。

[12] 朱琴《萌文化流行的心理原因解析》,《文学教育》2014年第11期。

【注释】

[1]周志强《“小清新”敌对“小资”》,《南方周末》2011年4月20日。

[2]陈永恒《从明天起做个小清新》,《赢未来》2011年6期。

[3]“到21世纪,文青群落慢慢消失了: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带来美好人生的乌托邦理想主义信念破灭了,文青成了讽刺性概念。”参见周志强《“小清新”敌对“小资”》,《南方周末》2011年4月20日。

[4]“晚清现代性”文学传统由哈佛教授王德威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一文中提出,“这个叙事从晚清的四大类小说开始,其后包括了鲁迅等五四作家的某些方面,新感觉派小说、张爱玲的小说、沈从文等的批判抒情小说,经由一直在港台发展的言情小说和狭邪小说到80、90 年代的内地小说。”见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 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1期。

[5]下面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的人,一般就渐渐不愿意在网上多发言了。“韩寒个人粉丝多分布在20~40岁之间,而电影口碑传播人群中,20~29岁人群占据了88%,30岁以上人群较少在网上对《后会无期》进行口碑传播;郭敬明个人粉丝则多在30岁以下,《小时代3》口碑传播者中有35.41%在19岁以下,20~29岁人群也占据了剩下的近六成口碑传播者。”见艺恩咨询、牟歌、Kathy《“小时代3”PK“后会无期”》,人民网-文化频道,2014年8月8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 n/2014/0808/c87423-25429265.html。

[6]“从年龄上看,韩寒粉丝年龄普遍大于郭敬明的粉丝;女性都是二人粉丝主体,但郭敬明的女粉丝多达八成”。见艺恩咨询、牟歌、Kathy《“小时代3”PK“后会无期”》,人民网-文化频道,2014年8月8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08/ c87423-2542926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