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艺致富第一人

文艺致富第一人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他自幼酷爱读书,并且笔耕不辍,是当代著名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还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同时,他也是一名成功的文化商人。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上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1972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封笔。20年间,他先后完成十四部小说,成为武侠小说的典范,在大众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1.金庸的成才成功史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并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

  抗战胜利后,金庸回到杭州,进入《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底,金庸被派往香港《大公报》工作。”身无分文走香江“的金庸从此就得靠自己的双手打天下,而他与《大公报》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由此开始。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金庸毅然抛妻离职,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门“。由于种种原因,金庸最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南回香港。

  金庸重回《大公报》,不久就调到《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报》任职,两人遂成朋友。他们一起下棋,一起写棋话,时常海阔天空闲聊,而聊得最起劲的则是武侠小说。

  1955年,金庸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金庸自《书剑恩仇录》后,一发不可收。接着,《雪山飞狐》一出,石破天惊,全城争读。《射雕英雄传》更被视为”天书“,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由此奠定。那年,金庸34岁。

  35岁那年,金庸拿着他的8万港币,自立门户,创立《明报》。《明报》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生作他们的助手。尽管他们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亏空严重。后来,靠着金庸的努力,明报的发展才有了起色。

  著名小说家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1960年,中国内地的政治变局为金庸的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金庸拯救《明报》靠的也就是这个时候的社论,特别是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社论。此时,《明报》才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难民潮”结束之后,《明报》一改报纸的风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19627月,明报的销量跨过3万份。到1963年,《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

  金庸写武侠小说,最初是为了赚钱,而后是为了撑《明报》大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则是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新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于是,便有了政治寓言——《笑傲江湖》,以及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

  1972年,在写完《鹿鼎记》后,金庸毅然封笔。封笔之后,金庸把近20年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字逐句地修改。经过10年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终于出版完毕。

  1987年,金庸又成立了翠明假期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

  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前后,明报销量一度突破25万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报周刊》则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高达1亿元,金庸个人的财富估计已超过6亿元。1991年,金庸部分转让明报股权,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退休”政策,同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以12亿资产位于第64位。

  到1994年,金庸正式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全面“退隐”。现在的金庸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的作品还在不断地印刷出版,关于他的学术研讨会还在继续进行,但他却急流勇退了,选择了归隐。退休之后的金庸开始云游四海,边写历史小说,边做一些研究工作。正如他所写的每个大侠那样,无论是张无忌、杨过,还是袁承志、令狐冲,无一例外地选择隐退江湖,他也是一个大侠,一个智者,一个哲人,为无数平凡的百姓创造传奇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一个传奇!

  2.对他人慷慨,对自己“吝啬”

  20085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惊海内外,牵动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

  大地震发生后,祖国各地各界和海内外广大同胞立即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为抗震救灾支援灾区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向灾区人民奉献一份爱心。

  作为中国当代两岸三地最有影响力的三位文化名人——金庸、李敖和余秋雨三位先生,在香港以他们三人的名义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再次发起募捐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同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伸出援手,为灾区多做些贡献。

  作为发起人,他们三人一致表示将共同捐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在这1亿元的巨额捐款之中,金庸捐资7000万,计划用于灾区中小学学校建设。

  为此,李敖对记者说:“金老平时这么扣门的人这次居然捐了7000万,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侠。金庸却说:’大侠‘二字,查某实在不敢当。真的大侠不仅是能仗义疏财,还能为国为民杀身成仁的人。所以,真的大侠不是我,而是那些在抗震救灾中不畏生死舍己救人的人们,是那些医护人员救援小组和那些解放军官兵,我不过是的为抗灾捐了点钱,尽了点绵薄之力,不算什么,顶多算小侠。我这个人一向对钱财看的比较淡薄,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又不能带进棺材,留它有什么用?我都80多了,我的儿女也各自都有很好的生活,也不需要留给他们。与其留给他们钱财,不如多为他们积点功德。佛家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钱财对我毫无用处,把钱捐去救人,为灾区的孩子们建几所学校,多做些善事,才真能功德无量。……”

  可见,金庸对祖国、对灾区人民的那份爱心,说明他是一个心怀善念的人。

  其实,早在1993年,金庸就给北京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北大国学研究院的启动资金。1994年,金庸赴北大发表演讲,受聘为北大名誉教授。

  20078月,作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在其85岁高龄且封笔多年,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向北京大学一次性捐款了10045360元,用于设立“金庸国学基金”,全方位资助北大国学研究院的教学、研究、翻译、出版等活动。

  金庸表示,自己不是生意人,只是一个普通作家,这1000万的捐款,是自己写书的辛苦钱。当被记者问及捐款的理由时,金老十分淡然地表示“没有任何理由,该捐就捐。”

  而且,在捐款时,金老反复叮嘱北大要保密,不要声张。

  这种大师的胸襟、学者的风骨、高尚的情操,无疑为其道德升华积淀了一笔丰厚的内存。金老十分热心和倾情于公益事业,尽职尽责地履行着一位社会名流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将此解读得淋漓尽致。几十年来,他为各种爱心活动捐款不计其数。

  其中,仅为香港中文大学便捐赠了1000万港币、为浙江嘉兴一中捐赠了300万港币,并无偿将“云松书舍”(别墅)捐赠给杭州地方政府。

  虽然金庸对社会、对他人慷慨万分,但其对自身却十分“吝啬”:一天三餐俭朴无华,一碗米饭、一盘青菜、或一小盘其他菜。用餐时,若不小心在餐桌上掉了一粒饭米、或一片菜,他都要用筷子夹起来吃了。

  3.金庸的商业思想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也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政论文章使得一家报纸发迹进而成功,成就了一个文化人的商业梦想。金庸用自己的笔墨创造了两个奇迹:其中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一个在中国新闻史。金庸以武侠小说名垂后世,查良镛则以政论闻名于当今。带着自己的14部武侠小说和《明报》多年的政论文字,金庸以理性之手和感性之手的写作获得了啧啧称赞。

  1960年的香港,充斥了难民、小市民、移民和殖民者,鸡零狗碎的市民文化大行其道。而武侠小说就正好满足了民众的此种需求,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时石破天惊,人手一册,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势。也因此金庸发现这是一个赚钱的行业,于是伙同中学同学沈宝新筹备出版日报。这就是出资10万于1959年出笼的《明报》。

  早期的《明报》以小说及趣味资料为主,每日出版一张。35岁的金庸希望《明报》成为一份“走偏锋”的小报,利用小市民感兴趣的话题,再配上他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发家致富。

  他的武侠小说本来就是为了娱乐市民而写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迎合市民的口味、意识。吸引人、好读是金庸写作的主要目的。特别是《明报》创刊初期,为了报纸的销量,金庸拼命施展武侠小说攻势,更不能不时刻想到读者的喜好。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点,那就是——金庸是一个商人,相当成功的一位商人。

  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是11万份,1989年跃升到18万份。除了《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明报机构尚有一份《明报晚报》。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911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0年度的盈利高达七千万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亿元。金庸个人财富在1991年《资本》杂志编辑《九十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中名列第64位。

  作为一个文化商人,金庸登上了成功的峰顶。诚如他自己说的:“我办报办了几十年,对于一磅白报纸的价格、一方英寸广告的收费、一位职工薪金和退休金、一篇文章的字数和稿费等等,长期来小心计算,决不随便放松,为了使企业成功,非这样不可。”当年《明报》的员工说金庸是“抠门”的老板,《明报》作者也对其低稿酬不满,站在他自己的立场,这一切自然都无可厚非。金庸是一个商人,为了赚钱,“为了使企业成功”,如此而已。

  金庸自称买股票总是赚,做《明报》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武侠小说也使他财源滚滚。如今的金庸之所以到处奔波,不断制造娱乐新闻的热点,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其深层动机或者潜意识中还是处于商业目的。

  4.金庸的成功经营理念

  金庸最有文人风范、最有文化情怀的报人,他又是一个优秀的儒商。金庸写武侠小说,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支撑《明报》大业。

  金庸靠写武侠小说赚的钱,自立门户,创立了《明报》。当时,很多人都笑话金庸,不出一年半载,《明报》绝对会关门。但金庸凭借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社评等,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撑起了《明报》大业。

  为了《明报》的生存,金庸要求记者写文章短小精悍、有趣生动、言之有物,对言不及义的文字深恶痛绝。

  20世纪70年代,金庸创办了《明报周刊》,刊登明星逸闻趣事,开创香港娱乐周刊的先河,在香港家庭读者中引起了轰动,销售一枝独秀,也为明报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金庸最大的优点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金庸当老板,从没有主动开除一个员工,除非对方自己走。即使不满意,他也不露声色。美国是靠收买人才起家,金庸深谙现代商业社会人才的重要,他只要好人才,不惜重金聘用。香港传媒曾流传一段佳话,当年金庸为了招罗董桥,曾经给他一张空白支票,让他自己填写薪酬。曾经有一个姓王的报人,经常写文章批评金庸。金庸不但不生气,却看上了他的才气,用重金聘用他当老总……这就是金庸所揭示的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