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游戏文艺民俗

游戏文艺民俗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章 游戏文艺民俗游戏文艺可简称为游艺。这是民间口头文学民俗性质的主要标志。甘南藏族中有举行传统室内歌会的民俗。我国民间,说唱史诗是一项重大游艺活动,也是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的宝贵遗产。新年舞龙有很多民俗讲究,龙是中华民族吉祥、神圣的象征,“龙腾华夏,国泰民安”。然后以龙尾侧退而出,表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深表谢意。此时,房东可抓住龙头,追究责任,要舞龙者包管其日后无灾无祸。
游戏文艺民俗_民俗综览

第十二章 游戏文艺民俗

游戏文艺可简称为游艺。它包含的范围十分宽广,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生活都可以归入到游艺的范围。它泛指各种娱乐活动,具体来说,是广大民间层的、世俗的、随时随地的、非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民间文艺家表演的活动。

1.民间口头文学艺术活动

它不同于作家文学,也不同于专门艺术家的表演,其口传特点使这种文学具备了表演娱乐的性质。这是民间口头文学民俗性质的主要标志。民间口头文学常见的表演活动有讲故事、说笑话、唱歌谣、猜谜语等。其中讲故事、说笑话必须是讲者已贮存了相当多的有吸引力的故事或笑话,讲者应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适宜的场所和时机,有一定数量的热心听众。而符合这些条件的首先是家庭。家庭故事、笑话能代代相传,当然其中还包括聚居地区的邻里听众结成的自发故事活动组织。在大同小异的民间讲故事活动中,传承人(一般是长者)利用讲述,甚至表演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对后辈进行德、才、情趣教育。歌谣的传承活动也类似讲故事、说笑话,而传承方式有些不同。这种传承往往是通过生产劳动、社交礼仪等方式进行的。歌谣的传播性强于家传性,家传歌谣大多是儿歌、童谣等,如“摇篮曲”。而我国大量的山歌、牧歌、情歌都是在歌节、墟场等社交场合传播的。另一方面,歌谣可以即兴,而故事则不然。歌谣有各种体例的唱法和表演程序,比如蒙古族的“婚礼歌”,就由一系列的歌谣组成,即序歌、劝嫁歌、迎亲歌、宴对歌、献茶歌、“沙恩吐”宴歌、送亲歌、婚礼仪式歌等。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广西龙胜自治县还流行一种“酒歌”,经流传和发展形成了固定歌词和曲调,共有360行,1.5万多字,需一天一晚才能唱完这种婚礼酒歌。汉族也有流行在婚礼之夜演唱《十月怀胎》《洛阳桥》等婚歌的习俗(歌词见后)。一般是婚歌唱完,婚礼结束。此外,还有侗歌要唱七八个小时,它是正月出访外寨时演唱的歌。布依族的对歌多利用婚礼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及赶场时节对歌。甘南藏族中有举行传统室内歌会的民俗。主客双方对歌,盛装妇女跳舞,晚上唱情歌,男女各一边,先男唱后女唱,连续形成高潮。

我国民间,说唱史诗是一项重大游艺活动,也是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的宝贵遗产。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的演唱等。英雄史诗以诗歌为主体,夹叙夹议,构成唱说交织形式。史诗演唱在民间十分隆重,人们往往把说唱场围得水泄不通。如果请艺人到家里演唱,必须宰杀牲畜、盛备彩礼、邀请亲族邻友听唱,唱毕还要赠送演唱人马匹、衣物等。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史诗演唱大致有三个时间,冬季、春节、夏季。在云南、贵州、广西一带少数民族中也有演唱叙事长诗的活动,演唱内容与情调更富有抒情性。

民间传统的猜谜活动也具有鲜明的传承特点。猜谜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表演的口头文艺项目。从培育儿童智力到对成年人的测试,都有特定的方式,现在已发展为多种体例和手法。古时甚至有专门说谜这一内容,比如元宵节的“灯谜”,教育场所的课外活动中也不乏猜谜项目。巧妙的谜面构思,合韵的歌谣体例,往往吸引听众,甚至出现摩拳擦掌、争相竞猜的热烈游戏场面。这充分说明了谜语能寓教于乐的特点。

2.民间歌舞娱乐活动

它包括三种基本表演形式,即歌舞、乐舞、民乐。其中歌舞又分本装歌舞和扮装歌舞两种。边歌边舞、有乐无乐属于本装歌舞,即不化妆、无伴奏的唱歌跳舞。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丰富多彩。如藏族跳的“锅庄”,是一种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有的古老歌舞形式。这种舞“三不定”,即不定人数、不定场地、不定时间,可分男女两队,也可男女混编。由领舞人带队互相搭臂围成圆圈,用齐唱形式,双方一问一答、边唱边舞。跳“锅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相会锅庄”,第二部分为“问答锅庄”,第三部分为“告别锅庄”。新“锅庄”舞蹈活泼轻快,别具特色。侗族的“多耶”是典型的群众集体歌舞。男女青年围成两圈,男在外,女在内,大家转圈,边歌边舞。布依族有“织布舞”,壮族有“扁担舞”,高山族有“杵舞”等,瑶族过达努节时跳盛大的“兴郎铁玖舞”。藏族的“热巴舞”是包含说、唱、乐、舞和杂技的综合性歌舞。朝鲜族的“农乐舞”也是歌舞乐综合表演,自由、活泼,人数有限。在广大的汉族地区,也有各种各样的歌舞,如“采茶舞”“秧歌舞”“腰鼓舞”等。

3.乐舞

即有乐器伴奏舞姿的形式。表演性较强的乐舞在我国江南各地流行较广,有花灯、花鼓灯、打花灯、采茶灯等。花灯又叫“跳灯”“耍灯”。表演者提灯执扇,边歌边舞,有各种跳法。花鼓灯分小场和大场,小场由两三人表演抢手帕等,大场由男舞者扛女舞者上场,舞岔伞、变换队形,集体表演,男的叫“鼓架子”,女的叫“兰花”。花鼓舞由男女二人表演,有凤阳花鼓与山东、山西花鼓之分。汉族的大秧歌舞、腰鼓舞的表演是较常见的表演舞。还有各路高跷、小车、跑驴、竹马、旱船、舞狮、舞龙、“玩芯子”及各种扮装表演等。新年舞龙有很多民俗讲究,龙是中华民族吉祥、神圣的象征,“龙腾华夏,国泰民安”。人们总希望龙腾门庭,带来好运。因此形成了新年上门舞龙必受欢迎的习惯。上户舞龙,龙头先探门而进,见了房东“龙”要点头问好,拜贺新年。房东接受了拜贺后,即燃放爆竹迎接,这时“龙”要先在其门庭起舞,龙头必须朝内,表示对东家的热情满意。房东燃放爆竹越多,龙就要舞得越快越激烈,乐队按节奏激烈敲打,这时的龙,狂舞欢腾,当爆竹渐稀渐停时,龙开始谢出。谢出前龙要平躺盘旋一圈。然后以龙尾侧退而出,表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深表谢意。如果龙停舞后调头闯出,表示极不满意,此户必有“不祥之兆”。此时,房东可抓住龙头,追究责任,要舞龙者包管其日后无灾无祸。如不然,房东可怒斩龙头,焚烧龙尾。当舞龙进门,向房施礼,而房东不理不睬,有不欢迎之态,舞龙者则可高举龙头闯门而出,这表示该户“驱福招灾”。另外,当龙进门后,乐队不得停顿,否则谓之“哑龙”“龙断气”,房东是不高兴的,甚至可以找舞龙者的麻烦。舞龙进门,房东除了燃放爆竹表示欢迎外,还要发红包,数额不论大小,看房东经济条件及大方吝啬而定。舞龙者不可强求,有的地方还有向龙讨龙须的习俗,把龙须放在孕妇床褥下或牲畜产子窝里,以祈生出龙子龙孙,或禽畜像龙一样吉祥如意。这时舞龙者应扯下几根龙须给房东,但房东必须另给红包。在歌舞中,群众性集体跳的本装娱乐性舞蹈与扮装的有高难度技巧的表演性舞蹈互为补充,组成民间游艺活动的重要内容。

4.民乐

民间乐器演奏是歌舞娱乐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民间乐器的传承由来已久,有两三千年历史,我国古代民间乐器有鼓、笙簧、离磬之类。我国民间乐器是由打击乐器、管弦乐器的演奏组合而成的。仔细分析,这几种乐器又分别包括各种小类乐器。打击乐器可分为皮击乐器、金属击乐器、木击乐器、玉石击乐器等;管乐器可分为管乐、簧管乐器;弦乐器可分为击弦乐器、拨弦乐器、拉弦乐器等;其他乐器有陶孔乐器、木叶乐器、口笛口弦乐器等。皮击乐器是指各种鼓类,鼓有单面鼓、双面鼓、八角鼓、牛皮鼓、羊皮鼓、大鼓、小鼓、腰鼓、象角鼓、铁身皮鼓、书鼓、渔鼓等;锣有大锣、小锣、九云锣、包锣、马锣、斗锣等,还有钹,是与锣配合打击的。木击乐器有各种木板、竹板;玉石击乐器主要有古代的石磬、玉磬等。管乐器常见的有笛、箫,笛类是横吹管乐器,一般用竹制成,吹孔一、指孔六,中间有振音膜孔一个,尾部音孔二至四个。簧管乐器如唢呐、各种吹号、喇叭等。击弦乐器主要靠击弦发出声音奏曲,拨弦乐器有各种琴、箜篌、琵琶、古筝等。拉弦乐器又叫弓弦乐器,比如各种胡琴,口琴属口弦琴,树叶笛是可随手拈来的响器,可随心所欲地吹奏出婉转清亮、如歌如诉的悦耳曲调。民乐总是用于伴唱伴舞,当然也有独奏、合奏表演。歌、舞、乐是三位一体的游艺民俗形式。

5.游戏活动

游戏,民间又叫“玩耍”,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中间及节日成人娱乐活动中。有些游戏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竞技项目或杂技艺术。游戏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戏等。

室内生活游戏。主要是少年儿童在室内模仿家庭成人生活方式的游戏,比如四五岁儿童常扮演爸、妈、哥、姐等,模仿做家务、搞炊事,用泥沙草叶等当粮米、菜肴“煮饭炒菜”,他们相互编排,有的十分逼真。有的女孩子扮妈妈带宝宝,用衣物等做成婴儿,哄“小孩”吃奶、睡觉等。表现了儿童向长辈学习生活的幼稚与天真。

庭院活动游戏。指少年时期的户外活动。如多个少年儿童在一起,开展鹰抓小鸡、丢手帕、捉迷藏等活动。被抓着的“小鸡”,被抓到的丢手帕者和捉迷藏躲藏者都要唱歌、向大家敬礼等。庭院游戏活动大多是追逐性的、竞赛性的。少年儿童往往玩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此外还有如踢毽子、打陀螺、玩弹球、堆雪人等。庭院活动对于少年儿童锻炼体质、培养开朗性格和增强智力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智能游戏。其形式一言难尽,这种游戏一方面是培养少年儿童的“智”,另一方面是培养少年儿童的“能”。为培养“智”的游戏有猜谜语、猜物找物、考“题目”等,这方面民间有许多创造,有的见物生“题”,随时竞猜。培养“能”方面的游戏,常见的有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如“绕口令”“识数歌谣”等;培养动手能力,如剪纸、折纸,还有编草帽、编动物,如用手帕做成“老鼠”等。

助兴游戏,一般是成人于节日聚会或饮宴时开展,如行酒令、猜拳(一称拇战)。拇战是用出指法规定胜负的酒宴游戏,二是同时出指,同时口喊数,口说的数字符合两人出指数之和者为胜,败则罚酒。拇战又称“划拳”。平辈常以“哥儿俩好”开拳,各出拇指,双方平拳无胜负;如隔辈猜拳,不能叫“哥儿俩好”。土族猜拳时晚辈要以左手掌平托右肘,右手出拳,以示对长辈的尊敬。还有“猜枚”,是掌中握小物,供对方猜,猜不对罚酒。还有握拳、伸指、张手模似“石头”“剪刀”“布”等,以出手克对方的模拟物为胜,败则罚酒。还有用筷子对敲,每敲一下同时喊“老虎”“猎人”“枪”中的一种,以求猜克对方获胜。此外,还有“击鼓传花”等配乐游戏。

博戏是赌赛输赢的游戏。我国古代就有“六博”,后来有了骨牌、骰子、叶子戏等赌博形式。晚清以后,叶子戏发展成一百零八张,以梁山好汉命名,叶子即纸质赌牌,后来又创制了竹块刻成的“麻将”。随着国际纸牌——扑克的进入,赌具形形色色,玩法众多。这种游戏以其赌博性质而形成了游乐职业。从随时随地赌博到开设赌场,可谓风靡全国。古代博戏还常与运动斗赛相结合,如斗鸡、斗鹌鹑、斗蟋蟀赛马,以赌输赢。

在游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便是游戏用的各种玩具,除儿童自己制作的外,也产生了专门生产各种玩具的民间手工艺者。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现和进步,纸质玩具多被塑料代替,经久耐用且美观。布玩具还占有一定市场,如布老虎、狗、猴等。木竹玩具也多被塑料代替,如刀、剑、兵器、泥娃娃、不倒翁、各种面具、傀儡、人形等。金属玩具如哨、小钹、小锣等。皮玩具有拨浪鼓等。值得一提的是赌具也不断更新、进步,如棋子、麻将牌等由竹木片变成了塑料、角质的。尤其已生产出了机动麻将桌,打牌者不必摆子,只要抓子、出子就行了,既提高了速度,又减轻了玩者劳动负荷,更方便了赌博活动的开展,然而这种陋习应予以改变。至于还有爆竹、烟花等,属于节日及欢庆助兴玩具,使用必须注意安全。

6.竞技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指各种形式的体育、技巧比赛活动。我国竞技历史悠久。古代狩猎时,人类就不自觉地开始竞技活动。后来角力竞技运用到了战争当中,在火药发明之前,敌我双方主要靠铁制武器,如长矛、梭镖、大刀、戟、锤等,进行对抗与互相攻击,肉搏也是寻常的,为此武艺成了军人素质的重要标志。练拳手、筋骨、举鼎相搏、赛马、游泳、射击等都是为竞技服务的。“射”列为“六艺”之一。另外还有棋类竞赛等。以力为主要竞赛内容的竞技称“赛力竞技”。这种竞技常见的如举重、摔跤、投掷、拔河、爬杆、扔沙袋、田径运动等。我国各族都有相似的活动。民间举重与武术有关,旧时考“武举人”往往以举重为主要科目。民间举重多以举“石担”“石锁”为标准,石担的举法很多,如抓举、推举、扯旗、腰花、背箭、头花、颈花等。石锁的举法有抓举、推举、砸肘、背箭等。拔河是集体赛力活动,全国各地流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傣族等少数民族都盛行在节日期间举行龙舟竞技活动,龙舟最长者为50米,一般由锣鼓开赛,指挥、划桨、桡手分左右两排并坐,先到终点者为胜。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尤盛。传统源于为屈原招魂,把游艺民俗与信仰民俗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民族传统。

以技巧为主要内容的竞技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单一技巧的如踢、跳、蹬、打、抽、举等上下肢各项技巧。踢球、踢毽子、跳绳、跳马、跳谷堆、跳牛、荡秋千、打球等都需要参赛者的全身运动。踢毽子技巧很多,最基本的就有四种,即“盘”,双脚向内侧交替踢法;“磕”,屈膝弹毽;“拐”,外侧反踢;“蹦”,用脚尖正踢技法。北方有“里踢外拐,蹦前过海”之谚。踢毽子还有花样技巧比赛,常以肩、胸、腹、头、脚配合,做各种姿势,缠身绕体,翻打自如,而毽子不落地。毽子种类也不少,有羽毛毽、皮毛毽、绒线毽、纸条毽等。跳绳也是民间竞技游艺之一,它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游戏性跳绳、技巧性跳绳、快速性跳绳。跳绳有个人跳、双人跳、多人跳。跳板是我国东北朝鲜族妇女中盛行的竞技活动,取几米长的条形平板,中间顶起,两端平衡,中段坐人压稳,跳者各立一端,交替向空中跳起,落下的踩板弹起对方,以跳得高者为胜。跳高、荡秋千、打球、用杆举球、抽陀螺等都是以技巧为主要内容的竞技项目。赛马及各种马术是综合技巧竞技项目。

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游艺活动叫技艺竞技。它以民间各种棋类为代表。我国春秋时期称围棋为“弈”,战国时就有了象棋,以棋类的精巧结构和变化多端的游艺深得人们喜爱,现在已将其列入正式竞赛项目。

现代体育竞赛已成为国际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它甚至成为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国际奥运会、残奥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反映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强大,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开展。

7.杂艺游戏活动

我国除了民间口头文学活动、民间歌舞活动、民间游戏活动、民间竞技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项目,我们称其为“杂艺”。比如放风筝、抖空竹等。风筝的技艺主要表现在美术做工方面,古代称风筝为“纸鸢”,因纸鸢乘风上天,鸢上系竹哨,迎风而响如筝鸣,故改名为“风筝”。古时还有以风筝当“信鸽”的事例。风筝形象各一,如鸟、兽、虫、鱼、燕、蜈蚣等,还有戏曲人物的脸谱形象,如猪八戒等。风筝有硬翅与软翅、有尾与无尾之分。硬翅迅速飞高,软翅只飞远,难飞高;无尾风筝易摇摆失控,有尾风筝稳定性能较好。放风筝也已成为竞赛的正式项目。抖空竹盛行于京津及其他北方地区。空竹又称“空钟”“响簧”,有双轴、单轴之分。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常见技巧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等。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杂艺。在民间杂艺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娱乐活动是以观赏为主的表演性杂艺。比如耍猴戏、杂技、皮影戏、傀儡戏等都在此列。游艺民俗的所有活动,大多数常配合生产活动、社会生活、信仰生活中的礼仪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