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1.2.1 知识经济对我国工业化的挑战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过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挑战大于机遇。

1.2 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1.2.1 知识经济对我国工业化的挑战

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过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挑战大于机遇。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过渡时期,目前经济发展的主题仍然是工业化,但同时也肩负着知识化的使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许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装备水平低。据统计,1998年初全国大中型企业主要工业设备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27.6%,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也只有28.2%。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现有技术装备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

(2)产业结构不合理。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类产业的比重为20∶49∶31,发达国家平均为3∶36∶61。可见我国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严重偏低。在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将成为社会主流。据统计,1996年美国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它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数的80%。令人惊异的是,美国经济1996年创造的260万个就业机会中,服务部门竟占了240万个(占92%)。

(3)科技教育相对落后。在我国,虽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上学难的问题仍然很普遍,大学和成人教育即使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数量达到1.8亿,占总人口的22.2%,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分别占37.1%、23.3%和8%,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另外,就业人口的劳动技能也明显偏低。国有经济单位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比例的10%左右,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则一般占30%以上。从科技方面看,我国科技投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2.55个百分点。

(4)信息产业发展不成熟。90年代中期,我国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0%~25%,劳动力比重大约为20%。即使有个别企业、个别地区业绩比较突出,与同水平的国外和地区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1996年,美国信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1997后上升到40%以上。

(5)管理水平差距较大。首先是管理观念上落后,市场竞争观念、服务观念、创新观念等,与市场经济要求相距甚远。其次在管理理论上,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与此相适应的管理理论也相对落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尚未真正建立。在管理实践上还比较盲目,例如,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70%~80%在于投资失败,而投资失败源于决策失败。有的学者认为,国外CEO们的失败大多是一个可以补救的失误或挫折,而中国企业家书写的失败两字是血淋淋的,他们的失败很多就意味着企业遭受重创,无力回天,甚至消亡。在管理认识上,主要领导素质不高,缺乏企业家应有的素养,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知识经济的要求与我国工业化的现状,也给我国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影响。

1.2.2 知识经济给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与之相适应,管理变革与创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对传统心智的挑战。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建立在工业化社会基础上的价值观,导致企业经营观念中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管理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重利不重义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将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所取代。

(2)对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挑战。自然资源、资金和人力是传统的资源经济的三个要素,对20世纪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生产从以机器和资源为主,转化为知识和资金为主,特别是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的崛起,证实了个人财富的取得取决于个人的智力资本。因此,在人才决定一切的社会,应如何配置资源?

(3)对传统企业战略的挑战。传统的战略理论过分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过分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而不重视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工业经济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失效,需要进行变革,甚至重建战略思维。在我国,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微观经济制度背景、商业文化历史、企业家成长经历影响的制约,大多数中国企业领导人和高层管理者既不善于也不关心企业战略,他们往往习惯埋头于具体的经营管理细节之中,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或者只具备被动地随大流的胆识和智慧。中国企业应当如何确定、设计和应用战略,是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4)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挑战。20世纪,作为单个经济主体的独立个人,追求的是物质利益的增进,作为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经济主体——企业,追求的是规模扩张基础的调整递增。传统企业一般采用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科层组织结构,组织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不灵敏,并压抑了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21世纪,企业将处于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中,巨大僵化的组织将因其不能敏捷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走向衰落甚至消亡。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快速满足顾客的需求,突破时空、地域限制,迫使管理者要重新设计与调整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才能保证其具有较强的柔性和应变能力。

(5)对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挑战。自从泰勒制产生以来,刚性管理模式一直是影响和主宰着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那种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主要驱动力、以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为在这个时代,人力资源是最主要最宝贵的资源,知识生产力成为效率的中心。人类追求的将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格和个性的尊重、自主管理和自我实现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基础、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的真正的人本管理,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2.3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发展新特点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管理带来深远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发展具有新的特点。

(1)经营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是指在企业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生产、存储、处理、共享以及决策的一系列过程。

(2)组织结构柔性化。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逐渐地趋于扁平化,管理层次相对减少。

(3)企业界限模糊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产生,模糊了企业的界限,拓宽了企业管理的视野。

(4)立足全球经营与合作竞争。企业树立协作精神和战略联盟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外部优势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5)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它的基本思想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充分调动和激励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重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通过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它不同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指特定的人才和技术的组合,所拥有的创新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这种创造力能够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获得巨大效益。因此,它是企业管理的重心。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全员参与和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强调领导者和员工的双向互动作用。知识管理对领导者和员工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7)强调企业创新。企业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重视企业创新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突出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