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减速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

经济减速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着重分析经济增速减缓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吉林省从2012年5月份开始, 除2013年8月份同比持平外, 到2015年12月已连续43个月维持负增长水平。图3 全国农民工总量及增速从吉林省来看,2011—2015年吉林省农民工总量由178.9万人增长到192.8万人, 增长7.8%。2015年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有81.8万人, 其中15.2%从事制造业,12.8%从事建筑业,14.0%从事批发和零
经济减速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_民生视角话吉林:吉林调查队系统调查成果集.2017卷

刘忠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现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 一头连着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带动城乡间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配置, 创造性地把解决 “三农” 问题和 “三化”(工业化、 城镇化、 现代化) 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农民工为工业化、 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 农民工就业受到了一定影响。 本文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着重分析经济增速减缓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 经济增速放缓对吉林省农民工就业影响日益明显

综合各种因素, 经济增速减缓对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就业有五个方面的影响:

(一) 全省外出农民工总量减少, 增速下降

“十二五” 期间吉林省经济和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同步放缓,2011年全省经济增长率为13.8%,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 到2015年下降为6.5%,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4个百分点 (见图1、2)。

在未来一个时期, 全国和全省宏观经济甚至会以更低速度保持增长。 在就业市场上, 各类企业是吸收农民工就业的主体。2012年到2016年6月, 反映企业生产现状的PPI指数连续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上半年,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8%。 吉林省从2012年5月份开始, 除2013年8月份同比持平外, 到2015年12月已连续43个月维持负增长水平。2015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 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连续下降说明了市场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大幅下降, 投资意愿减弱。 企业缩减生产规模, 减少劳动力使用, 农民工就业压力随之而来。 农民工就业人数势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在众多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 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型加工制造业部门表现尤其明显。 各类企业用工量下降, 就业需求不足且增长比较缓慢,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与此同时, 从全国来看, 农民工数量庞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 其供给数量仍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全国农民工总量已由2011年的2.6亿增长到2015年的2.8亿, 增长了7.7%;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

图1 2110—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11—2015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0.5、1.5、0.5和0.6个百分点 (见图3)。

图3 全国农民工总量及增速

从吉林省来看,2011—2015年吉林省农民工总量由178.9万人增长到192.8万人, 增长7.8%。 但自2014年首次出现农民工总量减少, 增速下降, 2014、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2013年回落13.8和13.9个百分点, 回落速度远远大于全国水平 (见表1和图4)。 这样, 在劳动力市场上, 一方面农民工供给总量持续增长, 而另一方面其市场需求却日益减少, 这自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压力和困难。 根据国内学者已经研究成功并已实践证明的经济增长与农民工就业人数的数量变动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工就业人数间保持同向变动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则农民工就业数量增长0.34%。 按照这个变动关系计算, 吉林省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1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将影响吉林省农民工总量的2.5%就业。 可见, 经济增长的减速明显导致农民工就业下降, 就业压力越发突出。

表1 全国和吉林省农民工数量及构成

图4 吉林省农民工总量及增速

(二) 对农民工就业方式的影响

吉林省现阶段外出农民工的大部分就业方式为受雇就业, 其就业规模、 就业数量依赖于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因而更容易受到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和冲击。2015年全国有高达83.4%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只有16.6%的农民工为自营就业。 受雇就业农民工的65%从事第二产业, 主要从事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部门; 自营就业农民工82.1%从事第三产业, 主要从事于批发零售业、 交通运输及仓储行业、 居民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2015年吉林省有80.8%的农民工为受雇就业, 比全国低2.6个百分点, 有19.2%为自营就业, 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 受雇的农民工33%从事第二产业, 比全国低32个百分点, 也主要是从事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部门; 自营就业农民工93%从事第三产业, 主要从事于批发零售业、 交通运输及仓储行业、 居民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 经济增速减缓时,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下降导致各类生产单位的用工量难以增加甚至会相应减少, 因而, 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对受雇就业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更大。

(三) 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从年龄结构看, 经济增长下降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影响不同。 和新生代农民工相比, 老一代农民工的就业目标比较单一, 基于家庭责任、改善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 获得稳定且持续增多的货币收入甚至是其唯一的追求目标。 因此, 老一代农民工更能吃苦耐劳, 对用工单位的工作性质、 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福利保障等不会过多挑剔, 只要有一定的稳定收入就能就业, 其就业择业适应能力更强、 适应范围更广泛。 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吃苦, 追求的就业目标比较多元, 除了关注收入水平外, 他们还更加注重工作性质、 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福利保障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 同时, 自身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长期的城市生活使这部分群体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他们追求体面的、 有尊严的就业, 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劳动付出为社会所认可和尊重。 因此对就业地点、 工作单位会有所要求、 有所挑剔。 2015年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有81.8万人, 其中15.2%从事制造业,12.8%从事建筑业,14.0%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3.8%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与2014年比较, 新生代农民工只在制造业就业比重增长了4个百分点, 而建筑业下降1.4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下降0.4个百分点,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降2个百分点。 可见经济总产出减少、 企业经营利润和效益下降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很多用人单位相继减员降薪, 减少福利待遇和增加工作强度, 新生代农民工所受到的就业影响更为明显。

(四) 第二产业各部门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2011—2015年, 吉林省外出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建筑业比重由41.4%下降到28.9%, 下降了12.5个百分点, 下降速度远远超出全国 (下降1.5个百分点) 水平 (见表2)。

表2 全国及吉林省农民工分行业分布

2015年全国农民工有超过一半在第二产业部门就业; 吉林省有33%的农民工在第二产业部门就业。 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放慢 (见表3): 全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在减缓,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由2011年到2015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了5.4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 而吉林省这3项指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全国水平,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了11.5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比全国多6.9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比全国多7.8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下降了13.7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比全国多10.7个百分点。 多年来, 粗放式扩张模式和低水平重复投资使得大量工业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表3 2011—2015年全国及吉林省第二产业增长率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吉林省统计局2011—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许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5%, 处于严重过剩当中, 有的行业处于绝对过剩状态; 并且产能过剩呈现出行业面广、 绝对过剩程度高、 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不仅传统行业生产存在大量过剩, 甚至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产能、 产量的大量过剩必然带来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 如矿山采掘业及其相关加工业等资源采掘行业产能过剩, 产生大面积亏损。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1.46元, 比上年下降16.4%。 其中, 汽车制造产业实现利润611.11亿元, 比上年下降21.9%。2014年吉林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及开采辅助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 在利润方面,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比2013年增加亏损2.5亿元,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期下降62.1%, 专用设备制造业2014年亏损4889万元, 有色金属采选业亏损5329万元, 开采辅助活动亏损15.2亿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42.8亿元,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12.2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3.2亿元。 可以预见,产量严重过剩行业的大面积亏损将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倒闭, 为扭亏为盈而必然压缩产能, 相应地缩减用工量来降低人工成本, 这无疑会对这些行业、 部门的农民工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除过剩行业外, 其他制造业部门大多处于收缩状态。 近年来,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 如2005—2014年吉林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3.9%,2010—2015年吉林省农民工收入年均上涨14.4%。 同时, 节能减排、 地价攀高、 水价上调等因素使企业面对的环境、 土地等成本呈刚性上涨趋势。 另一方面, 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连续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 再加上成本上升和消费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使得制造业出现较多企业亏损、 倒闭。 因此, 制造业的低迷现状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产能利用不足, 生产萎缩, 相应会减少用工量、 裁减工人, 对农民工就业需求量明显减少, 从而对这一行业的农民工就业形成较大压力。

目前宏观经济下行、 制造业萎缩自然传导到建筑业上, 导致建筑业市场需求不足, 其生产规模和投资扩张日益压缩。2015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比上年减少14%, 其中居民住宅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了14.6%。 不仅如此,20l5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 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已由16.8%一路下降到8.5%。 吉林省2015年房地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1.7%, 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2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24.24亿元, 比上年下降10.3%; 本年房屋竣工面积1287.4万平方米, 下降18.2%; 商品房销售面积1491万平方米, 下降5.7%。 其中销售住宅面积1304.82万平方米, 下降6.0%。可见, 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和整体规模在持续萎缩, 各类商品房以及居民住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 势必减少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力使用。 从全省来看, 工业 (制造业) 和建筑业是吸收农民工就业的主体产业, 这两个行业的增长速度连续下滑无疑增加了就业难度, 给农民工就业带来严峻挑战。 据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调查, 该地农民工中有85.7%的人认为近两年来,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 很多行业, 特别是农民工用工量较大的建筑工地开工明显减少, 大量农民工外出从业时间减少甚至无法从业。 往年除了农忙时需要在家照顾地, 其余时间都会在外务工, 而近两年来外出从业越来越难, 以往用人量很大的工地今年都没有开工,有的工地开工几天就停工待料, 往往干上三五天就要休息半个月, 农民工无法长期连续从业, 挣的钱有时还不够路费。 就业困难, 从业时间和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找工作难, 找到了也干不长” 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切身体会。

(五) 对第三产业各部门为第二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农民工的影响

全国和吉林省的调查数据表明, 农民工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全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由2013年的42.6%上升到2015年的44.5%, 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同期, 吉林省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60.2%上升到66.2%, 上升了6个百分点, 高出国家21.7个百分点。 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及居民服务、 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部门。 但因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放慢, 第三产业各部门农民工就业也受到不利影响。 由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导致商品销售量下降以及周转流通速度减慢, 这自然会影响到各种商品的批发零售行业及相关的交通运输、 仓储物流和邮政行业就业, 导致其就业需求下降并减少用工人数; 由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长率的大幅下降及企业投资需求不足,致使为第二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如生产服务业、 饮食服务业和修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其就业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这自然影响到这些服务行业和部门的农民工就业。

二、 经济增速放缓下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充分就业关系到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应大力拓宽农民工的就业领域, 增加就业量。

二要统一城乡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 缩小城乡政策差别, 为农民工创建平等公正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 实现同工同酬、 平等就业、 公平就业。

三要着重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 实现就业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在农村地区普遍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把农民工群体转化为具备专业化技能的高素质劳动力。

四要尽快实现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全覆盖, 大力提高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稳定器功能, 有效地化解经济增长放缓时期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

五要完善就业保护政策,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使农民工就业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并具备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