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农民工就业原因分析

影响农民工就业原因分析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可否认,农民工就业是当前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深层次原因复杂。政府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及制定和维护劳动力市场规则方面不到位。劳动力价格不能反映农民工的市场供求关系。农民工一度被称作“盲流”,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述因素从不同侧面影响农民工就业,但这些并不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最深层次原因。
影响农民工就业原因分析_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就业实证研究

我国农民工就业相对改革开放以前而言,无论从就业数量还是从就业质量上都大有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农民工就业是当前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深层次原因复杂。

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自主性不高,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并存。政府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及制定和维护劳动力市场规则方面不到位。劳动力价格不能反映农民工的市场供求关系。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管理立法滞后。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通。农民工一度被称作“盲流”,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中介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工主要是从亲朋好友、熟人关系那里获得就业信息,信息来源有限。根据笔者在长沙市的调查,进入长沙市的流动农民工,41.2%的人信息来源于在本市打工的同乡或朋友,32.6%的人来源于本市居住的亲属或朋友,19.6%的人信息来源于本村居住的亲属或朋友,而信息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招工广告的只占3.8%和2.4%。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之间、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城市之间频繁流动。

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自身也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明显下降(韩俊,2002)。同时,由于城镇下岗职工增多,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面向外出打工农民的收费也过多、过滥,一些城市在收容、遣送“三无”(无身份证、无暂住证、无务工证)人员的过程中,存在着粗暴驱赶农民工的现象,有的甚至将正当就业的农民工当作“三无”人员遣送。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形成不了学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4%左右(信卫平,2004)。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年调查数据,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8%,未接受技能培训的占72%。农民工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如图1-3所示,绝大部分农民工只有高中以下文化水平。

上述因素从不同侧面影响农民工就业,但这些并不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最深层次原因。要真正弄清楚最深层次的根源,本书力图通过实证研究来加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