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金融支持研究

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金融支持研究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金融支持研究防城港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课题组组长:谷壮海 农飞龙课题组成员:张 贤 朱权聪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研究分析了金融在支持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主要障碍,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试验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金融支持研究

防城港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谷壮海 农飞龙

课题组成员:张 贤 朱权聪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研究分析了金融在支持广西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主要障碍,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试验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试验区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一、导论

(一)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明确提出要积极建设广西东兴等重点开发开发试验区,这是东兴以及广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科学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发展试验区,首先要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发展战略定位解决的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因此,研究试验区的发展,首先要研究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定位尤其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发展战略定位,对试验区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出新的金融支持模式,使金融对试验区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快建设试验区,有利于探索和创新西部开发开放新模式,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有利于深化拓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合作,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加快兴边富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创建国门国界新形象,促进民族团结,稳固边疆安宁,实现睦邻安邻富邻。

(二)试验区基本情况

1.试验区地理位置情况。试验区内拥有国家沿海主枢纽港——防城港、2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边地贸口岸,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隔河相望,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通的地区,是华南、中南地区通往东盟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关键,区位优势明显。2010年,试验区关税收入约占广西关税收入总额的70%。

2.经济发展概况。目前,试验区已形成磷化、冶金、能源、粮油加工、港口物流等优势产业,国家布局建设的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等临港工业正加快推进,东兴试验区发展潜力巨大。2005—2010年,试验区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长26.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1.3%)。其中2010年,防城区、东兴市、港口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9.8亿、45.12亿、54亿,分别是2005年的2.6倍、3.7倍和3.8倍。

(三)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1.创新边海联动开发开放机制,提升开发开放水平。从东兴试验区的实际出发,赋予先行先试的试验权和参照执行权,探索提高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的新模式。一是探索建立开放度更高的新型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实现要素资源配置国际化;二是实行优惠的财税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银行贷款,中央财政给予贴息支持。三是建立新型金融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拓展中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基地。

2.扩大对外开放,创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先行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快促进贸易、投资和服务便利化,探索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是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面向东盟的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国内产品出口东盟及东盟产品进口的重要通道。二是建设国际商务基地。建设中央商务区,加快引进各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金融机构以及评估、担保、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建成一批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商业设施,完善市场体系。

3.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边海经济增长极。加快布局建设沿海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边境特色产业,形成边海开发开放产业新高地。一是发展进出口加工业。二是发展临港工业。重点发展冶金、有色金属粮油食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修造船等产业。三是发展海洋产业。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推进海洋运输、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能源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集聚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作用。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都很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金融支持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即金融支持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J.G.Gurley &E.S.Shaw(1967)、R.W.Goldsmith(1969)、R.I.Mackinnon(1973)、R.G.King &R.Levine(1993)等人的研究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原理。纵观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即金融中介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

(一)金融中介理论

以美国学者E.S.Shaw和R.I.Mackinno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持金融中介理论。他们在1973年先后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都充分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后来被统称为“金融中介理论”。该学说是针对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对金融机构过度干预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调动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提高,从而提高投资和储蓄水平,刺激金融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进行金融抑制,过分地干预金融市场,将利率汇率人为地压低,结果造成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形成恶性循环。

Shaw与MacKinnon认为,要打破金融抑制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进行金融深化。MacKinnon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主流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缺乏内在联系。MacKinnon模型中包含了经济增长率、储蓄动向和金融深化的交互作用。模型的含义为: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深化有显著成效,从而大大提高储蓄率,随即投资率和收入增长率也会提高,而收入增长后会对储蓄产生进一步推动,这就是金融深化的良性循环效果。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利用新思维、新的组织方式和新技术等在金融领域中建立各种金融要素中的一种新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通常包括在金融体系中与金融市场上形成的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等。

(二)金融约束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Hellmann、Stiglitz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中重新审视了金融体系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金融约束”政策主张。Hellmann和Stiglitz建立了通过政府推动金融深化的策略。他们认为:Shaw与MacKinnon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难以普遍成立。况且,由于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行为、道德风险等,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金融约束的目标是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为民间部门创造资金机会,尤其是为银行部门创造资金机会,使其有长期经营的动力,以发挥银行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优势,减少由信息问题引起的不利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一系列问题。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初期,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有助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原因之一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前,极度的政府干预已经使市场完全扭曲,因此,“过去的干预已使得市场解决不可能实现”。原因之二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规模经济等。尽管自由市场经济可能会促进经济的静态或配置效率,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自由市场不能有效地促进长期效率(或动态效率),因此,从长期发展战略看,政府干预或供给主导型的政策更易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主导型的金融能更积极地促进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金融约束理论主张:第一,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可增加其特许权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使之有动力进行长期经营。第二,限制银行业竞争,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限制竞争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竞争者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第三,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转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且其制度结构薄弱,运行效率也大大低于正式银行部门的效率。存款若从正式银行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或国外,将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观点总结

不论是金融中介论或是金融约束论,都认为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第一,资金短缺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吸引资金流入需要良好的区域投资回报为前提,也必须要有发达的金融为手段。因此,在提高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质量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在为区域经济发展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金融调节资金的运动,引导着其他要素的空间运动和配置,进而达到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目的。

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强调,在大力发展各种要素市场时,要特别重视金融市场的建设,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比例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则使生产扩大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提高,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更快。

三、试验区金融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推进,试验区金融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如下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金融体系有待完善,金融市场欠发达

一是机构单一。截至2011年11月,试验区基本上是以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交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如华夏、招商、兴业和民生等银行仍没有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试验区现有银行体系主要由农发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村镇银行及农信信用社组成。金融服务的市场主体较少,客观上造成金融市场竞争力不足。二是融资手段单一。目前金融支持仍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较慢,尤其是直接为试验区开发建设筹集资金的产品尚为空白,民间资本和外资很难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或进入金融领域便捷地进入区域开发。三是金融中介效率低。2005—2010年,防城港市的人民币存贷款总量逐年提高,但贷款占存款的比重2010年比2005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反映了试验区金融机构对存款资源的利用不足,资金的运用效率有待提高。四是金融体系不完善。人民银行在东兴没有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不到位,影响了金融机构整体功能的发挥,造成边境地区人民币的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边境地区国际金融交往的开展。此外,外汇管理与服务不到位影响当地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现金调拨风险隐患增大,资金周转慢,影响银行为客户服务的质量。

(二)金融结构不完善,亟待优化

一是组织结构以银行业为主。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试验区银行业网点占金融网点总数的97%,已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简单,资本少,规模小。二是资金供求总量缺口矛盾。试验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受银行信用的固有局限和我国现行银行体制、机制及业务模式的约束,银行资金供给的总量、范围有限,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试验区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三是资金供给结构失衡矛盾。一方面,试验区开发建设需要大量资本性投入,如土地开发、基础建设、企业初始创业的启动资本和发展的后续资本,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和政府投入显然不足,存在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另一方面,试验区现存金融体系中缺少有效的资本供给机制,如银行资本不能用于股权投资、大量分散的社会资金形不成资本聚集。资金供给缺口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制约试验区经济发展,而且会扩大经济金融运行中潜在的风险。

(三)金融服务质量不到位

试验区各家商业银行信贷产品趋同,营销范围较为狭窄,新增贷款集中度较高,信贷投放集中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政府融资平台及个人消费信贷上,结合新兴产业开展信贷产品创新较少,信贷资金的惠及面与实体经济的多元化不匹配,从而制约了信贷投放可持续性,可能导致信贷增长大幅波动。同时,商业银行信贷准入门槛较高、抵押担保要求严格、贷款手续较为繁琐、贷款办理时间较长等现象并未明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从服务人数看,试验区平均一个金融机构要服务4000人;从服务的工具来看,试验区金融服务还是停留在一般的存贷款服务、结算服务,而全方位的金融信息服务、咨询服务、金融代理业务(代收代支、代催欠款、代为投资)等基本上没有开展或处于萌芽状态。

四、金融支持试验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一)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如前所述,不论是金融中介论还是金融约束论,都认为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Patrick(1996)和Thakor(1996)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金融发展先于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部门主动动员那些滞留在传统部门的资源转移到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这种属于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在此阶段,良好的金融系统有利于金融资本的积累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储蓄规模和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作用。

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随着市场范围的持续扩张和产品的日益多元化,实体经济部门要求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这对金融部门的金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金融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是需求跟随型的金融发展。在此阶段,金融系统能否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深化和金融结构调整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金融支持试验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包括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

(1)金融发展指标。金融发展指标包括金融规模指标、金融结构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

金融规模指标(GM):国内学者一般采用戈德史密斯式,即金融资产值/GDP来表示,由于东兴试验区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是存款和贷款,利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基本可以反映出东兴试验区金融资产变化状况。所以本文研究以(存款额+贷款额)/GDP作为衡量试验区的金融规模指标变量,即GM=(存款额+贷款额)/GDP。

金融结构指标(JG):考虑到东兴试验区属于经济后发地区,资本市场起步晚、规模小,试验区内没有上市公司,因此本文选取保费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金融结构指标变量,即JG=保费收入额/GDP。

金融发展效率指标(XL):根据科学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本文选用金融机构总存贷比作为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变量,即XL=贷款额/存款额。

(2)经济增长指标

经济增长指标(GDP):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能反映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选取2000—2010年防城港市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试验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增长率计算以2000年为基期,实际GDP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以消除物价扰动因素,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对以上所有的指标都取对数,这样可以不改变原有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2.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通过ADF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研究东兴试验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Eviews对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下,四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构造协整方程组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选取LNGDP为因变量,选取LNGM、LNJG、NXL为自变量做回归,用OLS法对协整回归方程进行估计,通过DW统计量判读是否存在自相关问题,根据显示的DW统计量,逐次引入AR(1),AR(2)…直到满意为止,表1给出变量系数模型计量分析结果:

LNGDP=-361.5842+0.65308LNGM+1.550802AR(1)-0.550668AR(2)

t=(-0.026532)(6.287571) R2=0.999297 DW=1.581215

LNGDP=0.419589+0.68LNJG

t=(0.580769)(3.792648) R2=0.789521 DW=1.316346

LNGDP=-8.4235-0.389355LNXL+1.015597AR(1)

t=(-1.187552)(-0.835547) R2=0.998693 DW=1.282321

分别对上述三个回归方程做残差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残差et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以上数据由统计软件Eviews6.0分析得出。

通过上面的协整检验,我们可以看出:试验区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但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成弱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

五、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支持试验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与投融资体系建设

1.赋予东兴试验区组建以广西大中型企业为主,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出资控股的产业银行。复建广西北部湾信托投资公司,根据广西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和理财需求能够设计个性化的方案,丰富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推动广西区内货币市场的发展。成立广西东兴金融租赁公司,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大型设备融资。全力实施中越两国修订的《关于结算与合作的协定》,在东兴试验区设立人民币兑换中心,全面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序推进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融合。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集聚企业集团内成员单位的临时闲置资金,增强融资功能。由自治区、市、县三级共同出资,组建东兴试验区投资发展公司,授予自治区级融资平台资质,并赋予土地收储运营功能,土地运作的增值受益全部用于东兴试验区开放开发,重点承担试验区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公共事业投融资建设,承担土地收储、整理、开发和其他基础性、资源性相关项目投融资及资本运作职能。集中国有资产收益,采取直接融资或提供担保方式,为试验区筹措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资金等。

2.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东兴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放宽试验区内商业银行的贷款授权授信比例。在东兴试验区设立稀有金属交易所。支持发行项目融资、节能环保等特种债券。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系,开展港股等投资直通车试点。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东兴试验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投资合作基金。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创新BOT、PPP、TOT等项目融资方式,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金。

(二)实施区域性金融政策,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

1.制定实施区域性金融政策。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建议在国家统一的金融政策框架内,充分考虑东兴试验区经济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区域内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具体水平及内部结构,对试验区金融机构申请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给予适度政策优惠;二是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对试验区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在信贷审批权限和额度配置上向试验区金融机构倾斜;三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监管部门适当降低对包括试验区在内的欠发达地区新设中小法人金融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营运规模等条件,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来入驻。

2.探索建立试验区金融协调机制。一是建立东兴试验区金融协调小组,加强银企合作。由政府组织牵头,成立包括人民银行、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农信社、试验区各开发企业在内金融协调小组,定期组织召开金融会议,帮助试验区的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以金融协调小组为平台,各银行要全面深入了解各项目的开工建设情况,时刻关注其工程进度,努力寻找优质客户并在信贷投入上及时跟进,创造银企双赢的局面。二是建议将每年召开的金融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商重大金融工作、案件和重要工作动态,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三)突破行政壁垒界限,创建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1.进一步深化现有金融机构改革。一是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定位。引导农发行适当扩大商业性信贷业务范围,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点多面广、资金充裕的优势,丰富信贷品种,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明晰产权为重点,进一步创建东兴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促使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2.大力培育区域新兴金融机构。一是要有效利用国家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机遇,合理规划和尽快组建适合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东兴试验区建设契机,积极吸引境内外股份制银行等来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对新设金融机构给予适度政策扶持,如在一定年限内可给予所缴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一定比例的补贴,对需新建营业办公设施的,可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等。

3.积极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一是大力推动在试验区内设立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比照执行新设银行机构优惠政策。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组建各类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为试验区的发展搭建融资平台。三是整合各类政府性资金,统一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

(四)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金融创新

1.加快试验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域支付结算体系,为试验区发展提供高效率、低费率的支付平台。二是加快征信系统和征信市场建设,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及信用报告的运用范围,探索制定统一的信用评级程序和标准,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商业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现代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夯实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基础。四是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各级司法机关要适当降低金融案件诉讼费用,开展金融胜诉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努力提高执行率,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2.开展试验区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各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信贷审批模式,探索开展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等手段,努力提高贷款申办效率。二是积极开展适合试验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信贷品种创新,推出和完善适合各方合作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强试验区企业融资能力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三是通过票据业务合作平台、银团贷款和信贷资产相互买卖等方式,推动金融资本跨区域优化配置。四是积极开展外经外贸服务创新,探索实行“无货申报、口岸实货验飞放”的通关模式,允许试验区没有报关的货物直接运往单独港区办理出口手续,切实提高物流效率。五是大胆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探索试办离岸金融业务,满足外贸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

3.积极探索试点民间金融。一是建议将东兴市作为民间金融试点地区,针对东兴市民间资金较为充裕,区域位置便捷,市场容量较小等特点,将东兴作为民间金融“试验田”,积极稳妥发展民间金融,同时通过行政手段及时控制试验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二是探索建立民间金融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金通过民间借贷、组建私募基金等方式参与金融市场,使民间金融运作规范化和合法化。三是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让民间资金“来无影、去无踪”变为“来有据、去有依”,这既是对资金使用者的约束也是对资金出让者的保护。四是转变民间金融服务方式,引导民间金融由单纯发放借款并收取利息向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和融资服务转变,使民间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建立民间金融培训和宣传教育机制,让从业人员深入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确保民间资金流向与国家调控方向保持一致;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充分了解民间金融的利弊,防止发生金融诈骗。

(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1.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一是制订促进企业上市融资的优惠政策措施,同时对试验区进行政策倾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试验区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二是帮助试验区内优质中小企业增强自身实力,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能更快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

2.努力壮大债券市场规模。一是积极向中央争取在试验区开放债券市场及实行各种新品种债券的试点,尽快推出信用债券、抵押债券和质押债券等,并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申报发行集合式企业债券和集合式“期”资券。

3.鼓励引进各类投资墓金。一是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试验区经济建设;二是可设立区域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专项用于引导创业或产业投资机构进入试验区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仁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1988(9).

[2]张文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J].经济研究,1989(10).

[3]彦敏,蒋振声.论适度差别的货币金融区域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1995(5).

[4]覃成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3).

[5]唐路元.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究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