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组织管理与创新

企业组织管理与创新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现代管理思想既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更不是单纯从西方引进得来的,而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中国近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官僚资本企业管理和民族资本企业管理。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近代早期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曲折发展的,其经营管理也显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既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更不是单纯从西方引进得来的,而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中国近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官僚资本企业管理和民族资本企业管理。官僚资本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形式。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是从官办企业开始的。所谓官办企业是指晚清政府时期,清政府洋务派官僚集团,在军事、经济等主要方面与外国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新式军事、民用企业。其中比较有规模的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这些工厂的产品大部分拨归军用,经营管理是封建衙门式的,工厂的生产技术管理大权绝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从19世纪70年代起,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又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兴办了一大批工矿企业。官督商办是利用私人资本举办工矿企业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它由洋务派官僚发起,商人出资,政府官僚管理,盛行于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这些企业得到了李鸿章的庇护,享有减税、免税、贷款、缓息和专利的特权。这些企业名义上商人可以参与管理,但企业实权却掌握在由官方委派的承办人手中;名义上企业的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但实际上官方只享有企业盈利而不负亏损责任,这类企业多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破产。官商合办是官方与私人资本联合举办的工矿企业,盛行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清政府对合办企业派官员督办掌权或委派与官方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商董为督办、总办,结果,有的企业因商股中途退出而成为官方独办,有的企业因管理不善发生亏损而出租、出卖或停止。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实际上都是由官僚掌管,企业内部采用雇佣劳动,其收益相当大的部分落到企业当权官僚和他们的僚属亲朋手中。

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近代早期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官办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官商合办、官督商办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由国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的企业形式,它们本身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投资于洋务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成为中国早期资本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官僚在兴办近代企业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营管理经验和教训,对于民族资本企业有借鉴作用。

为外商直接雇佣的买办在19世纪末逐渐形成一个新的阶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些由官僚军阀控制的“国营”企业接受帝国主义者的监督,企业的经营权实际上被帝国主义者所控制。这些企业多数推行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一套比较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官僚资本与买办资本相互勾结,外国列强的在华投资推动了中国封建官僚的买办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资本的发展达到最高峰,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集团,在他们当权的20多年里,集中了约2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到1947年四大家族控制的工矿业资本额占全国工矿业资本总额的70%~80%,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方式,有了较大的进步。

1.更多地采取了资本主义色彩的雇佣劳动管理方式。包工头制度大都被改为直接考工制,并直接按工人的职责、工资级差、工作定额等发放工资。制定了较为严格的选用人才的标准和实施办法,吸收和培养了比较熟悉近代企业管理方法的知识分子参加企业工作。

2.成立企管协会,经常商讨改进管理办法,建立集中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订有财务管理与仓储保管制度。

3.出现了向托拉斯和康采恩方向发展的趋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方式也发展到了跨行业的程度。

4.组织工会和在较大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派出稽查组,并秘密收买工头和工贼当特务,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劳动管理带有思想统制和行动统制的色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在近代形成的民间投资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新式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来源于封建地租和买办收入的转化,资本带有原始积累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曲折发展的,其经营管理也显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甲午战争以后,在抵制洋货、收回利权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出现了1895—1898年和1905—1908年的两次投资高潮。民族资本的投资,主要以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为主,采矿、水电等部门有所发展,航运、铁路、银行也有不少投资。当时的民族资本企业资金少、规模小,除少数企业从国外购进一些设备进行机器生产外,大多数企业承袭了手工作坊的办法,生产效率低下。从方便购销出发,多把厂址设在通商口岸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企业一般由官僚、富绅、商人股东来管理。他们的技术、经营知识贫乏,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生产批量小、质量低,往往不能和外资竞争,有些企业常因亏本而停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同时由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和爱国反帝运动的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先后公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公司条例”等法规,对促进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管理的改善起了一定作用。民族资本的投资开始涉足重工业,如采煤、钢铁、锑钨、水泥等行业。这一时期的经营管理有了以下改善:由手工生产逐渐过渡到机器生产,并采取了招股、添股、借贷等集资方式,原材料供应对生产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认识,并设立了较稳定的来源,重视产品配套、产品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到192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陷入萧条阶段。虽然在个别部门和一些企业中有所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采用借款、合办、收买等方式,大力兼并,加上连年内战,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全面控制,民族资本企业遭到沉重打击,传统工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通商口岸向内地中小城市推广。政府公布了公司法、商标法、商品检验法等法律,但民族资本企业仍然得不到法律的真正保障,企业倒闭不断增加。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民族工业因迁移、战争破坏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损失极其严重。后方民族工业也因官僚资本的压制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陷于停滞。民族资本企业的处境十分悲惨,陷于破产,它们为了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生存和发展,在经营管理上开始采用科学管理方式。

1.加强了供销管理。一方面为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自建了原材料工厂和种植园,并广设原材料采购站,大量购储廉价原料;另一方面在销售方面,努力扩大销售网点,通过设立批发部和分销店,工商联营,并加强了广告和宣传活动。

2.在生产上推行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安排合理的生产工艺,不断改善生产组织,努力降低消耗,建立质量检验制度。

3.在资金运用上,投资联号企业或创办附属企业,在资金上相互支持、调剂;开办存款业务,充实企业经营资金;与金融资本结合,便于动用银行资本,并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联营,同时加强了人才培养。

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大都集中于大城市,集中于轻工业,不可能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又由于在技术、设备、原料及资金等方面依赖帝国主义,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民族资本企业采用了大机器生产和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尽力摆脱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束缚,建立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中国企业科学管理思想的萌芽。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工业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在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政府管理部门、银行、工厂、商店、学校几乎一切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来的。因此,中国的现代管理思想不能不受到军队管理和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管理的严重影响。谁要看不到这点谁就不了解中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又基本上是根据军队管理的模式,结合地方的特点逐步发展的。

在1930年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开始创办了小型修械所,并相继建立了被服、印刷、兵工、织布、造纸等工厂,生产革命战争和人民生活迫切需要的物资。这些工厂在经营管理上重视行政管理,建立了企业的行政机构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和职工会,贯彻了革命军队中的官兵一致、民主管理原则,吸收职工参加管理,教育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工厂中还没有严格的生产计划和验收、保管制度。

为了加强公营工厂的管理,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局发布了《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以上两个条例的施行进一步加强了苏区工厂的经营管理工作。

1.建立了由厂长、共产党支部书记和工会委员长组成的“三人团”,作为企业的领导机构,统一处理工厂的生产、生活问题。

2.建立了规章制度。普遍订立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严格了劳动纪律,规定了生产定额和工资制度,有条件的工厂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制定了产品检验制度。

3.开展了劳动竞赛。在竞赛中注意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发扬职工忘我劳动的革命精神,促进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4.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支部和工厂委员会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工人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努力生产,为争取苏维埃的胜利而斗争。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生产劳动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要求管理干部深入工人群众听取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公营工厂在大生产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起来。

抗日战争初期,抗日根据地的工厂大多数实行全部费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销,全部产品上交主管部门统一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造成了工厂只重生产、不重经济、不讲成本的状况。

1942年毛泽东在陕甘宁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重要报告,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并提出了改善工厂经营管理的方向。各厂矿根据报告的精神,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工矿企业的管理工作。

(1)实行了工厂管理一元化。在厂外,工厂只受政府的一个管理部门的领导。在厂内,厂长集中管理行政和生产,对生产上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权。共产党支部和工会以保证完成生产任务为中心工作。“三人团”改为厂长领导下的厂务会议。

(2)实行经济核算制。制定了会计制度,保管制度,产品检验制度。

(3)精简机构,减少非生产人员。

(4)改革工资制度。自1942年开始,各工厂逐步改供给制为工资制。

(5)进一步开展劳动竞赛。

(6)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奖励创造发明。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公营工业在这个时期有了迅速发展,工厂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1946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政策的指示》。1948年1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指示:“在公营企业中必须由行政方面和工会方面组织联合的管理委员会,以加强管理工作,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公私两利的目的。”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工厂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改善了管理:

(1)加强了民主管理。各工厂普遍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500人以上的工厂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2)普遍进行了工厂企业化。在工厂中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建立了成本会计制度、各种责任制度以及产品检验制度、奖罚制度。

(3)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改革工资制度。计件奖励工资制度被各工厂普遍采用。

(4)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开展了立功运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本上沿用了革命根据地对公营企业的政策和管理思想,对被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进行改造和管理。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

1953年起,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主要是全面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引进苏联的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在国营企业中,普遍建立了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实行了计划管理,组织了有节奏的均衡生产,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度,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确立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了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劳动定额,建立了设备计划预修制度和技术检查制度,建立了技术工作的秩序;建立了经济核算制度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等级工资制度,建立与健全了企业的管理机构,普遍推行“一长制”。

由于推行了这套管理制度,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基本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并培养了一批管理干部。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百废待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计划管理,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并集中了大量人力、资金和物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基本建设。这个时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奋发向上。这是我党在管理上获得的杰出成就。但是,在学习苏联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如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忽视民主管理等。

(四)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

为了克服学习苏联过程中照抄照搬的缺点,1956年9月,中共“八大”决定在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加强党的集体领导。1957年3月,党中央又决定在工业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以调动广大职员、工人的积极性,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在从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鞍钢、庆华工具厂等企业又创造、总结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经验,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这一系列的改革,对于纠正过去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向,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革命精神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过程中,由于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又犯了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左”的错误,否定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来的适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和办法,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和企业管理上的极大混乱,给国家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党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在从1961年开始的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三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过程中,于1961年9月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这个条例总结了我国企业管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相结合的精神。通过这个条例的贯彻实施,明显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到1965年,许多工业部门和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一阶段是我国进行企业管理改革的初步尝试过程,虽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但开始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方向。

(五)十年动乱造成了管理的大倒退

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是我国政治大动乱、经济大倒退的十年,也是企业管理大混乱的十年。在这期间,全盘否定了建国十几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以“阶级斗争”代替了企业管理,否定了企业管理的“两重性”,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被废弃。管理机构被撤销合并,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被下放到车间劳动。而一些“政治”挂帅,不懂生产、不懂管理的人被派到各级管理岗位,完全无视客观规律瞎指挥。使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逼近崩溃的边缘。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976年10月,十年动乱结束,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特别是1978年后,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过去的“左”倾错误,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调整了农、轻、重各部门之间以及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在工业企业管理方面,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条例,如《国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专利法》、《商标法》、《会计法》、《合同管理法》等,并在肯定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的基础上,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了外国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

在完成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实现国民经济初步调整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指出改革是为了建设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理论,为深化企业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说来,我国企业改革可以划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

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

1.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从1978年下半年起,部分省市在一些国有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权。1978年10月,四川省政府首先选择了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试点,至1979年4月,试点工作扩大到100多家。另外,北京、云南、上海、天津等地也进行了试点工作。到1980年6月底,全国已有6600多个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这些企业占当时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个数的16%,产值和利润则分别占60%和70%。试点效果良好,扩权企业的产量、产值、利润较扩权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也高于没有扩权的企业。

扩权的主要内容有:国有工业企业由按工资总额提取企业基金的办法改为实行利润留成办法;企业拥有制定补充生产计划的权力;企业有权销售超产产品;企业有权使用留成资金等。198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企业10个方面的自主权,即:生产经营计划权、产品销售权、产品定价权、物资选购权、资金使用权、资产处置权、机构设置权、人事劳动权、工资奖金使用权和联合经营权。

2.推行经济责任制。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山东等一些省市试图将这种方法移植到工业企业。从1981年开始,全国各地有不少企业推行企业利润(亏损)包干制度。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该项改革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基本目的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解决好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解决前一个问题的方法是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等;解决后一个问题的方法有计件工资、超产奖、浮动工资等。

3.两步利改税。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决定从1983年开始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主要内容有:凡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按实现利润缴纳55%的所得税,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另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凡有盈利的国营小型企业,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税后由企业自负盈亏。1984年9月,国务院又批转了《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主要内容有:把工商企业上缴国家财政的利润分别改为按11个税种缴税;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期利润扣除按55%计算的所得税和1983年合理留利后的部分占基期利润的比例,为调节税税率。国有企业实行利润分别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国有小型盈利企业按新的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后,企业自负盈亏。

(二)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1年)

以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

1.承包经营责任制。所谓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制度。承包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承包的对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发包方是国家,承包方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自1987年4月,国务院作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经营承包责任制决定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80%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和90%以上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于1987年开始了第一轮承包,1990年有90%左右的企业第一轮承包到期,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又转入第二轮承包。实践证明,承包制有许多优点。

(1)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全民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经营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2)这是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尝试。

(3)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挖掘蕴藏在企业中的潜力。

但是,承包制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企业行为短期化;二是包盈不包亏;三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确定承包基数等。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承包经营责任制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变种。例如,风险抵押承包,比例承包,滚动式承包,分段连续推进承包等等。

2.租赁经营责任制。所谓租赁经营责任制,是指以国家为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按出租企业资产价值收取一定租金,将企业出租给承租人,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产经营权与使用权的一种经营让渡行为的经济管理制度。其实质是出租人用企业经营权换取承租人租金的一种交换活动。

租赁制与承包制有许多重要区别。

(1)承包制是承包企业及其经营成果,租赁制是租赁资产及其租赁权力。

(2)承包制不需押金,租赁制要财产抵押。

(3)承包制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租赁制适用于小企业、微利或亏损企业。

1984年沈阳首先在商业、饮食业中推行租赁经营责任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32户租赁企业1985年利润增长3.3倍,职工收入也增长了16%。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开始全面推行该种经营责任制。

3.股份制。股份制是指将企业的资本划分为一定数量的股份,继而发行认购,吸收投资者入股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我国的股份制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个人持股和企业相互参股,改变长期以来的全民企业所有制单一国家所有的格局,促进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

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率先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同年11月,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1986年重庆市已有17000家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制。从1991年开始,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股份制试点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与股份制配套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试点规模大大扩大,证券市场初步建立且进一步发展。

(三)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1991年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讨论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随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入,降低税率,保护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健全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

1992年7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将1988年4月通过的《企业法》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并且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该条例主要内容有:企业对国家赋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力;这些权力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和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劳动用工权,联营、兼并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拒绝摊派权等14项权力;企业是法人实体,它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该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很多,但比较权威的说法则来自于上述文献。具体说来,现代企业制度有5个基本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等;同时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5)企业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

199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该法用法律语言详尽地描述了现代企业制度,为今后的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且提出了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论点。

十五大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再次肯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此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性改组。同时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了搞活国有和集体所有小企业的步伐。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伟大成就。同时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和未来的战略任务都说明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并且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仍将持续这种转变趋势。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常常囿于本国或本地区的范围之内,往往只考虑本国市场、本企业、本组织内部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很少能真正放眼世界。从历史和地缘上看,也许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素以中央王国自居。市场容量巨大、工业部门齐全,加之长期闭关锁国,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但21世纪的管理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步伐迅速加快,经济全球化已经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整个神州大地。不仅世界500强企业绝大部分已进军中国,把他们的研发、加工、销售中心移到中国。其他许多大大小小的外国企业、外国大学、外国的许多社会组织也都以各种形式纷纷抢滩中国。中国的企业如家电、电子、信息、钢铁、纺织、服装、玩具、农业等许多产业的企业,也都将目光转向世界,甚至迈出国门投资办厂。最近几年,中国进出口外贸总额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制造的商品已遍布全球,中国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度已经过高,已经超过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临界点。

因此,中国管理的未来一方面要花大力气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以国内市场的巨大内需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学会在WTO框架下,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政府要善于运用国际惯例,切实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保护本国企业的权益。企业则应学会对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国内,政府对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也要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偏爱“国有”、“集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社会组织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中国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也要尽可能结合本国实际、吸取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与国际接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所谓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加入遍及全球的世界级采购生产系统,打破地区和国界,尽可能多地获取差别利益。为此就必然要求消除管理上的阻隔,形成管理上的共同语言和方法,管理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然,管理的国际化绝不是全盘西化。管理的国际化必须与管理的本土化相结合。管理与其他科学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管理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管理必须根据本国、本地、本企业、本组织的各种特点,转变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模式才是最有效的。由于中国国情复杂、地区差别很大、城乡贫富悬殊。加之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悠久,企业现代化程度差异极大。因此,在实现管理国际化过程中,为我国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许多需要创造的挑战性课题。这也许是历史赋予我国管理学者的使命。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科学管理的任务在中国一些企业、组织和事业中尚未完成,但信息化管理对许多企业来讲已迫在眉睫。这就是中国管理的特色,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在信息产业和产业信息化方面正在实现跳跃式发展。因特网和现代通讯工具已十分普及,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业的工作正在顺利和快速进行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全国通存通兑、联网购票、联网订房、各种形形色色的网上交易正在迅速改变着中国各行各业的管理面貌。ERP已在许多企业中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正在引起各方关注,许多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已经或正在形成。信息化管理不仅在城市随处可见,并且正在深入偏远的农村。前不久,作者曾在江苏最贫困的地区——宿迁一户种植树苗花卉的普通农民家中,看到一位农妇正在自己的网页上向全国和全世界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并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快速和有效的交易。

信息化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自动程序代替原有的手工程序。而是先要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造,重新组织、调整,使整个工作程序更加合理化,在此基础上再实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际上,中国正在把发达国家几十年中所做的事并在一起做,从而尽快地使各项管理工作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当然管理信息化在全国普及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但这种趋势是确定无疑的。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传统的国家,官本位制已深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成为重要的“遗传基因”之一。在封建时代,子民们盼望有个好皇帝,在民主时代,人们则盼望有个好领导。究竟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总也弄不太清。“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已喊了几十年,可真正成为各级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尚有相当距离。君不见近几十年来许多搞得好的地区、单位、企业、组织,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都有一位特别能干的领导。而这类领导或者说是英雄人物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多半是专制独裁式的首长管理,即通常说的“人治”。作者在十几年前本书第一版时就提出了管理的人本原理,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彻底放下“官架子”,摈弃“个人说了算”的恶习,可能是中国各级管理者走向新时代,实行人本管理的首要任务。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管理的人本原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作为创新知识载体的人,已不再是机器或资本的附庸,他再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要素,而是具有创新知识的人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企业或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未来的或者现代的管理者不应只为资本服务。管理者应当为本组织的所有相关利益者服务。例如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就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员工、顾客、社区等方面。不仅他们一切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都应得到切实保护,任何损害他们个人权益的行为也均应得到法律的惩处(这方面的法律还有待完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则应更加真诚地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在实际管理行为中,真正把员工和顾客都看作和自己一样,是具有人权尊严的平等伙伴和朋友。现在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企业重视和加强顾客关系管理(CRM),愈来愈多的地方政府提出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企业或政府更加贴近顾客、贴近人民。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把人民比作水,把国君比作舟,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这一古老的哲理值得所有管理者深思。目前,在我国一些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某些员工的基本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劳资矛盾正在激化,血汗工厂远非绝无仅有,其状态实在令人堪忧。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虽然只是低水平地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却引发了学界和企业界空前激烈的争议。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和明天,实行人性化管理显得更加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人性化管理的另一层面的含义是,管理者应更重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培养和使用。领导者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吸引和留住对本组织有用的人才,杜绝武大郎开店、妒贤嫉能的劣根性。真正倡导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允许尝试和失败,鼓励创新和超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才能的充分发挥。时下,似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已知道:“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大多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已。如何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对这些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估计他们对组织的作用,切实保障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益,并从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上确保他们对组织的忠诚。这也许是各级领导者未来或者已经面临的管理难题。这一难题是我国管理向前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一难题的解决既需要管理理念的转变,又需要管理制度的保证,也需要有切实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可能也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趋向完善。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

1990年代,我国强调市场化,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和管理,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效果明显。今后,要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强调民营化管理。民营化是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民营化并不是私有化的同义词。民营化管理的正确含义是指一切经营单位均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由法人代表及其聘用的专业人员负责经营决策和管理,政府首长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再插手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主要领导干部的任用。

私有企业当然是民营化管理。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管理,有两条思路:

1.国有资产从一切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政府只保留对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控制,并通过金融政策、物资储备、政府采购等宏观手段来调控国民经济。例如,沿海地区原来国有和集体的大批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已比较彻底地实现了民营化管理。

2.发展混合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从而实现民营化管理。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对于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其他重要的国有企业都应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这些国有企业,由中央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经济。实行资本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的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实际上就是通过混合经济性质的股份制形式,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管理。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改革的实践来验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中走向真理的。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变

在市场经济不发达不成熟的条件下,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尽量把市场内部化,因而必然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当市场愈来愈发达、愈来愈成熟、愈来愈完善,市场交易费用愈来愈低时,情况就会发生逆转。如果企业或组织从市场取得某种产品或服务比内部为此设立某个专门部门所花的费用更低、时间更快捷、质量更有保证时,企业或组织当然会愈来愈走向专业化。企业或组织唯一的理性选择就是把一切可以外包的业务,统统外包给专业的组织去做。无论从宏观或微观而言,效率会更高,成本会更低,资源会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企业或组织可能会愈来愈专业化,核心竞争力会愈来愈强,它所能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可能愈来愈多,组织能够供应或服务的顾客范围愈来愈广,以致超出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同样该组织为了完成自己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也必然从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和订制。这样发展的结果,必将引发一场管理革命。

企业或组织的边界愈来愈模糊,也愈来愈扩大,而经营或服务的范围却愈来愈清晰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或组织,围绕某种或多种产品进行研发、设计、试制、采购、加工、制造、装配、销售的综合性企业实体逐渐消失了。生产某种材料、零部件或提供某种服务的专业组织却像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生,遍及全球。无论是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或组织),还是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或组织),它们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已不再是独立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场所或组织。它们只是全球采购制造、供应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相互依存,并通过因特网等现代通讯技术及现代物流系统而相互联结。但是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必须具有某种独特的资源和独特的核心能力,否则它就会因无人问津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可见,每个节点的存在都依赖于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而每个节点都可把与自己相关的节点视同本组织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在本组织的产品生产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如像本组织的一部分一样,甚至还要更好、更省。但实际上这些节点又都是独立的,并不是本组织的一部分。因此,这样的组织就称为虚拟组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样的虚拟组织、虚拟公司愈来愈多了。例如耐克公司只有强大的研发设计中心和采购营销系统,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厂,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到处都有为它生产耐克鞋的基地,耐克鞋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也正在经历虚拟化的过程,其中福特公司走得更快更远。可以预言在未来的发展中,组织的虚拟化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是各个组织虚拟化的程度和管理方式会各不相同。如何管理好这种开放式的虚拟化组织,也将是21世纪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大管理课题。

读书提示:

1.蔡一(1996);《华夏管理文化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

2.《管理学》(第九版)第2章,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

3.《管理学》(第7版)第2章,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前言”,马洪,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每一册。

5.《管理思想的演变》,D·A·雷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6.《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国企协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

7.《经营管理论》第4,5,6,7,8章,第98—257页,宫坂纯一著,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8.“管理发展新趋势”,陈传明,载《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9.查尔斯·M·萨维奇(Charles M.Savage)(1996):《第5代管理》,珠海出版社,1998年。

10.彼得·圣吉(Peter Senge)(1994):《第五项修炼》,三联书店,1998年。

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12.约瑟夫·派恩(Joseph Pine)(1992):《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保罗·S·麦耶斯主编(Paul S.Myers)(1996):《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珠海出版社,1998年。

14.达尔·尼夫主编(Dale Neef)(1998):《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

15.F·赫塞尔本等著,《未来的组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Womack),丹尼尔·T·琼斯(Daniel T.Jones),丹尼尔·鲁斯(Daniel Roos)(1990):《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年。

17.《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第4卷,约翰·P·科特顾问主编,马尔科姆·沃纳主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词条“物料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第285—299页;“供应链”,第200—208页;“后勤学”,第209—214页。

18.“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的“AMTERP研究小组”撰写的“ERP初阶(三):MRP基本原理”,“ERP初阶(六):七十年代闭环MRP”,“ERP初阶(七):八十年代的MRPⅡ”,“ERP初阶(八):九十年代的ERP系统”,“ERP初阶(九):ERP的主要功能模块简介”,“ERP初阶(十一):ERP的实施过程”,www.amteam.org。

19.Hammer,M.(1990)“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pp.104—112.

20.《改革公司:企业改革的宣言书》,M·哈默,J·钱皮,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复习思考题:

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4.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5.解释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综合概念结构图。

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理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8.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原则的变革。

9.理解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

【注释】

[1]蔡一,《华夏管理文化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2]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005年。

[3]Muda是一个日本词,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大野耐一列举了物质生产中通常的7种muda:残次品;超需求或无需求的产量;不必要的工序;等待进一步处理或消耗的商品库存;不必要的材料运输(例如在加工群或设施之间);职工工作中不必要的移动(寻找零件、图纸、帮助等);等待(员工等着加工设备完成加工任务,或是等着上道工序完成任务)(沃麦克等,1996,p.9,429)。现实中可能还有许多muda,而上面7种muda往往是大量生产所容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