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鸿章任职“两广总督”的背后

李鸿章任职“两广总督”的背后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时候的官场,掌权者一言九鼎,若是胆敢反抗,或者表达异议,轻者贬职,重者连身家性命都不保。不久,李鸿章便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慈禧知道李鸿章在维新派的存留上与自己立场有异,她要利用他当“两广总督”这个职位,把他拉下水,从而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李鸿章与慈禧太后的博弈,是很典型的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博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都深知这一点,于是再次促成了君臣之交。

古时候的官场,掌权者一言九鼎,若是胆敢反抗,或者表达异议,轻者贬职,重者连身家性命都不保。精通权谋的君王,往往善于利用臣子为自己服务,而深谙此道的臣子,也会不失时机抓住机遇,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这种看不见硝烟的博弈,往往都存在一种互为利用的关系。但如何把握这个度,为我所用,慈禧太后和晚清重臣李鸿章,都可谓个中高手。

晚年的李鸿章,因为赞同、同情维新派的观点、态度为当时执掌政权的慈禧太后所知,因此,戊戌变法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并不曾获得重用,不仅如此,年近80的他,还被慈禧在隆冬季节变相体罚到山东履勘山东河工。这对嗜权恋栈的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李鸿章纵有一千个不情愿,对外也说这是朝廷对自己的信任。私下里,却从不忘记筹备着东山再起,他耐心等待,不断窥测方向,最后果断出击,终于重新被重用。

当时是什么样一种局势呢?

戊戌变法后,慈禧软禁了光绪皇帝,尽管如此,慈禧认为,赞同维新的光绪的存在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她打算以“帝病重”之名谋害光绪。但此时正处在“半殖民地”下的中国政权形势,让慈禧没想到各国纷纷表示反对,甚至表示要派医生到宫中查看光绪的病情。全国舆论外加各国华侨纷纷致电,甚至数万人联名,要求确保光绪的平安。于心不甘的慈禧,只好另谋“废掉”光绪之途。重立新皇帝的心没有死,但这事仍要试探外国人的态度。慈禧素来与洋人交恶,无从打探,于是与李鸿章私交不错的荣禄便走访李鸿章,请他帮忙打听。

一般人可能不屑于打听,或者草草答复完事,但李鸿章却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于是,他不失时机地告诉荣禄:此乃中国内政,先询问外国人态度,有失国体,如果派我到外地当总督,外国使节必来祝贺,这个时候顺便探问,既不声张,也不失国体。李鸿章之所以选择外放当总督,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京城,可以避开“废立”这一极为敏感、甚至关乎身家性命的宫廷权力斗争。

按理说,李鸿章因为支持维新派,已不属于“自己人”,这样的人很难再受重用的,但老谋深算的慈禧太后面对权谋术数,一点也不亚于李鸿章。

不久,李鸿章便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为什么是“两广总督”呢?这就是慈禧太后的精明之处,她自有自己的打算。

第一,两广紧邻香港,洋商众多,中外业务频繁,不懂洋务者很难在此为官,李鸿章自是最佳人选。

第二,维新派在广州有广泛的支持,而且声势也越来越大,只有李鸿章这样的重臣才能镇得住。

第三,这也是慈禧太后最厉害之处。慈禧知道李鸿章在维新派的存留上与自己立场有异,她要利用他当“两广总督”这个职位,把他拉下水,从而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只要她下令要求李鸿章镇压维新派,那么李鸿章势必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既考验了李鸿章,又强迫他成为与自己一样的反维新派者。

果然,就在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的第二天,慈禧便以光绪的名义,诏令各省督抚擒拿康有为和梁启超,其中特别强调沿海一带、海疆各督抚,这显然是说给李鸿章听的。

尽管李鸿章上任后要面对如何处理与维新派的关系,但毕竟他又春风得意、手握重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李鸿章与慈禧太后的博弈,是很典型的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博弈。对于掌权者来说,莫过于提拔任用支持自己的能人,从而让他更死心塌地地追随自己;而对臣子来说,莫过于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为帝王服务。李鸿章和慈禧太后都深知这一点,于是再次促成了君臣之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