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

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在组织管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也是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这一阶段组织理论的发展有两个主要成果,即以泰勒为代表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理论。这一阶段的组织理论深入研究了非正式结构、人的需要和动机、个性以及领导方式等问题。有时把组织管理活动的直接目的视为提高工作效率。JIT的构成主要包括:基于看板的生产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全体员工参与决策,供应商的协作关系等。

7.3.4 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

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是指运用组织的权力,通过协调组织内部人力、物力和环境,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和过程。

组织管理理论:它是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组织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理论来源包括经济学、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同时,在组织管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也是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的目标系统、组织的环境与界限、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的群体动力学、组织成员的激励、组织的管理过程、组织的战略、组织的变革和发展等。

虽然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早已存在,但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却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 代表人物为美国的F.W.泰勒、法国的H.法约尔、德国的M.韦伯、美国的L.久利克、英国的L.厄威克等人。这一阶段组织理论的发展有两个主要成果,即以泰勒为代表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理论。这一阶段在理论上的主要特点是,为了寻求组织的效率与合理化,在方法上强调建立一套正式的标准化的规则,用以指导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他们的理论核心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观点。

行为科学阶段 代表人物为美国的G.E.梅奥、F.赫茨伯格、R.布莱克和J.S.穆顿等。他们认为,组织成员是具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结构。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的组织理论深入研究了非正式结构、人的需要和动机、个性以及领导方式等问题。

当代组织理论 它继承了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当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受到系统科学的很大影响,其主要特点是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认为组织目标的达到和组织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理论有以美国的C.I.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理论,以H.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以F.E.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与权变理论,以P.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理论和以E.S.巴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

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目标是组织活动的基础。从本质上讲,组织管理活动就是将组织能够利用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协调为一个可以实现目标的动态过程。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手段或途径是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有时把组织管理活动的直接目的视为提高工作效率。如工厂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通过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予以体现。

企业组织原理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如果把传统的农业社会管理方式和现代工业社会管理方式加以对比,可以区分出两种基本的管理方式或管理体制,即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和官僚制的管理方式。它们产生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时代。前者产生于生产分工不发达、生产规模相对狭小的手工工具时代,把生产管理的一切指挥权集中于一人身上;后者产生于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化大生产时代,把企业管理的权力分散于各个科层,分科执掌,分层负责。

现代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更具革新性的发展,具体有如下几种: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由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在1973年首次提出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从产品研制到售后服务的生产周期的全部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组成过程应紧密连接安排,不能单独考虑;第二,整个生产过程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每一过程都有数据产生、分类、传输、分析、加工等处理,其最终生成的产品可以看做是数据的物质表现。

CIM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CIMS是高科技密集型技术,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软件工程和制造技术等高技术的高度综合体。

2)CIMS是一个大型的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3)CIMS将物流、技术信息流和管理信息流集成为一体,使得企业中的数据共享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4)CIMS将MIS、ERP、MRP、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计算机辅助制造、成组技术等技术集成起来。

(2)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用于高效率地制造中小批量多种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具有多个标准的制造单元,同时FMS是一套可编程的制造系统,含有自动物料输送设备,能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实现信息集成和物流集成。其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同时加工有相似形体特征和加工工艺的多种零件。

2)能自动更新刀具和工件。

3)能方便地联网,易与其他系统集成。

4)能进行动态调度,局部故障时,可动态重组物流路径。

(3)准时生产(Just In Time,JIT)。

JIT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创立并实施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JIT的基本概念是指在所需要的精确时间内,按所需要的质量和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它的理想目标是六个“零”和一个“一”,即零缺陷、零准备、零库存、零故障停机、零提前、零灾害和批量为一。JIT的构成主要包括:基于看板的生产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全体员工参与决策,供应商的协作关系等。JIT通过看板控制方式严格按订货组织生产,通过看板在工序间传递物料需求信息,并利用看板将生产控制权下放到各工序的后续工序。其管理过程的特点在于:

1)变“推”为“拉”的“反工序法”。

2)强调下“求”上“供”,准时生产,按时交付,避免积压。

(4)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地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够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个方面最好的结果。

(5)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

敏捷性指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它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的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