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历程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历程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80年至1990年,整整十年,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出现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自发式向自觉式的转变。这些理论刊物或半理论性刊物的创立,为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园地。

第二节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历程

与其他学科的建设一样,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与深入,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中提高。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自发到自觉、由“术”到“学”的艰难历程之后,终于在20世纪80~90年代,广播电视艺术学也就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了。

一、自发的研究———草创期(1949~1979)

理论的升华和飞跃依托于实践的丰富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接受的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广播电台烂摊子。人民广播的发射功率小,人员、设备、资金等都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政治广播、新闻广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文艺广播仍处在附属的、辅助性的地位。理论研究很长一段时期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从1949年到1966年,前后17年间,我国广播电视界以务实为主,大家埋头制作节目,几乎没有专门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业理论人才。1954年,温济泽率我国中央广播事业局代表团访问苏联,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广播工作实际经验,回国后出版了《苏联广播经验》一书,纯属经验层面的实用操作“术”。

1957年的反右派, 1959年的反右倾,再加上“文革”的十年浩劫,学术界噤若寒蝉,动辄得咎,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停滞不前,几乎没有理论建树。当时影响最大的广播电视刊物是《广播业务》,从1955年创刊到1964年停刊,共出版85期,发稿1456篇。但这些文章基本上属于经验性、操作性、描述性的文章,只属“术”的范畴,尚未达到“学”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水准。如当时出版的《广播收音手册》(1950)、《彩色电视》(1970)、《大屏幕电视》(1978)以及台湾出版的译著《电视写作》[5]等书籍,均属于实践应用层面的操作性、经验性著作,没有形成具有规律性的理论成果。

在研究方式和运作上,基本上是自发式的、散兵游勇式的,没有形成像样的理论队伍和专门化的理论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中设立广播电视艺术专业者仅有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一家,教材建设和理论建设都非常薄弱。长达数十年的草创期是个起步阶段,属于有“术”无“学”的酝酿、铺垫期。

二、自觉的研究———发展期(1980~1990)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意气风发、“文化热”风靡全国的时期,也是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由起步进入发展的大好时期。从1980年至1990年,整整十年,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战略方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召唤我国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巨大优势和潜能。1980年10月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广播电视工作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了“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的长处,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工作方针。

1982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出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接着, 1983年春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做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重要决策,提出了“扬独家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要求。中共中央批转了这次会议的报告,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十、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为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的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出现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自发式向自觉式的转变。

(一)出现专门的电视理论刊物与学术机构

1979年末创办的《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和1981年创办的《新闻广播电视研究》,是我国在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的理论阵地,它们刊载的大批论文对广播电视新闻和广播电视文艺等方面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总结并升华了广播电视艺术的一些规律性的学问,走出了以往纯经验性描述和纯业务操作的研究领域,进入了理论性、学术性研究的新阶段。继之,《中国广播》、《电视研究》、《中国广播影视》、《电视文艺》、《中外电视》、《当代电视》、《大众电视》、《上海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等刊物陆续问世,它们虽不是纯理论性的学术刊物,但每期都刊登一些评论和理论探讨文章。这些理论刊物或半理论性刊物的创立,为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园地。

1980年8月成立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2年10月成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5年3月成立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5年5月成立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每年问世的广播电视专业图书不但有几十种之多,而且门类日趋齐全,几乎涉及广播电视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相关、邻近的众多学科的领域。如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管理学、广播电视经济学、广播电视受众学、广播电视美学、广播电视编辑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文艺学、广播电视广告学、广播电视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学、广播电视技术学以及中外广播电视史等均有专著、文集以及翻译作品问世。”可见,我国广播电视专业出版社的创立和壮大,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等理论书籍的出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1年,我国成立“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当时属文化部领导,主任金山,副主任赵寻、司徒慧敏、李连庆。1982年5月划归广播电视部领导,负责我国电视剧的题材规划、生产管理;组织评选年度的电视文艺“星光奖”和电视剧“飞天奖”;组织电视艺术的研讨、交流;抓好《中国电视》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1985年4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主要任务是促进和活跃电视艺术创作,开展中外电视艺术的学术交流,进行理论、学术研讨工作的评论、评选和颁奖活动,致力于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艺术事业。每年举办一届戏曲电视剧评奖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电视剧“骏马奖”的评奖活动, 21世纪初,又举办“金鹰奖”电视节活动。协会的机关刊物为《大众电视》和《当代电视》。

继之,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学术团体———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于1986年10月在北京成立。截至1999年,下设电视学研究会、广播音乐研委会、广播文艺研委会、电视音乐研委会等42个专业委员会,在组织广播电视艺术的评奖活动,开展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组织多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著作、论文评选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电视艺术与电视艺术美学的合法性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播影视界爆发的一场学术争论是:电视是不是艺术?电视艺术有无建立自身美学的必要?

这股争论风先从电影界吹起。1980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电视剧奖(“飞天奖”前身)评出了一等奖获奖剧目《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随之第二届又评出了一等奖的单本剧《新岸》(丹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合拍)。《新岸》标志着年轻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在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它不仅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广度,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方面,达到了新的审美水平,而且在电视剧镜头语言的探索创新方面,也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电影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电影界陆续发表了一批探索电视艺术特性和电视艺术美学方面的文章,大体上都是持肯定观点的。1981年第4期《世界电影》杂志发表了邵牧君先生的一篇持否定观点的文章———《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认为:“一些仿佛是探索电视艺术特性的文章,实际上只是说了电视表现的技术特点,并无美学意义可言……至少就电视的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它作为一种新艺术的诞生来礼赞,似乎还嫌为时过早。”顿时在影视界掀起轩然大波。当时,接近邵牧君先生这种观点的还有四篇文章。一是张瑶均的《影视美学系统观》,发表在《电影艺术》1986年第8期,文章提出了“同质异量”说,认为“影视是同一门类艺术,没有质的区分,但有量的差异”。两者具有一种相同的“系统质”,影视“是同质异量的艺术”。二是韩小磊的文章《试论电视剧(故事片)的文化特征》,连续刊登在《中国广播电视》1986年第9期至第12期。他认为:“电视与电影同属影视文化,在社会的文化体系里,它们有着影视文化的共同性又存在差异性”;“在影视艺术中要把电视与电影在美学体系上分开,创造独立于电影之外的电视美学体系,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三是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电视剧艺术》上发表谈电视剧艺术的两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1986年第7期以文摘形式摘登了他的看法:影视都属于视听艺术,两者在美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四是钱海毅的文章,题目是《电视不是艺术》,刊登在《当代电视》1987年第4期,顾名思义,论点是:电视非艺术也。

与上面的文章相反,持肯定观点、主张电视有独立美学品格和自己的“个性”的,有如下专著和论文:一是王维超先生的专著《电视剧初探》,书中指出:“电视剧不是电影,更不是广播剧。它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张凤铸在1983年发表了《电视剧的欣赏和创作浅谈》,继之又发表了《博取广纳,自成一体———电视剧探讨之一、之二》[6]和《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电视剧理论与实践管窥》[7]。他认为:“电视剧,顾名思义,就是电视的剧。它不是舞台剧,也不是银幕上的剧,而是荧光屏上的剧……既要博取广纳,为我所用,又要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逐步形成自己的美学体系”;“只有发挥电视艺术独特的个性,以其所独有的一套描写表现手段表现出耳闻目见的世界多样性,才经久不衰,青春长驻。电视剧既不向话剧靠拢,也不向电影靠拢,要经过实践和研究,探索出电视剧自身的道路”。蔡骧、朱汉生等同志在1986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的“电视剧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也是持此观点,强调“电视剧理论研究要以我为主”,“寻求电视剧的个性”。

王迪教授的《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一文认为:“我们可否提出这样的课题来加以研究,如电视剧照相本性、电视剧蒙太奇,就是说,我们不仅将电影本性融入电视剧之中,更重要的是寻找有别于电影的电视剧的美学特点。”如荧屏感问题,“尤其是屏幕小和观看者的家庭氛围。因此,室内性应该被认为是电视剧的总的特点;而且从这里出发,可能出现电视剧独有的种种特点。”[8]钱世梁的《电视剧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一文[9]认为:舞台剧和电影是群体化情感体验,而电视剧的情感体验则是个体化的。作为审美主体———电视剧观众,是在非常现实的环境中观赏电视剧的;作为审美客体———电视剧,又是穿插在新闻、体育、教育等许多非常纪实的节目中播出的。这就迫使电视剧的编导要十分注意电视剧的真实性与现实感,加强电视剧对于电视观众的亲近感和亲切感,以此来缩短电视观众因情感体验的个体化所造成的心理距离。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广播电视艺术作品(节目)的丰富和提高,特别是广播剧、电视剧、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艺术形式日益深入人心,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以及广播电视艺术论著的相继问世,这场争论逐渐得到共识,即电视既具有艺术的品格,也有必要和条件建立自身的美学。许多电影艺术家和电视理论家纷纷介入电视,从事电视剧创作和电视艺术理论研究。

三、自成一体的研究———成熟期(1990年至今)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在经历自发、自觉两个阶段的积累之后,逐步有了一些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出现并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丰硕的成果。

1988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电视节目制作丛书”,它是“国内第一套电视专业的丛书”,由任远的《屏幕前的探索》,李兴国的《摄影构图基础》,钟大年、王桂华的《电视片编辑艺术》,宋家玲的《电视剧艺术论》,刘恩御的《电视色彩学》,温化平的《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赵凤翔、徐舫州的《文学与电视》,任金洲的《电视摄影基础》,高廷智、李近朱、郝俊兰的《电视音乐与音响》,丁海宴的《电视编导的智能构成》,叶家铮的《电视传播的艺术》,高鑫的《电视剧的探索》,毕根辉、马百山的《电视摄制技术》,王纪言的《电视报道的艺术》,李平云的《电视摄录手册》,朱羽君的《电视画面美学》等18种组成。此外还有杨田村的《电视剧作艺术》、周华斌主编的《文艺基础论集》、张凤铸主编的《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办公室编辑的《全国广播电视获奖论文集》、当代中国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上、下)、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编的《广播电视论丛》(上、下)等。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发展之概貌。

1990年9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编委会编辑的《中国广播电视学》正式出版,主编是阎玉,副主编是何大中、赵水福、白谦诚,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除导言、绪论外,分为40章,由26位专家、学者执笔写成。全书以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为中心,包括“总论”、“广播节目系统”、“广播电视节目要素”、“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电视的传播者和受众”、“广播电视的立法和管理”八编,力求从理论上阐明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并初步建立起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被公认为广播电视的母学,奠定了广播电视有“学”的学术地位。此外,它对中国广播文艺和中国电视文艺也均有专门论述,从而为它的子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创立和完善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1990年3月8日,在天津揭晓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获奖作品有《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集体编著)、《播音发声学》(徐恒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著)、《播音基础》(张颂著)、《中国电视概述》(壮春雨著)、《荧屏前后》(裴玉章著)、《实用广播语体学》(林兴仁著)、《电视节目制作》(钟大年著)、《国际广播探析》(赵水福著)、《奋蹄集———关于广播影视的若干思考》(何光著)等,它们代表了广播电视某一学术领域的水平。

1990年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结果表明,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人员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广播电视艺术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留下了开拓者的脚印。

1990年,《电视文化学》(田本相著)、《论播音艺术》(张颂、乔实著)、《广播电视学术论文选》(钱海骅、李崇尧主编)、《话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编)以及译文《电视与艺术》(〔苏〕瓦尔唐诺夫著,林明虎译)、《艺术电视》(〔苏〕尤·鲍列夫著,李邦媛译)、《史诗的电视》(〔美〕约·菲克斯等著,田民译)、《电视剧导演艺术》(〔苏〕叶·谢·萨巴什尼科娃著,方造译)等相继得以出版。

1990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电视文化丛书”,其中《当代电视剧文论选》和《电视剧审美特征探索》等,触及电视剧的艺术理论和美学问题;王朝闻为该套丛书所作的代序《彼此彼此》和阮若琳的《九届“飞天奖”后的回顾与思考》都讲到电视剧的“理论工作远远赶不上事业的发展”,存在“理论贫乏的严重问题”,提出要研究“新兴的电视艺术”。丛书中还有纪令仪的译著《电视表演》,译自美国的詹姆斯·辛德曼、拉利·克尔克曼的原著。

1991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云缦等主编的《电视艺术辞典》,有“电视文化”、“电视艺术美学”、“电视评论与欣赏”、“电视传播学”、“电视比较学”、“电视心理学”、“电视符号学”、“电视色彩学”、“中国电视剧”、“电视文艺”、“外国电视艺术”等分类栏目。其中“电视艺术美学”词条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电视艺术辞典》认为:“电视艺术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宽阔,尚待开拓。电视艺术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也不能眼高手低,消极等待。当前电视艺术美学应在电视艺术的特征与形态、结构与功能、媒介与机制、思维与形式、创作与欣赏、制作与队伍、风格与流派、观念与心理、真实与假定、画面与声音、评论与比较、功能与潜能、当代形态与审美走向、创作论与形式美、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等问题作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研究,从而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当代人的正确的电视艺术审美观。”

此后,有关电视美学和电视艺术理论的著作、论文等陆续出版或刊载在国内的一些报纸、刊物上。当时的广播电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已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声屏世界》、《音像世界》五种。此外还有《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南方电视学刊》、《当代电视》、《大众电视》等刊物。截至1992年,全国广播电视类刊物共计64种,省级以上广播电视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近30个,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及直属专业研究委员会共计80多个。以1992年3月上旬在江苏常州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研究工作会议”为起点,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专题的学术研究活动此起彼伏,纷至沓来,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一年中发表的理论性、学术性文章、专论就有150多篇。

20世纪90年代初,由刘树林、王春荣、李泱主编的“电视文艺丛书”共九册,包括《电视文艺学》、《中外电视名剧选评》、《电视编剧学》、《电视导演与表演》、《电视观众学》、《电视美学》、《电视鉴赏与评论》、《台湾电视艺术研究》、《香港电视艺术研究》,撰稿者大部分是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会员,他们分别在全国各文科大学、院校担任文艺学、影视学、写作学等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套丛书“力图从电视艺术的多个领域系统研讨它的发展轨迹和衍化规律”。

此外还有严士俊主编的《广播文艺与文艺广播》,张凤铸著的《音响美学》,刘隆民著的《电视美学》,陈为良、孙沛然主编的《电视与文化论丛》,曾凡安主编的《中国广播剧》,黄望南主编的《黄一鹤的电视艺术道路》,张讴著的《世界电视史论》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视业务系列丛书”,由马棣麟的《摄影艺术构图》,迟进军的《电视摄像》,黄亚安的《电视编辑》,陈振良的《电视照明》,徐德仁、施天权的《时代的明星———电视节目主持人》,施天权、高冠钢、陆卫华的《当代世界广播电视》,施天权的《广播电视概论》等教材组成。

1993年是中央电视台建台35周年,中央电视台编委会出版了一套电视丛书。这套丛书涉及电视门类的多个方面,共12种,其中《电视文艺论集》(沈纪主编)、《电视剧论集》(陈汉元主编)、《电视声画论集》(洪民生主编)、《中央电视台简史》(于广华主编)等都丰富了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宝库。同年还出版了孙宜君著的《文艺传播学》。

1994年,由张凤铸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学》出版,该书是首部系统研究我国广播文艺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理论著作。同年,钟艺兵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出版,它是我国第一部以较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叙述从1958年至1993年的35年中,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轨迹的理论著作。同年还出版了赵玉明、王福顺主编的《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它是由北京广播学院主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百科全书。随之,《中国播音学文集(第一集)》(王振堂主编)、《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张讴著)、《电视美的探索》(胡智锋著)、《现代传播艺术》(胡志毅著)、《电视艺术的观念》(丁海宴著)、《电视艺术哲学》(苗棣著)、《论精品战略》(张君昌著)、《节目主持人艺术通论》(陆锡初著)、《形象设计》(孔德明著)等陆续问世。

(一)电视剧理论著作

从发展史的角度考察, 1990年度,确实是标志着年轻的中国电视剧已经走向成熟的一年。具有标杆意义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围城》以及《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巾帼悲歌》等,展现出电视剧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由于电视剧的创作实践越来越繁荣,电视剧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并出现了很多的专著。

继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专著《电视剧初探》(王维超著, 1983年宝文堂书店出版)之后,有关电视剧的论著、教材、论文接连大量问世。如1986年出版的高鑫的《电视剧创作概论》、丁浪编的《电视剧的足迹》、路海波的《电视剧编剧技巧》; 198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编的《论电视剧》; 1988年高鑫的《电视剧的探索》,杨田村的《电视剧作艺术》,宋家玲的《电视剧艺术论》; 1989年壮春雨的《电视剧学通论》; 1991年汤恒编的《〈渴望〉的世界》,汤恒、陈兴编的《悲剧的魅力》,陆文杰编的《电视剧评论十人集》,徐宏的《电视剧审美特征探索》; 1992年郑凤兰、崔洪勋主编的《电视剧美学》,高祥、汤恒的《电视剧导演创作与理论》; 1993年卢子贵主编的《纪实性电视剧初探》; 1997年吴素玲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周靖波的《电视剧作艺术》,曾庆瑞、郝蓉的《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曾庆瑞的《电视剧原理·第一卷·本质论》,曾庆瑞、卢蓉的《中国电视剧审美艺术》,陈汉元主编的《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评论文集》,秦俊香的《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艺术》; 1998年张筱强的《电视剧人物造型艺术》; 1999年陈晓春的《电视剧创作理论·技巧·案例》,苗棣的《美国电视剧》,孟繁树的《戏曲电视剧艺术论》; 2000年陈志昂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通史》,等等。可见,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二)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译著、译文的大量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陆续引进了《电视发展前景》(〔苏〕M. N.克里沃舍耶夫著,李鹤岑译, 1984)、《朗诵艺术》(〔苏〕符·阿克肖诺夫著,齐越、崔玉玲译, 1985)、《音乐录音》(〔德〕J.耶林克著,熊国译, 1985)、《电视写作艺术———为电视写喜剧》(〔英〕库克著, 1987)、《英汉电视·录像辞典》(吴贤纶、张家谋、王宽相、胡蓉泉编译, 1987)、《影视导演艺术》(〔美〕巴尔著,王守成译, 1989)、《影视民族学》(〔美〕卡尔·海德著,田广译, 1989)、《电视剧导演艺术》(〔苏〕叶·谢·萨巴什尼科娃著,方造译)等一百多部著作。

除此以外,一批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著作,如克拉考尔、巴赞等的纪实美学著作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理论著作源源不断地被引进、译介到我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外电视》编辑部等单位多次邀请外国广播电视艺术方面的理论家、艺术家、教授来华讲学和进行中外文化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活动的蓬勃开展。以四川电视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多次举办为标志,中外电视界广泛的节目交流、电视理论学术交流得到了加强。

(三)影视艺术融会,影视理论互补

现在的影视艺术由过去的冲突、对立逐步走向融合,由双方的抵消、牵制走向优势互补、共存共荣的新局面。

从影视对峙到融合,是20世纪一种普遍的世界现象。而影视从对立论、冲突论到影视汇合论、互动论,是影视理论成熟的表现之一。美国的卡罗莱纳大学艺术科学院传播学教授高汉姆·金德玛(Gorham Kindem)的“影视互动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

1990年,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联合举办了亚太地区影视教育国际交流会议,是影视教育合流的标志。继之, 1992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中国—加拿大影视合作与交流研讨会; 1994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影视人才教育国际研讨会; 1995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庆祝电影诞生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邀请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影视专家参加“国际大学生电视作品展映暨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研讨会”; 2000 年,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中、日、韩广播电视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都说明我国的影视高等教育和世界影视教育机构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我国影视教育与世界影视发展逐步接轨。

一批以影视理论结合并冠名的论著和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应时而出,如《影视美学》(张涵、王冠华、戴剑军著)、《影视基础理论和技巧》(张凤铸著)、《影视艺术教程》(黄会林、李亦中等主编)、《影视艺术导论》(张凤铸著)、《影视剧论》(张凤铸著)、《影视摄影构图学》(郑国恩著)、《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著)、《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李立著)、《影视光线艺术》(刘永泗著)、《影视审美学》(王世德著)、《影视化装技巧》(王希钟著)、《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著)、《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著)、《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著)、《影视艺术新论》(张凤铸等著)、《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等著)、《拓展中的影像空间》(苗棣等著)、《影视艺术比较论》(宋家玲著)、《影视艺术欣赏》(高鑫主编)、《影视文化学》(陈默著)、《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刘恩御著)、《影视文化论稿》(胡智锋著)、《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构图》(毕根辉等著)、《影视色彩学》(刘恩御著)、《名著的影视改编》(赵凤翔、房莉著)、《中国电影·电视》(章柏青著)、《中外影视名作辞典》(李恒基、王汉川等主编)、《影视艺术基础》(宋曦业、申载春编著)、《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尹鸿著)、《影视艺术前沿———影视的本体和走向论》(张凤铸主编)、《影视鉴赏》(彭吉象主编)、《影视微相艺术论》(欧泽纯著)、《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周星著)以及论文《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程福财著)、《影视艺术教育再探》(米双全著)、《影视学基础》(韩伟岳著) 等,都充分说明影视教育、影视文化合流既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又有一系列理论阐述为根据。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103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已有近300所高校开设了影视类课程,它“对充实我国文科大学课程,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提高广大学生的影视欣赏水平和艺术情操,促进影视评论和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0]

1993年,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组织出版的200多万字的《中国应用电视学》是中国电视理论发展过程中一部重要的著作。这部大书从基础理论、节目制作、制作技艺和电视技术等方面勾勒了电视应用理论的全貌,建立起电视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继《中国广播电视学》之后的又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接着, 1998年出版的《中国电视论纲》(杨伟光主编)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的著作。《中国电视论纲》和“跨世纪电视丛书”(含《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电视文艺文集》、《中国电视美术》等书),是为庆祝中央电视台建台40周年撰写的电视理论丛书。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部丛书的具体撰稿工作,该丛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9年,由张凤铸担任主编,王雪梅、胡智锋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电视文艺学》出版,它是集体编写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出版了吴郁的《播音学简明教程》,张颂的《论播音艺术》,祁芃的《播音主持心理学》,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张颂的《朗读学》,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姚喜双、于根元的《播音主持艺术》,应天常的《节目主持艺术论》,李佐丰的《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付程的《播音创作观念论》,张颂等主编的《中国播音学》,于根元主编的《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张颂主编的《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侯敏的《计算语言学与汉语自动分析》。有的列入“播音主持艺术丛书”,有的列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丛书”,有的则属于个人论著,具有实用性强、动态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广播电视艺术丛书热风靡全国,包括1990年由蒋秀英主编的“电视文艺丛书”(共九册), 1991年王云缦、果青主编的“荧屏艺术丛书”, 1992年王云缦、果青主编的“电视艺术与美学丛书”, 1992年前后陆续出版的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编的“电视艺术丛书”(全套丛书包括红、绿、蓝三个系列,红色系列为电视艺术理论,绿色系列为电视艺术作品,蓝色系列为电视艺术史), 1992年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主编的“电视研究丛书”(共18本), 1993年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电视丛书”, 1998年杨伟光等主编的中央电视台“跨世纪电视丛书”(共10本), 1998年由张子杨主编的“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电视丛书”(共5本), 1997~2000年由刘习良、陈志昂等主编的“电视艺术丛书”(共9本), 1996~1999年由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主编的“广播电视文艺系列丛书”(含张凤铸的《音响美学》和《电影电视艺术导论》,朱宝贺的《电视文艺编导艺术》,李献文的《台湾电视文艺纵览》,许行明的《现代传播与电视文艺》,杨燕的《电视戏曲论纲》,伍建阳的《音乐的传播与接受》,游洁的《电视文艺编导创作》,杨晓鲁的《音乐电视MTV编导艺术》,周涌的《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何晓兵、郭振元的《音乐电视导论》,杨玲的《广播音乐论集》等), 2000年由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主编的“电视丛书”(含《知行轨迹》、《多维视点———中国电视文艺20年》、《话语组录》等)。

2000年4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志昂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通史》,阮若琳任顾问,朱景和、周金华、薛莱撰稿,是陈志昂继1991年出版的《电视艺术通论》(知识出版社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使得关于广播电视艺术研究达到一经一纬的纵横交织。

郭镇之的《中国电视史》,金冠军、赵孝思主编的“明天影视艺术技术丛书”(共十册),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广播影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队伍在不断扩大。一方面,由于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如电影、文学之类相邻专业的学者与硕士生、博士生也大量介入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领域。由于每名硕士生与博士生都有相应的发表论文的任务,近几年来的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在数量上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

新世纪以来的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开始进入一种学科体系逐渐明晰与完备的时期。电视美学、电视剧艺术学、电视文艺学、电视播音艺术学等作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子学科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在电视美学的著作中,有高鑫的《电视艺术美学》、胡智锋的《电视美学大纲》、苗棣的《电视艺术哲学》、彭吉象的《影视美学》、金丹元的《“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曾庆瑞的《守望电视剧的家园》,以及陈志昂的论文集《审美文化与电视艺术》、仲呈祥的《银屏之旅———仲呈祥论艺术》,还有尹鸿的《尹鸿影视时评》。广播电视文艺学有张凤铸主编的《中国电视文艺学》等。此外,还有从民族化角度论述广播电视艺术的,如黄会林的《艺苑论谭———放言影视戏剧艺术民族化》;具体研究电视艺术形态的,如耿文婷的《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渗透》等。

这个时期,出现了电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嫁接性学科,如电视文化学、电视社会学等也开始有著作出现。电视文化学方面的著作,有赵凤翔的《电视艺术文化学》、郑征予的《电视文化传播导论》,还有赵化勇主编的《跨文化传播探讨与研究》、陈旭光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隋岩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等,都是针对电视文化的探讨与研究。电视社会学最有代表性的是吴辉、张志君的《电视社会学》,将社会学的方法引入电视的研究领域,拓展了研究的视野。胡智锋的《电视传播艺术学》,探讨的是电视的传播艺术。苗棣、赵长军的《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将电视艺术研究的视线投到国外。

此外,张颂的《朗读美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是对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的研究。

纪录片的研究,有朱景和的《纪录片创作》、林旭东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吕新雨的《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等。

广播电视艺术史论研究,有徐光春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这是包括艺术史在内的简史,还有张振华主编的《中国广播艺术概要》、赵玉明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史著。其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史,如高鑫、吴秋雅编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张慧临的《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等。

电视批评理论的建设与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李道新的《影视批评学》,孙宜君的《影视艺术鉴赏学》,张亚斌的《影视艺术鉴赏通论》,陈犀禾、吴小丽编著的《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欧阳宏生的《电视批评论》,时统宇的《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刘炘的《生态电视论》与《电视重构论》等。

新世纪陆续有广播影视艺术方面的一些丛书出版,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影视艺术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师大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新视野学术丛书”等有较大影响。

在北京广播学院校庆50周年的时候,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北广学者文库”,是北京广播学院二十多位专家学者的自选集,有近十位学者的自选集的主体内容是有关广播电视艺术的论述。这些著作是:《广播影视艺术论———张凤铸自选集》、《情声和谐启蒙录———张颂自选集》、《影视艺术之道———宋家玲自选集》、《荧屏艺谭———高鑫自选集》、《思想的审美化———王伟国自选集》、《我的电视剧观———曾庆瑞自选集》、《艺苑问道———仲呈祥自选集》、《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解读电视———苗棣自选集》、《日落月上———周华斌自选集》。这些著作是这些学者多年来在广播影视艺术研究领域进行辛勤耕耘的成果汇聚,是颇有意义的学术论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5年高鑫的《电视艺术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蓝凡的《电视艺术通论》(学林出版社)出版,分别从现代美学、艺术学层面上对于电视的艺术本性及形态类型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总结,廓清了一些电视艺术的美学范畴,构建起某种电视艺术研究的学科框架,因而,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术规范及学理提升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四)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

北京广播学院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批准语言学为硕士点。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审定学位授予单位时,新闻学增列为硕士点。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次审定学位授予单位时,戏剧电影文学增列为硕士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次审定学位授予单位时,北京广播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增列新闻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为博士点。至此,广播电视正规教育中有了博士教育层次,实现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零的突破,开创了广播电视艺术学最高层教育的新阶段。北京广播学院有权授予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随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等几十所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其中一些院校建立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硕士点与博士点。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起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则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的基础上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专业以培养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等学校师资和高级研究人才为目标;硕士专业则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至此,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研究及教育教学日臻成熟,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并饶有特色,屹立于众多学科群中。如今的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层次丰富,涉及相关的本科、专科、硕士、博士、双学位、专升本等多个层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点的师资力量雄厚,一大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荟萃其中。该学科点专业种类齐全,拥有20多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如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及制作、管理、评论、动画、多媒体、照明、剪辑、音乐编辑、网络艺术、影视剧作、影视美学等。而且,该学科点拥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的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同时,该学科点还拥有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艺术研究基地。该学科点“九五”期间已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7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推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影视艺术作品,此外,还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54项。

至今,广播电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除了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的专业院校外,不少综合大学和文科院校也都在开设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学科和专业。这些大学院校在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建设上也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兴未艾、前景广阔。由于该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原创性,具有新兴的广播电视事业的较大优势和学科特色,其发展势头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注释】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3]毛泽东:《矛盾论》。

[4]〔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5]〔美〕Gilbert Seldes著,何贻谋译, 1967。

[6]《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1985年第1期。

[7]《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8]《当代电视》1987年第12期。

[9]《当代电视》1988年第9期。

[10]《教育部文件》(85)教高一字008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