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回答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蕴含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正式确立。
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_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共性问题研究

第六章 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

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抓紧抓好的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概括起来为“三加快一加强”。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路、重点任务,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全会的公报当中去。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道路、一个蓝图、六项重点任务工作”。一条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个蓝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六项重点任务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回答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蕴含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正式确立。

从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改革发展理论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文化回归”的过程。首先我们对“文化是什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长期以来,文化没有“自我”,从“文革”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文化都处于从属、配角的位置。十六大后,我们党将文化产品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属性中解放出来,认识到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经济属性,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文化上升到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从此,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既服务于中心工作,又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彻底告别配角角色,成为主角。

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文化有什么作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我们常讲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精神都在指引着现实领域中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从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一系列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准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和文化领域引进外资;通过分离改制、整体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使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新闻媒体实行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建立健全文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转变政府的文化职能……文化体制改革改变了我国文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活力不够的弊端。下面笔者对十七届中央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尝试作一总结。

一、宏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

2008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向面上推开、向纵深拓展的新阶段。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2009年8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分专题部署了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探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主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2年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兴起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新高潮的重要会议。2 月21日,文化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文化系统贯彻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上半年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一要按照“五个一批”的改革路径,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既定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二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三要大力推进文化系统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四要抓紧研究和启动文化部系统五家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全国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系统和广电部门实现了局社分开、局台分开,部分试点地区整合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实行“三局合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继续推进,9个原有综合性试点地区全部完成任务,新增的98个试点地区已有42个建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各地通过改革建立了科学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理顺了文化市场管理体制。

二、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

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十七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亮点。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十七大以来,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广电网络、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迈出重要步伐,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284家出版社、2373家发行单位、14家电影制片厂、561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动漫集团公司的组建工作也正在加紧推进。

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法人。截至2011年底2012年初,已有近1200家国有文艺院团、570余家国有出版社、1600多家报刊完成转企改制;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全部转企改制。在脱离了行政“襁褓”后,不但传统的图书、舞台、影视获得了大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网络视频、手机阅读等新型产业也迅猛崛起,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出版社转企改制

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前,我国没有一家出版企业的资产和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而2011年,“双百亿”的出版传媒集团已有江苏凤凰等4家。出版业的上市公司也从寥寥数家发展到目前的47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企业的版权输出能力大幅增强,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从高峰期的15∶1缩小至3∶1,2010年全国输出版权超过5000种,远远超过了《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3000种的目标。

2010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3月31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采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模式组建,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同步组建、共同发展。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完成规范转制,2006年8月实现重组改制,2007年12月在国内第一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2009年又变更名称,以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面貌,踏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上市之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出版策划人和职业经理人,连同他们的策划团队、签约作者、有效出版资源实施规模性并购,相继成立了万榕(上海)书业、智品(北京)书业、万邦(北京)书业等3家公司。除“外延式扩张”,它还按照行业规律、市场规则,对图书产品结构作出强力调整,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图书产品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内生性增长”。

(二)影视企业积极上市融资

影视制作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以塑造新型市场主体为目标,大力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通过改革,涌现出一批新型影视市场主体,直接推动了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2003年以前,国产电影年产量不到100部,2011年已经近700部,电影票房超过130亿元。

电影企业正在通过资源重组、股份制改造、发行企业债券、利用银行贷款、上市等多种融资手段扩大规模,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电影业降低准入门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大批民营公司和社会资本涌入电影业。《英雄》《非诚勿扰》《集结号》等过亿元票房大关的国产大片绝大多数是民营公司拍摄的。截至目前,有300多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进入电影制片业,所投拍的影片占国产影片产量的70%以上。

(三)文艺院团改革冲破体制藩篱

目前,全国文化系统2102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中,已完成和正在进行转制、撤销和划转的院团1367家,另有269家院团已经确定了改革路径,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陕西、宁夏11个省(区、市)已经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任务。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国有文艺院团增强了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近2万场,实现演出收入10.9亿元;北京儿艺、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木偶剧团、中国杂技团等4家转制院团演出场次比转制前翻了一番多,营业收入比转制前增加了两倍多。

一大批民营院团,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机遇,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蓬勃生机。天津市刘荣升京剧团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坚持在中小剧场低票价演出,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迸发新的生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年演出1500余场,年收入近千万元;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立18年来,演出近万场,观众达数千万人次。

总体来说,这届中央从十六大以来,以新的文化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下,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

九年来,文化地位空前凸显。文化体制改革引发全社会关注,党和国家前所未有重视文化工作。九年来,体制机制焕然一新。文化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事一体化的旧体制模式。九年来,文化产业迎来春天。文化体制改革挖掘了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九年来,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了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全国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174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期全面免费开放,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看书看报难、看戏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

九年来,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仅2010年,小说类新书数量就有4300多部,首次发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2000余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电影526部,票房101.72亿元;电视连续剧405部,约15000集;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动漫产业总产值470.84亿元;舞台剧4000台,仅舞剧每年就达30多部,小型舞蹈作品更如井喷,演出市场总收入达108亿元。九年来,中国文化曙光再现。文化体制改革锻造了“走出去”的底气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350多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有所扭转,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5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六级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随着我国财力的增强,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92.62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达97.33%。2007~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建设综合文化站,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8.1亿元,对全国面积不达标的621个公共图书馆、1502个文化馆进行修缮。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用于全国城市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立。

二、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2011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有2115座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2011年底,全国15个省级美术馆已经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同时,推进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作。除免费开放以外,各地文化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自开展免费开放工作以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提高服务能力、惠及基层群众为目标,在增加服务总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加强规范管理,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稳步发展

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立法,起草了《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稿)》,并报送国务院法制办。2012年5月,《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加强公共文化机构行业评估。2011年底,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同时,在山东、安徽、宁夏、重庆四省(区、市)开展乡镇(街道)文化站试评估工作,探索开展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工作的方式方法。

“十一五”期间,文化部鼓励各地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地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的前提下,对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生产性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国初步计划用6年时间分3个创建周期创建90个左右示范区,覆盖、带动全国1/3以上的市县。

结合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理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2011 年3月,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围绕当前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积极开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抓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建设,分级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启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差距显著缩小。

五、融合文化和科技,实施重大数字文化工程

近年来,文化部和财政部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数字文化工程。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经过10年建设,已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服务网络。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部联合财政部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与公共电子阅览室推广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力度。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全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底,9个试点省(市)各级经费投入近2.7亿元,参加试点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数量达6200个,资源总量达386GB,服务人次近1700万。

六、改革创新文化活动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年来,我国以群星奖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龙头,引导和带动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近年来,国家通过改革奖项设置,设立“群文之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建立获奖节目巡演机制、评奖监督制度等措施,提高了群星奖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2011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评审命名工作,全国共有528个县(县级市、区)、乡镇被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外,我国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群众文化活动,比如2010年“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2011年“七一”期间的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等。此外,中国老年合唱节和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等常设项目也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各地文化部门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群体为对象,采取政府采购、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措施,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特殊群体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为保障全国2.42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权益,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八、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010年,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策划实施了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培训将对全国现有24.27万县、乡专职文化队伍和366.85万左右的业余文化队伍进行系统培训;依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形成辐射全国、带动周边、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培训基地网络。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凭借能源及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等特点,正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最理想的选择。“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达到2016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中国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以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节点,文化产业在过去5年间受关注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一、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国陆续在各地投资建设了13个动漫公共技术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保障。依托中国文化产业网,建设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库和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会展节庆活动,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交易与合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投融资业务和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起来。

二、动漫等新兴产业迅速兴起

五年来,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出台了《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配套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实施国家动漫精品工程,扶持和推广了一批优秀原创动漫作品,支持了中国动漫走出去,加强了理论、人才、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依托中国文化产业网和国家动漫产业网等,建设动漫产业项目资源库和“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江苏、黑龙江等地建设了一批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

2010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和债券融资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1年,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关于推进文化企业境内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逐步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辅导培育机制。截至2011年底,在沪深两地上市文化企业累计超过50余家。截至2012年2月,文化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券达到379.94亿元。

四、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断壮大

从2004年至2011年,我国先后命名了四批200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管理,引导地方政府完善政策服务,国家级园区、基地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催生出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扶持、发展壮大了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

五、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过去五年,文化部先后制定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制定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有关部门将西部地区有关文化产业门类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出台了《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动漫企业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规定》等配套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中央各部门、各省市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切实保证。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国家将积极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扶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规模,推动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节 浙江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自2007年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率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着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近五年,浙江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表现在:

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浙江省文化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文化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新兴文化业态快速成长,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尤其是2010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发布以来,明确提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吸引了全球资本竞相关注中国浙江文化产业投资,浙江文化产业投资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浙江省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一主题,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宏观层面,“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宏观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微观层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体制不断完善,机构活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对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进行制播分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等改革;对文体场馆实行企业化运作、转企改制、委托管理等改革。

改革的任务总是被浙江省当做文化发展的动力再三地提出。从2000年《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2005年《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2008年《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以及2011年省委《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五年来,浙江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重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省已建和在建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300余个,建成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十一五”期末,全省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达0.95个,全省共有全国文化先进县27个,省级文化先进县42个,“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545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431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基层服务站点达4万余个,其中乡镇覆盖率达100%,村覆盖率98.5%。目前,浙江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格局。

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年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明显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浙江省文化产业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布局不断优化、发展层次不断提升、集群和多元投资格局逐步形成,“走出去”步伐显著加快,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十一五”时期,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浙江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已经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2010年浙江省新闻出版业利润总额21.3亿元,居全国第一位;电视剧和动画片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杭州市动画片产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电影票房收入居全国第五位。

浙江省文化企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国有文化企业存量和民营文化企业增量资源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局面。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逾1300亿元。浙江省涌现出了横店、宋城、华策影视、中南卡通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电影第一股”“演艺第一股”和“电视剧第一股”华谊兄弟、宋城集团、华策影视都出自浙江。同时,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省各地涌现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70多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