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我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十余年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于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萧山农村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工作为例,来谈谈本人一些浅薄的理解认识、调查研究和意见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_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与理论探索

许东平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而不是简单地建高楼和建广场。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部在2013年1月制定并发布的《“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适应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群众文化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它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也反映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更反映了当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真正举措。对此,我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十余年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于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萧山农村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工作为例,来谈谈本人一些浅薄的理解认识、调查研究和意见建议。

一、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方向与功能

现代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蓬勃、快速推进之中,相对于显著提高、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特别是我们的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文化阵地和文化生活的档次与质量还相对滞后,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完善、完成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当然,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不是简单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更应发挥它“以文化人”的正能量和最大功能,即:宣传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陶冶情操功能、触媒激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使之成为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公众活动场所、文化乐园。

(一)宣传教育功能

宣传教育功能,也称为“德育功能”。公共文化设施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文化人,也可以说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一种开放式的宣传教育,比如到图书馆(农家书屋)看书学习,到文化活动中心看展览、听讲座、进行培训,到品牌文化广场参加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在灯光阅报栏、科普宣传栏阅览党报党刊、接受科普知识等,在得到熏陶、享受的同时,也是一种寓教于乐式的受教育过程,使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休闲娱乐功能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人民群众进行文体活动的主要集聚场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工作压力、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紧张,加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长此下来,日积月累,人民群众的精神思想、身体状况已越来越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迫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安排业余休息时间开展文艺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方式,来进行心理、生理上的物理调养,从而尽最大可能保证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状况接受现代工作生活的挑战。

(三)陶冶情操功能

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实物标志,能给群众提供学习、健身、竞赛、游乐等文体活动方式,能为群众发挥文体才能、展示精神面貌、沟通邻里关系、表现自身价值、满足自身需求提供渠道和平台,并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感化别人,得到了身心愉悦和生理满足,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效果。

(四)触媒激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

公共文化设施是新型城镇形态的重要元素,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成为城镇触媒的潜力,为所在区域的变化带来影响,并且引导城镇形态的发展。首先在经济上,公共文化设施设计的建设能提升该地段的价值,吸引新的投资和新项目的开发。其次,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将会增添该区域的文化内涵,逐步积淀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城镇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有了文化内涵才更生动、浪漫且充满活力。就物质形态的层面而言,公共文化设施或建筑同样也具有触媒的性质,它可以激发新建筑和开放空间的产生。除了本身的功能作用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人们集聚的场所,有条件在城镇形态物质空间中营造一种产生感和社区感——人们对邻里的归宿感。

二、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现状与成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文化繁荣策略,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当地的文化设施投入与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一大批功能齐、起点高、实用性强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例如萧山区的镇(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村级农家书屋建设、品牌文化广场建设等等,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办了很多好事。然而,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当前萧山农村镇村二级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情况,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表现在认识上不到位、规划上不安排、资金上不投入、管理上不到位。主要有:

(一)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认识还不到位

多数领导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偏差,还存在误区,片面地把网吧多、歌厅多、游艺房多等能带动当地经济的文化市场产品视为文化事业建设的繁荣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由于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没有经济回报投入却难以提上议事日程。表现在网吧、歌厅、游艺房遍地开花,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缺乏、按人口标准配置不够。

(二)公共文化设施陈旧单一、规划设计滞后

以萧山区为例,现在使用的镇村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会堂等公共文化设施,虽然不缺规模大、外观漂亮、功能设施齐全实用的典型示范工程,但绝大多数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建成。同时,由于原先建筑设计的起点不高、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大,加上一哄而上的建设进度,存在基础工程因常年养护需要大量资金的重复性投入,配套设施不全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而且建筑、设施的老旧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已与现代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建设不相适应。还有,纵观部分城镇总体规划,并没有把文化设施配置纳入规划范围,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到后来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三)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侵占、空置严重

萧山区的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近40家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和会堂,但是由于90年代初萧山的撤区扩镇并乡政策工程,现代形势下的公共文化资源过度市场化运作,以及镇(街)行政中心的不断迁移,导致了公共文化设施一部分因转制而被侵占挪作他用,一部分因市场化运作的不成功而时开时关、面临倒闭,还有一部分又因镇(街)行政中心的不断迁移而被逐步遗弃、冷落。

(四)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设力度不平衡

萧山区经过历届区镇领导班子的努力和历年来的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的示范带头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创建工程,但是由于各镇(街)领导重视程度的不统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加上宏观经济的调控和上级对镇村公建项目、土地指标的压缩、紧控,也不同程度有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设力度不平衡的现象存在。比如说2011年的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中的镇(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萧山区是镇(街)文化广播站建设),除了一部分镇(街)已建成外,有的镇(街)正在建设或已有规划、近年实施;有的镇(街)通过资源整合改建完成;有的则是通过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而成,没有独立的或真正意义上的镇(街)文化活动中心存在。

(五)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措施不落实、人员不到位

现在萧山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多多少少已建成一部分,特别是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着重投资建设、轻使用管理的思想,把设施建设当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一是建好了就一建了之、自生自灭,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没人管,健身器材破了没人管、没人反映,等出了事故伤了人谁负责;书丢了、东西被偷了谁承担。二是没有落实具体的管理人员,即使有也只是浮在面上,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多数是建设工程争着管,至于后续管理工作则是相互推诿、听之任之,最终损害的却是集体的财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社会形象,同时也挫伤了镇村继续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积极性。

三、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策略与措施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将文化提到了强国的层面,更进一步阐释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种表述和提出,是一种在文化生产力基础上的新思考。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此而言,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显然,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结合”来做好镇村二级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工作。

第一,要把领导重视文化事业与考核机制结合起来。十七大以来,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并把文化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工程,但实际上大多都是摆在面上、说过做过。笔者建议,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保证镇村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设的用地指标和资金扶持,并纳入对镇(街)目标责任制的刚性指标进行考核,比如镇(街)的文化广播站站舍和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实际建好的当年加分,否则就一年没建好扣一年分,直到建好为止。第二,要把城镇总体规划的制订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区分布格局、人口密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论证、会审和审批都应有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规划才能获得通过,并以此来确保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进行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的再分配,并把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现在的各级政府在年初安排各项专项建设资金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水利、交通道路专项建设资金,而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则相对较少。除了水利、交通道路专项建设资金每年固定安排外,实际上是多多少少必须用光,造成重复性、浪费性的建设项目不断出现。笔者建议,现代形势下,各级政府在年初安排各项专项建设资金时,已有必要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再分配,要把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放在第一位置,并严格执行政府财政收入的3%必须列入文化建设经费政策。同时,要严格监督好文化建设经费的落实情况、使用情况。

第四,要把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与加强使用管理结合起来。“建建容易管管难”,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成后,需要建立后续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旦失管,最好最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也会因疏于管理而失去功能、失去吸引力、失去市场。笔者建议,除了建立后续的长效管理机制外,更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像村级专职宣传文化员等的工作补贴,促进管理工作有效性,保证公共文化设施有人管、有人负责,以此来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

第五,要把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建设与设置的合理性结合起来。现在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建设已达到镇级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村一级也有文化活动中心、品牌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说句实在话,村一级的文化活动中心、品牌文化广场建设有否必要、是否是好事,这里就暂且不去议论。但是,每个村都要求建设农家书屋就有待于商榷,相对于镇级以上图书馆配置,村级农家书屋规模小、设施差、流通量不大,又不利于管理,已不适应现代人的要求,逐步会因失去吸引力而成为空摆设。笔者建议,应由政府主办,以1万人口规模设立一个图书馆为妥,有利于日常管理和开放工作。

第六,要把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建设与文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活动的工具,不是装潢门面的摆设。任何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都应该是以充分而有效的使用为基本目的的。而使用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就是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经常不断地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只有使用好公共文化设施,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才有理由要求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如果为建而建,只建不用,或多建少用,那么,再多再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地搞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是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道不得不迈过去的坎。没有文化建设跟进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彻底、不完全的社会转型,没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健康、不全面的社会变革,没有群众文化的城镇化是一个基础不牢固、不永续的现代化。只有文化建设跟进,才能最终完成城镇化,实现我国城镇化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