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公益讲座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通过公益讲座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公益讲座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浦东文化讲坛”为例顾晓芬 柳志红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承担者的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公益讲座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_以“浦东文化讲坛”为例_衔华佩实:浦东图书馆内涵发展论文集

通过公益讲座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浦东文化讲坛”为例

顾晓芬 柳志红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承担者的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浦东图书馆“浦东文化讲坛”公益讲座的品牌打造这一实践,来重点探讨公益讲座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如何通过公益讲座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 公益讲座 浦东文化讲坛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化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探索,便成为图书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图书馆讲座则以其精炼的选题、密集的信息、丰富的知识、生动的形象、易于接受等特点,由原来的边缘性走向主导型,成为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便以浦东图书馆公益讲座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为切入点,阐述如何通过公益讲座来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在政府主导下,以税收和财政投入方式向社会整体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和活动。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公共信息服务和文化政策服务、文化市场监管服务即所谓的文化行政;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提供与以市场方式提供的文化商品(产品及服务)不同的文化类公共品。其中既包括满足各种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集体文化消费品,也包括一些体现社会价值的保障性或福利性文化消费品。公共文化产品通常具有消费的公众性、公用性,提供的公正性、公开性以及价值目标上的公益性等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逐步向深层次、高品位发展,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其需求。因此,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便成为摆在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前的重要任务。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1994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作为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社会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信息的积聚和发散地,也是提供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更是“治心”的地方。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起着其他文化机构难以替代的社会作用。它不仅承担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社会信息公平等社会职责,更要用人文精神来提高大众文化的品质,引领大众文化的走向,帮助大众实现文化自觉。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天然的文化使命与历史担当。

随着公众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其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与其他文化组织同样的课题,即面对读者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应如何顺应形势,寻求多种服务途径和方式并提升服务能力,营造浓厚的求学问道风气,培育良好的城市人文精神,以不断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是公共图书馆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它突破了图书馆长期以来以文献服务为主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多种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同时,讲座又是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图书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教育的公益性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重要形式和内容。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公益讲座具有如下优势:

3.1 时效性强,更能满足公众当下文化需求

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由于其自身的规律,信息相对滞后,因而在满足人民群众当前文化需求方面有所欠缺,而公益讲座在这方面则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讲座策划部门和主讲人往往能够紧扣社会热点和当下文化需求,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给听众提供最新的讯息。

3.2 文化性强,更能培养城市人文精神

图书馆公益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一般是社会文化名人或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者,他们的讲座或传播先进知识,或倡导人文精神,在个人魅力和较高学术修养的双重影响下,听众更容易接受其所传播的价值观,因而有更强的感召力,在营造城市人文氛围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

3.3 服务性强,更能促进图书馆藏书的良性循环

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有利于改变传统文献资源利用的被动局面,当前,许多图书馆都面临好的图书资源利用率不高、读者知晓面窄、资源浪费的情况,这种状况不利于图书馆藏书的良性循环,而公益讲座则能够通过主讲嘉宾调动读者对所涉领域书籍的阅读兴趣,推动读者集中借阅相关书籍,成为图书推荐的另一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图书馆藏书的良性循环。

3.4 互动性强,更有助于搭建精神互动交流平台

公益讲座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面对面,具有互动性,有浓厚的现场文化氛围。开展一场讲座往往涉及讲座专家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讲座策划人员与讲座专家及读者的交流等。这些交流不同于日常交流,具有精神性、文化性。在这一平台上,人民群众能够实现自身精神文化交流的需求。

4.开创浦东文化讲坛,推动浦东图书馆公益讲座新发展

浦东图书馆新馆开馆以来致力于文化品牌打造,“浦东文化讲坛”是浦东图书馆文化品牌之一,也是浦东图书馆公益讲座的重要载体,它以传承人类文明、推动改革创新、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实力为宗旨。基本定位是立足浦东,服务社会;交流研讨,推动创新;搭建桥梁,推广学术;终身课堂,育人为先。其内容涵盖时政热点、文化艺术、法律社会、科技教育、经济金融和健康生活等领域。它是浦东图书馆打造的由政府支持、图书馆实施、社会参与、市民享用的全区性公益文化品牌,以树立富有鲜明新浦东特有的文化形象,不断提升新浦东的城市品位。讲坛每月定期举办,成为市民群众获取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实现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打造自身品牌中,浦东文化讲坛尤其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工作:

4.1 坚持“6+2+1”空间模式,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讲座活动

浦东文化讲坛以“6+2+1”为载体,不断优化空间服务模式,积极扩展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6+2+1”中的“6”指六大节庆日(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等),“2”指双休日,“1”则代表图书馆开馆庆典周,公共文化服务部依托“6+2+1”,认真把握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各种读书讲座等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使浦东图书馆真正成为扶持和催生市民公共精神的摇篮,培育公共文化的沃土。

“6+2+1”空间模式一方面将讲座时间固化,易于在听众群体中形成固定记忆印象,到固定时间便比较容易想到图书馆公益讲座活动。另一方面,也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将讲座活动放在节假日,以便更多的受众有时间聆听讲座。

4.2 多种方式结合,对讲座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

无论何种品牌,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宣传,图书馆公益讲座品牌的打造也不例外。基于实践的宣传渠道,浦东文化讲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给予讲座固定的名称,浦东图书馆将其讲座命名为“浦东文化讲坛”,其中还包含子系列的冠名,如“真实影院”系列、“健康讲坛”系列、“浦东文史讲坛”系列等,固定的冠名能加深受众对该系列讲座的印象,引导读者聆听下期精彩讲座。其二,宣传载体的选择涵盖多方面,浦东文化讲坛与《解放日报》、《浦东时报》等媒体合作,每期大型讲座开讲前都在报纸上刊登;同时注重网络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图书馆官方网站相关栏目,利用开设微博、QQ群、论坛、豆瓣网等方式宣传;在馆内还通过图书馆馆报、易拉宝、图书馆告示牌、服务台票务等方式宣传。同时,还将讲座信息及时告知合作共建单位,如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上海海事大学、行政中心等,目前他们都成为讲座活动的忠实参考者,以实现合作共赢。

4.3 不断探索,实现合作模式多样化

对于现代图书馆公益讲座来说,合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手段,只有通过合作互动,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进一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浦东图书馆公益讲座在实践中也逐步探索出以下几种合作模式:

“真实影院”模式——为探索电视传媒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运用各自文化资源优势,支持双方事业发展,并推进城市文化与社会文明,浦东图书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经过友好协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共同建立“真实影院”,每个季度安排导演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并进行互动问答。平时每个月周六下午在浦东图书馆为群众播放一部优秀纪录片;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通过讲座使读者扩大了相关知识面,对纪实频道优秀栏目有了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固定的每月一次纪录片播放又反过来促进读者聆听讲座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升社区居民文化修养的效果,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

“专题系列讲座”合作模式——浦东图书馆与《家庭用药》杂志联合推出“健康系列讲座”。《家庭用药》杂志拥有较好的专业医师资源,浦东图书馆则有专业的讲座策划团队、场地和受众群,两者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家庭用药》杂志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广大听众接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受到了听众欢迎,实现了双赢局面。此种合作模式下,还有与浦东文史协会合作的“浦东文史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则是结合浦东地方特色,宣讲与浦东相关的历史,让生活在浦东地区的广大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浦东的人文内涵,使新浦东人对浦东地区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托大型系列活动”模式,即依托各类大型系列活动,开展讲座子活动。不少社会组织和机构拥有专业的知识、资源和专家,同时也有较为稳定的经费,他们有能力定期开展大型系列活动,而图书馆适时提供讲座策划团队和讲座场馆无疑是为其活动锦上添花的举措,这种双赢的局面是合作双方都愿意看到的。2011年5月的“俄罗斯宇航员与上海市民见面会暨航天科技报告会”即属于此种合作类型:该报告会是由上海市宇航学会和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浦东图书馆为其提供讲座场馆和人力支持,报告会上600多名听众聆听了俄罗斯功勋宇航员尤利·伦恰科夫和马克西姆·苏拉耶夫的航天科技报告。

除以上几种合作模式外,还有承办模式,即提供场地和人力资源支持,将好的讲座引入浦东图书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聆听有益讲座的机会。同时,浦东图书馆还依托东方讲坛师资力量,承办各类文化讲座,为广大市民提供丰盛精神食粮。

5.“文化立馆”提升讲座人文内涵——浦图讲座未来发展思考

如何使讲座以一种更加贴近民众生活状态的方式,让书本知识一点一滴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从改变民众的生活品质开始,进而再进入到更高的精神层次,则需要我们坚持正确方向,发挥强基固本的作用,把弘扬主流价值观作为浦东文化讲坛的重要内容,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到每个系列讲座之中,让听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讲座服务供给能力,通过进一步开发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教育和知识资源,提供实用、便捷、高效的讲座内容,适应听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新形势。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增强这一品牌的持续力,通过探索总结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有新拓展、服务领域有新延伸、服务模式有新突破,形成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9.

2.上海图书馆.论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发展与推广[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3.刘沫.试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途径及能力提升[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2).

4.王世伟.论图书馆讲座的功能与发展[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5).

5.王世伟.对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再认识——以上海图书馆讲座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6(6).

6.顾晓芬.“6+2+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佳空间模式[M].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31-34.

■作者简介:

顾晓芬,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柳志红,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部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