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公共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以及高校三大功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的职责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义务遵循并践行“以人为本、文化为民”的服务理念,着力疏通文化民生脉络,让更多的文化成果惠及普通百姓。(一)公共产品属性彰显社会文化服务责任国内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与理念的创新,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一话题频繁被提及。
价值分析_文化治理: 文化管理的实践趋势

文化社会治理的契合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机制

吴 绒

摘 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民生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足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这一热点问题,探讨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不仅是对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切实履践,也契合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多方参与的时代趋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而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宣扬先进文化,满足广大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以及由其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和”[1],其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图书馆、文化馆与文化广场、博物馆与美术馆、非营利性电台与电视台等构成,是我国文化民生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图书馆系统的三大支柱之一和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支点的高校图书馆,由于其建设与维护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因而具有公共性,是一种公共产品。基于公共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以及高校三大功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的职责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义务遵循并践行“以人为本、文化为民”的服务理念,着力疏通文化民生脉络,让更多的文化成果惠及普通百姓。这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重要体现,也符合“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政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本位特征。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诉求:价值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是文化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要求我们将文化从专业、复杂、抽象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文化更加亲民、便民、乐民,最终实现惠民。助推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对高校图书馆走出校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提出了诉求。

(一)公共产品属性彰显社会文化服务责任

国内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与理念的创新,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一话题频繁被提及。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和图书馆系统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介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挥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和环境优势,缓解因公共图书馆空间饱和造成的丰富多元的文化需求与陈旧紧缺的馆藏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有必要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举办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动,对周边地区产生文化辐射,宣传先进文化,满足公众的求知欲,弥合知识和信息鸿沟,消除文化滞差[1];有必要发挥辅助公共图书馆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向社会大众提供汲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和服务,为本地群众提供文化知识、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发挥地区文献中心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

(二)政策资源优势护航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有条件以高校为基点向周边地区辐射,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图书馆政策中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为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政策支撑;近几年我国公民文化涵养的下降和道德水准的滑坡,呼唤以图书馆为媒介的公共教育的理性回归,为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现实需求;高校图书馆汇集了高等教育各学科的相关理论与动态信息,丰富的书籍资源、优质的服务资源、先进的设备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资源,为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资源支持;以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有效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良好借鉴。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困境:现状解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办馆条件进一步改善,馆舍面积和馆藏书量持续增长,“数字化设施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深入,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走向拓展和深入”[3]。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2286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藏书6. 6亿多册,拥有65%的电子期刊,30%的联机数据库”[4],文献购置经费也基本保持逐年增加趋势。然而,“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年均不足30%,图书使用频次大约年均在0. 3次至0. 5次之间”[5]。总体来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处于初步融合阶段,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有条件的开放模式,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要求社会读者必须持有相关证件方可进入办理临时阅览证;或如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采用与地区图书馆合作的方式向社会有条件地开放。第二种是“完全对外开放模式,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功能于一体,免费向公众开放”[6]。目前,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一)制度缺位导致开放服务观念淡薄

虽然近几年我国个别高校图书馆已逐渐开始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作都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国家制定的鼓励性政策文件也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无法从规范化角度对高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进行监督管理,导致这种缺乏相应保障制度的共识很难持久”[7]。鼓励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方面存在政策缺位,导致将图书馆看作是学校私有财产,一直以来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办馆理念和传统、被动的服务意识,服务对象定位于在校师生,服务范围限定于高校内部的教育和科研工作,缺乏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思想和主动的服务理念。这不仅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也阻碍了社会公众进入图书馆汲取知识。“短期看,通过采取封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降低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8],但对高校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资金不足引起资源建设滞后

我国高校图书馆受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制约,经费来源单一,政府和教育部门未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所需的资金、技术需求,造成馆藏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一方面,馆舍陈旧、书库空间小、座位不足,服务设备陈旧,导致馆内可供读者使用的空间不足,经常会出现因网络故障而全馆暂停服务的情况,客观上将社会读者排挤在图书馆门外;另一方面,书籍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纸张粗劣、破损严重的随处可见,更有很多专业性书籍(尤其是外文类)是上个世纪的出版物,知识老化观点落后,而新文献得不到及时补充,与愈来愈高的读者需求不相符合。数字资源建设相较于纸质版资源来说更为落后,尽管各高校都基本建成了电子阅览室,但其中可用数据文献资料很少,只有少部分高校有外文资料数据库,难以满足信息化背景下社会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影响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不健全的评估、考核体系直接影响馆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一方面,教育部对各大高校,特别是211、985类高校的评估体系中,虽然包括图书馆这一指标,但未将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参与度纳入其中,没能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提供充分的依据;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对内部人员的考核和评估,主要以上级评价为主,辅之以自评,这种方法主观色彩较浓,缺乏服务对象的参与,公正性、客观性、有效性不足,且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良好发挥。大部分馆员呈现学历低、工作热情低、年龄大、脾气大的状态,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导致服务质量较低。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将社会服务纳入其工作范围,加之信息化大背景下要求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导致馆员抱怨声增加,影响工作情绪和态度,严重阻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四)管理模式固化造成服务方式单一

部分高校领导仍然秉持短视性、功利性的管理理念,一切以当下利益为先,加之图书馆服务对象——本校师生这一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传统借阅服务的单一性,图书馆往往采取单一、封闭的固化管理模式和以书为主的管理,重视馆藏而忽视使用。目前已向社会开放服务的个别高校图书馆,考虑到图书馆的自身状况和对社会开放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其社会服务的对象范围相对较小,仅向有意愿通过付费方式获得文化资源的读者或者持有介绍信和有效证件的公民提供服务,并且对社会开放时间和借阅书籍资料的种类、数量进行严格的限制。尽管如此,高校图书馆仍面临着校外人员大量挤占本校师生资源、工作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加、社会读者不熟悉馆内制度流程等问题,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给高校的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因而,对于是否向公众开放,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依然普遍持被动甚至观望态度。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反思:融合发展

高校图书馆除了服务于本校师生之外,同样肩负着“向大众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以及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9]这一社会职责。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专业性强,时间跨度大,情报价值高,可以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不足”[10]。因此,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进行突破与反思,融合发展是关键。

(一)推进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进程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信息共享的要求,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出台相应政策,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这一行为制度化、权威化,以成文规定鼓励和引导高校图书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211、985类高校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主动、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地方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鼓励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良好融合的决议和政策,并制定适用于当地高校图书馆的财政补助等措施。二是纳入高校考核体系,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可借鉴韩国和日本的做法,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高校综合考核体系的指标。“只有从办馆条件和利用效果这两个方面着手,才能从整体上反映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状态,把握一所高校图书馆是否具备条件对社会开放”[11]。因此,将“办馆条件”与“服务与利用效果”作为评价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指标,权重可根据高校等级确定,以激励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二)实施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升级工程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丰富馆藏资源,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升级。

第一,改革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从内部管理制度的变革着手,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造和革新。首先,转变服务理念,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理念是行为的先导,高校图书馆要自上而下地树立公共服务理念,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甚至扩展至整个城市,从提供“合格”的服务转变为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其次,采取“一卡通”方式,提高馆内资源利用率。借鉴深圳的“图书馆之城”模式[12],鼓励高校图书馆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将城市公交管理系统与高校图书管理系统连接,使公交卡与借书卡合二为一,通过实名制实现对用户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再次,改革传统管理制度,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摒弃以藏为主、传统封闭的管理理念,改革被动、单一的管理制度,制订具体的社会开放细则,明确开放程序、开放时间、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等内容,逐步实现数字资源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模式。最后,改革传统考评制度,提高公众对文化服务的满意度。高校图书馆必须实施客观公正、多维度的绩效考评体系,明确包括服务对象、被考评人、被考评者上级等在内的考评参与主体及各自权重,确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品质、行为和结果三大模块考评的具体指标,考评程序结束后,应该作为他们培训、升迁,以及薪酬福利确定的依据。

第二,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一方面,完善采购机制,提高资源更新率。重视书籍文献的采购工作,尽量在“供”与“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购置有用,用之有效;同时,建立并切实执行读者推荐制度,了解社会大众对图书的偏好类型,根据读者需求进行书籍和电子资源的采购,确保图书质优价廉,数字资源更新及时。另一方面,革新信息管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图书馆网站的继续建设,不断完善网上服务功能,方便公众使用;建设数字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平台,方便用户使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加强基础信息设施和平台建设的同时,引入最新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整合、组织、关联、导航等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引入云计算,将庞大的异构资源进行整合,并以统一的平台提供给用户,扩大资源共建共享范围。

第三,严把高校图书馆馆员质量关。首先,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从业人员获得社会认可。“各级各类图书馆通过不同形式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13],使其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以获得社会认可,激发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实现自身价值。其次,高校自主培养图书馆人才,满足对馆员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通过增设图书馆类专业或馆员培训机构,或者“成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成为图书馆志愿工作者”[14]。最后,成立内外两大服务部门,实行分类管理。借鉴英国高校图书馆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和管理,即在高校图书馆内部可分为对内、对外两大服务部门,根据馆员素质和能力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实现人岗匹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三)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文化场馆的合作关系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需要与其他文化场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形成一张文化服务大网。

第一,推行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公共图书馆馆际合作。一方面,加强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必须形成覆盖所有高校图书馆的联盟体系,建立区域内通借通还机制和联合资源检索系统,实现资源的共知、共享、共用,旨在提高各省(市)高校的文献保障率和信息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知识保障体系,获得资源、资金、服务、品牌上的优势,通过联盟形成整体合力,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献信息保障”[15]。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经验,在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形成区域图书馆联盟。通过书籍文献的相互借阅这种实体性合作、数字资源的网络共享,或座谈会、访谈会等形式的经验交流,达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的目的,实现书籍文献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二,建立与其他文化机构联动机制。高校图书馆通过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各类文化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网站链接、网络宣传等方式,为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文化机构的相关文化活动进行宣传,这些机构反过来也能为高校图书馆提供资源、平台的支持。因此,自觉将高校图书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大环境中,通过与其他文化场馆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一张社会文化的服务大网,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与长效发展。

(四)创新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双向模式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重中之重在于公众的参与。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创新双向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民、惠民特征。

第一,进行受众培训。日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严格的受众培训制度,以提高馆藏图书和各种设施的利用率。我国部分知名学府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掌握查询资料的基本技能,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用户培训活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对受众进行培训,通过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帮助公众了解图书馆的整个运作流程,学会正确借书、还书,以及电子阅览室、网站的使用和操作,来提高使用者的利用意识和效率。每月或每季度举办讲座,尽最大可能让所有受众接受最新的信息及最简便快捷的检索方法。还应该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读书阅读心得交流会、新书导读等活动,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

第二,建立帮扶机制。高校图书馆走出校门,服务范围自然得到扩展,服务对象涵盖城市、农村、学校以及特殊群体读者群。首先,服务城市。政法类、教育类、医学类高校可以与城市内的社区建立帮扶机制,定期派出流动图书车深入各社区,为社区提供政法类、管理类、教育类、医学类的图书和信息,并经常举办如普法类、养生类、科普类等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讲座、活动。其次,服务农村。农业类高校以及位于郊区的高校新校区,可以通过节假日鼓励大学生开展“下乡”实践活动,为农民送书送知识,并对农村的文化馆、文化站、读书屋实行对口帮扶,促进农村基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再次,服务中小学。高校可利用休息日在城市的中小学开展送书、评书、推荐书目等活动,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热情;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进行支教、送书等活动,在锻炼大学生能力的同时,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最后,服务特殊群体。对于残疾人群,尽可能地举办送书、读书活动和相关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其积极乐观地生活;对于外国人群,可为他们提供汉语入门、中国文化及历史类书籍,借此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程,需要在良好政策环境中,借力学者理论研究、高校实际践行、社会合力推进和群众积极参与四方共同作用才能实现。而两者的融合发展,最终表现为我国文化民生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的有效推进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我国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吉发,金栋昌,陈怀平.文化管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杨克香.延伸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 ( 12) :224-226.

[3]王波,吴汉华,姚晓霞,关志英,王琼,朱强.2011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N].图书馆报,2012( 8) :5-7.

[4]云洁.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 15) :33-34.

[5]郝朝军,李增义,许福运.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J].山东省图书馆学刊,2011( 6) :55 -57.

[6]叶莎莎,倪晓建.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国内外学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术论坛),2012( 5) :37-39.

[7]贺梅萍,韦永芬.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 ( 1) :107-109.

[8]王琳.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与前景[J].新西部,2011( 7) :134-135.

[9]方波.从图书馆精神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兼与否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者商榷[J].图书馆建设,2012( 1) :9-17.

[10]张玲.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 12) :197-200.

[11]梅群.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 7) :103-105.

[12]张瑞琪.高校图书馆以“一卡通”模式向社会开放的构想——以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 12) :69-70.

[13]钱昆,崔丽媛.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 4) :168-171.

[14]陈娟.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图书情报),2012,41( 2) :73-75.

[15]孟玉梅.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模式[J].研究经济导刊,2012( 4) :236-237.

【注释】

[1]文化滞差:美国学者威廉·奥格本1922年在《社会变革》一书中提出的术语,是指精神文化或适应文化的变迁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也就是说,文化落后于科技、工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