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论的特性的基本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舆论的特性的基本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舆论,即众人的看法和意见。在西方,“舆论”一词出现比较晚,到伏尔泰、卢梭的著作中才正式出现,词义约与汉语相同,指公众的意见。舆论不久成了一个常用词和专门概念,使用广泛。到20世纪早期,舆论被当作一门独立的科学加以研究。在我国,梁启超曾经比较深入地探讨过舆论问题,形成了他的舆论观。至当代,对舆论的研究颇为重视。我国学术界也对舆论有种种解释。

第二节 新闻与舆论

一、舆论

“舆论”一词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其词源则在先秦时期。《左传》等典籍有“舆人之诵”、“舆人之论”、“舆诵”等语。“舆,众也”。所谓舆论,即众人的看法和意见。在西方,“舆论”一词出现比较晚,到伏尔泰、卢梭的著作中才正式出现,词义约与汉语相同,指公众的意见。

舆论不久成了一个常用词和专门概念,使用广泛。到20世纪早期,舆论被当作一门独立科学加以研究。美国著名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是西方舆论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22年出版了《舆论学》一书。在我国,梁启超曾经比较深入地探讨过舆论问题,形成了他的舆论观。至当代,对舆论的研究颇为重视。1986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刘建明长期从事新闻学和舆论学研究,先后推出了《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当代中国社会舆论形态》、《天理民心》、《穿越舆论隧道》、《舆论传播》、《社会舆论原理》等舆论学著作。

什么是舆论,人们给出了种种定义。

美利坚百科全书》下的定义是:“舆论指群众就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的综合。”[4]这是西方英语国家所流行的解释。

我国学术界也对舆论有种种解释。张友渔认为:“舆论是把少数人除外的社会多数人的意见。[5]刘建明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6]

我们取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的说法:“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一致的看法。”[7]舆论有三个要素,一是某个被世人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舆论问题);二是一个关注某一现实问题并对之发表意见的群体(舆论主体);三是一种经过争议讨论而终究归于一致的意见(舆论意见)。舆论的形成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舆论问题发生,意见的表露与交换,意见的取舍与综合。[8]这个定义把舆论的这些内容都概括进来了。由此可知,所谓舆论,亦即公众舆论、社会舆论。

舆论的特性,有如下一些基本点:

第一,社会性与现实性。舆论一般缘于现实生活中某一新的具体问题而发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舆论所反映的问题,多具有利害问题的性质,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社会利益相关度高,相当数量的人们都予以关注。舆论没有自己的特定的反映对象,它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捕捉到各个领域的利害问题和重要事件,作出自己的反映。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是相当活跃的,它所涉及的问题和影响的范围都十分广泛。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曼,研究舆论传播逾40年。她于1984年出版的代表作,书名就叫做《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9]

第二,评价性与公开性。舆论是一种评价性的意见,它对于自己所反映的问题,不只发发感想式的议论,而是有论断性的结论,或者赞同,或者不赞同,往往旗帜鲜明。因而,舆论总是具有宣传、监督和咨询功能。舆论又是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多为在大庭广众之中的公开言论,而非私下的悄悄话,更非潜伏着的某种情绪。舆论的评价性与公开性相辅相成。评价,公开才有意义;公开,评价才有力量。评价性与公开性使舆论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怕见报的人,实际上就是惧怕舆论。

第三,大众性与集合性。舆论是许多人的意见、大众的意见,而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看法。舆论是各种意见的集合体,是由种种不同意见集合而成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针对某个问题议论纷纷,各陈己见,通过争议、说服、仿效、权威的影响等方式,经历一定过程,最后汇合起来,对问题的若干基本点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如同百川归海。作为意见的集合,舆论不是无数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或机械叠合,而是扬弃或修正整个意见中局部的观点成分,取众人的共识。因此,舆论可以与原先的每种个人意见都不相同,但又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大众性与集合性是造成舆论威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倾向性与政治性。舆论作为大众的意见和态度,其是非、褒贬、爱憎分明,立场、观点鲜明。没有倾向性不成其为舆论。影响和决定舆论倾向性的因素很多,如党派、信仰、民族、地域、文化、职业、心理、特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里,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舆论倾向性的因素,则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因此,舆论总是有一定的政治性的。在通常情况下,政治观点不同,则舆论不同。舆论的倾向性与政治性,决定舆论有针锋相对的时候,并有舆论正确或舆论错误的判断。

第五,稳定性与变动性。舆论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要持续一个时期,舆论很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舆论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原本在变化中形成,形成之后还不断变化。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和时间的变动,有的舆论会巩固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信念,有的舆论则为新舆论所取代。舆论可以引导,正是因了其变动性。舆论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是交互作用的。变动是内容上的不断更新与积累,变动之后,前后内容仍有质的联系。

舆论的功能与作用,概括说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舆论是各种社会信息的载体。舆论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而没有特定的反映对象,于是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反映到舆论里面来,或通过舆论表现出来。作为大众的态度和意见,舆论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相当准确的预测能力。因而,舆论便成为语言化了的社会心理现象,成为许多有效信息的载体。通过舆论,可以观世俗,看政局,察民情,知得失,审征兆。有经验的执政者以社会舆论为信息库,总要想方设法了解舆论,并把它作为判断形势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其次,舆论是社会的道德法庭。道德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舆论作为众人的公开的意见,它对于客观事物作出的论断和评价,直接体现公共道德的内容和标准,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言行起约束作用,对有违公理和民意的人和事起监督作用,对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古语“众议成林”、“众口薰天”、“千夫所指,无疾而亡”,今语“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等等,生动地表述了舆论的这种道德力量。唯其如此,舆论虽不是行政手段,对人不发生强制性作用,但它又能对人们具有相当的约束力。世界上大概没有真正不惧怕舆论批评的人。在建设精神文明、优化社会环境、端正党风政纪、弘扬人间正气、荡涤污泥浊水等方面,舆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可替代的。

再次,舆论是社会的调节阀。舆论作为公众的意见,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与方式。有时,它是一种宣泄,是“出气”的。舆论还可以起宣传作用,宣传某种观点或看法。所以,它可以调节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可以对社会的思想、情绪、行为等进行宏观调节和微观调节。比如,执政者通过舆论或了解社情民意,调节自身行为;或理顺上下关系,达成某种共识。群众通过舆论,表达某种意见,反映某种要求,说话之后,情绪就平顺了。古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10]道出了舆论的这种社会调节阀作用。

当然,也不能夸大舆论的作用。认为单靠舆论就能解决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一般说来,舆论为最后解决问题做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为实际运动作前奏,并为之呐喊。如欧洲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对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后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如此。

二、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舆论与新闻关系很密切,新闻界被称为“舆论界”,人们讲舆论必及新闻,讲新闻必及舆论,否则就说不清楚。至现代社会,两者的联系更为广泛,关系更加紧密。概括说来,两者的关系主要是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舆论是新闻重要的建筑材料。各种舆论总是产生着新闻。作为公众对某一现实问题的议论和意见,舆论反映社会,反映现实,反映民意,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因此,许多舆论往往属于新闻事实,具有报道价值,一经报道出来,就构成“舆论新闻”。深入一步看,比较突出的群众舆论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与国计民生关系很大;通常属于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在“三种文明”建设中显得实在、迫切。因而舆论往往不只是仅仅值得报道,而是很有报道价值,属于重要的甚至是重大的新闻题材,报道出来即成为很有影响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乃至引爆某一社会舆论,从而非报道不可,不然就“走漏”新闻。[11]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形看,新闻总是要直接反映舆论,特别是对于那些颇有影响的舆论,新闻媒介多争相反映,“舆论新闻”从来是传播和传媒造就自己影响力与公信力的重要措施、重要条件,成为新闻传媒“有声音”的标志,成为新闻传播“三贴近”的表征。“舆论新闻”是“叙言”的,对于新闻的内容构成亦具有良性作用,使之兼备“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功用。因而,新闻传播从来不曾缺少社会舆论的内容。中外新闻史上的许多大新闻、好新闻、有影响的新闻,都是“舆论新闻”。比如新华社1978年12月28日发《读了公报说说心里话》,2002年11月9日发的《巴山人民喜看十六大召开》,中国新闻名栏《人民日报》“今日谈”所发一些言论,等等,都是直接反映社会舆论的。

2.新闻是舆论的重要媒介。舆论的产生和最终形成有赖于信息,也有赖于传播。唯其如此,新闻就成为舆论的重要媒介,对舆论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新闻在很多方面许很多时候掌握着人们思考问题所需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舆论的生成。在许多场合,新闻如果不提供事实,不提供话题,舆论就无从产生。良好的社会舆论尤其离不开新闻的作用,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直接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和质量。新闻是怎样决定社会的舆论呢?

第一,引发舆论。原先没有舆论,风平浪静,或者起始没有这方面的舆论,公众注意力不在此处,其时,新闻成为舆论的诱因。一条新闻报道出来,于是迅速引起公众广泛的注意,引起纷纷议论。若新闻再号召“大家都来讨论”,更引发众说纷纭。经过一阵七嘴八舌之后,最终形成某种为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致性意见,这是新闻作为舆论媒介的最常见的形式。美国学者库恩在其著作《新闻界与外交政策》中指出:“新闻界也许不能经常成功地告诉人们持什么观点,但它能极其成功地告诉读者应该考虑些什么问题。”[12]如《经济日报》1987年“关广梅现象”的连续报道,就在当时引起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热点。2000年,胡舒立领军的《财经》杂志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引起人们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强烈关注;之后又推出《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等报道,揭露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我国证券界也开始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这样的事例很多。通常的情况是,推出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就随之产生什么样的社会舆论。自然,作为社舆论的诱因和前导,所提供的新闻需要有足够的问题性和冲击力,报道的新闻事实应当完全具备“舆论问题”性质,涉及的问题必须具有公共性、新异性和争议性。

第二,催化舆论。舆论的完全生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往往起催化剂的作用。当舆论产生之后,新闻对舆论的反映,新闻提供的各种信息,新闻所创造的氛围,便对舆论起化育作用。新闻能够把分散的、影响有限的、层次不高的、不成熟的舆论,化育成为集中的、影响大的、高层次的、成熟的舆论,使原先的舆论得以成气候甚至成大器。比如新华社1988年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1992年播发的《关于股市的通信》,都是在全国物价和股市大面积波动,人们议论纷纷时推出的报道。报道提供的事实与观点,引起全社会上上下下普遍关注,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的实情与本质,推进了这方面改革的探索与深化。

第三,调控舆论。舆论初步形成了,种种舆论成多元局面,这时,新闻便成为调控舆论的按纽。新闻或者为舆论提供阵地,或者不为舆论提供阵地;对某些舆论或者肯定,或者不肯定。新闻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式,或者使某种舆论升温,加大强度,增加生存的空间与时间;或者使某种舆论降温,受到冷落或制约,直至自行消失。一般说来,新闻对舆论的这种作用是肯定要发生的。在新闻一头,不可能对舆论坐视不管,任其自生自息;在舆论一头,不可能摆脱新闻的影响,拒不接受调控。在通常情况下,新闻为某种舆论升温增力,这种舆论肯定会升温增力。黄色出版物毒害青少年学生,成为千千万万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头之痛,亦构成社会大患,社会舆论一直反映十分强烈。新华社1995年12月17日播发的《一位母亲的呼吁》,就把这种舆论推向了国家舆论的高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扫黄打非”的斗争。新闻对某种舆论实施制约,这种舆论就难以存在和发展。2003年春节前后,广东陆续发现“非典”病例。由于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谣言和其他小道消息借助手机、电话、网络等传播手段迅速蔓延,闹得沸沸沸扬,一些疫区城市的人们笼罩在极度恐慌之中。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会和媒体的公开报道,使人们及时了解了“非典”的有关信息,平息了各种谣传。由此可知,新闻调控舆论通常有两手,一手是弘扬正确舆论,一手是制约负向舆论。

三、新闻舆论

通过新闻手段,以新闻传媒为载传工具的社会舆论,叫新闻舆论。新闻舆论只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新闻媒介所传播的舆论,新闻工具和新闻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舆论,应当不算在内。如果这种社会舆论由新闻媒体再传播开来,就变成新闻舆论了。新闻评论大抵全都是新闻舆论,相当多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舆论的载体。

质言之,新闻舆论是舆论主体借助新闻传播方式所表达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大抵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闻传媒作为“喉舌”推出的舆论,另一部分是来自社会的舆论即传媒对社会舆论的转述。两部分舆论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党舆论,即执政的政党和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见与评价,通过新闻舆论表达出来。政党新闻舆论是最高层级的新闻舆论,通常构成其间新闻舆论的主旋律,新闻舆论因之而具有国家舆论的性质。第二层次是社团舆论,即种种团体社会力量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舆论的新闻化。社团新闻舆论因其团体性而具有社会知觉性,总是构成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层次是群众舆论,或曰公众集合舆论,主要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众意见,新闻传媒因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传播开来。不管是哪个层次哪个部分的新闻舆论,都归于舆论的社会本质。应当予以辨认和确认的是,新闻舆论在任何情况下并不等同于“新闻界的舆论”。新闻界任何时候都只是舆论代表机关,其作为舆论机关的直接发言和所说的话,绝非一己之意见,而是体现其所从属的政治与政治力量的利益和立场、倾向、观点。

新闻舆论相对于其他社会舆论,具有自己的特性。[13]一是自为性。新闻舆论不是无组织的、抽象的、漫无目标的,而是有组织的、具体的、有特定指向的,既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又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总是比较确定有序。这在哪些重大的新闻舆论,由重点报道和评论推出的新闻舆论,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正面立论,还是反手擒题,都是这样。前瞻性的新闻舆论更是非常强烈地显现出这一点,其自为性与前瞻性互为因果。总之,相对于一般社会舆论的随机性、自在性和自发性,新闻舆论表现出执意有为的意识和意志。二是隐蔽性。这主要是指以新闻报道为载体的新闻舆论。新闻报道是报道新闻事实的,又用事实说话,因而,新闻报道亦即新闻舆论,新闻事实所说的“话”即“意见”。新闻报道的这种意见是“无形的意见”,它并不像通常的舆论观点那样,是明摆着的,而是隐身在事实背后,潜藏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有时,这种意见还需几番琢磨破译。甚至,报道发表与否本身也构成了意见。此即新闻舆论的隐蔽性,新闻舆论的隐蔽性就是这样产生的。新闻传媒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新闻报道占住新闻版面或新闻节目的大部分,所以,隐蔽性成为新闻舆论的又一个特点,它与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舆论的公开性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强制性。新闻舆论是社会共同性和公共程度最高的舆论,许多新闻舆论直接表达政府的意见,有强大的权力支撑。并且,它凭借新闻的特点和优势,能够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对全社会和广大公众发生普遍的影响,对其他社会舆论发生影响,对种种社会力量发生直接的作用。通常的情形是,新闻传媒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而响应,顷刻之间,新闻舆论转换成社会舆论,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辐射力,最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公论。这显然没有哪一种舆论可比。哪一种舆论都不可能像新闻舆论这样快速而强力。新闻舆论的强制性就是这样产生的。新闻舆论的这种强制性在发挥它的舆论监督功能时,尤为明显,并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成为孙案报道的第1篇。随后,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关注,人民网、《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新华社等媒体纷纷转载或进行后续报道,形成声势浩大的新闻舆论,强大的新闻舆论导致全国性的社会舆论。一时间,两种舆论交替作用,成为社会舆论的大热门。6月5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之后,国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1982年以来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四是多样性。新闻舆论与其他舆论相比较,其形态多样化。除通常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外,受众来信、受众调查、媒体组织的社会讨论、民意测验、媒体对话等等,都成为新闻舆论的具体样式。新闻舆论同其他社会舆论一样,具有表达的开放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新闻舆论广开言路,具有多元色彩,其间有种种不同观点及其交锋。

新闻舆论作为一种舆论的类型和类型舆论,其产生是必然的。新闻经常反映社会舆论,而某种社会舆论一经新闻传播,就转换为新闻舆论。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决定了,新闻不可能不充任这种角色。在更多的情况下,新闻事业的拥有者要通过新闻媒介,通过对一些新闻事实的报道、解释和评价,表明自己对某社会事务的立场与观点,即表达自己的舆论。可以说,遇事诉诸新闻舆论,构成了一种新闻舆论手段和新闻舆论策略。因此,能够看到,在社会生活中,新闻舆论很活跃;至当今时代,新闻舆论乃是家常便饭。许许多多新闻报道,新闻信息即新闻舆论,新闻信息的发布即新闻舆论的生成。至于通过新闻评论推出新闻舆论,更成为重大新闻舆论的惯例。

新闻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自从有了近代新闻事业以后,凡社会的重大舆论和重要舆论,那些能够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舆论,多为新闻舆论,或者与新闻舆论大有关系。至现代社会,新闻舆论不仅具有舆论文本功能,而且具有舆论范本功能,成为舆论世界的“执牛耳者”,成为左右其他社会舆论的舆论,直接从根本上决定整个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决定社会舆论总体的品质、形态与强度,从而构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极。新闻舆论不仅发挥着自身功能,而且经过积累和沉淀,生成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力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直接作用和重要作用,对社会的未来和未来社会产生相当的影响。这些,使新闻舆论最终综合生成强大的内在力量,成为主宰社会的一把利剑。[14]

显而易见,在新闻舆论这里,可能是一片蓝天,也可能是一方陷阱,蓝天与陷阱就在咫尺之间。正确把握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坚持推出正确的新闻舆论,那就扶摇直上蓝天。如果不是这样,新闻舆论不仅不能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福音,而且将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实际上,在新闻领域,从来就有两种新闻舆论:正确的新闻舆论和不正确的新闻舆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应当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