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

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经过重新创办、改进、调整和兴盛后,目前正步入竞争时期。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经媒体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财经媒体的发展格局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数量庞大,财经类报纸有200多家,财经期刊有100多家,财经频道有50多家。其次,财经媒体的同质化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经过重新创办、改进、调整和兴盛后,目前正步入竞争时期。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经媒体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财经媒体格局步入结构调整期

当前,财经媒体的格局相对稳定,在报纸方面,形成了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在期刊方面,形成了以《财经》、《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商界》、《第一财经周刊》等为主体的专业化和通俗化并存的财经期刊格局;在电视方面,形成了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第一财经两种专业化财经频道并立、地方财经频道各显神通的格局;在网络媒体方面,形成了新浪财经、网易财经、和讯网等财经新媒体。然而,财经媒体的发展格局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财经媒体总体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数量庞大,财经类报纸有200多家,财经期刊有100多家,财经频道有50多家。然而,当前中国财经媒体的受众数量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数字。因此,许多财经媒体将在不断的竞争中转型或消失。有研究者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第一财经频道的收视率进行分析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股市行情持续低迷给专业电视财经媒体带来了很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收视率、触达率、受众忠诚度下降及其所反映的受众群流失、节假日时段收视率严重下降等。”[27]同时,各类型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新浪、网易、和讯网等网络财经媒体的崛起,进一步冲击了传统财经媒体的发展格局。因此,各财经媒体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调整和改革。

其次,财经媒体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仅仅以市场定位来看,《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财经媒体大同小异。“主要财经类报纸的目标读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等方面基本上是重合的,它们诉求的主要读者集中在城市中产阶级和部分社会精英阶层上。根据社会学家形成的共识,中国橄榄型社会结构还远未形成,中产阶层人数还不庞大。财经类报纸这一定位实际上走进了两大误区。一是高端读者有消费能力但不一定有消费需求;第二个误区是目前环境下,财经类报纸一味走全国化显得空泛。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读者和广告商都具有地方性特征。”[28]

再次,财经媒体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区域性财经媒体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具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几乎都位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其他地区财经媒体发展实力薄弱,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等地尚无具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经媒体也较为匮乏,除了2010年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与宁夏卫视合作开设了财经频道外,财经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仍然很狭窄。即便有区域性的财经媒体,但发展后劲不足,如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化财经媒体《浙商》、《新沪商》、《苏商》等发展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财经频道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甚至走向了娱乐、旅游等方向。

因此,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必将步入结构调整与完善的时期,从而形成竞争格局合理、媒体分布均衡、差异化明显、全国与区域协作发展的财经媒体生态环境。

二、建立跨媒体财经新闻集团,实施集团化多种经营

建立跨媒体财经新闻集团是财经媒体实施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财经媒体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美国的道琼斯公司、彭博通讯社等都是跨媒体财经新闻集团发展的范例。如道琼斯公司拥有《华尔街日报》(含亚洲版和欧洲版)、《远东经济评论》、《巴伦周刊》、《财智月刊》等纸质媒体;道琼斯路透商业资讯网、华尔街日报网等网络媒体;CNBC商业财经新闻频道、60家广播电台等广播电视媒体;此外还拥有道琼斯指数、道琼斯全球股票指数、道琼斯互联网股票指数以及专门为中国市场编制的道中、道中88、道沪及道深指数等数据产品。这种跨媒体、多种经营的财经新闻集团,为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参照。

目前,我国财经媒体中具备这种跨媒体整合能力的有“联办系”和“第一财经”。“联办”的前身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现名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联办系”是业界对“联办”所创办的一系列媒体的简称。目前,“联办系”已经成为拥有《财经》、《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红周刊》、《成功营销》、《地产》、《中国汽车画报》、《动感驾驭》、《电脑时空》、《信息方略》、《体育画报》、《美好家园》、《新旅行》、《Lens视觉》、《Time Out》中国(北京)版、《Time Out》中国(上海)版、《Time Out》北京英文刊、《Time Out》上海英文刊、《His Life他生活》、《红秀Grazia》等19个品牌杂志,以及包括和讯网、财经网、支点网等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大型跨媒体传媒集团。

“第一财经”则拥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出版等媒体,第一财经(地面频道)、宁夏卫视(卫星频道)和东方财经(数字电视频道)。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还将自己丰富的品牌节目资源及广泛的专业财经资讯资源在出版上二次利用或N次利用,出版专业财经书籍,为自己获取广告以外的收入创造条件;另外“第一财经”还将布阵互联网,建立数据库,发展各类信息增值业务,开发基于媒体业务的衍生产品,进一步从内容上支撑媒体发展,并改变以广告收入为支撑的单一盈利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传媒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财经和宁夏卫视在2010年进行了合作,利用第一财经的资源优势,宁夏卫视被打造为以“财经”为特色的西部频道,不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在内容上,这项合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29]

作为我国传媒业的一个基本现实,就是产业经营的“碎片化”——一个个“小而全”的彼此割裂、互不链接的经营实体,在一种初级层次的经营水平上高成本、低效率地运作着。即使是那些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的媒体,也往往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便很快触及了经营发展中的“透明的天花板”,面临着低水平上的“增长的极限”。[30]虽然“第一财经”和“联办系”拥有多种媒体形式,但是我国财经媒体总体上也存在着这种碎片化倾向。因此,财经媒体需要突破地域和媒体的界限,实现经营模式的深刻转型,整合媒体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媒体产业链形式,提升财经媒体竞争力。

三、拓展数据库资源,开发内容衍生品

世界知名的财经资讯机构,如彭博通讯社和路透社集团,它们的盈利靠的并非财经新闻,而是财经数据:大量的经济金融数据、研究报告以及分析。

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信息”的产品主要是通过特别设计的终端机呈现的实时财经数据及图表、分析软件、交易记录,并通过电子、平面、电视与广播新闻进行传播。这些产品已经营销到全球各地的证券交易商、投资银行、金融机构及研究机构。2010年,彭博社收益近70亿美元,纽约时报公司为24亿美元,汤森路透公司为130亿美元。但汤森路透公司的营业毛利率为19.6%,纽约时报公司为10%,彭博社则高达30%。2012年,彭博社还新建了两项网上订阅服务——“彭博政府”(BGov)和“彭博法律”(BLaw),每项服务都提供庞大的数据库、分析软件和相关新闻,是专业人士必备的“宝典”。[31]

汤森路透的前身是1851年在伦敦成立的路透社,2008年4月17日,汤姆森公司与路透社正式合并,汤森路透诞生。合并后的公司继续提供金融、医疗保健、法律与法规、科技税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同时汤森路透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汤姆森科技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合作伙伴,为专利审查提供关键工具。它还同中国科学院合作主办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第一家用英文提供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注册信息全部内容的专利信息提供商。最有趣的应该是每年汤森路透都会利用其研究解决方案Web of KnowledgeTM中的数据,采用定量分析,预测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人员。汤森路透是唯一采用定量数据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机构,自2002年起,共有21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赢得诺贝尔奖。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汤森路透在数据产品开发与使用上的先进性。

国际知名财经媒体也纷纷开展了数据产品开发工作,如英国《金融时报》的“金融时报指数”、道琼斯公司的“道琼斯指数”、《日本经济新闻》推出的“日经225指数”等。然而,目前我国大量的财经媒体仍然停留在“财经新闻”本身,对自身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仍然是“新闻提供商”。但是,“数据库吃掉媒体,通讯社逐渐向咨询社过渡,似乎成了一种趋势,这种情形在中国也已初露端倪”[32]

2004年9月,第一财经有限公司推出了“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媒体指数。“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最大的上市公司纳入并统一在一个指数当中,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实时跟踪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状况的综合基准指数。这一指数除了在上海的媒体中发布外,还通过路透社、CNBC、《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发布。这对于推动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第一财经研究院成立,主要业务包括:财经信息加工、行业研究与数据库、咨询服务、各类指数与榜单等。第一财经研究院推出了面向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内参版”、“金融版”、“证券版”、“行业版”四大模块组合而成的“第一财经高层决策参考系统”;开发了中国内地首个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首个阳光私募基金数据库,以及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数据库;推出了中国私募基金排行榜、金融理财产品排行榜、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等榜单。

成立于1994年的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Wind资讯)是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在国内市场,Wind资讯的客户包括超过90%的中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在国际市场,已经被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中75%的机构是Wind资讯的客户。[33]同时国内多数知名的金融学术研究机构和权威的监管机构也是Wind资讯的客户,大量中英文媒体、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经常引用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在金融财经数据领域,Wind资讯已建成国内最完整、最准确的以金融证券数据为核心的大型金融工程和财经数据仓库,数据内容涵盖股票、基金、债券、外汇、保险、期货、金融衍生品、现货交易、宏观经济、财经新闻等领域,对新的信息内容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新以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针对金融业的投资机构、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监管部门机构等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Wind资讯开发了一系列围绕信息检索、数据提取与分析、投资组合管理应用等领域的专业分析软件与应用工具。

四、资本运作逐步深入

20世纪90年代后期,报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市场化。1996年,随着“政府机关不得办报”和“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摊派发行”两条禁令的颁布,报纸开始走向市场,寻求资本联姻。1999年,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1999年第82号文件)。文件对媒体的融资问题作了规定:“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经营部门可以成立公司“吸收国有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200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17号文件),提出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的股份制改造、电视剧的制作、图书发行机构的运作等在确保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可以吸纳国外和国内非国有资本,从而放宽了社会资本和外资的进入条件。200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再次重申“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只允许“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发行集团、电影集团经批准可以吸收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但实际上,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受我国传媒业巨大盈利空间的诱惑,纷纷采用迂回的战术绕过政策障碍。如1980年,电子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团)共同创办了中方控股的《计算机世界》,该报以纯粹科技和产业新闻报道为内容,不涉及政治和社会舆论,所以获得了批准。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办的新财经媒体正是资本联姻的结果。2001年,山东三联集团首期注资4000万元创办了《经济观察报》;2001年元旦,南方报业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并引入上海复兴实业集团1500万元参股资金创办了《21世纪经济观察报》;上海强生以299万元收购《新财经》20%的股份后,又出资200万元与世纪出版集团组建上海理财周刊广告公司,占股20%,成为《理财周刊》的股东。此外,《竞争力》的投资方是三联书店,《新财富》的投资方是投资《新周刊》的深圳全景网络有限公司。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媒体的资本运作将逐步深入,资本联姻的模式也将多样化,如引进业外资本、上市融资、合作经营融资、吸纳国外资本等。

2008年10月,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资本联姻进入了更深层面。《每日经济新闻》创刊于2004年12月,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成立,后来解放日报集团退出,由成都商报社负责。2008年10月,由成都商报社、博瑞投资集团、博瑞传播三家共同出资6000万元,注册成立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有限公司,其中:成都商报社出资2400万元,占总股本40%;博瑞传播出资2100万元,占总股本35%;博瑞投资集团出资1500万元,占总股本25%。由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经营《每日经济新闻》。博瑞传播关联交易公告称:“成都商报社拥有一支成熟的财经证券新闻采编队伍,多年来,其提供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为业内称道,并得到读者认可;博瑞投资集团具有丰富的实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博瑞传播作为资本市场传媒类的上市公司,有着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三方一致同意在共同运营《每日经济新闻》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互补,打造面向全国的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财经主流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有限公司的成立表明报纸出版业务第一次被允许进入资本市场。有评论称,虽然这只限于财经类报纸出版业务而未涉及时政类报纸出版业务,但这是中国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未来公司和整个行业都可能受益于这一改革进程。[34]

五、加强与国际财经媒体的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财经媒体如《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都将对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强与国际媒体的合作将是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媒体的成功经验,我国财经媒体才能更快成长,进而产生世界影响。目前我国财经媒体已经开始了与国际媒体之间的合作。

2003年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与CNBC亚太频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CNBC的全球收视网络,第一财经频道向亚洲、欧洲以及美国的商界人士提供最及时、最热点的中国财经信息节目《中国财经简讯》。除实时新闻节目外,双方还倾力打造一系列深度杂志型财经栏目,包括以哈佛案例为基础的创新型谈话节目《决策》,关于如何在组织中创新的高端商业访谈节目《商业新思维》,关于企业如何实现有效合作共赢的访谈节目《合作正当时》以及人物访谈节目《商业领袖》、《亚洲经营者》和《中国经营者》等。《中国财经简讯》和《中国经营者》两档节目在CNBC电视频道中播出是中国大陆电视节目首次进入国际主流媒体。第一财经频道通过国际合作,赢得了向世界播报中国财经信息的机遇,在国际主流电视网中获得了一个准点的、长期的新闻直播平台。

另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央视财经频道与路透社、CNBC、彭博社等国际权威财经媒体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开播十个月之际,携手CNBC、路透财经重磅推出资本市场类节目,对全球资本市场进行实时播报和解读。与CNBC合作的《每日亚太财经》对亚太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与路透财经的合作主要针对欧美股市进行实时播报解读,从而实现了对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覆盖,真正实现与全球市场同步,与全球经济运行同步。这次与CNBC、路透财经的合作是央视财经频道国际化的又一次提升,进一步扩展了财经频道的国际通道。可以想见,与国际媒体的合作将成为今后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合作形式将不再仅仅是内容资源的合作或播出平台的嫁接,而是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

【注释】

[1]沈毅:《中国经济新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2]米艾尼:《〈市场报〉转制记》,《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10月20日。

[3]雷凡:《锐于进取勇于开拓——安岗主持创办经济日报工作纪实》,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837,2012年6月7日访问。

[4]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页。

[5]洪宾:《当代中国财经传媒:嬗变、超越与扩张——试析近期财经传媒热的时代演变历程、内在动因及发展趋向》,《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6]朱佳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7]《同一个市场同一个梦想——写在证券时报创刊15周年之际》,《证券时报》2008年11月27日。

[8]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年第6期。

[9]李佩钰:《关于新时期经济类报纸发展的思考——从〈中国经营报〉的发展谈起》,《中国报业》2001年第5期。

[10]吴玉兰:《中国财经类媒体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11]张原:《新时期中国经济类报纸发展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2页。

[12]《〈中国经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作客新浪》,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110/1711300804.shtml,2012年6月12日访问。

[13]何力:《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的两年》,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4/46855.html,2012年6月12日访问。

[14]新浪网:《总编理念与传媒精神》,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72页。

[15]赵金:《财经媒体的发展新趋势:访〈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上。

[16]《一个专业化电视频道的成长路线图——由“CCTV-2到CCTV经济”的四个关键阶段》,参见央视网,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1066/20031016/101390.shtml,2012年6月12日访问。

[17]温天:《东视财经——我国第一档财经电视节目出台记》,《当代电视》1995年第1期。

[18]孙立平:《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9]漏丹:《央视、东方改版:财经类频道概念竞争的巧合》,《经济观察报》2003年11月3日。

[20]郝丽娟、马宁东、吴海栋:《频道专业化与栏目生存——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服务频道特征分析》,《中国记者》2001年第12期。

[21]袁正明:《乘着理想的轻舟——庆祝中央电视台成立45周年断想》,载罗明:《电视媒介的市场对策——中国电视经济节目运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2]朱艳燕:《央视荧屏再度变脸经济频道全新亮相》,《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10月14日。

[23]黄梦阮、詹正茂、陈晓清:《电视财经频道的节目形态和内容比较研究》,《声屏世界》2008年第8期。

[24]本刊记者:《专注“打开经济问号”——央视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9月下。

[25]吴菲菲:《财经频道改版成效显著占据全国财经节目市场份额的70%》,参见央视网,http://ad.cctv.com/special/news/20100120/103086.shtml,2012年7月10日访问。

[26]于玮:《以民生观念解读财经电视节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6期。

[27]闻洪涛:《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专业电视财经媒体的收视现状、问题及对策》,《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28]饶文靖:《财经类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及其原因、后果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4期。

[29]刘思伽:《专业化与品牌化:国内电视财经栏目发展路径》,《新乡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0]喻国明:《如何突破传媒经营的“碎片化”状况——“合竞”时代下传媒资源链接模式及其规则再造》,《新闻前哨》2007年第7期。

[31]唐昀:《彭博社“蓬勃”之路》,《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2月17日。

[32]贺宛男:《财经报的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33]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wind.com.cn/aboutus.html,2012年12月1日访问。

[34]曙光:《博瑞传播:率先直接参股报社》,《羊城晚报》2008年10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