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趋势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趋势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初,M50与上海市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签署工业旅游开发协议,正式涉足工业旅游领域。此外,2011年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后,设立了四个管理部门,进行园区的管理与维护,以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形成工业旅游业态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上海案例分析_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7.2.2.1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M50艺术产业园位于上海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约40000m2,是上海开发较早,市场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工业旅游景区,从废弃的纺织工业建筑群,到承载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工业旅游业态,M50的工业旅游发展过程和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1)资源

M50园址原为信和纱厂,是上海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族企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1999年上海春明粗纺厂停止了原主业的生产,厂区建筑空置。园区拥有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类工业建筑50余幢,是上海市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作为上海民族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发展的见证,其工业文脉资源特色和价值突出,工业景观的文化气息浓郁,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征。

(2)业态

发展历程:春明粗纺厂停产后,建筑空置,2000年起,M50园址的业主方为解决这一问题和工人的生活问题,开始以低廉的价格向外租赁。2001年开始,园址由上海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画家薛松在2001年成为将个人工作室进驻莫干山路50号的第一位艺术家;2002年,香格纳画廊等第一批画廊、丁乙、张恩利等一批艺术家陆续进驻;其后,逐渐引进更多的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机构和设计企业,逐渐发展为艺术集聚区;2004年,“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2005年上海市经信委正式将莫干山路50号授牌为M50创意园,其后园区地租开始迅速增长,更多画廊和商业机构,园区业态内容日渐丰富多元,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健全;2011年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首批以字母和数字工商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同年正式更名为M50艺术产业园。经过15年的业态发展,至2015年,M50艺术产业园内先后入驻2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150家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高等艺术教育等机构。这些机构与园区内的工业文脉旅游资源相互映照,营造了带有浓厚工业文脉气息的艺术创意氛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文化艺术创意从业者、爱好者、旅游者等。

旅游产品:早在2004年,M50就开始接待艺术访问团与参观团,如16号楼的香阁纳画廊。2006年初,M50与上海市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签署工业旅游开发协议,正式涉足工业旅游领域。为拓展客户群体,M50设计了内部主题旅游线路(表7--10),线路上的每个景点都会有一位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所在公司的情况。此外,还通过与周边景点协作,形成了“造船厂—M50—田子坊”等旅游线路,推进业态发展。

表7--10 犕50内部工业旅游主题线路

资料来源:M50艺术产业园网站。

客源市场:M50是开放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收门票,游客主要因相关媒介报道及口碑传播等慕名而来。M50的浓郁工业文化气息与当代艺术氛围,以及动态更新的各类艺术展及创意活动,被时代周刊、韩国KBS、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工业旅游与城市旅游品牌项目,游客数量持续上升。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累计接待团队游客27143人次、散客125400人次;2012年,M50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000人次,其中以国外游客为主。2012年M50建立了接待中心,作为其工业旅游的指挥调度中心、信息传播中心、交流合作中心与咨询中心,陆续推出了大量相关宣传媒介材料,进一步推进了市场开拓,提升了服务质量。

品牌塑造与输出:M50艺术产业园注重品牌的塑造,2005年被评为“上海师大最优影响力的创意园区”,2006年获选为“上海十大时尚地标”第一名,同年由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获选为“中国最佳创意园区”,2010年获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3A级旅游景区”,2012年成为全国首家拥有著名商标的文化创意园区品牌。随着品牌形象的确立,为扩大品牌效应, M50艺术产业园的管理经营主体上海纺织集团开始进行品牌的输出与拓展, 2010年6月,上海纺织集团开始重新调配资源,将旗下近50家创意园区合并为三条品牌产品线,“M50”被确定为“时尚文化”的园区品牌,作为这一品牌产品线的代表性品牌,已经形成了“4+1”园区品牌系列(表7-- 11)。通过品牌输出接管了位于闵行的、宝山、黄浦和普陀桃浦的四个园区,M50时尚文化园区产品系列的总量是4+1,即M50莫干山路园区、M50卓维700园区、M50西郊鑫桥园区、M50半岛1919园区,和一家有M50实现品牌输出、由外部团队管理运营的M50西部桃浦园区。通过品牌输出,外部管理从2010年第一个品牌通过品牌输出,

表7--11 犕50品牌系列园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网上相关资料整理。

(3)治理

M50在上海市政府的统一主导下,经由上海市经委、上海市规划局、普陀区政府的规划和推进,在相关投资公司规划的开发的同时,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下属的春明纺织厂向承租户出租并收取租金,又逐渐在艺术家、文物保护专家等的参与和介入下,在保护工业遗产资源同时,通过创意设计提取和呈现其工业文脉特征和内涵,不断促成文化创意产业在园区内的集聚(图7-6)和旅游市场的拓展。M50创意园能够形成并维护传承工业文脉以及当代文化创意特色的原因,除了初期低租金吸引艺术家入驻,其后对工业文脉资源正确认知和景观再生开发外,管理经营方在内部经营者管理方面也管控得十分严格,依据不同的经营者与进驻时间给予相应的租金,保证了其业态发展与M50定位相符。此外,2011年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后,设立了四个管理部门(图7-7),进行园区的管理与维护,以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形成工业旅游业态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图7-6 M50艺术产业园的治理主体及其作用关系

资料来源:洪启东,童千慈.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J].城市观察,2009 (3):96-104.

综上可知,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体现为:文脉型工业旅游资源是文脉型工业旅游的发展基础和依托,在城市和产业转型背景下,工业废弃地的资源得到重新认识,作为工业遗产资源进入了企业(物权所有方)、艺术创意人士、政府等治理主体的视野,在资本、政策规划、创意(文化)等治理因素的作用下,其物质空间得以适用性再利用,文化内涵得到阐释和解说,文脉型工业旅游资源被激活,发展成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其后,在业态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业态品牌逐步形成,治理主体开始进行品牌输出,从而推进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由微观向宏观发展,并可能逐步嵌入城市整体旅游业发展,并成为城市地方性文化和精神的表征。

图7-7 M50艺术产业园运作管理部门与工作内容

资料来源:洪启东,童千慈.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J].城市观察,2009 (3):96-104.

7.2.2.2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南区17—2号,专业生产“养乐多”活性乳酸菌乳饮品,是日本Yakult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二家子公司,于2004年8月10日成立,公司成立2年后,于2006年8月开展工业旅游项目。

(1)资源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工厂是目前日本Yakult集团全球35个工厂中,设备最先进的工厂,生产能力为每天120万瓶,企业生产的产品“养乐多”在食品饮料行业品牌知名度很高。建厂之初,就设立了全封闭的可供游客参观的透明游览通道,与先进的生产设备,精细严格的生产管理,以及企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等共同构成体验型工业旅游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生产流程参观、产品品尝、参与制作等工业科普体验,提升游客对产品质量、安全性的信赖度和企业文化形象的认可度。

(2)业态

旅游产品: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的体验型工业旅游产品以健康为主题,免费参观并提供舒适大巴免费接送游客,每周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的9:00—16:00。从2006年8月开放时的2个参观点和单一线路,发展到2015年的7个参观景点、三条不同的线路。目前,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针对不同年龄的客源设计了成人、儿童、中小学生大型团体三条工业旅游线路(表7-- 12),游览时间不同,内容有所差异,但都基本包含企业介绍、生产过程参观、健康知识宣讲、参与互动活动等以企业生产体验为主的元素。而且,每条线路中参与体验环节占全部游览时间的30%~50%,大型参观团体的体验活动异常丰富,可占总时长的60%。

表7--12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的旅游线路

资料来源: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网站。

客源市场:上海益力多公司自2006年8月开展工业旅游以来,至2012年底共接待游客30多万名。2012年,工厂开放300天,全年共接待游客35036名,其中国外游客941人。2015年工厂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

空间联动:上海益力多公司距F1赛车场仅5分钟、距马陆葡萄园10分钟车程、距南翔古漪园15分钟车程,游客在旅行社等媒介机构的组织下,通常愿意选择联程参观上述景点,上海益力多公司的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因此与周边临近区域的其他类型旅游业态联动发展,拓宽了市场和发展空间。

(3)治理

上海益力多乳酸菌乳品有限公司的工业旅游治理主体即企业本身,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中(图7-8),广报部下设工厂参观科负责工业旅游工作接洽散客与团队参观,并配备专职管理者1名、讲解员6名负责工厂工业旅游项目的日常运营。此外,企业先后并制定了《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应急预案》《养乐多上海工厂参观社内执行手册》《工厂参观接待服务规则》《工厂参观用车规则》等规章制度规范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旅游服务工作。

图7-8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养乐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申报材料,2007。

综上可知,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体现为:品牌性工厂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是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和依托,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中,企业主导对工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并注重参与体验项目的设计和功能的提升,放大体验效应,从而转化成为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为游客获得与日常生活迥异的感受与科普教育体验,提升其对企业的认知和认同。其后,在业态后续发展中,基于自身的空间区位条件,探索和实践与周边工业旅游业态或其他旅游业态的联动发展,拓宽市场和业态发展空间。在这种工厂企业的工业资源经体验性设计开发生成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业态空间联动发展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主导者一般为工业企业本身,企业也会在适当的发展阶段和条件下寻求与其他相关企业、旅行社等旅游媒介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

7.2.2.3 文脉体验交互型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地处吴淞工业区南端,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101号,占地498亩,是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1)资源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园区前身为上海铁合金厂,隶属于上海仪电集团,曾经是我国冶金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厂区体量大,编制内工人数量最多时达到6000人。铁合金厂厂房与厂区风貌体现出上海重工业发展时期的特色形态,仍在生产时,曾作为电影《上海1920》(尊龙主演)、《醉拳Ⅱ》(成龙主演)和《叶问》(甄子丹主演)的取景地之一。上海铁合金厂曾经也是上海工业耗能和污染大户,2006年6月,按照上海市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停止了工业生产,原有的厂房设施、厂区风貌、生产历史成为工业文脉资源。2007年12月,在上海市相关部门及宝山区政府支持下,上海仪电集团于此处启动了国内首家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根据其开发规划,园区按照高标准、示范性、综合性的原则,注重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展示交易、研发创新、产业集聚、技术服务、宣传推广、综合配套六大功能[1],并强化绿色低碳园区的建设理念,着力开展遗留工业建筑的节能改造、厂区风貌的维护再生和后工业景观建设,传承地方工业文脉。

(2)业态

旅游产品: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一期建成区于2008年6月开园,园区内建设了5.3万m2的后工业景观示范园和世界上第一个以利用废旧钢铁为主的钢雕艺术公园[8],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工业遗存和工业风貌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发掘、留存和创新利用,工业印迹的保留和完整再现辅以游览线路的设计,引导游客切身感受厂区的发展历史,也描述出工人阶层曾经的生活工作行为所塑造的层累性行为文化空间[9]。这种景观形态不仅传承了地方工业文脉,连接了地方工业记忆,同时也体现了园区定位的节能环保理念,产业空间的过去和现在、衰退产业和新兴产业被连接在一起,为游客展现出时间进程中产业变迁所带来的空间更迭。此外,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在注重文脉传承的同时,也注重体验空间的设计和开辟,规划建设了一部分适合游客休闲青少年运动的游憩与运动空间,并动态开展主题展会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参与体验程度和体验质量。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因地制宜地设计了9个旅游功能区(表7--13),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工业旅游客源需求设计了3条旅游线路(表7--14),总游览时长3小时,配备了中、英两种语言的讲解服务。此外,也能根据旅游团体的专门需求调整有关旅游产品。团体游览需要通过指定的旅行社接洽,一般游客凭参观券入园,商务型客户需要单位介绍信及相关证明,游览费用也有所差别(表7--15)。

表7--13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旅游功能区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内部材料,2008。

表7--14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旅游线路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内部材料,2008。

表7--15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游览费用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内部材料,2008。

盈利模式: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在运营过程中,盈利并不依靠工业旅游项目,而是依赖租赁开发和租金收入维持园区运营,但园区引进入驻企业的标准较高,要求企业经营业务复合园区的环保节能产业定位。随着招商的不断深入,园区的赢利模式有所调整变化,只租不售的经营业态转变为租售并举。

客源市场:2008年6月,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正式开放;10月份钢雕公园落成,举办了2008年“国际钢雕艺术节”开幕式、2008年国际工博会国际节能环保论坛,当年累计接待参观团体与个人80975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200余万元。此后,“国际钢雕艺术节”成为宝山区旅游文化产业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到2012年,累计吸引参观游客30余万人。

业态联动:为全面展现宝山区工业旅游特色,拓展工业旅游市场,宝山区于2015年推出四色旅游路线[2],其中蓝色路线依托宝山区产业转型成果,以宝钢、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玻璃博物馆、半岛1919等为主要景观。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在政府治理主体的推进下,开始与区域范围内其他工业旅游业态联动发展。

(3)治理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28日,注册资金7亿元人民币,由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及上海宝山城乡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股权分布为49%、49%、2%)负责对“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中节能(上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2日,是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内设有旅游接待部门具体负责其工业旅游项目。目前,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工业治理体系如图7-9所示。

图7-9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的工业旅游发展治理体系

资料来源: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内部材料,2008。

综上可见,文脉体验交互型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体现为:城市和产业转型过程中,曾经在城市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企业停产,形成了工业废弃地与遗留物等工业遗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功能属性和文脉内涵受到政府、企业(物权所有方)、外部投资者等治理主体的关注,其价值得到识别和判断,从而在上述主体的主导下,通过引入创意群体,在保存旧产业区和建筑风貌工业风貌、呈现工业文脉内涵的同时,进行体验性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从而将工业文脉与过程体验相互整合,旧生产空间也塑造成为现代新型产业的承载空间和旅游空间,文脉和体验交互型工业而旅游业态形成。其后,在业态的后续发展中,政府等治理主体又推进微观业态个体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内寻求与其他旅游业态的联动发展,业态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展。

[1]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网站http://shcecep.com/jienenghuanbao/Park Planning.aspx?type=2.

[2] 宝山区“四色”旅游路线,分别是“红色—历史文化游”“蓝色—工业文明游”“绿色—生态休闲游”和“特色—邮轮度假游”。除文中所述的蓝色路线外,红色路线依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陈化成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海军上海博览馆等为主要景观;绿色路线依托“全国绿化模范城”的创建成果,以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顾村公园、临江公园等为主要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