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本质有哪些

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本质有哪些

时间:2022-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流动的不仅是显性的人员、课程与经费等资源,更有隐性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一、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跨国双学位项目是以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开展主体,以教育资源的流动为载体,以项目这一形式而开展的教育合作。 所谓合作,是一种集体理性的表现,是解决共同问题、谋求共同发展的共同策略,虽存在目标的差异但最终却选择“异中求同”的共同利益。 因此,从其属性可以看出,合作的本质是对利益的追求,是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 当利益主体要求之间存在差异时,这既是合作的动力亦是障碍,这就要求要考虑双方的利益[15]。 只有同时兼顾双方利益,才能保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构成合作的前提有三:

第一,资源稀缺性。 如果资源不稀缺,“合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竞争”是资源本身的争夺或资源使用效率的竞争。 “合作”是为了节约资源或提高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人类既有竞争、好斗的一面,也有合作或倾向合作的一面。 不同的经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做出不同选择,但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集体理性的选择。 如果“合作”比“竞争”对自己有利,就选择“合作”;如果“合作”变得对自己不利了,就会放弃“合作”选择“竞争”。

第三,是理性的递增。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不同主体之间的选择和行为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当事人会间接了解、学习别人的经验,变得聪明且更加理性起来,从而选择更有益于自己,也更有益于对方的“合作”[27]

尽管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开展主体并不是经济领域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职责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载体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教育资源而非普通意义上的生产或生活资源,但它仍具备“合作”的普遍属性。 即:差异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是合作开展的前提,求同存异是合作开展的原则,共同“获利”是合作进行的根本目的。 这就意味着在跨国双学位项目中,合作主体应明确认识自身与对方的基础、特点与差异,以独立主体的身份享有对等的话语权来参与合作,以冷静的态度和发展的观点对待彼此的客观差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利益。 那种以复制、移植或消除差异的方式来开展的合作,从长远来看,会因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而沦陷为一种“附庸”或新形式的“殖民地”。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教育资源是指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总和,包含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的信息和资源。 以教育资源的质量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优质教育资源、一般教育资源和劣质教育资源等不同类型[28]。 在跨国教育合作项目中,优质教育资源通常是稀缺的。 一般而言,高水平院校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会比低水平院校拥有的多,也正是因为不同院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拥有情况不同,才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理念、话语权和行动策略各异。那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呢?杜建慧(2014)等人认为只有“对教育和教学能够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才是优质教育资源。 在这一定义中,“优质”是相对的。 优质与否因合作院校的具体情况而异,可能对某一所院校来说是优质的,但对其他院校来说却不是。 只有对自身办学规模、学科结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确实有促进作用的资源,才能称之为优质教育资源[28]

从内容来看,教育资源一般包括教育理念、制度、品牌、师资、课程、方法与资源条件等。 因教育资源的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资源本身具有流动性,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源的流动、学生资源的流动和经费资源的流动等。 这也就为不同教育机构开展跨国教育合作提供了载体与可能。在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流动的不仅是显性的人员、课程与经费等资源,更有隐性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统观跨国双学位项目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括“大类培养、专业培养与多远培养”三个阶段,“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精神素养”三方面的内容[29]。 众所周知,来自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与学科建设上存在差异,这是由各自民族国家的发展、教育制度、学校历史、科研实力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那么在以项目形式开展的跨国教育合作过程中,要实现双方真正“形神聚合”的合作,隐性流动的教育资源便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志同才能道合,只有以思想融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课程的对接、学分的互认、人员的交流、与科研的合作才能成为有本之木,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如果单以课程论课程、单以学分计学分,即便是达到了获得不同国家学位与学历要求的学时标准,在知识内容的有机结合和培养质量上也难以实现“形与神”的统一。

二、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的原因

(一)知识发展的本质: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内部动因

探究普遍知识且致力于高深知识的发展,是大学存在的基本价值。 普遍知识不以国家、民族、种族和地域为界限,而是跨越国家、文化、地域的界限客观存在。首先,追求普遍性陈述和研究个别事物是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活动[30]。 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上,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国际普遍性。 追溯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可知,在科学知识成为大学的合法内容之后,现代大学的国际化步伐,因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推动进一步加快[31]。 其次,学者鲍德里奇指出,大学的专业人员具有“世界主义”的倾向,他们既忠诚于所在学校,也忠诚于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的学科同行。 这种双重忠诚的特征,使得大学专业从业人员有着强烈的与他校、他国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从而促成了频繁的国际学术对话和人员往来[31]

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提出: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再直接受制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由于全球化拉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向短暂的、多变的和不稳定的方向发展,知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要求静态、封闭的专业知识生产需要向动态、适应变化的知识生产转变。 即是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在1994指出的:“在当代科学和研究的动力过程中,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正从学科内、主要是认知的背景内生产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向更广泛的、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的生产知识模式方式转变”[32]。

这种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成为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首先,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跨国双学位项目被视为促进学科和专业跨领域发展合作的有效模式。 其次,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带来大学与政府角色关系的转变。 再次,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 传统上的知识和人才由大学向企业流动的线性单向关联,正在向非线性的交互关联转变。 一方面,大学研究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工业研究目标、工作实践和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大学的研究领域。 这为大学通过跨国双学位项目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的人才,从而回应时代经济发展要求,并巩固在社会系统中的和地位提供了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的起点

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宏观时代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86年提出,时至今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之趋势。 作为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反过来,经济的全球化又会作用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经济全球化为物质基础而不断向前发展[33]。 跨国双学位项目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下位语境,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第一,生产的全球化改变了生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 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经济合作,需要具备能够运用国际语言、了解他国知识、通晓国际惯例和跨文化交流等技能的国际劳动者。 这对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基本职能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大学要以新的姿态来回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第二,全球化的发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收益。 这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所带来的人才国际流动,对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要求。

第三,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教育被裹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教育服务的国际输出与输入成为世界贸易协定中的一项内容[34]。 这些无疑都为跨国双学位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带来影响。

跨国双学位项目在欧洲的发展历程便是最好的说明。 不断推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求欧洲范围内的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 统一的欧洲市场需要熟练掌握外语、能够突破地域观念、克服文化差异障碍并了解国际市场惯例的人才。 各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促进对这种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加强培养具有“欧洲公民”意识的毕业生,增强欧洲大陆的经济竞争力,欧盟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各种规模庞大的跨国教育与培训计划,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和“苏格拉底项目”,培养符合社会和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35],跨国双学位项目就是其中用以实现跨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36]

(三)政治区域化: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重要促因

政治合作区域化是跨国双学位项目兴起的重要促因。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国与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但“一超多强”的世界局面仍为主流。 尽管欧洲部分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仍缺乏与超级大国美国抗衡的实力。 因此,欧洲各国之间通力合作,不仅逐步建立起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外贸政策,创立欧洲货币体系和欧元区,而且建成了以经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内政司法合作为三大支柱,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欧洲经济、政治联盟[37],以此提高整个欧洲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

为了更深入地促进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欧盟领导层逐渐意识到,形成欧洲层面共同的思想意识,培养具有“欧洲公民”概念的青年人才不可或缺,而教育成为弥合两者的主要渠道。 欧洲是近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大学在国际教育市场化上却越来越缺乏竞争优势。 例如美国的高等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引领当今世界的留学潮流,每年接纳数以万计外国留学生前来学习。 而欧洲各国教育计划和教育机构复杂多样,质量参差不齐,评估手段和过程各不相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流动性。 因此,促进各大学之间的有效连接和沟通,充分挖掘现有大学在教育、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潜力,提升欧洲大学的质量与吸引力势在必行

多国家和多民族组成的特性,要求欧盟不仅仅要改革其内部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而且必须从经济、政治间的合作深入到文化教育层面上来,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培养适应欧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37]。 由此,跨国联合培养项目应运而生。

(四)教育贸易自由化: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外部制度保障

世界贸易组织将高等教育纳入到服务贸易范围中,赋予了跨国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的内涵。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教育列为服务贸易的一种,为跨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合法依据。 其次,致力于推进国际服务贸易增加与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力促成员国之间签署一系列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协议,不仅为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各类教育产品和院校进入市场畅通了合作的渠道,更为规范国家层面开展教育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指导与保障[38]。 再次,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有关教育服务贸易在法律、法规和标准层面的改善,为跨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界高等教育市场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和空间界线变得更有渗透性,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机构性和地理性的边界正在分解,界线正在消融[38]。正如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于2011年9月11日发表的报道“国际合作学位正在崛起”(Collaborative International Degrees Areonthe Rise)所言:“双学位和联合学位项目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推进校园未来国际化、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普遍做法,国际合作学位项目正在崛起”[39]

(五)高等教育市场化理念: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观念保障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使用市场的理念、原则和做法来运营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教育,以令其提供的服务更适应市场需要[40],这种改变的背后,其实一种是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新公共管理主义”。 即: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能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减少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民间资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强调对大学表现行为的绩效评估等[41]。 同时,在市场化的理念中,高等教育开始由国家投资和控制的公共产品向市场购买品转变,并被视为一种有益于学习者或研究者的“私人产品”,因此可以通过服务付费等方式来购买的商业产品。 随着强调多元、竞争、需求主导型经费筹措,以及自主决定等市场原则,向高等教育和大学校园的渗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市场化的策略来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国内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除公立大学外,其他多种类型如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分校等的办学形式随之产生。

《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教育纳入服务贸易的范畴,促使教育服务的商品特性凸显,导致教育国际化的重点逐渐从单纯的教育援助和合作,转向以营利为目的贸易活动[42]。自20世纪80年代,教育服务进入国际教育市场,带来了留学生教育、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境外办学的迅猛发展。 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更将教育服务视为本国重要的服务产业。 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都赞同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许多发展中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学联合会均反对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 他们认为这样会严重影响国家对教育公共政策的监管能力,并拉大发展中国家内部和之间的差距[43]。 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激烈争议,带来了跨境教育概念的提出。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起草的《保障跨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南》,对跨境教育做了充分的解释。 人员、项目和教育机构是跨境教育的三种流动方式。 跨国双学位项目便是跨境教育中的项目流动形式的一种[42]

跨境教育概念的提出,回避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商业化性质,缓和了教育与服务连接所带来的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高等教育“公共属性”与“商品性质”之间的矛盾。 它既承认跨境教育具有国际服务贸易的性质,但是又并不以商业利益为全部的政策目标[43]。 这一理念的明晰,为各国高校开展教育合作扫清了认识的障碍,促进了不同类型教育合作项目的发展。

(六)交通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必备条件

生产工具的变革、能源的转换、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和范围。 在跨国教育的发展实践中,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各国间人员和信息的交流极为便利,为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提供了条件。 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当代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方式,更带来全球化理念在知识经济社会,以无可比拟的信息渗透力获得扩张性发展,使得远程教育成为高等教育跨越时空发展的有效形式。

(七)国际化成为大学的战略选择:跨国双学位项目获得发展的契机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论述了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的缘由。 从微观层面来看,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将国际化视为推动大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并将跨国双学位项目视为推进深层次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 这是因为,在一个以经济、技术、知识、和人才竞争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国际化进程,是提高大学教学科研水平、树立国际声誉、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44]。可以认为,日益普及的国际化理念成为高校发展的共识,奠定了跨国双学位项目燎原之势发展的基础。 追溯跨国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也可知,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推动主体已经由最初的超国家组织转变为大学和学院。 然而,不同院校开展跨国学位合作项目的动机并不相同。斯蒂芬·盖福思(Stephan Geifes)在“联合学位和双学位项目:不同变化的动机”(Jointand Double Degree Programs:Changing Motivations)一文中,以欧洲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的历程为背景,梳理了近30年来欧洲高校开展跨国双学位和联合学位项目的动机发展历程。 他指出,不同的时代背景高校开展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动机是变化的。丹尼尔·奥博斯特(Daniel Obst)和马提亚·库德(Matthias Kuder)通过对180所院校开展双学位项目的调查发现,当前欧洲和美国高校开展跨国间双学位项目的动机主要有[45]

●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增强院校的国际声誉;

●增强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

●加强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与科研合作;

●增加国际学生数量;

●增加学校财政收入。

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教育输入为主要目的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院校,他们寄望于通过跨国双学位项目来实现:

●引进师资、课程、管理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低成本获取国际先进课程;

●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科研能力;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

●获得经济收入;

●提高国际声誉。

尽管动机各异的高等院校在开展跨国合作的过程中侧重各有不同,甚至可能存在某些冲突与矛盾,但跨国双学位项目仍成为当今各国高校热衷的国际合作形式。 因为它既平衡国内不同需求层次的利益,也能兼顾合作双方利益的实现。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

第一,知识的普遍性与大学的国际化特性,是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的内在原因。 尽管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精细,科学技术日趋多样而专业,但知识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亘古存在。 这也解释了为何不同国家的不同院校在某一相同的学科里会开设相同或类似的课程。 也正基于此,如果能够通过合作,既能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或浪费,又通过学科交叉进行知识创新,并获得附着在此基础上的生源与经济收益,成为各国高校所欢迎的一种策略选择。

第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的区域化,是跨国双学位项目产生与发展最直接的外部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直接带来了全球劳动力市场对国际人才的产业需求,政治的区域化尤其是超国家组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推动跨国双学位项目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 这是因为教育的活动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子系统的活动过程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换言之,教育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在社会系统中获得身份合法性的原因所在。 所以,跨国双学位项目就是高等教育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提供培养学生,保存、传播及创造科学知识为途径,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

第三,交通与网络通信工具的发展,为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不可或缺的便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