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实施成效

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实施成效

时间:2022-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认为跨国双学位项目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预期的好。2009年,马瑞可·塔拉佐纳的研究发现,只有一半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表示,参加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另有一半的企业则表示,他们对跨国双学位项目根本不了解。

一、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实施成效

跨国双学位项目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生,那么它的培养成效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面对跨国双学位项目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理论界的学者、国际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得出了一些结论。 这其中既有充分肯定跨国学位合作带来巨大收益的积极之声,也不乏质疑这种合作形式过于注重外在需求而疏于实质精神的批判之音。 从总体来看,各界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跨国双学位项目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学生是跨国双学位项目的直接主体,他们的学习结果与能力是衡量和评价跨国双学位项目的重要标准。2010年,美国研究院理事会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联合学位、双学位与国际研究合作项目——基于CGS成员院校国际合作项目调查》(Joint Degrees,Dual Degrees,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A Report on the CGS Graduat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Project),指出跨国双学位项目可为学生带来了以下收益:

(1)增加未来就业竞争优势。由于跨国双学位项目弥补了学校适应社会和市场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空缺,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市场和社会需求,并以此为导向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强调学生学习内容与结果的社会适应性,加上文化学习与生活的经历,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可雇用能力及竞争优势。 这一结论同样在奈德·艾斯加亚(Nader Acharya)和玛丽·安·罗伯特(Mary Ann Robert)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另外,德国经济研究所所属咨询公司(IW Consult)在311家德国公司进行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获得双学位的毕业生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通常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娴熟的外语水平及良好的异域生活适应能力。

(2)提高学术发展能力。参加跨国双学位项目,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术发展的机遇。 他们有机会获得合作院校导师的专业指导,接触到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而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科研技能。

(3)拓展知识眼界,完善身心发展。布鲁斯·莫尔顿(Bruce Moulton)的研究发现,双学位项目的学习经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有裨益。 通过不同专业乃至学科之间的组合学习,不仅使得学生具有更加广泛的知识结构,还得到全新的学习感受和新颖的校园文化体验。

作为直接当事人的学生群体,他们对跨文化学习的经历以及其带来的收益做出了“收获与困惑并存”的评价。史蒂芬·M·卡尔弗(Steven M.Culver)与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曼(Christina Grossmann)等人,通过访谈打算参加、正在参加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发现:在学生看来,参加跨国双学位项目是有益且值得的。 尽管存在着知识或课程的重复、所修学分不一定能够完全获得院校认可,以及求职时发现用人单位对跨国双学位项目并不了解等困惑,但语言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仍令他们对这段学习经历表示满意。

同时,布鲁斯·莫尔顿的研究还发现,虽然大多数项目建立的初衷在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经历、在知识结构上具备复合特色和交叉学科的背景,但学生觉得他们在项目中所学的专业知识既不深入也不融合。温迪·罗素(Wendy Russell)和莎拉·多尼卡(Sara Dolnicar)对跨国双学位项目为何不能真正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一体化,进行了探讨。 他们发现:学制的缩短、课程的拼接、学科知识体系间的隔阂以及来自院校间的行政管理障碍,是导致跨国双学位项目难以实现知识融合的主要困难。 例如,很多跨国双学位项目游离于“正统”的学科项目之外,它们并不单独属于某一个学科和院系,却又离不开任何一个学科和院系的支持,使得双学位项目缺乏来自学校行政和学院教学力量的充分支持,不能形成教学、科研和学习共同体的良好氛围。

本人认为:学科组织间的规范性制度与要素,是导致跨国双学位项目在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进行教育与科研合作,存在学科文化认同度差异与冲突,及难以真正实现知识一体化的主要原因。

跨国双学位项目为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但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着规范、标准和话语体系间的壁垒。 首先,学科和专业作为知识生产制度化的产物,构建共识的话语体系,以寻求观点的一致,使其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基本规范和标准是必需的,但学科话语体系之间的壁垒,使不同学科或专业组织内存在的“不可通约”的符号系统之间产生互斥。 其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者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学科文化信仰以及学科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跨国双学位项目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中,学者们常将自己置身于所处学科部落之中来遵循特定的研究范式和沟通方式,加上项目合作时间以及空间距离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进一步隔阂了他们建构现实场景中那个融合了多个学科部落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所需要的话语体系。 再次,不同组织体制下的对话存在困难。 由此可见,跨国双学位项目要真正实现知识的一体化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两个专业进行嫁接,将两所学校的课程进行形式上的对接就能实现。

(二)用人单位对跨国双学位项目的评价

企业或用人单位是否认可跨国双学位项目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承认跨国授予的双学位证书,是跨国双学位项目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指标。2008年,丹尼尔·波拉斯(Daniel Porath)通过对188名毕业生(其中92名没有任何国际学习及交流经历、55名有国际交流经历但没有获得国外学位证书、33名参加过国际双学位项目并获得双学位)的求职过程和职业生涯调查发现:在用人单位看来,在跨文化交际、外语技能、起薪及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参加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并不比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具有明显优势。 他认为跨国双学位项目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影响并没有预期的好。

2009年,马瑞可·塔拉佐纳(Mareike Tarazona)的研究发现,只有一半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表示,参加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 另有一半的企业则表示,他们对跨国双学位项目根本不了解。2011年,史蒂芬·M·卡尔弗和施瓦兹·K·普瑞(Ishwarz K.Puri)同样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跨国双学位项目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虽然他们应聘时的语言和交流技能有一定的优势,但从工作之后的表现来看,有双学位项目经历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深入,更换职位的意向较强。 这在用人单位看来,并不是一种优势。

(三)跨国双学位项目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2008年,简·奈特在文章中指出,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化合作院校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能为它们带来新的合作机遇。2010年,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指出,跨国双学位项目对高等院校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拓展合作院校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合作领域,实现资源、知识和技能的共享和创新

第二,实现校际间设备与资源共享;扩大国际学生的招收数量,营造多元文化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增强国际影响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认可这种工具主义观点。2011年2月,学者乌维·勃兰登堡(Uwe Brandenburg)与汉斯·德维特(Hansde Wit)在《国际高等教育》(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上联合发表“国际化的终结”一文指出,随着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为什么”推进国际化的问题已逐渐被“如何”国际化所代替,即如何进行学生交换、如何推进学位互认,以及如何促进学生就业等。 国际化已日渐成为“有用”的同义词,其功利性的表现亦越发强烈。 例如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还可能是为了经济创收和提高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有的大学认为通过的国际认证越多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作为一个“改进教育或研究质量的工具”,国际化已被视为提升大学在全球品牌或地位的有效途径。 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或者国际化的程度被视为可以量化的指标,由学术国际化带来的各种附带增值利益正愈发受到重视。

二、跨国双学位项目遇到的挑战

项目是否可持续是每一所高校开展跨国双学位项目面临的挑战。 影响跨国双学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主要来内外两方面:外部挑战主要是项目是否具有长期且充分的经费支持,以及来自国家层面的制度支持,如明确规定的法律条文等。来自项目内部的挑战比较复杂,如合作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与衔接上的沟通、学制差异、学分互认困难及重复计算;招收合格且愿意到国外留学的学生;调动院系参与项目的热情与支持等,都可能成为妨碍项目持续下去的因素。表3-9显示了当前欧美高校开展跨国学位合作项目面临的各项挑战。 由表可知,项目能否延续发展,是否能够获得经费支持,以及合作院校之间知识、课程与专业间的有效衔接,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表3-9 欧美高校开展跨国学位合作项目面临的挑战

数据来源:Joint and Double Degree Programs in the Global Context:Report on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数字说明:调查将挑战程度分为三级,其中“3”为“挑战很大”;“2”为“挑战一般”;“1”为“没有挑战”。

对亚太高校而言,招生困难、语言问题、学制差异、是否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以及对项目的管理权不足,是他们开展跨国学位合作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导致跨国学位合作项目招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国内招生困难。 同比国内普通的招生项目,跨国双学位项目通常要求学生支付更高额的学费,这意味着只有那些来自具有经济支付能力家庭的学生,才具备申请入学的基本条件。

其次,对外招生难。 因自身教育水平和语言等原因,吸引国外学生前来攻读本国学位非常困难。 英语是当前主导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强势语言,但许多亚太国家均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 加上亚太各国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和以其他语言为主的亚太国家开展合作时,双方在招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沟通上的障碍。

质量保障也是亚太高校开展跨国学位合作项目面临的挑战。 正如经合组织所指出的,无论是跨境高等教育输出国还是输入国都强调要加强质量与认可问题[132]。 但当前国家性的质量保证和文凭互认举措,尚无法满足跨境高等教育流动活动,如海外分校和校际合作等跨境交付项目发展的需要[133]。 要实现对政策架构、教育结构、学位体系乃至课程的国际性协调,仍然任重道远,有关在更高层面上开展质量保证和文凭互认的呼声不断高涨。

在实践中,高校层面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 例如,高校对跨境高等教育的性质理解不够,可能会低估相关问题的复杂性;高校内部缺乏跨境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或者低估了建立监控和保障跨境教育质量制度的必要性,过于简单地认为一国的一套程序可以直接搬用于另一国的跨境教育;院校之间的协议或合作不适当,导致管理或治理结构失衡;过度依赖国外教育提供者的办学经验,对项目质量的有效监控介入不够,以及对国外高校授予学历证书等重大决定的参与有限;再加上资源受限,对国外教育制度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做出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决定等[134],这些都对跨国学位合作项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保障带来困扰。

亚太高校在国际合作中对跨国学位项目的管理权限不足,反映出教育输出国与输入国在话语权和地位上的关系失衡。 导致这种失衡的原因,既包括客观上存在的实力差距,也包括院校在主观上采取的策略选择。 根据日本协力机构研究所的调查结果,在众多接受调查的亚太高校看来,项目缺乏本土文化或民族特征、教学过程中过度英语化、人才流失、难以实现对等的学分转移与互认,以及全盘接受国外机构对项目的资质认证,并没有重要到危及自身地位和话语权的地步。 换言之,在跨国教育合作中,这些处于知识接收端的教育输入国,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实现提升国际知名度、引进教育资源的目的,主动让渡出了部分体现本校、本民族与本土文化的话语表达权(如课程和教学语言)、对项目运行、组织和管理的协调权(如项目的管理权)以及项目发展的决定权(如招生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等(见表3-10)。

表3-10 亚太地区高校开展跨国学位项目面临的挑战统计

数据来源:CrossBorder Collaborative Degree Programs in East Asia:Expectations and Challenges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在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推动合作开展的参与主体,更是落实项目运作的实施主体。 但因动机、理念、需要与实践情况存在差异,不同院校开展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方式,在各个环节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跨国双学位项目的两种建立方式。 在不同的管理环节,如项目决策、行政管理、招生、教学和质量监控,项目合作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程度各不相同。

目前,跨国双学位项目主要集中在硕士层次,以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主要分布领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跨国双学位项目紧贴市场需要的灵活特性与功利色彩。 然而,因经费、生源、学制和语言等原因,跨国双学位项目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尚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关调查表明,输出国与输入国院校作为跨国双学位项目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但由于在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中有关权力和话语权的隐蔽性,加上输入国院校急于通过跨国合作实现自身发展或国际能力与水平的标签,因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权力让渡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