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类型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案例分析

不同类型跨国双学位项目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开展的双硕士学位项目,是教育输出国院校间开展的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典范。从发展阶段来看,“失语的”不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多存在于合作初期。

一、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

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既可能存在于教育输出国间的院校合作中,也可能存在于教育输出国与教育输入国的院校合作间。 客观来看,能否具有对等的话语权,主要取决于合作院校是否具有“门当户对”的教育实力、地位和声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开展的双硕士学位项目,是教育输出国院校间开展的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典范。

(一)项目概况说明

项目全称为“国际公共政策网络”(Global Public Policy Network),通过数所世界最顶尖国际关系学院间的联合,旨在引领公共政策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创新教学与科研模式,并产生政策影响。 项目由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关系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凯原公共关系学院、东京大学公共关系研究院、德国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及圣保罗企业管理学院联合开展。 哥伦比亚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开展的双硕士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2002年项目启动,同时面向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生,实行双向招生,采取两次录取。 例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注册的学生,需达到规定学业要求后,方能被伦敦政治经学院录取,并最终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 项目学制为两年,两校通过相互承认数量大致对等的课程与学分,来实现学制的缩短可行。 例如,项目明确规定,美国学生须第一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30学分的核心课程。第二年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另外24学分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论文。按照正常学制,要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需两年,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学位也要两年。 通过相互认可一定数量的专业核心课程,那么学生只用两年的时间,便可获得两所学校授予的两个硕士学位,同比分别攻读两所学校的硕士学位供给缩短两年。 为保证各自专业特色与完整性,项目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两校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在两校学习的时间期限相同均为一年。

为保障项目教学质量,两所学校提供的专业课程均须获得本国教育质量认证机构的认可,且各自承认对方所在国家给出的资格与质量评价结果。 英语为项目教学语言。 由两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分工为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确定好论文选题,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答辩。 在毕业要求上,学生能否获得本校的学位,取决于是否达到本校规定的毕业标准。 同时,在学费的规定上,采取学生分段独立缴费的方式。 既不存在对等互免,也没有单独收费,因而在合作中不受名额与学费配置的困扰。

(二)合作主体的话语权分析

由上可知,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合作关系上拥有相对对等的话语权。 无论在课程体系的比例配置、招生方向、学制分配,还是在学费要求、质量保障及毕业标准上,两校均不存在过度依赖某一方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

第一,双方在实力水平上相差无几,均享有国际盛名。 从两校的专业排名来看,根据2013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之社会科学领域排名,哥伦比亚大学的排名为第4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英国排名第一的优势位居第15位,这说明双方都是在该领域的佼佼者。对项目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进行内容分析也可知,哥伦比亚大学将该项目称作——美国“常青藤院校”与欧洲“世界一流的卓越中心”的结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认为这是一个“在国际事务研究领域两所世界顶尖中心”的合作。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 本文认为,也正是这种旗鼓相当的教育实力,才能奠定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享有对等话语权的基础,

第二,两所院校在使命和发展目标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即,均致力于成为在某一领域世界最高水准的引领者。 作为常青藤院校,哥伦比亚大学根植于从全球性的学术与现实问题出发,以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多元文化相互理解的理念[148]。为此,提出了“旨在吸引多元化的国际教职人员和学生、支持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教学、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学术联系,期望学校的各个领域均能在知识和学习方面得到最高水平的发展,并向全世界宣扬她的成就”的学校使命[148]。 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而言,国际化自办学之初就是该校的基本目标之一。 作为一种办学方略,学院确立了“作为社会科学规范捍卫者的角色,以及在全球化后工业社会中,新兴人文精神领域内社会科学探索领导者角色并重”的发展目标[149]。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世界范围内具有顶尖专业实力水平的院校开展国际合作,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发展策略。 以跨国双学位项目为载体进行强强联合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两校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学术合作,开拓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引领发展方向,更能为两校学生提供了切身体验异域文化的交流平台,从而为培养日后的精英校友奠定基础,起到共享学术声誉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不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

不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多发生在教育输出国与教育输入国实力水平差距明显的院校之间。 这种类型的跨国双学位项目通常承载着更多的价值博弈,除学术价值外,还会附带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声誉价值等。 例如,输入方院校因为过度寄望于通过合作来引进和复制教育输出方的教育资源与标准,而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或被动让渡出部分或全部的话语权。韩国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开展的计算机科学双硕士学位项目,是这种不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的典型案例。

从发展阶段来看,“失语的”不对等型跨国双学位项目多存在于合作初期。 推动这类合作项目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力量多来自外部,如输入方国家或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马里兰大学与印度艾美达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开展的双硕士项目,便是由政府推动才建立起来的。2005年时任印度总统对美国进行访问时,签署了一份名为“印度美国高等教育与科研跨校合作倡议”(IndoUS Inter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 in Higher Education&Research)。该倡议力促两国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在内的20所美国高校和11所印度高校参与签字。而印度政府则承诺,要为双边高校开展的各类合作项目投入经费,并提供专门的网络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同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同葡萄牙数所高校联合开展的双博士学位项目,也体现出这种特征。 近年来,葡萄牙政府重点支持工程领域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期望通过密切教育、实习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帮助政府实现国家工程领域的建设。 经过评估判断,2007年,葡萄牙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部启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为期5年的合作计划。 由葡萄牙政府出资,双方共建“信息与交流技术联合研究所”,数家葡萄牙大学参与其中。

从教育实力和声誉水平来看,在上述两个项目中,印度高校和葡萄牙高校与美方高校均存在较大差距,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但在政府的介入推动下,项目却能得以顺利开展。 从动机来看,印度政府寄望通过与美国顶尖大学的合作,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提高本国高校和教育系统的培养能力。 葡萄牙政府则为了将“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招募到葡萄牙国内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中来”,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稳定的优秀研究团队。 可见,通过跨国学位合作项目实现能力建设及人力资源储备,是教育输入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一)项目概况说明

2006年,双方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就项目的经费来源、双方职责、招生注册、课程设置、学制安排及学分认可等事宜,进行了详细部署。

第一,韩方单独出资支持项目运转。韩国信息技术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cement)同意在四年时间内,通过高丽大学向佐治亚理工学院提供600万美元的资助经费,支持项目的创建、组织与运行;另每年提供15万美元,用于支付佐治亚理工学院在高丽大学提供的11门课程的教学服务费。 同时,允许佐治亚理工学院在项目正式运转之前,预先使用部分经费进行与项目批准实施有关的活动。

第二,单向招生及师资流动。 备忘录指出:项目开展的目的在于,为韩国学生提供只在高丽大学便可获得由佐治亚理工学与高丽大学授予的两个硕士学位的机会。 在学生流动方向上,单向特点突出。 只有那些已获得高丽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托福及GRE考试成绩达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录取标准的韩国学生,才能注册成为项目学生,没有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来韩攻读学位。 项目采取二次录取,即韩国学生需首先被高丽大学录取,之后达到佐治亚理工学院规定的录取标准后,才能正式成为项目学生。 在师资配置方面,主要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教师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方式有三种: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师前往高丽大学现场授课、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师通过网络远程授课、佐治亚理工学院培训并考核高丽大学的教师进行授课。 师资流动的单维特点也很明显。

第三,两校在项目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及学分互认不对等。 该项目共计开设有15门课程,其中佐治亚理工学院有11门(6门为实地教学,5门为远程教学),共计33学分;高丽大学有4门共计12学分。根据培养计划规定:学生要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证书需获得36学分,获得高丽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需要18学分。由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可接受高丽大学转入的学分数量不超过9个,这意味着,参加项目的学生至少要选修9门(27学分)美方开设的课程,才能满足获得学位的学分要求。高丽大学最多可接受佐治亚理工学院转入的12学分,即学生只要选修2门高丽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即可(见表4-1)。

第四,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 根据规定,只有经过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授权,高丽大学才可使用双学位项目相应的教学资源,例如课程和阅读材料等。 未经允许,高丽大学不得对美方的任何课程材料进行复制与修正。 高丽大学应严格维护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课程、声誉、徽标及品牌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并遵守美国有关版权和商标的法律规定。

表4-1 佐治亚理工学院与高丽大学计算机科学双硕士学位项目课程表

① TBD课程列表包括:CS6250计算机网络设计;CS6310软件体系结构;CS8803嵌入式系统的语言及编译;CS6290高性能计算机结构;CS6235嵌入系统与实时系统.

(二)合作主体的话语权分析

笔者认为,在合作过程中,佐治亚理工学院与高丽大学在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及国际化发展理念上存在的客观差异,是导致双方在项目合作中话语权不对等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高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让渡了自己对项目运转与支配的话语权,而佐治亚理工学院则占有主导性的话语权。 两者作为教育输入国与教育输出国的角色特征对比明显。 例如,根据培养计划的规定,学生要获得双学位所必需的主干课程,绝大多数由佐治亚理工学院提供。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体现高丽大学人才培养内容与特色的课程数量十分有限。

1.韩国高丽大学让渡话语权的背景原因

(1)实现国际化是高丽大学战略发展的目标:韩国本土资源匮乏且市场狭小,若不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很难获得在未来的长远发展。 为了提升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学国际化”成为韩国政府、大学以及社会的共识,以及韩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150]。 作为韩国最大的私立综合大学,为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从国内一流到世界一流的飞跃转变,高丽大学自2000年开始,便对已有的学校发展理念加以修正,并制订出明确而系统的国际发展规划——“高丽大学国际计划”(Korea University's Global Project),提出“到2010年把高丽大学建成世界上最具影响的100所知名大学之一”[151]。2004年,“高丽大学全球化愿景”(KU Global Vision)提出“全球骄傲”的发展口号——“依据韩国特色,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力图超越民族主义,成为向世界输送优秀人才的摇篮”[152]。2005年校庆100周年之际,校方正式提出将高丽大学从“民族的高丽大学建成世界的高丽大学”。 为此,推进国际化进程是其实现目标的举措之一。

(2)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支持: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半边缘国家,韩国大学正在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尤其是在政府政策扶持及大学间市场竞争活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一些重点的研究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才库计划”、“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计划”(Brain Korea 21)以及“区域创新大学”计划(The 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的相继出台,促进了韩国学术产出的实质性增长。 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韩国技术前沿的发展,要求韩国的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原创性的研究与支持。为此,2006年,李明博政府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计划”,重点扶持三类项目:一是资助新成立的院系或专业招聘教师;二是资助联合研究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三是支持引进世界一流学者。从2008年至2012年,政府每年为该计划投资约1.47亿美元的预算[150]。正是在这样的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下,高丽大学才能在师资人才投资、教学资源引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开展起卓越有效的国际合作。

2.佐治亚理工学院拥有主导话语权的原因分析

2010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最新制定的学校战略规划指出:作为21世纪的技术研究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应当成为“影响全球关键变革的主要技术、社会和政策决策的引领者”。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学校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成为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以科技为学习重点的院校;维护并提高院校学术与科研的卓越声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毕业生;拓展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全球的足印,扩大培养世界公民的影响力;坚定不移地追求学校的高效管理”。 国际化被视为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佐治亚理工学院制定了专门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具体包括:

(1)拓展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全球的足印:通过把学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人员)“引进来”等活动,建立并巩固合作关系,为佐治亚理工学院成为知名研究学者汇聚、协同合作解决跨学科问题的场所,创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为此,应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制定不遗余力面向全球招生的策略,吸引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国际学生;实现亚特兰大校园20%的科研项目获得其他国家政府、企业、大学或社会团体的资助;增加获得“福布赖特”或其他著名国际交流项目资助的学生及教师名额。

(2)扩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全球影响力:为了成为引领美国教育国际化交流(如国际分校)的先行者,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佐治亚理工学院致力于利用远程教育或其他技术手段,向学生、科研人员、政府机构及全球的企业界,传播最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153]。 同时,在开展策略上采取:

●选择各地区、各国家最优秀的学校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合作项目把学校的影响力扩大到世界各地。 这些地区包括:欧洲、中美洲、中国、印度、中东和非洲。

●以开放且有回应的态度接纳除上述地区和国家以外的新合作关系。

●秉承“要帮助我们的合作对象来规划、建立、促进并改善他们的科研、教育与经济的生态发展”的理念,来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或机构。

(3)吸引并支持全球最优秀的学生:争取最优秀的生源是佐治亚理工学院落实国际化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 为此,学校决定:

●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各类短期学习模式。

●鼓励短期交流,开设促进美国学生与国际学生跨文化交流,以及提高学生国际领导力的课程或研讨会。

●建立更多跨国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 提倡各院系与那些在专业领域是佼佼者的他国大学,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与责任,在学士和硕士层次开展双学位项目。

●建议本校院系只与享有全球声誉、具有良好国际排名、且为数不多的战略伙伴院校,开设联合学位项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在国际交流的“输出”和“引进”上,一方面,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放在本校师生的出国交流上;另一方面,强调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输出[121]。 虽借助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以远程教育的方式推动国际化输出,但严格把控质量标准,重点维护学校的学术与国际声誉。

●重视借助国际组织、他国政府或社会团体和校友关系,获取促进自身国际化发展的经费支持。

●有目的、有重点的筛选合作对象,鼓励与高水准的大学开展双学位合作,但对联合学位项目的开展较为谨慎。

●争取最优秀的生源前来学习深造,是国际化实施策略的重要内容。

总之,对比两所学校的发展愿景以及实施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内容,便不难解释为何在本双学位项目的合作中会出现话语权的不对等。 高丽大学作为教育输入方,需要借助国际合作来实现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学生国际视野的开阔以及国际声誉和地位的提高,以主动让渡有关项目和人才培养的部分话语权为代价,在政府和社会强有力的财政资助下,得到原版教材的引进、美方教师授课、以国际水准培养师资及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等收益。佐治亚理工学院视国际化为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输出教育理念与标准,获得更多外部经济资助及争取优秀生源,作为知识的输出端,凭借雄厚的科研与教学实力,有目的的筛选合作对象,在合作过程中对资源输出的方式、标准和结果拥有主导话语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