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电影的类型及其特点

农业电影的类型及其特点

时间:2022-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农业电影的类型及其特点由于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巨大现实存在以及中国观众浓厚的乡土意识,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影片就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现实和政治形势又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重要的电影题材。当然,农业电影的范畴不仅仅局限在农业,而是涉及到“三农”的方方面面。这给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第一节 农业电影的类型及其特点

由于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巨大现实存在以及中国观众浓厚的乡土意识,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影片就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现实和政治形势又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重要的电影题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落后,农业、农村、农民题材电影日渐式微。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农业电影的发展,相继采取了“2131”等各种政策鼓励农业、农村、农民题材电影的制作以及发行放映。当然,农业电影的范畴不仅仅局限在农业,而是涉及到“三农”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农业电影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农业信息类电影,像农业科教片、新闻片、卫生片就属于这一类。这类电影主要传播和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起到宣传相关政策、推广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第二类就是农村题材故事片,农村题材故事片在农业电影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电影反映出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展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心理、精神等各个方面,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发展和谐社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业信息类电影

农业信息类电影是最基本层面上的农业电影,其创作目的、传播对象的针对性都很明确,直接和“三农”挂钩,服务性、实用性、指导性都非常强。主要可以分为农业新闻片、农业科教片和农业卫生片三大类。

(一)农业新闻片

1.发展概况

和世界电影一样,中国电影也是从拍摄新闻片和纪录片开始的。1911年,中国拍摄了记录辛亥革命的时事新闻片《武昌起义》,新闻纪录片(简称新闻片)的创作由此开始。早期新闻片拍摄数量不多,涉及面不广,主要以革命和抗战题材为主。1938年,延安电影团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成立,忠实记录了延安活跃的政治文化生活和党中央的重要活动以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情况。1938年拍摄的《延安与八路军》以及1942年拍摄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都是当时纪录片中的佳作,这些新闻纪录片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和农民以及农业生产状况。

新中国的成立给新闻片带来新的面貌,新闻片成为党和政府的有利宣传武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历史的曲折前进,为历史保存下了难得的宝贵资料。从新中国成立不久,记录时代变迁中的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片开始出现。195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简称新影厂)在北京正式成立,其前身就是延安电影团,这是我国唯一生产新闻纪录电影的专业厂。在电视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通过新影厂的《新闻简报》、《世界见闻》认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祖国的巨变,开始了解世界。新影厂一直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创作了一部部优秀的农业新闻纪录电影,有关注农业的组织形式和农民生活的,如《大有奔头——从华西社员生活说起》(1979年)、《访富问甜——辽宁宁官屯纪事》(1981年)、《访玉甫上营村》(1986年)、《家庭农场》(1987年)、《苏醒的太行山》(1987年)、《足音》(1993年)等等;有关注社办工业、副业生产的,如《九龙江畔》(1979年)、《白云飘香》(1981年)等等;有表现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如《搬山填沟造平原》(1973年)、《华容盛开科技花》(1977年)、《农村办沼气》(1974年)、《战鼓催春》(1975年)等等;有涉及耕种与收获、花卉园艺的,如《金稻银花齐跃进》(1973年)、《林茂粮丰气象新》(1973年)、《请到花乡来》(1980年)、《葡萄大王——孙培杰》(1987年)、《争奇斗艳》(1987年)等等;有关于农田水利、灾害防治方面的,如《青青塞上柳》(1982年)、《小渠欢歌》(1980年)等等;而关于农业的综合报道的新闻片更是数不胜数,如《大寨红旗》(1973年)、《红旗渠畔展新图》(1975年)、《访毛田》(1978年)、《春风从这里吹起》(1983年)、《太湖情》(1986年)、《田野上的年轻人》(1987年)、《小山村与联合国》(1990年)、《定军山的回声》(1992)、《驻马店在崛起》(1993年)等等。新影厂的农业题材新闻片成了见证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变革的活化石

随着电视业的飞速发展,新闻纪录片受到电视新闻以及电视纪录片的巨大冲击。1993年10月,经广电部批准,新影厂划归中央电视台,由以生产新闻纪录电影为主,转向以制作电视节目、译制片、纪录影片并存的影视结合的生产模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新影厂坚持电影、电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探索走向市场的发展道路,为最终建立新影自己的、覆盖全国的影视网络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农业新闻片依旧是其努力去做的工作,“三农”依旧是其关注的焦点。

2.特点

(1)真实性和纪实性

新闻片是新闻和纪录片的融合,它融合了纪录片和新闻的诸多特点,真实是其存活的生命。

在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很多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民众的衣、食、住、行,它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纪录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而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新闻纪录片的真实是严格意义上的真实,它是记录真人、真事、真实的环境。

作为农业新闻片,其真实性和纪实性愈显突出,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处于国民经济首位的农业,关系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农业新闻片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特殊年代的特殊社会背景,曾经出现过虚假作风,其教训是深刻的。如1958年拍摄的表现“大跃进”新闻纪录片中,就充斥着粮食亩产“几千斤”、“几万斤”、“创高产”、“放卫星”等内容,缺乏科学性,是浮夸风弄虚作假的产物。这给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农村发展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真实性和纪实性应该放在农业新闻片创作的首位。因为融入新闻的特点,必须以不影响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要关注最新的农业发展动态,熟悉农村的真实发展现状,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寻找新闻线索,然后进行深度挖掘。新闻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个类型,因此纪实性也是农业新闻片要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风格,能通过影像纪录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珍贵、可信的资料,具有文献价值。

(2)宣传性

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原因,我国的农业新闻片带有了宣传性的特点,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我国农业新闻片的创作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涉农政策在农业新闻片中都体现出来。

农业新闻片的宣传性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建国初期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农业新闻片是农业宣传的主要阵地,农民基本上是通过农业新闻片了解最新的农业政策和法规,了解全国各地农村发展的最新状况。优秀的农业新闻片都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宣传科学理论、文明观念;把握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现实需要和根本利益;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放眼世界,着眼未来。

农业新闻片的舆论宣传是让公众能够正确理解政府有关决策的意图,削减不利因素,化解疑惑。当然,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不能排斥舆论监督报道,不能“报喜不报忧”或者空喊口号,要加强对“三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引导,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时效性

作为新闻纪录片,新闻的时效性表现得也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关注的是农业,农业新闻片的传播带有了农业传播的时效性特点。当然,作为纪录片的一个类型,其时效性又带有了自身的一些特点。

首先,一些涉及到最新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的新闻片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强。只有及时将这些传递给目标受众,才能保证各级部门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使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比如新影厂1971年、1972年的《丰收喜讯》(一)和《丰收喜讯》(二)就是以新闻纪录片的方式及时报道当年全国各地的农业丰收信息;1975年的《战鼓催春》及时展示了1974年冬全国八个地方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1972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后不久,新影厂马上制作了表现海城人民重建家园的新闻片《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特辑一)——海城人民多壮志》。在电视并不普及的年代,农业新闻片的时效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其次,新闻片是以新闻事件为基础进行的纪录片创作,作为电影创作,自然会有一个周期。电视新闻的迅速发展给新闻纪录片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有优势,电视的普及使大家在家里就能够很方便地收看节目,新闻纪录片在时效性方面的劣势便凸显出来。很大一部分农业新闻片是总结性回顾性的,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像新影厂摄制的《大寨红旗》(1973年)、《红旗渠畔展新图》(1975年)、《在这块黄土地上》(1987年)、《重访大寨》(1992年)、《驻马店在崛起》(1993年)等都是以历史的眼光回顾了新中国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变化。对于此类农业新闻片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借鉴启示作用。因此,其时效性只是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寻找焦点热点,而不必仅仅局限在眼前。

(4)史料性与艺术性

纪录片本身是真实记录人文、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影像史料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对于“纪录时代进程”的新闻纪录片来说,其史料性和文献价值显得更为重要。

新影厂建厂以来一共摄制了7000多部新闻纪录片,其中农业题材占相当一部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影片资料真实地纪录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土改”到“大跃进”,从“文革”到改革开放,新中国农业进程中的每个转折都可以在这些新闻片中找到记录。在这些农业新闻片中,还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地农村的面貌。由于电影清晰度更高、感染力更强,而且音乐、构图、用光等艺术性更高,其史料价值更大。即使在今天,在一些纪录片或者电视节目中,还时常使用这些影像资料,让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些年代的当下观众重温过去的岁月。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内容的真实是新闻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表现的形象化使其与艺术接壤,具有艺术性。纪实美是农业新闻纪录片所追求的,创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和创作意图不能完全排除,但不要图解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主观意图强加给观众。虽然是纪实性的,但很多优秀的新闻纪录片都注重艺术细节的描写,以小见大,引出充实的大事件,体现了大处不空洞,小处见真情。它所产生的感染力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其意义是深远的。一个个细节交织在一起,能使观众多侧面、多方位地领略相关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真谛。

(二)农业科教片

1.发展概况

“科学教育电影(简称科教电影),它是以唯物主义观点,运用电影的形象化手段来揭示自然并解释社会现象、对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作通俗的说明,并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的影片”。(1)农业科教电影是科教片中的主流,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农业科教片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正处在崇尚民主与科学的阶段,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了很多反映当时我国科学技术状况和发展过程的科教电影。商务印书馆影戏部1918年拍摄了反映盲童怎样接受教育的《盲童教育》,还有反映讲究卫生及农桑养殖的《驱灭蚊蝇》、《养蚕》等科教电影。从这个时候起,农业已经开始成为科教片的一个题材。1933年7月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许多电影行政和从业人员参加了该协会,这一时期出现了《科学养鸡法》、《动物园》、《蚕丝》、《农业》等诸多农业科教片。1941年前后,在四川重庆北温泉创建了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业科教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蓬勃发展时期,拍摄了大量介绍和农业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的科教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6月,生产农业科教片的专业电影制片厂——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成立。从建厂到1985年底,共生产农业科教影片494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农业部农业电影社于1950年7月开始拍摄科教片,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央视,成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在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设有工作站,是农业部的宣传单位,从事农业科教电影、农业电视节目的制作。1953年2月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科教片专业厂——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即现在的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该厂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教片,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科教片创作人员。从建厂到1985年底,共拍摄科教片923部、杂志片《科学与技术》236本。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上海东方电视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简称科影厂),成立于1960年3月12日。1995年4月,科影厂划归到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由以生产科教电影为主,转向以制作电视节目、动画片、译制片、科教片并存的生产模式。40多年来,北京科影厂生产了1400多部科教影片,有170多部(次)的影片获得国内、国际各类奖项。科影厂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做出了贡献。

这些科教电影制作单位都为我国农业科教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金方面的不足和发行方面的困难极大地影响了电影拍摄工作,也极大地影响了科教电影队伍的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农业科教片生产厂家举步维艰。1995年以后,上海科影合并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农业电影制片厂的创作力量也基本转向了电视节目制作,北京科影划归中央电视台,科教片产量很少。如何在当前的情况下寻求突破是农业科教电影面临的一个难题。

2.分类

科教电影是科学教育电影的简称,用于对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授。农业科教电影主要是传播各种涉农信息,如果根据传播内容细分的话,基本可以分为农业科学片、农业教育片和农业卫生片三种。

(1)农业科学片

农业科学片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科技知识,向广大农村和农民介绍国内外农业发展前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市场经济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等。此类影片在农业科教片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20世纪初,电影工作者就开始拍摄反映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的影片,其中就涉及到农业方面的信息,如南京金陵大学摄制的《农业》(1934年)和《蚕丝》(1935年)以及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摄制的《家庭副业》等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普性质的农业科技片层出不穷,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许多影片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获得大奖。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的《草蛉》1980年在西柏林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穗奖、1981年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塔奖;《防治沙漠化》198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2届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上、1986年在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奖。1985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片《黄蚂蚁——柑园卫士》,在第23届克拉科夫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获银龙奖。影片介绍了我国柑园利用黄蚂蚁进行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科影片厂制作了《植物细胞分裂》、《绿化祖国》、《黄河与森林》等优秀农业科学片。这些优秀的农业科学片有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并为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农业教育片

相对于农业科技片的信息介绍,农业教育片则是把具体的农业新技术、新理念普及给广大农民,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教育片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比如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这些农业教育片通过形象生动的声画语言直接传授给农民各种新技术、新理念。还有很多影片是向广大农民宣传新的理念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属于农业教育片。

中国的农业教育片也是在20世纪初期崇尚民主与科学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如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在1918年就拍摄了关于农桑养殖的影片《养蚕》。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立的中国教育电影社摄制了《科学养鸡法》,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制作了《养蚕与制种》等许多教育性影片,为农村发展、为农民生活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农业教育片的制作发行以及放映,农业教育片成为向广大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新技术的主要载体。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教育片的产量非常高,极受农民欢迎。在90年代之后,由于电视的普及以及整个电影产业的改革,电视科教片基本上取代了农业教育影片,农业教育电影的产量极少,其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是农业教育片发展的关键。

(3)农业卫生片

卫生科教影片是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传播健康信息、推广卫生科技成果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卫生影片与健康密切相关,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农业卫生片主要是为农村广大的地区人民群众普及卫生知识,如医药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都在其中。农业卫生片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农民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

1918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就拍摄了反映讲究卫生的影片《驱灭蚊蝇》等。20世纪30年代,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影音部摄制了《防毒》等影片。在20世纪40年代,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阳光与健康》等卫生片。在那样的年代,这些卫生片成为难得的传播卫生健康知识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党和政府的各种卫生防疫政策,科影厂、新影厂等制作单位摄制了大量卫生片。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科教片《预防鼠疫》。针对当时鼠疫、天花、霍乱和疟疾等严重危害广大农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血吸虫与血吸虫病》等系列卫生片出现了,它们的出现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现了《计划生育在中国》、《人类的抉择》、《近亲结婚的危害》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的卫生片。《得了乙型肝炎以后》、《冠心病》、《预防小儿麻痹症》、《预防狂犬病专辑》、《农村饮水卫生》、《毒品——致命的诱惑》、《性病的防治》、《预防艾滋病》等卫生片针对不同时期的疾病、传染病防控重点以及健康热点,通过影视手段形象、通俗、生动地向广大农民普及医学卫生方面的知识。卫生影片普及了卫生知识,又“推动了农村的改水、改厕、改灶、改造环境以及防治疾病、计划生育、破除迷信等多方面的成果,对改变当地卫生面貌和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对群众学科学、爱科学,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等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2)目前,各种新的疾病传染病出现,人们对健康更为关注。人们开始注重心理、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这些都为卫生片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因此,农业卫生片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争取最大程度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3.特点

科教片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类型,它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农业科教片作为科教片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生产技术,帮助农民群众科技致富。因此,农业科教片的声画语言生动、形象逼真、实例鲜活、通俗易懂,以直观的方式把科学技术传递给观众。农业科教片作为农业传播的重要载体,带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真实性和科学性

科教电影是科学和电影的完美结合,科学性和真实性是其生存之本。

真实是农业信息传播的生命,是对农业传播内容的基本要求。作为传播农业信息的主要载体,农业科教片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实可信的信息才能够被农民接受,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农业科教片所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等必须经过科学的实验和实践的证明,不能有一点夸大或者一丝错误,否则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害。

科学性是农业科教片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在创作中一直要坚持的原则。早在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就为新中国科教片制定了“科学教育片应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3)的制片方针。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必须以全面的科学观为指导,错误或者片面的科学观会误导影片的价值关照,最终误导农民。农业科教片是向农民传播新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等,帮助农民逐步去认识事物,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科学地面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因此农业科教片要以真实的实例和科学的世界观来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各种不良现象在农村的泛滥和传播。

真实性和科学性是农业科教片创作和传播的原则,但并不排斥艺术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传播形式,农业科教片是利用声音画面向农民传达信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利用画面营造气氛和情绪,可以利用先进的摄影设备,可以使用动画,避免枯燥的说教。用今天的价值观、审美观去展示科学技术,才能充分表现出科学的内在含义和对现实世界的现实意义。

(2)针对性和时效性

农业科教片的传播内容以及目标受众决定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原则。

农业科教片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因此都是针对农民所需、农村实际来进行创作的。针对性原则要求传播者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以及传播的地域条件有的放矢地进行信息传播。农业科教片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关于农业组织形式和农民生活的,有关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有关于农业科技的,有关于耕种与收获的,有关于农田水利和灾害防治的,有的重技术推广,有的重传递信息,有的重舆论宣传等。从最初的选题到拍摄一直到最后的发行放映,每一部科教片都有其针对性。我国幅员辽阔,农村遍布大江南北,因此有的农业科教片可能全国都适应,但有的技术推广性科教片只是针对某一个地区,有的农业信息可能只针对某几个省市。因此各个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教片。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农业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等都决定了农业科教片的实效性。提供的科技信息、生产情况、市场信息等要紧跟农业生产,只有及时将这些传播给农民,才能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科技成果有自身的寿命周期,因此农业科教片必须在这些科技的有效生命期内传递给受众。过时的科技成果不但不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还可能由于在市场中的落后地位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也决定了农业科教片要具有时效性。由于很多农业科教片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性、服务性等作用,最好选择与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时间放映,不能滞后于农业生产,很多时候都是要先于农业生产而提前传递相关的生产资料信息、推广农业科技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农民观念的变化,农业科教片更需要突出其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做出实际性的工作。与电视科教节目相比,农业科教片的时效性要差一些,这也是对农业科教片的严峻挑战。在很多地区,农业科教片依旧在农业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下,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要加强农业科教片的时效性,让农民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和先进技术,而不是看一些多年前的老片子。

(3)实用性和效益性

与娱乐电影不同,农业科教片更多的价值体现在实用性和效益性上。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生产技术,帮助农民群众科技致富,这是农业科教片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农业科教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科教片发展的原因。广大农民喜欢看农业科教片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科教片能给他们带来致富的信息,教给他们致富的方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对各类实用科技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尤其欢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形象性的科教电影片。农业科教片的风格是朴实的,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解说词都避免“华而不实”。农业科教片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有很多技术推广片都是“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操作,这些科教片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也非常容易模仿学习。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给农民放映实用性的农业科教影片,可以帮助农民在种植、养殖以及综合开发上科学生产,科技致富。

优秀的农业科教片都能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效益。能否带来“实惠”是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教片的一个主要评判标准。事实证明,优秀的农业科教影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在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全国推广日本引进的地膜覆盖技术,“此项技术的推广使全国农业增产约60亿人民币,而大部分农民了解这项技术都是通过《地膜覆盖》一片。当时该片在全国共洗了5000多个拷贝,放映场次在百万以上”。(4)在中国农业科教片发展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农业科教片要把农业技术和农业产品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与农户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有效的途径之一。

除了经济效益之外,农业科教片还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很多农业科教片关注的就是农村的耕地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热点问题,像《退耕还林改善生态》、《植被恢复与农林生态》等。而社会效益是从整个社会全局来考虑,如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等等,这类题材在农业科教片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在为“三农”服务中努力提高自身价值,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关系到农业科教片生存、发展的问题。

(4)普及性和公益性

农业科教片对我国科学普及事业,尤其是广大农村的科学普及工作给予了巨大帮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故事片放映之前一般都加上一个科教片,为广大农民普及科学知识。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科学普及的任务艰难而繁重。相对于科普书籍以及科技讲座,农业科教片具有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生动的语言、逼真的画面以及鲜活的实例使农民很容易接受。目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而宣传力强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科教电影,不仅对农民群众致富信息的传播指导,而且对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文化素养的辅助教育,以及对农民群众转变意识形态、提高思想境界的长远影响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和意义”。(5)像《防治艾滋病》、《巫师的骗术》等优秀的科教片都有很好的普及效果。对于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来说,农业科教片的普及性以及普及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就大力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农业科教片在很多时候带有公益性特征,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组织经常免费为农民放映农业科教片,普及各种科技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科教片的发展陷入低谷。1996年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对科教片需求的呼声异乎寻常地高。很多与会者认为“科教片应是一项政府扶持、社会关心的公益事业”。(6)在随后几年中,国家电影局进行大量调研,根据农村现状和农村市场的需要,专门研究出台了拍摄实用科教片的具体措施,并从选题、创作、制片、发行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给予资金补贴,明确每年保证生产不低于10部农村实用科教片。很多地方政府专门出资为农民放映优秀的农业科教片。与娱乐电影不同,农业科教片的商业性不是最主要的,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公益性应该放在首位,因此国家也开始采取特殊的政策来对待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发行以及放映。

二、农村题材故事片

农业新闻片和农业科教片是最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电影,无论其传播内容还是目标受众都面向农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涉及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故事片,这些艺术性很强的优秀故事片从不同角度或深或浅折射出了农业生产,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农民形象,展示了农村的面貌。这些影片的目标受众不仅仅是农民,国内外观众都可以观看到这些影片。农民观看这些电影更主要的是消遣娱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上,农村题材故事片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片种,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

(一)发展概况

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电影摄制以及放映主要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几个有限的大城市,城市居民是主要受众,因此影片的故事背景大多是城市,和农村以及农民的距离比较遥远。

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农村的现实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所关注,中国电影已经开始显示出农民策略的视野,农民形象开始零零散散出现在电影中。20世纪30年代初,在时代的感召和左翼文化人的带领下,“新兴电影运动”全面展开,中国电影发生整体性的艺术巨变。1932年,夏衍编剧、程布高导演的《狂流》“第一次向观众正面展示了一幅中国农村的触目惊心的画面”,(7)给影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此,农村题材故事片的创作接踵问世。30年代有《春蚕》、《渔光曲》等优秀的作品。抗战开始后,电影与农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出现了《保卫我们的土地》、《保家乡》、《风雪太行山》、《好丈夫》等优秀的影片。在战时的大后方,观众主体很大一部分是广大的农民和士兵,这些电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抗日战争结束后,出现了《松花江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史诗性大片,展示了抗战岁月中的农村状况。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电影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工农兵,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成为新中国电影的主要特征。在新中国的银幕上,农民成了主角之一。在建国后的“十七年”电影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农村题材故事片,像《白毛女》、《翠岗红旗》、《陕北牧歌》、《柳堡的故事》、《红旗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李双双》、《农奴》、《枯木逢春》等,这些农村题材电影已经成为经典。这些电影风格质朴,充满时代气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展示了我国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新生活。在“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三突出”原则的指导下,农村题材故事片极少,少有的几部也脱离生活实际,大多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新时期”开始后,农村题材故事片的创作达到一个高峰。“80年代初期的乡土电影创作涉及的社会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革’的控诉与反思,一是对新生活的赞美和憧憬”。(8)像《柳暗花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月亮湾的笑声》等就属于前者。这一时期的主流还是反映现实生活、喜剧色彩浓厚的故事片,如《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等,这些影片与当时农村社会心理相吻合,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此外,胡柄榴的《乡音》、《乡情》、《乡民》三部曲,吴天明的《人生》、《老井》等农村题材故事片以其崭新的审美形态和反思意识引起众人瞩目,这些影片从更深的层面上来反思农村和农民,以及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影响,在国内外都引起很大反响。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像《黄土地》、《红高粱》、《野山》、《边走边唱》、《孩子王》、《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五魁》等一批以寓言式的方式表现中国民俗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片。这些影片“背离了80年代历史沉思宗旨,将曾对之进行文化思考的乡土中国进行精心包装,当作谋求国际商业性成功的基本策略。乡村及乡村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在这种‘寓言式’的表达中失落了”。(9)在90年代电影体制改革以及商业化浪潮中,农村题材故事片的产量大大减少,但还是涌现出了像《秋菊打官司》、《过年》、《香魂女》、《二嫫》、《被告山杠爷》、《留村查看》、《天网》、《九香》、《红月亮》、《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美丽的大脚》、《暖》、《上学路上》等现实主义风格的新作品,这批影片触及到了农村改革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当代农村生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因此赢得了观众的认同。此外,还有《香香闹油坊》、《夫唱妻和》、《男婚女嫁》、《明天我爱你》、《男妇女主任》等喜剧性的农村题材故事片。目前,农村题材故事片的创作依旧处于低谷,产量不多,影响力不大。实际上,农村题材故事片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如何满足广大农民的观影心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切实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题材故事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特点

农村题材故事片的种类多元、形式多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故事片,农村题材故事片具有了时代性、通俗性、民族性等特点。

1.时代性

“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直接触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任务,触及人类的经验,总是为当代的问题去寻求答案,帮助人们理解产生那些问题的环境”。(10)与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农村题材故事片的时代性更为突出。农村题材故事片的故事植根于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每个时期的农村题材故事片都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和农民风貌。早期的《狂流》、《春蚕》、《渔光曲》等影片真实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状况和农民的艰难生存,将赤裸裸的真实与呐喊交织在一起。抗战时期的农村题材故事片更是与时代洪流相契合,无论取材还是主题,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像《保卫我们的土地》、《保家乡》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更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像“大跃进”时期的《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人民公社时期”的《李双双》、《枯木逢春》等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喜盈门》、《乡音》、《人生》、《老井》、《喜莲》等构成了一部农村改革的形象历史,时代气息浓郁,现实性强。

农村题材故事片的时代性一方面体现在展示农村的时代风貌,另外还体现在探索每个时代深层的社会问题、农民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等。《秋菊打官司》表现了走向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人的困惑,《二嫫》思考着被剧烈的社会转型抛入动荡中的农民的追求困惑,《留村查看》反映了反腐倡廉、扶贫济困问题,《被告山杠爷》反映了法律与道德冲突问题。尽管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失去了被表述的中心地位,这些电影“仍然还对9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命故事和社会冲突作了程度不同的述说,宗法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冲突、现代体制与传统社会的冲突、城市文明与农村生活的冲突多少能够在这些影片中被传达出来。在90年代中国电影中,它们为中国农村毕竟留下了一份影像言说”。(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和农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关注“三农”是一个焦点问题。农业题材故事片必须紧跟时代,真正关注农村现实,关注当下大多数农民的生存状态。时代本身就为农业题材故事片提供了无数的素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

2.民族性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华文明主要是农耕文明,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主要是农耕文化培育出来的。对于深深植根于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和农民的农业题材电影来说,民族性特点更为突出。

农业题材故事片展现了各民族的风情。建国后拍摄的农村题材故事片《刘三姐》、《五朵金花》、《农奴》等都是关于少数民族的,这些优秀的电影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影片中的民歌迅速风靡全国。

对我国各地农村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俗民情的全景式展示也是农业题材故事片民族性的重要体现。农村地区是最为“原始”的中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着世代沿袭的民俗。很多农村题材故事片都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影片的影像风格带有浓浓的民族特色。比如《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和《二嫫》以及《美丽的大脚》等影片中的西部风情,在其中可以寻觅到红辣椒、信天游、唢呐等特色性文化符号;《香魂女》像一幅青绿山水画,秀美、恬静的湖光山色展现的是江南水乡风情;《边城》、《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湘西风情让人沉醉;《过年》、《男妇女主任》、《美丽的白银那》等影片中展现的是东北风情。在这些影片中,各地风土人情有淋漓尽致的展现,成为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风情画,营造了一幅幅中国生存图景。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到90年代中期,《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五魁》等将民俗进行商业性包装,展示“新民俗”的电影曾备受争议,也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化、国际化的讨论和思考。

当然,透过典型的农民形象和农村故事来反思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社会转型等也是农村题材故事片民族性的重要体现。这些影片在真切反映农村生活的同时不拘于对农村生活的展示,而将其作为叙事载体表达深刻的人文思考。《黄土地》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对民族的劣根性给以无情暴露。《秋菊打官司》、《二嫫》、《被告山杠爷》等影片都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对传统、民族都有独到的体现。

3.通俗性

虽然农业题材故事片跨越喜剧片、艺术片、商业片等片种,但通俗性是其主要特点,《喜盈门》、《男妇女主任》这样的喜剧类型如此,即便是《秋菊打官司》、《二嫫》、《香魂女》等内涵深刻的电影也有很强的观赏性,具有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特点。

首先,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影心理决定了农业题材故事片的通俗性特点。在所有社会力量中,对艺术家影响最大的就是公众趣味,艺术家可以无视公众趣味,但他无法躲避它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喜欢那些通俗易懂、轻松流畅的电影。因此,很多农业题材故事片都是从大众关切的寻常故事中,以大众喜爱的喜剧形式进行主旋律的表述。像上个世纪60年代拍摄的《李双双》、80年代拍摄的《喜盈门》、90年代的《喜莲》都是因为真实丰满的人物塑造、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轻松的喜剧风格而成为农业题材故事片的经典。

农业题材电影的通俗性还表现在其叙事技巧、美学风格上。农业题材故事片的叙事一般都自然流畅,给观众讲述一个生动好看的故事,没有卖弄叙事技巧。喜剧性影片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像《喜盈门》、《男妇女主任》等;即便在《秋菊打官司》、《二嫫》这样的艺术电影中,喜剧的成分还很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是大多农村题材故事片所坚持的,也是最适合的。这些故事和人物从农民中来,又到农民中去,给农民一种亲切感。

当然,通俗性并不是庸俗、低俗,不是说要把受众降低到傻瓜的层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精神生活也日渐丰富、复杂起来。“这无疑对电影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把握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化,又不失独特的观察与探索,这远非是喜剧笑料的简单叠加所能完成的”。(12)

当然,强调农村题材故事片的通俗性,并不是不重视其艺术价值。农村题材故事片不仅仅是针对农村受众,其受众遍布国内外。像《黄土地》、《野山》、《老井》等优秀农村题材故事片都是积极进行艺术探索的文本;而像《秋菊打官司》、《二嫫》、《暖》等影片的艺术性非常强,只要是可供人们多重阅读的文本,无论什么层次的观众都可以从中寻求到不同的感受。“精英艺术可以吸引广大的、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阶层,而通俗艺术也可以取悦文化要求较高,有审美眼光的知识分子”。(13)由此也可以看出,农村题材故事片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