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类型及病变特点

类型及病变特点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并形成软化灶。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和病变特点,一般将渗出性炎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和卡他性炎等。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3类。严重者病变扩展快,范围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这些肉芽肿有特殊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可根据肉芽肿的形态做出疾病诊断,如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诊断结核病等。

根据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将炎症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一)变质性炎

变质性炎症(alteration inflammation)病变以变性、坏死为主,渗出和增生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变质性炎主要发生于肝、肾、心、脑等实质性器官,常由某些重症病毒感染和中毒引起,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广泛坏死,而渗出和增生轻微。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并形成软化灶。变质性炎常引起实质器官的功能障碍。

(二)渗出性炎

渗出性炎(exudation inflammation)病变以渗出为主,多为急性炎症。根据渗出物的主要成分和病变特点,一般将渗出性炎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和卡他性炎等。

1.浆液性炎(serous inflammation) 以浆液渗出为特征。浆液渗出物的主要成分为血清,含有白蛋白,少量嗜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常发生于皮肤、黏膜、浆膜。如皮肤二度烧伤形成的水疱。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胸腔积液等。

浆液性炎一般较轻,易吸收消退。浆液渗出过多可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如喉头严重水肿可引起窒息,胸腔和心包腔大量积液可影响心肺功能。

2.纤维素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 以渗出物中含大量纤维素为特征。血浆中处于溶解状态的纤维素原渗出血管,进入局部组织后形成纤维素,病变好发于黏膜、浆膜和肺。

图6-23 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绒毛心)

(1)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炎症时渗出的纤维素、嗜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形成膜状物,称为假膜,覆盖于黏膜的表面。因此,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又称为假膜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等。

(2)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常见于胸腔和心包腔,如纤维素性心包炎,由于心脏的搏动,使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于心脏表面,称为“绒毛心”(图6-23)。

(3)肺的纤维素性炎: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及红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

渗出的少量纤维素可被嗜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溶解吸收。若纤维素渗出过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而发生机化,引起浆膜增厚和粘连等,如胸膜粘连。

3.化脓性炎(suppurative or purulent inflammation) 以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多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化脓菌引起。炎症区内坏死组织被嗜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脓液是一种灰黄色或黄绿色、浑浊、黏稠的液体,主要成分为大量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粒细胞(也称为脓细胞)。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3类。

(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表面化脓是指浆膜和黏膜的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如化脓性尿道炎或化脓性支气管炎,若脓液在浆膜腔、胆囊和输卵管腔内蓄积,称为积脓。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为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变组织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严重者病变扩展快,范围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脓肿(abscess):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如皮肤的疖、痈,肺脓肿,肝脓肿等(图6-24)。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发生在皮肤、黏膜的脓肿可向表面破溃,形成溃疡。深部脓肿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后可形成窦道或瘘管,如肛门周围的脓肿,可向皮肤或直肠黏膜穿破,形成肛旁窦道或肛瘘。

4.出血性炎症(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当炎症灶内的血管壁损伤较重时,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称为出血性炎,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传染病。

图6-24 臂脓肿

5.卡他性炎(catarrhal inflammation) 是黏膜组织发生的一种不引起组织明显破坏的渗出性炎。根据渗出物的不同,又分为浆液性卡他,黏液性卡他和脓性卡他。卡他性炎在发展过程中,可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如感冒引起的鼻炎,开始为浆液性卡他,以后转为脓性卡他。

上述各类渗出性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如浆液纤维素性炎。在炎症发展过程中,一种炎症可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如浆液性炎可转变为纤维素性炎或化脓性炎。

(三)增生性炎

增生性炎是指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多为慢性炎症,但也可呈急性经过,如伤寒、急性肾小球肾炎。增生性炎一般分为非特异性增生性炎和特异性增生性炎(肉芽肿性炎)。

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1)一般增生性炎:一般增生性炎常呈现慢性炎症的特点,炎症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伴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被覆上皮、腺上皮等实质细胞明显增生;变质和渗出病变轻微。

(2)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是指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和肉芽组织增生,形成向表面突出带蒂的肿物。常见的有鼻息肉、子宫颈息肉、肠息肉等。

(3)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是由局部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肺的炎性假瘤较易与肺的肿瘤混淆,部分病例只能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2.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是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增生性炎。这种结节状病灶又称肉芽肿,多见于慢性炎症,肉芽肿性炎的组织结构大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肉芽肿的中央处常为坏死组织或残留的异物,周围为巨噬细胞或由巨噬细胞演化而来的多核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最外周为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以及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肉芽肿性炎分二类。

(1)感染性肉芽肿:常由生物因素引起,如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风湿性肉芽肿(风湿小体)、血吸虫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等均属感染性肉芽肿。这些肉芽肿有特殊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可根据肉芽肿的形态做出疾病诊断,如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诊断结核病等。

(2)异物性肉芽肿:由异物如手术缝线、滑石粉等引起的肉芽肿性病变称为异物性肉芽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