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关研究述评

有关研究述评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中,旅游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水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此外,在长三角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旅游业的发展绝非无污染。因而在新一轮的长三角的旅游发展中,在规划如何充分地利用水景资源的同时,需要坚持“绿色”、“环保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长江三角洲旅游对长三角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0年4月18日,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之后简称“长三角”)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15个城市,覆盖了上海与江苏、浙江最富庶地区,具有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崭新的“长三角”崛起在中国东部。二十年来,它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一直走在全国区域发展的前列。早在2003年,长三角GDP总值就已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的20%左右;年增长达14.4%,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三者分别占全国的19.2%、31.6%和47.8%。其中上海市则以全国1%的人口、不足全国0.1%的土地面积,提供和创造了占全国5.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3.2%的外贸进出口额[1]。2010年,长三角GDP达69 871.97亿元,平均增长12.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7.6%[2]。长三角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也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400多家在长三角都建有工厂[3]。同时,由于长三角在连接国内外

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推动了产业与技术的转移,带动了其他区域的发展。因而,可以说长三角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正起着重要的领跑作用。

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中,旅游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2.5%以上,其中部分城市甚至超过15%。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王慧敏博士提到,到上海旅游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恰恰也是到上海投资排名前十位的国家[4]。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对城市发展也有巨大的“广告效应”,因而旅游业和区域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关系。

而从长远来看,由于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即不像对工业耐用品的消费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对旅游服务的消费可以具有多次重复性)、乘数效应(旅游消费关系到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可以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和“绿色性”(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相对其他产业污染较小,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对环境要求亦高),长三角旅游的发展对长三角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水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长三角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长三角的旅游发展中 ,水景资源成为长三角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主要特色所在,如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秦淮河、上海的黄浦江外滩、无锡的太湖鼋头渚、苏州的枕水人家以及众多江南水乡古镇。近年来,在旅游业的开发中,许多城市的眼光也都聚集在水景资源的利用上,如南通对濠河的旅游开发、舟山对海洋旅游的开发等。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水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目前,京杭运河长三角地区段、太湖、长江下游段、钱塘江段等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致苏锡常平原、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均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都不得不另找城市水源地。2007年5月底发生的无锡太湖蓝藻事件,更是敲响了长三角地区水污染问题的警钟。此外,在长三角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由苏、沪、浙三省市地质矿产调查部门历时五年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1/3范围内累计沉降已超200mm,面积近1万km2,其中上海市区、江苏苏锡常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并且地面沉降在长三角地区有连成一片的趋势;苏锡常地区因不均匀沉降,目前已发生22处地裂缝地质灾害[5]。依目前的沉降速度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长三角的地理变化可能因海水回灌而由昔日的沧海变桑田转为桑田变沧海。可见,长三角的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正面临着水资源危机的严峻挑战。

从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在越过经济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时,由于技术水平、投资强度和投资周期所限,往往多是大上污染企业的阶段。今天,长三角的经济也正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如果仍按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发展,水污染和水缺乏的水资源危机问题将会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悲剧也将难以避免。

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不仅赋予了长三角旅游发展新的契机,也给长三角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来说,为持续发展,长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有利于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不仅提高了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也将为对于生态环境有着更高要求的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基础条件。

从现实的社会需求来说,个人旅游需求一般取决于个人的旅游欲望或意愿、旅游消费能力和可自由支配时间等三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旅游欲望和旅游消费能力不断增加;节假日制度的改革,给予了居民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因而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观念也相应转变。从旅游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来看,大部分居民只有在春节、国庆的长假期间才能进行远途旅游,而在周末和其他假日,大部分居民只能选择在居住地周边的近距离旅游。从人们旅游的意愿来看,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许多居民旅游的意图也不只局限于观光,还在于休闲、健身。近年来,由于私家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中短途自驾游成为居民出游的一种风尚。无疑,长三角的区域内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扩展空间,而处于城市郊野的水景之地的旅游(如水利风景区的旅游、湿地旅游、海滨旅游等)也有了充分的发展前景。

旅游业的发展绝非无污染。比如,太湖蓝藻事件一部分应归咎于旅游餐饮业排污和游客旅游丢弃物的增加。因而在新一轮的长三角的旅游发展中,在规划如何充分地利用水景资源的同时,需要坚持“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切实解决好保护水景资源的问题。

3)长三角旅游发展中的“湿地公园热”和“运河热”

近年来,在长三角旅游中出现了两个热点,一是一批湿地公园的建设,如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常熟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泰州姜堰市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几乎长三角的所有城市都在规划建设若干座城市湿地公园;二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杭州、苏州、扬州等,正在为大运河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加强对运河的保护,并结合申遗加大了对运河旅游的开发力度。

这是两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他们既反映了长三角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问题和历史文化遗产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长三角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化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区域一体化的新趋势,而这种新趋势必然会带来包含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一些新问题。

1.1.2 选题目的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长三角旅游新一轮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用地理学、旅游科学系统论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特征和结构、长三角水景资源的特性和优势、长三角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主要动向等三个层次上的分析,探讨长三角旅游发展的趋势和途径,以及长三角旅游发展在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需要解决的方向性和普遍性问题,并为长三角水景旅游发展的旅游规划工作和水污染控制寻找可资借鉴的实际操作思路。同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主要概念问题试图作一定的探讨;同时在可能进行量化研究处尝试引入一定的模型和进行一定的计量分析,并努力引入生态学、环境科学、耗散结构理论中的有关知识,以期在旅游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野上能有所开拓,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推进。

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特性与空间结构,通过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长三角旅游系统发展的动态趋势,并建立一定的模型和引入相应的概念,探讨对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计量分析的可能途径。

(2)通过对长三角水景资源特性的分析,阐明长三角水景资源在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城水镇三方面所呈现出的主要优势,阐明长三角水景资源所具有的丰富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3)分析长三角旅游开发中出现湿地公园热和运河热的背景和原因,揭示长三角水景旅游发展中的生态化趋势和生态保护中的区域一体化趋势,并阐明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4)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长三角在水污染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借鉴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探讨湿地公园在生态规划、生态容量计算、生态效益评估上的一般方法以及在水景资源旅游开发中控制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为有关旅游规划工作和水景资源保护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思路。

(5)围绕水景资源的旅游开发问题,对相关的主要地理概念,包括水资源与水景资源湿地的定义和分类等作一定探讨或评析,以期厘清概念并深入认识其特性。

(6)从旅游系统所具有的地域性特点和研究应具有的信息量出发,收集、整理反映长三角水景资源各方面具体情况的实际资料,为今后其他学者对长三角水景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

1.2 有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关于旅游系统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的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对旅游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Christaller W.,1964;A.G.Wilson,1967;Neil Leiper,1979;Arthur Haulot,1981;Wall G.,1985;Robert C.,1992;Pauliine J.Sheldon,1993;Wall Geoffrey,1997;Gunjan Saxena,2005;I.Petrosillo,2006;Jonas Larsen,2007;Anne Zahra,2007)、旅游系统的空间相互作用(G.Deasy,1966;G.W.G.Armstrong,1972;Lundgren J.O.J.,1973;Mitchell L.S.,1976;Neil Leiper,1989;S.Smityh,1989;Keith C.Debbage,1991;N.Kulendran,1997;Bruce Prideaux,1999;John Coshall,2000;Kumi Endo,2006)、旅游系统的时空演化(B.Keogh,1984;M.Brian,1992;Sheela Agarwal,1997;D.B.Weaver,1998;Kathryn Pavlovich,2003;L.Alex Tooman,2007;B.T.Werner,2007)等几个相互交错关联的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同时,注重将数理方法和数学模型运用于具体的地域实践研究,如G.Deasy,P.Griess(1966)运用旅游无差异曲线、旅游等成本线技术分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两个相似的、互相竞争的旅游景点;Weaver D.B.(1998)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S.Smith (1989)对引力模型、概率模型的系数进行修正,并计算和预测了加拿大各省区相互吸引的旅游流之间的关系。

2)关于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地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文献甚多,如Zorko Kos(1988)对南斯拉夫伊斯特拉半岛的城市用水、工业用水和灌溉等方面的水资源的连接性利用进行了探讨。Glenn-Marie Lange(1998)从经济学的角度,借鉴纳米比亚在可持续水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对共享水资源的南部非洲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对水的机会成本应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应在农业、能源、采矿和贸易等方面进行更为广泛的部门合作。Larry A.Swatuk(2004)对博茨瓦纳水资源管理中的政策与实践的脱节进行了剖析,指出文化、政权和管理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三大障碍。其中也有众多文献涉及旅游开发与地域水资源利用的关联问题。如Lan Douglas(1972)对英国高地集水区的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中就涉及旅游便利设施的供给和风景资源控制利用问题。J.F.Kapp(1995)以南非好望角湖泊湿地为例,描述了环境敏感和热点旅游区域水资源利用管理战略的开发和执行情况。R.Greiner(2000)分析了区域海洋规划中财政、经济、法制、教育、管理、自愿手段、社区机制,研究各方面的政策激励工具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潜在作用,阐释了河流、河口和海洋水质和可持续海洋旅游之间的相关性。S.Gossiling (2001)通过对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东海岸地区淡水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动态平衡关系的分析,针对旅游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预防性水资源管理的手段。Shoichiro Asakawa(2004)通过调查了解大众对日本札幌绿色廊道系统范围内城市河道改善技术的看法,分析了提高生态环境、增加旅游娱乐活动以及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对于区域河道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关于旅游系统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旅游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旅游地空间结构、旅游地演化模式、旅游流、旅游地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如陆林(1995)以皖南地区为例探讨旅游区空间布局;王瑛等(2000)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保继刚等(2002)分析了桂林12年间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吴晋峰等(2002)应用拓扑理论分析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石培基等(2003)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的空间结构;卞显红(2003)在分析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关键性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车裕斌(2004)以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影响旅游客流吸引力的因素概括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政策环境;杨新军等(2004)和黄金火等(2005)等先后以西安为例,探讨了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李文亮等(2005)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和旅游地理系统三类旅游系统模型做了介绍和评述,指出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旅游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朱晓华(2007)系统提出了旅游系统网络结构在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与旅游交通三方面的分形科学问题,并以实例定量给出了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依据;翁瑾(2007)将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比作一个具有不对称特点的垄断竞争的空间模型,将规模经济、旅游成本以及多样偏好和产品差异化作为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2)关于长三角旅游

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研究始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王大悟(1985)、林洪岱(1986)等对上海和华东区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区域旅游联合和树立合作观念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旅游合作重要性认识的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进入大发展阶段,如1992年江苏、浙江、上海三地旅游部门共同举办的江浙沪旅游年,1997年长三角各城市召开的第一次经济协调会等,研究热点由原来的旅游合作理念研究转向旅游合作的实践操作研究(阎蓓,1993;张慰冰,1997;许刚等,1998;黄震方等,1999)。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长三角开始进入区域旅游一体化阶段,向着无障碍旅游区域过渡,相关研究也越来越体系化。如崔凤军(2005)对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对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意识更强、层次更高、措施更实在、地域更广、内容更丰富等建议,并对长三角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已有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其主要经验、做法、问题、困境以及走势进行了全面分析。聂献忠(2005)总结概括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障碍和突出问题以及潜力所在,并对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体化战略进行了探讨。卞显红等(2007)将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作为长三角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将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作为长三角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探讨,并依据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和旅游吸引范围的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层次结构。

3)关于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水资源利用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结合研究,较多的是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涉入相关旅游问题的研究(董铁林等,1995;梅其勇,2000;樊志勇,2003;刘洪波,2006;吴殿廷,2006;廉艳萍,2007;王会战,2007);也有若干专门论及水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包括水资源旅游开发原则(李锋,2004)、水资源的旅游价值的评价问题(毛明海,2002)、水景观布局形式(应丽云,2002)、水资源文化问题(刘永强,2003)、水资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杨云良,1997;陈子年,2005)等。

4)关于生态规划、生态容量和生态效益等问题的研究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旅游系统、区域水资源利用以及长三角旅游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而近年来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地理学及旅游学进行研究和评价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影响综述(刘洋,2005)、评价方法(徐宪立等,2006)、环境影响个案分析(彭玲,2006;张国忠,2006;胡海胜,2007)、环境演变(石树人等,2000)、环境容量(李睿等,2007),②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与保护(乔世珊,2004;王健等,2004;郑慧芬等,2004;黄少辉,2006;刘勇生,2006;崔峰,2007;金怡,2007;钱静,2007;于立新,2007)。

但从研究内容来说,较全面、系统论述长三角地区旅游开发中水景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著述并不多见。从研究方法来说,一方面,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运用的还较少;另一方面,在某些定量方法的研究中,如借助分形理论、拓扑学等进行的旅游系统研究中,又存在理论分析不足和实际数据缺乏的问题,因而存在结论的某种不确定性和片面性。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书围绕“长三角旅游系统中水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主题,从“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特性、结构和发展趋势”、“长三角水景资源的特性和优势”、“长三角水景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生态化和区域一体化”等三个层次展开分析。

1)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特性、结构和发展趋势

本书把长三角的水景资源作为长三角旅游系统这一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将从对复杂系统特性的分析切入,然后进一步分析旅游系统作为特殊的复杂系统所具有的某些独特性,进而分析旅游系统的一般结构。

长三角旅游系统并非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系统,而是随着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形成的实在的社会活动系统或社会实践系统。本书通过论述长三角旅游发展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长三角旅游对于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反映长三角旅游系统的这一特性;同时通过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过程的描述反映出长三角旅游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的分析可以是多方面的,本书侧重于对其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分析,主要着力于对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其内在经济结构的分析,试图从中寻找长三角旅游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此,本书借鉴点—轴理论,在有关实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旅游系统的多层级点轴结构模型,并借鉴引力场理论引入旅游引力、旅游场强等概念,以期定量地评估长三角旅游系统中各个旅游城市和旅游点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各城市在长三角旅游系统中的内在影响力。同时,针对在长三角旅游发展存在的“大上海中心”战略和“网络式发展”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在收集长三角15个城市近年来旅游收入和GDP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中的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进行旅游经济首要度、集中度和旅游经济密度的动态分析,从中揭示出长三角旅游系统在集中和分散这对矛盾关系上的变化趋势,探讨其成因,从而根据事实对两种战略选择的适宜性作出判断。

2)长三角水景资源的特性和优势

长三角的旅游系统中最重要也最具普遍性的旅游资源是其水景资源,因而水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对于长三角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意义。但要回答对长三角的水景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的问题,就必须对利用和保护的对象有所了解,至少需要对其有一个大体的轮廓。所以这一层次主要目的在于回答长三角的水景资源到底有哪些、长三角水景资源的优势在哪里的问题。

本书将从对景观、水资源、水景资源这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在厘清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阐明水景资源与水资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同时通过有关实际数据阐明长三角水资源的优势来反映长三角水景资源具有的“基础性”优势。

水景资源的类别很多,长三角的水景资源也极其丰富多样。在这一层次上,本书尽可能聚集汇总有关长三角主要的江河湖泊、主要的水利工程和主要的水城和水乡古镇的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以期不是笼统、模糊、粗略地而是具体、清晰、翔实地反映长三角水景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优势。

3)长三角水景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生态化和区域一体化

长三角水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会涉及很多问题,通常的写作思路往往是按照“目前的利用和保护现状如何——其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逻辑模式展开的,但这样写涉及面可能太广,需要探讨的问题太多以致难以深入。本书从当前长三角的湿地公园热和运河热衷得到一定启示,脱开这一思路着重抓住水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生态化方向和区域一体化方向,通过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背景和原因,阐明这种趋势所包含的意义,进一步阐述长三角水景资源所具有的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

在分析湿地公园建设热的背景时,由于湿地公园所包含的湿地概念与传统水景资源分类中的湿地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需要对湿地的定义和分类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本书从湿地资源重要的生态效益、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生存危机和我国的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方面论述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水景资源旅游开发生态化的重要意义,并尽可能收集汇总反映长三角湿地资源的有关具体的数据资料。而后则围绕“生态化”建设问题,对长三角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的生态规划、生态容量的控制和生态效益的评估等问题,根据已有的文献和有关数据资料,并结合实例逐一进行探讨,对其中可能涉及的有关计算方法,尽可能通过一些参数的数值化或近似化,使之具有在现有实测数据基础上的实际可操作性。

对湿地公园建设问题的具体探讨侧重于旅游规划方面,对大运河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的探讨则侧重于水污染的控制方面,主要从生物—生态技术和社会工程技术两方面探讨水污染控制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必需的社会措施。

最后针对前面尚未专门提及的滨海水景资源,展望长三角今后的旅游热点;同时,从水景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生态化和区域一体化中进一步引申出可持续化,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控制变量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合

对一个社会—自然问题的研究,需要获得反映这一社会—自然问题的有关实际资料。对长三角旅游系统中水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的研究,需要了解和掌握长三角旅游系统的有关情况、长三角水景资源的有关情况等,这些都涉及大量的数据资料。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这些数据资料主要可以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手段通过文献调查获得,但其中某些数据和资料则需要通过对直接数据的分析而获得。由于长三角并非一级行政单位,相关的直接统计数据极少,长三角中江苏、浙江的城市只是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城市,江苏、浙江的有关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江苏、浙江的长三角城市的情况。其中很多指标需要通过对直接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从中获得长三角有关城市的相关数据。因此,研究过程中,在有关资料的获得上需要注重文献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合。

2)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结合

长三角有哪些水景资源,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何,长三角的湿地资源有哪些,大运河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等,都属于描述性研究,这种描述性研究要求忠于事实,要求客观、具体、翔实,也要求尽量详细地把握所有具体的资料,包括某些细节;要求尽量能排除研究中的任何主观性。而某些研究则是分析性研究,如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分析,对长三角旅游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湿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分析等,这些分析性研究要求把握各种系统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并试图从联系中揭示或寻找一定规律性,因而有时也会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的成分,如认为湿地公园热反映了水景资源旅游开发的生态化方向。如何保证这种带有主观判断成分的分析性研究的客观性?这是分析性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依靠严谨的推理逻辑和充分的事实依据。本书的研究过程遵循方法论原则,在描述性研究中注重具体翔实;在分析性研究中注重严谨和以事实为据。

3)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

本书中大量的问题还是属于定性的研究,如长三角旅游对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长三角旅游系统的特性、长三角水景资源开发的趋势、长三角湿地公园规划的生态理念等,这些定性研究需要运用系统理论和有关旅游理论(如区位理论、生态景观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以及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某些问题的研究,如长三角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分析、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的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容量的控制,都需要应用一定的定量研究方法。因此,本书在注重应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问题时,也注重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数值逼近方法等,并注重对有关变量和实际数据的分析,以期使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提高对资料分析的精度。

【注释】

[1]摘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来源:论文下载网,2008-08-26。

[2]摘自《2010年长三角经济高升稳走GDP达69 871亿元》,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2-11。

[3]摘自《搭建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平台》,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2008-12-03。

[4]摘自《长三角整合旅游资源,开始形成“黄金旅游经济圈”》,来源: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6-09-30。

[5]摘自《地面沉降,长三角在经济和城市沦陷间抉择》,来源:南方网,2005-03-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