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聚与产业同构及其影响

产业集聚与产业同构及其影响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上,大多数学者对产业同构持否定态度。长三角的整体区域优势来源于其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密切联系,而整个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渐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是以产业同构为基础的。在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同样也存在实证上的困难,尽管很多学者意识到了产业集聚和分工机制对解释产业同构现象的重要性,但目前的研究还是缺乏对该问题的系统论述和检验。

在长三角产业同构是否存在的问题上,许多国内研究通过对三次产业或对制造业二位数产业层面产业同构系数的计算,在承认长三角发展水平相近和产业结构类似的基础上,认为在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太过严重,造成长三角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争夺外资和争夺市场,尤其是提出城市圈内互相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形成了事实上的长三角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关系,导致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下降(蔡跃洲和王瑛,2006)。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所谓的产业同构只是地区和产业上统计口径的差别,一旦将地域范围缩小,或是将产业深入三位数层面,产业同构现象就自然会被产业的差异性所代替。因此,数据的粗泛是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李清娟,2006)。殷醒民(2006)进一步认为,长三角城市圈内部是否存在产业同构是一个尚未定论的问题。

在对产业同构的成因分析上,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观点上,即资源禀赋说、市场发展说和行政壁垒说。①资源禀赋说。这一类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传统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赵丽和夏永祥(2004)认为,江浙沪两省一市无论是在自然条件、文化传统、要素禀赋还是初始经济条件等角度均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无论是客观基础还是主观倾向,次区域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表现出趋同性是十分自然的现象。②市场发展说。相关观点则主要基于对该区域内要素流动的考察所得出的结论。郑恒(2005)认为,长三角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换言之,该地区内要素流动比其他地区更容易,生产的组织也就更流畅。地理上的毗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使得浙江、江苏和上海之间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开始了互相学习和模仿,从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产业结构。③行政壁垒说。主张行政壁垒是导致产业同构主要原因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市场利益主体除了企业之外,还有政府,地方政府追求政治资本和市场利益的竞争造成产业同构现象深层次、本质的原因(洪银兴和刘志彪,2003)。

在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上,大多数学者对产业同构持否定态度。洪银兴和刘志彪(2003)认为,地区比较优势基于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产业同构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无法发挥,降低了地区的整体优势,阻碍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但事实证明很多所谓的“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是负面的,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区域条件相近,历史遭遇相似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长三角的产业同构现象始终存在,但长三角的区域竞争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产业同构并不一定会引起区域竞争力的下降。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猜测。唐立国(2002)指出,如果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各次区域产业间深度分工与协作关系能够形成,则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并不会违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靖学青(2004)分析了长三角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为长三角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同构可以提高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技术发展水平。陈建军(2007)在研究了长三角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认为过分夸大产业同构的严重性是不科学的。长三角的整体区域优势来源于其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密切联系,而整个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渐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是以产业同构为基础的。李清娟(2006)认为,长三角以上海为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心,其他区域为发展腹地的产业分工模式正在形成,并逐步强化了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从而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差别化竞争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究产业同构问题的主要分歧集中在存不存在产业同构,以及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这些研究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二位数产业层面上对产业同构的存在性进行检验,在地区的选择上多选择两两比较(李庆华和王文平,2006),缺乏有力的数据证明。在产业同构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同样也存在实证上的困难,尽管很多学者意识到了产业集聚和分工机制对解释产业同构现象的重要性,但目前的研究还是缺乏对该问题的系统论述和检验。

鉴于理论上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的两点争议,要验证是否存在产业同构,首先需要界定产业同构。较为普遍的定义是,区域间产业同构或产业结构趋同指的是,区域之间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配置表现出一致性的结构特征(洪银兴和刘志彪,2003),其中的关键词是“结构趋同”。一般的研究中讨论产业同构主要基于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长三角地区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三省市之间没有崇山峻岭的阻隔,形成了区域经济学上所谓的“匀质空间”。这不仅使得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相近,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相似;而且也使劳动力的流动和知识、技术的传播非常容易,导致后天的产业发展水平又十分接近。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时候,往往出现类似的定位,比如该地区大多数城市都把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是制造业产业完成产值呈现出来的比例相似性。从二位数产业来看,排在前10 位的产业中,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上海与浙江也有7 个产业是相同的,同构率达到70%。这些二位数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当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60%~75% 之间(李清娟,2006)。

而对于另一点争论:产业同构是否会带来地区竞争优势的下降,判断的关键点在于这种产业同构是否具有产业关联。一般的文献认为,产业同构会使得不同地区间的产业关联被切断,而走向各自为政的封闭式发展,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形成资源上的争夺和重复建设,破坏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而这些则需要通过数据的检验才能最后断定,目前这部分的实证研究往往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来完成。研究者往往通过计算一个地区的产业集中度量化各地区的产业优势,从而说明由于集聚结构的相似和集聚经济的作用,该地区和外界的产业关联被切断,造成了优势产业的雷同。因此,产业同构对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的内在机制,可以概括为两点:① 产业集聚本身的负面作用,由于高度集中生产及由此带来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力的不断加强,容易引起市场的封闭性;② 产业集聚在长三角地区的结构具有一致性,即长三角次区域内的几大优势产业趋于一致,导致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带上对资源的争夺加剧。

尽管上述对产业同构的分析方法过于粗略和简慢,但产业集聚作为一地产业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出地区间产业的相似性[1]。回顾我们在第4章中得到的一组数据,表4.3和表4.4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在二位数产业层面趋向集中的产业,在三位数产业上却是离散的;同样地,一些三位数产业上趋向集中的产业,其在二位数层面上的分布却较为均匀。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所有30个二位数产业中集聚程度排在第12位,但373-摩托车制造业却排在167个三位数产业集聚中的第13位(见表4.3和4.4)。这说明二位数产业上的趋同,在三位数上未必显示出一致的趋同性,甚至可能是趋异的。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表6.1和6.2的对比。表6.1显示,二位数产业集聚程度较为明显的前五位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长三角整体三位数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如表4.4)。但我们如果把其中一个次区域(这里我们选取浙江省作为典型样本)的三位数产业集聚和整个长三角地区二位数产业对照起来看,则会发现,尽管浙江省三位数产业集聚前20位的产业主要还是从属于上述五个产业,但是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三位数产业集聚的前20位产业相比较,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纺织业的三位数产业中,浙江既有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但同时也拥有麻纺织和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上的专业化生产优势。再比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上,长三角的整体优势显示在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皮革鞣质产业上,浙江省除了这两个三位数优势产业外,在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上也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因此,即使是用产业集聚优势来衡量产业同构,也未必能够得出产业同构一定会带来产业衰退和地区竞争优势丧失的观点。基于本书前面几章对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研究,我们更可以相信,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是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它在制造业上的优势,是这个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表6.1 2005年浙江省三位数产业集聚γ0l居于前20位的产业

续 表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行业类别编号对照GB/T 4754-2002。

表6.2 2005年长三角地区所有二位数产业集聚γ0k

续 表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行业类别编号对照GB/T 4754-2002。

注释

[1]产业集聚水平并不能直接作为产业同构程度,我们这里用产业集聚在生产上的优势来粗略说明产业同构问题,精确的计算将放在本章的第四部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