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要素与整体的关系

系统要素与整体的关系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他在194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时,曾明确地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列为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因有压力没有发表。1954年他和他的研究者创办了“一般系统论学会”。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全面地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一般系统论的成果。

1.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年),他在194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时,曾明确地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列为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1.1产生

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因有压力没有发表。1945年,发表了《普通系统论》一文,由于毁于战火几乎不为人所知,在1947—1948年,在美国多次阐述他一直倡导的系统论思想。1954年他和他的研究者创办了“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一般系统研究会”)。其实早在1934年,他在《近代发展理论》一书中举例说,将小动物剁掉尾巴上的再生胚体移植到其腿上所产生的不是尾巴而是腿。这是用机械论无法解释的,只能用机体论解释。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全面地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一般系统论的成果。

1.2主要内容及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1)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因而“整体”和“系统”这两个概念经常被同义地使用。整体性是指系统诸要素集合起来的整体性能。简言之,就是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的统一性。要素一旦构成系统,系统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就获得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特性。这种新的特性,是要素、系统结构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只有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和把握系统整体性。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实质,就是揭示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深化。

1)系统整体性原理的主要内容

整体性有机械论的相加性和机体论的有机性两种,其主要内容为:

①要素和系统不可分割。

凡系统的组成要素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存在于各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之中;要素作为系统整体中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方能体现它具有部分的意义。两者的分割或分离都会导致双方失去原来的意义。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这种“合则两存、分则两亡”的性质,就是系统的有机性。

②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但要素的质量高低又决定系统因而要不断提高个人即要素的能力以使系统功能提高。

从量的关系方面看,系统的整体效应表现为整体对于它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加和性”,即在数学中1加1等于2,而在系统论中1加1就不等于2,这是贝塔朗菲著名的“非加和之律”,即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结构功能。

③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这是从质的关系方面看,系统的整体效应表现为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具有构成该整体的各个部分自身所没有的性质或功能。也就是说,系统整体的质不同于部分的质。

机体论的有机性就决定了这一点,因此在管理中要把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以发挥和创造出各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系统整体性原理对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指导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把管理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把管理中诸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总体上予以放大。在这个意义上管理是一门把工作中的各种要素或各个部分协调起来使之达到某种目标的学问。

②指导管理者把不断提高要素的功能作为改善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

组成系统的要素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状况的最基本的条件,改善系统整体功能,一般是从提高组成要素的基本素质入手。例如,一个大型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要有强有力的决策机构,而且还要有功能健全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质检、供销、行政等部门。任何一个部门或环节功能素质不健全或相对削弱,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单位的整体效应。因此,必须按照系统整体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部门特别是关键部门或薄弱部门的功能素质,并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保证整体,以保持该系统最佳的整体功能。

③指导管理者保持系统要素的合理组合。

系统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功能不守恒的实质在于结构是否合理。因此改善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要注重发挥每个要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调整要素的组织形式,建立合理的结构化,从而使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企业组织机构调整的重要的内容是调整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寻求合理结构,使企业内部更充满活力,不断剔除那些产生“虚功”和“负功”的要素和环节,改革掉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2)动态相关性原理

1)系统的动态相关性原理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内部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这一点是说一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而我们在改变一个要素时要考虑到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同时尽力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以增强协同效应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也要考虑到自己作为系统的一部分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②要素与系统整体的相关性。

由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结构,每一个要素通过结构这个中介和系统整体发生联系。结构越合理,每个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产生的整体功能就越好。正是由于要素是通过结构与系统整体发生联系的,所以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要素的改变就会影响与之相关的要素发生变化,进而通过结构导致系统整体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③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

环境是系统的环境,系统的改变会引起环境的改变(系统创造了自己的环境),对于环境来说系统是环境的系统,环境的改变又会引起系统的变化(环境规定着自己的系统),因而启示我们要适应环境,进而改变环境使环境对自己有利。

2)系统整体性原理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①任何一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相关。

系统中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相关要素的相应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要想改变某些不合要求的要素时必须注意考察与之相关要素的影响,使这些相关要素得以相应的变化。系统中各要素发展变化的同步性,可以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从而增强协同效应以提高系统整体功能。

②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要素之间的相关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由此决定系统整体的性质和状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必须把系统视为动态系统,在动态中认识和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在观念中协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把握管理要素在运动、变化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管理目标的过程。

③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都存在于系统与环境相关性之中。

如果说要素之间相关性形成系统的结构联系,使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那么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则形成系统的功能联系,使系统具有某种整体功能。系统一定的整体功能,表明系统与环境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保持系统整体的性质,产生一定的整体效应。如果系统与环境的输入和输出关系遭到破坏,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效应就会受到影响以致丧失。因此,一定要在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改善系统。

(3)层次等级性原理

1)层次等级性原理的主要内容

①层次等级性是物质普遍的存在方式。

现代科学一般把自然系统划分为宇观(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范围是相对论研究的范围)、宏观(太阳系以内的行星和一般宏观物体,是牛顿力学的研究范围)和微观(分子以下到原子原子核、粒子、夸克,是量子力学研究的范围),这一点启示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合理设置管理的层次以促进管理的有序开展。

②处于不同层次等级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亦有不同的功能。

系统作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系统的层次等级性正是结构等级和功能等级相统一的表现。也就是系统的层次等级,反映的是处于不同层次的系统组织程度的差别。系统的层次越高,组织性越强,即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所具有的性质越全面,功能就越高级。

③不同层次等级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处于辩证统一之中。

在系统的复杂层次等级结构中,高层次系统虽然支配低层次系统,但低层次的系统也不是完全被动,它保持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系统的高层次乃至整个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低层次的系统是高层次的基础,并制约着高层,高层次的系统是低层次的主导但又受低层的制约。

2)层次等级性原理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①可以指导管理者合理设置管理层次。

管理组织系统划分层次等级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与管理者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尽管今天的管理者比以往的管理者在能力和手段上有了普遍提高,但今天的管理对象要比以前复杂得多。管理对象的复杂化,使管理组织系统的规模日益增加。对于规模庞大的管理组织系统,合理划分管理层次,建立等级结构可以削弱系统规模和对象复杂性之间的联系,缓解管理对象复杂性和管理者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人们总是在管理跨度和组织层次之间求得某种适度,以兼顾提高组织效率和提高决策效果的要求。

②可以指导管理者科学地分解目标。

管理系统的层次等级是科学分解目标的组织基础。一个管理组织系统总是要根据自身的基本任务、上级的指令、当前的状况、发展的需要和各种内外条件来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管理组织系统的层次等级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分目标。分目标要保证总目标,总目标要指导分目标,从而形成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目标体系。这样建立起来的目标体系,在组织上能使目标由上而下层层具体层层落实;由下而上层层负责,层层保证,在内容上既能明确本级系统的基本任务,又能反应分目标和总目标的关系,便于处理局部和整体的矛盾。在明确同一管理层次、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目标责任的基础上,授予相应的权力,进而建立起目标责权体系,使整个组织纳入良性的管理轨道。

③可以指导管理者按管理层次实施层级管理。

管理系统中的层级的地位不同,性质和功能也不同。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相应的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各有不同的目标责任和要求。一般的说,同一层次各子系统的横向联系,应由它们之间全权处理,只有在出现不协调或发生矛盾时才提交上一层次的系统来解决。当每一层次的任务明确以后,各层次的各分系统均须围绕着本层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并通力协作,上一层次一般不宜干预下一层次的工作。这样领导只做领导的事,各级只做各级的事,以形成有序的层级管理。

(4)系统有序性原理

系统的有序性是指构成系统的诸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按一定秩序组合和排列,由此而形成一定的结构,进而决定系统的特定功能。系统的有序性是表示系统的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程度。因此系统有序性原理的实质是揭示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系统有序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系统是有序的。

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结构合理,系统的有序度高,功能就好;反之,结构不合理,系统的有序度就低,功能就差。在系统都有结构的意义上说,任何系统都是有序的,只是有序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有序和无序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因此混乱只不过是一种低度有序状态。自然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演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人工系统的有序性是社会实践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②有序和无序是可以转化的。

系统由低级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即趋向有序;反之,系统由较高级的结构转变为较低级的结构即趋向无序。管理说到底是把未经管理之前的无序的、分散的、杂乱无章的管理状态通过计划、组织等管理活动转化为有序的、具有一定目标和整体功能的管理资源。

2)系统有序性原理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学习系统有序性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有序度。要提高管理的有序度,必须科学地安排管理诸要素的秩序,使之协调匹配,以减少“内耗”而求得统一的整体功能。

首先是目标体系有序。一个管理系统的总目标和子系统的分目标必须构成合理的目标体系,使之具有系统的特性。一般的说,各分目标在时间要求上,即时限上要有一定秩序,称为时间有序;在空间的排列位置上,即地位作用上要有一定秩序,称为空间有序。如果没有时间有序或空间有序,分目标和总目标之间、各分目标之间便不能有机结合甚至相互冲突,势必会使人、财、物、时间、信息诸因素相互干扰,使管理成为各自为政和各行其是的分散活动,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总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目标实施过程有序。目标的实施过程必须以有序的目标体系为基准,每个子系统必须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实施自己的分目标。各子系统活动之间要相互协调并与总目标要求相一致,不利于总目标的行为都不是系统所需要的行为,子系统的分目标都实现了,系统的总目标也就自然达到了。

最后是组织系统有序。组织系统的有序性,是实现管理目标、建立正常工作秩序的组织保证。如果组织系统处于无序状态,人员、岗位、责任、权力、信息都是混乱的,管理就难以奏效。要保持组织系统的有序性,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处理好人员、岗位、责任、权力等要素与整体目标的关系。在系统内部要做到人位相应,能位相应,权责相应,才能保证管理活动层次分明和井然有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