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长期滋养的必然结果。他率先创办私塾,开馆授徒,提倡“有教无类”,开创了西周末年、东周初年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还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素质不仅包括技术、科研能力,还包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文素养,它决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单元所选课文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学和外国名人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思想的简史、基本观点、重要影响和外国文学中与人文素养有关的文学发展简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还通过分析儒家学说中两种看似矛盾对立的基本观点的有机联系,来引导同学们学会正确阅读和分析理解课文中的思想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长期滋养的必然结果。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道家以及后来成长起来的佛教等思想流派,其中儒家思想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璀璨辉煌的一个时期,这是一个学术和思想最为活跃、绝少束缚的时期,也是学术和思想流派异彩纷呈、硕果累累的时期。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壮观的时期里,一个最伟大、影响中华文明最深远、滋育中华民族最丰厚的思想流派——儒家脱颖而出,应运而生。

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是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自幼饱读诗书,谙熟古代文献典籍,精研上古帝王章典。他率先创办私塾,开馆授徒,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开创了西周末年、东周初年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孔子将“仁”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准则。孔子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论语》)——强调要关心他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强调在人和人相处时,要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主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强调“仁”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把为了道义不得不牺牲生命的“杀身成仁”看做一种最为神圣的节操。

孔子生活在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各为天子之尊,“天下无道”,社会混乱,于是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以图恢复周礼。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还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互为因果关系

孔子的从政思想是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和“任人唯贤”(《尚书·咸有一德》)。虽然这些观点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过一些影响,但孔子的一生几乎没有受到过列国统治者的重用,即使这样,他仍然积极“入世”,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常年游说于列国之间,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推行政治改革与改良奔走呼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主张对百姓要先“富之”,然后“教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促使社会文明进步。

此外,孔子创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改革。直至今天,全世界已经建立了一百多所“孔子学院”。

孔子的思想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以至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被写进了1795年法国的宪法;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要发表联合宣言来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吸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由衷喟叹:“孔子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就连法国著名的思想家魁奈也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一部《论语》胜过希腊七贤。”

醒世显学,后继有人。战国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也强调在人和人相处时,要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他主张“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劝学》)——孟子也认为“仁爱”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是一种高尚的节操,可见,“舍生取义”是一种最为神圣的节操,这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孟子提倡通过学养来保持人的“善性”,要用“礼”、“义”、“诚”、“智”、“信”来作为人们行为的准绳,要“克己复礼”。

在从政思想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民本思想;还主张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孟子之后,荀子继承了儒家学说并进行了发扬光大,荀况成为了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性恶论”——人性本恶,但凭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他认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但他也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世界虽然是“唯物”的,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天人三策》)、“王道之纲”(即“三纲”),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继承了儒家思想,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儒家思想发展到两宋时期,产生了“程朱理学”,他们既有“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文公集·与陈师中书》)等消极思想,同时又具有“格物致知”(《礼记·大学》)的积极思想,实际上“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儒学发展到“陆王心学”时期实际上又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陆象山的“白马非马论”是其思想学说的典型代表。到了明清时期,李贽、王夫之、顾炎武等学者分别提出了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批判理学的“天理”说,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君主专制政治。到了近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因政治变革的需要,假借儒学的外衣,大力主张采用外国先进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来改革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甚至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儒家学说。到了今天,于丹、易中天等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读儒家经典,儒学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合天下”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孟子、荀子等鸿学巨儒,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华文化史上的显学著派——儒家思想。它和墨家、道家、法家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和道家文化以及后来成长起来的释家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内容尽管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的共同点。在内容上,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爱”、“仁政”,道家则提倡“慈爱”,佛教则提倡“慈悲为怀”;在处世方法上,儒家提倡“礼”“忍”“让”“忠”“信”“义”,道家和佛教也提倡“忍”;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儒家主张“以德报德”,而道家主张“以德报怨”,佛教主张“知恩图报”;在对待物质利益上,儒家主张“均贫富”,道家认为“天之道,损有余以盈不足”,佛教则提倡“喜舍善施”……总之,尽管儒、道、佛三家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在形式上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点。

不仅如此,儒家还和墨家、法家也有很多共同特点。例如: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爱”、“仁政”,提倡贤德政治,反对压抑人才,而墨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和“尚贤”;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们都主张“推己及人”;在处世方法上,都讲求谦恭礼让,克骄防矜;在为人原则上,都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

当然,任何一个哲学门类、思想或文化流派(包含儒家学说在内)首先必须形成自己系统的世界观学说,然后,以不同的世界观为基础,不断地探索认识、改造世界的各种方法,形成不同的方法论体系,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方法论相结合就产生了异彩纷呈的思想文化流派。

所谓的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最基本的看法和观点。虽然因人们认识事物的视角和方法的不同而得出了千差万别的结论,但从人文的角度来论,人们对人性的基本观点无外乎两种——“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人性本善”的观点最早是孟子明确提出的。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其实,孔子早已持此论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这些论述其实就是“人性本善”的观点。持“人性本善”的人们还可以振振有词地列举出很多理论、找出很多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更显而易见的是,人之初生,本性善良,不知道怎样去损人利己、假公济私、贪赃枉法、坑蒙拐骗……而是后天的社会局部环境和某些人的心理挫折导致一部分人心理扭曲,产生了反社会反人类的不良行为,这就是《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的推论。

令人深思的是,儒学大师荀子却首先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说:“凡性者,天之就也……而在人者,谓之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目耳之欲,有好声色焉”。意思就是人从一出生就是自私的,就是有各种欲望的,不用教,首先想到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荀子“人性本恶”观点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也符合物种学说的生物本原论。持此论的人们更能举出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的大恶巨奸,诸如商纣、夏桀、隋炀帝杨广、秦始皇嬴政、秦桧与和珅,更有甚者,二战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等。凡是这种人,都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观出发,打着为本民族的生存和利益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极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悍然发动了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战争,给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使人类的文明骤然倒退。这些巨恶们的行径似乎再一次证明了“人性本恶”论的合理性。

那么,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呢?这个问题人们争论已久,众说不一。有人说前者对,有人说后者对,有人说二者都不对,也有人说二者都对。当然,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我们用一个“对”字或“不对”能够准确回答的,就像塞翁失马一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再回到上述关于“二战”的例子,“二战”的那些罪魁祸首们在全球杀、烧、抢、掠,万恶不赦,他们行为的出发点表面上是为了本民族,实质上是为了本阶级、本人的利益。无论为了谁,至少他们的行为显现出人性中都有希望改善自己生存环境和当时状况的愿望,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也有“善”的目的,但是他们扭曲的心理和言行,却采取了背道而驰的反动行径。不只是人,大凡有生命的物种无一不在努力求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生存状态,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人性本善”的观点不更加有理吗?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作者不是在故意混淆是非判别标准吗?非也!是非判别标准其实是泾渭分明的、混淆不了的。上述“大恶巨奸”之所以被正义的人们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是因为他们企图在危害别的民族、阶级、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在谋取利益时,应该从最多数民众的立场出发,这才是“善”。

那么,同为儒家大师,为什么孟子持“人性本善”论而荀子执“人性本恶”说呢?这是因为孟荀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观点表面上看是截然相反的,而实际上二者完全一致,可谓是殊途同归。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社会尚且有几分清明之气,而荀子处战国末期,社会环境异常险恶,尔虞我诈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正因如此,孟子持更富于理想化的“人性本善”论而荀子执更为悲观的“人性本恶”说。

可是,在《荀子·性恶》中,荀子还说:“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在荀子看来,先天赋予人的“性”和后天学习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就要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后天的学养来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性恶》)。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虽然“性善”论和“性恶”论表面上完全相反,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无论是持富于理想化的“人性本善”论的孟子还是执更为悲观的“人性本恶”说的荀子,他们是完全一致的,都认为“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的。今天我们讲的“人定胜天”是继承伏羲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的观点,就是把个人的主观与自然、社会的客观有条件地结合,主动改造自己、社会和自然,使之和谐发展。因此,性“善”也好,性“恶”也罢,都只是他们两人立论的前提不同而已,他们“仁”的主张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后天的实践性,他们最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通过后天的学养来达到“人性向善”、社会清明的目的。

由此可见,特别提请同学注意,中国文化的各个流派和儒家学说一样在传承的过程中,因所处环境的不同又形成了众多的流派,这给我们,特别是学养还不够深的莘莘学子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为了避免于此,我们不仅在单元说明中不惜花费较大笔墨引导大家正确理解作品旨意与时代背景之间的重要联系,在选取课文篇目时,还有意识地选择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作品,因为从那个惧怕人民清醒而难以统治的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到为了从思想上统治人民而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策略的汉武帝之后,儒学要么成为了统治者的眼中“钉”,要么沦为为了统治者从思想上驾驭人民的工具而被神圣化和宗教化,成为了儒“教”,儒学的发展失去了相对自由、百家争鸣的良好社会环境。自此以后的儒学思想与现实的背景之间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联系,理解起来要困难很多。

即便如此,我们在阅读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些作品时也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深入地思考,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意旨。例如: 孔子针对当时周礼崩坏、社会混乱的现实提出了“克己复礼”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目的的主张,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贬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为封建等级观念。

在本单元中我们还选取了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和中国现当代较为著名的几篇文章。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流派,在众多的流派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含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流派。

所谓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精神价值,它是对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自由、平等、博爱”是其核心思想内容,其基本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及决定作用,谋求个性解放与自由。西方不同的文化流派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观念也是互不相同、千差万别的,甚至在它们之间也有相互矛盾的因素。但无论怎样,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点,如: 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尊严为出发点,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与法制等,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都遵循“容忍、无暴力、思想自由”等重要原则。

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中以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和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流派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们都对“人”十分关注。其中,智者学派提出了“相对主义”,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的环境下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这一观念把人从自然界、动物界分离出来,一下子把人置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促使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从人的需要出发,智者学派还提出了法律正义和平等的要求。他们认为,法律必须是大家同意的,是正义的准则和善恶的标准。他们还以人性相同为依据扩展了平等外延,把平等推及到所有人,将平等理解为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甚至突破现实政治和法律界限,认为平等也应当包括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智者学派虽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但忽视道德,这使得当时的希腊世风日下;而后来的苏格拉底则弥补了其缺陷,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来源于教育”的新观念。

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时期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西方真正的“人的发现”是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西方的人文精神完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正是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张扬,为近代法治主义和法治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础。这时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他们说“人是自然界最美的花朵”,人的力量来自于理性等等。这一变革活动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时期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起源于法国的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和现代民主为追求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神学的斗争矛头转而指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以达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伟大目的。

研究发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潮,与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和现代民主精神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它们的同一性正好说明了它们的先后承续关系,表明了人文精神在西方不同时期的体现。正是在这一场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中,人文精神所包含的自由、平等、人权、博爱和民主精神唤起了人们对法治的追求,并成为西方法治主义的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外国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同中国文化一样形成了十分繁多的流派,笔者在这简短的单元概述里无法一一道明,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相关的作品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准确把握。

在中国文化的众多流派之间,特别是主要流派之间,无论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人为本”(春秋初期齐国名相管仲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指出: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人本思想。他们都推崇“仁爱”的原则,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们都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他们都倡导“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和团结互助。

社会和谐,个体身心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一直是中国人民有史以来不断追求的理想。可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所谓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以某些统治阶级的个人意志为“本”,只是让占主导地位的某些统治阶级的尊严和个人价值受到尊重,就像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个性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只能是解放统治阶级的“个性”,只有统治阶级才有“民主”“自由”,它所提倡的“平等”只能是统治阶级成员间的“平等”,它的“法治”只能是用资产阶级的法律去统治广大的人民群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思想”。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最大多数的广大民众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以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以辩证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正是本着这一思想、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指导下,先后提出了国际交往和平共处的“四项基本原则”;做出“中国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诚挚承诺;取消了几千年来种地交租的“天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把关注民生工程写进了宪法和党章;国务院以“尊严、公平、公正、富裕”为宗旨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以人为本”行政思想的最好体现;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等等,都是我们党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构建和谐、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是典型的“人本”思想。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汲取我国传统的荣辱观精华。它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八荣八耻”是一把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同时,我们在谋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批判地学习借鉴外国文化中的一些精髓,做到“洋为中用”。要大力弘扬人文主义精神,鼓励和教育自己和他人追求理想世界、理想人格,追求自身的完美,谋求个性解放、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关爱自己,尊重别人,反对迷信和盲从,使个体的社会理想、生存意义和价值目标等得到升华,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和传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努力培养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将来建设国家和进一步振兴中华民族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于丹.论语心得. 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得[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0]。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1]

【注释】

[1] 大:tài,大学之道:学习为人处世的要领。

[2] 明: 明白。明德: 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3] 亲: 程子曰:“亲,当作新。” 新: 革其旧。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

[4] 止: 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 则事理当然之极。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三者,《大学》之纲领。

[5] 知止: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知之,则志有定向。

[6] 静: 心不妄动。

[7] 安: 所处而安。

[8] 虑: 处事精详。

[9] 得: 得其所止。

[10]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11] 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 身之所主。诚: 实。意者: 心之所发。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致: 推极。知: 犹识。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格: 至。物: 犹事。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此八者,《大学》之条目。

物格而后知至[1],知至而后意诚[2],意诚而后心正[3],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4],国治而后天下平[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6]皆以修身为本[7]。其本[8]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9]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 物格: 物理之极处无不到。知至: 吾心之所知无不尽。

[2] 知至而后意诚: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

[3] 意诚而后心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 。

[4] 治: 去声。

[5] “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齐家”以下,新民之事。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

[6] 一是: 一切。

[7] “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齐家”以下,则举此而错之耳。

[8] 本: 谓身。

[9] 所厚: 谓家。

《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是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6]德。”皆自明也[7]

【注释】

[1] 《康诰》:周书。

[2] 克: 能。

[3] 《大甲》: 商书。大(太音)。

[4] 顾: 谓常目在之。是,意为此,或曰审。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5] 《帝典》: 《尧典》,虞书。

[6] 峻: 《书》作俊。大。

[7] 皆自明也: 均言自明己德之意。

汤之盘铭[1]曰:“苟[2]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康诰》曰:“作新民[4]。”《诗》[5]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6]。”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 盘:沐浴之盘。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

[2] 苟: 诚。

[3] 日日新,又日新: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

[4] 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

[5] 《诗》: 《大雅·文王》之篇。

[6]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诗》[1]云:“邦畿[2]千里,惟民所止[3]。”《诗》[4]云:“缗蛮[5]黄鸟,止于丘隅[6]。”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7]!”《诗》[8]云:“穆穆[9]文王,於缉熙敬止[10]!”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11]

【注释】

[1] 《诗》: 《商颂·玄鸟》之篇。

[2] 邦畿: 王者之都。

[3] 止: 居也,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

[4] 《诗》: 《小雅·缗蛮》之篇。

[5] 缗: 《诗》作绵。缗蛮,鸟声。

[6] 丘隅: 岑蔚之处。

[7] “子曰”以下:孔子说《诗》之辞。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

[8] 《诗》:《文王》之篇。

[9] 穆穆: 深远。

[10] 於缉熙敬止:於:叹美辞。缉: 继续也。熙:光明。敬止: 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引止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

[11] 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学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蕴,而又推类以尽其余,则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

《诗》[1]云:“瞻彼淇澳[2],菉竹猗猗[3]。有斐[4]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5]。瑟[6]兮僩[7]兮,赫兮喧[8]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9]也;如琢如磨”者,自修[10]也;瑟兮僩兮者,恂慄[11]也,赫兮喧兮者,威仪[12]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13]。《诗》[14]云:“於戏[15]!前王[16]不忘。”君子[17]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18][19]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20]

【注释】

[1] 《诗》: 《卫风·淇澳》之篇。

[2] 淇: 水名。澳: 隈也,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3] 猗猗: 美盛貌。兴也。

[4] 斐: 文貌。

[6] 瑟: 严密之貌。

[7] 僩: 武毅之貌。

[8] 喧: 忘。赫喧,宣著盛大之貌。

[9] 道: 言。学: 指讲习讨论之事。

[10] 自修: 省察克治之功。

[11] 恂慄: 战惧。

[12] 威: 可畏。仪,可象。

[13] 引《诗》而释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仪,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

[14] 《诗》: 《周颂·烈文》之篇。

[15] 於戏: 音呜呼,叹辞。

[16] 前王: 指文、武。

[17] 君子: 指其后贤后王。

[18] 小人: 指后民。

[19] 乐: 音洛。

[20] 此言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

子曰:“听[1]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2]民志,此谓知本[3]。此谓知之至也[4]

【注释】

[1] 听: 审理。

[2] 畏: 使…畏。

[3] 此谓知本: 这就叫做懂得了根本。本: 指根本。

[4] 此谓知之至也: 这就叫做知识丰富到了极点。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1]!小人闲居[2]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3],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6]。故君子必诚其意[7]

【注释】

[1] 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毋者,禁止之辞。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恶:好,上字皆去声。谦: 快,足。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2] 闲居:独处。

[3] 厌然:消沮闭藏之貌。

[4] 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

[5] 引此以明上文之意。言虽幽独之中,而其善恶之不可揜如此,可畏之甚。

[6] 胖: 安舒。

[7] 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故又言此以结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1]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3],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5]。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1] 身有: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

[2] 忿懥: 怒。

[3] 好、乐: 并去声。

[4] 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

[5] 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

【导读】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代理学家“二程”兄弟把它抽出来,编次章句。南宋朱熹将《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成为后世传诵的儒家经典。关于《大学》的作者,“二程”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整理编排,分“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学生曾子记录下来;“传”十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就是说它不是古代学者初级阶段讲“详训诂,明句读(逗)”,如《三字经》等,而是讲治国安邦的的大道理,为成年学者的道德、志向和实现宏伟目标的正确途径。《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人生伦理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有效途径。其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并贯穿人生始终。《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其中朱熹整理的“经传”式《大学章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类文链接】

[1] 《论语》

[2] 《中庸》

[3] 《孟子》

《左 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1]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2]成列,楚人未既济[3]。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6],门官[7]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8]伤,不禽二毛[9]。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10],不鼓[11]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12]敌之人,隘[13]而不列,天赞[14]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 [15],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6]?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17]焉。三军[18]以利用[19]也,金鼓[20]以声气[21]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22]可也。”

【注释】

[1] 宋公: 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泓: 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

[2] 既: 尽。

[3] 济: 渡过。

[4] 司马: 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5] 陈: 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6] 股: 大腿。

[7] 门官: 国君的卫士。

[8] 重(chóng):再次。

[9] 禽: 通“擒”,俘虏。二毛: 头发斑白,指代老人。

[10] 寡人: 国君自称。亡国之余: 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1] 鼓: 击鼓(进军),名词作动词。

[12] 勍(qíng)敌: 强敌。勍: 强而有力。

[13] 隘: 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14] 赞: 助。

[15] 胡耇(gǒu): 年纪很大的人。胡: 年老。

[16] 何有于二毛: 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17] 服: (对敌人)屈服。

[18] 三军: 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

[19] 用: 施用,这里指作战。

[20] 金鼓: 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 金属响器。

[21] 声气: 振作士气。

[22] 儳(chán): 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导读】

本文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子鱼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战争经过及宋襄公惨败的结局,后半部分写子鱼驳斥宋襄公的迂腐论调: 总的先说“君未知战”,后分驳“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驳“不禽二毛”、“不重伤”,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寥寥数语,正面反面的议论都说得十分透辟。

另外应该指出,对于宋襄公发动的这场战争及宋襄公的自我标榜,在先秦及西汉颇有影响的《公羊春秋》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类文链接】

[1] 《郑伯克段于鄢》

[2] 《烛之武退秦师》

[3] 《叔向贺贫》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5]?人不知[6]而不愠[7],不亦君子乎[8]?”

【注释】

[1] 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学问、有道德、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各章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

[2] 学: 此处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 按时诵习。时,按时,一说“时常”;习,演习礼、乐和温习诗、书。

[3] 说: 通“悦”,愉快、高兴。

[4] 有朋: 一本作“友朋”。旧注:“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即同在一老师门下学习的称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5] 乐: 与“悦”的意思相近但稍有不同。旧注: 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 人不知: 别人不了解自己。

[7] 愠: 恼怒,怨恨。

[8] 君子: 此处指人格高尚的人。

曾子[1]曰:“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5]乎?”

【注释】

[1] 曾子: 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

[2] 三省: 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

[3] 谋: 谋事,办事。忠: 旧注:“尽己之谓忠”。此处指替别人办事应当尽心竭力。

[4] 信: 诚实。

[5] 传不习: 传,旧注:“受之于师谓之传”。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同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1],就有道而正焉[2],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 敏: 敏捷。慎: 谨慎、小心。

[2] 就: 靠近、看齐。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正: 匡正、端正。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2],诲[3]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

【注释】

[1] 识:记住。

[2] 厌: 满足。

[3] 诲: 教诲。

[4] 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 器: 器具。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墨子等人还是比较推崇像庖丁这样的术业有专攻的匠人的。孔子作为教育家,认为我们要培养的是济世经邦的杰出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是博览群书、学贯古今,具备多种才能、掌握多种技艺的通才。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1]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

[1] 行: 实行。孔子认为,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2]比而不周。”

【注释】

[1] 周: 合群,此处指以道义团结人。比: 勾结。

[2] 小人: 鄙俗、没有道德修养的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1]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1] 恕: 宽宥、体谅。即推己及人,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恕”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范畴。“仁”是“爱人”,“恕”是推己及人,以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别人的感受与心思,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 谅: 诚信。

[2] 便辟: 指脾气暴躁。

[3] 善柔: 指优柔寡断。

[4] 便佞: 善于逢迎谄媚。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1],戒之在色[2];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3];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4]。”

【注释】

[1] 定: 稳定,成熟。

[2] 色: 女色。

[3] 斗: 打斗,争斗。

[4] 得: 贪得,贪得之心。

【导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博大精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著名的儒家学说经典。《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中第一则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第二则曾子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是在全面、深刻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不断地反躬自省,我们才能发现对人对己可能偏离了我们所恪守的道德操守,从而及时予以修正,以使我们最终达到至善的境地;在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好学之士在生活上应克勤克俭,为人处世应保持低调,并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第四则里,所谓默而识之,是讲学习方法。只有在深入领悟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博闻强识,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而不厌则是讲学习态度,诲人不倦则是讲为人师者所应具有的职责;第七则中孔子认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在道义上合群,决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与他人联手或做交易。鄙俗之辈则反之;孔子在第九则提出了一个择友、交友的基本原则,即只与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人为友,而对所谓“损友”如好谀恶直、表里不一、华而不实之辈,则应慎交。在最后一则,孔子讲养生之道,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所应具有的涵养功夫。人性的弱点,在青年、壮年及老年时期各有不同表现,并分别构成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难关。智者如孔子对此深有认识,他提出戒色、戒斗、戒得的主张,警醒人们只知有所为而不知有所不为,一味任性使气而不有所忌惮,就难有健全的体魄与人格。

【类文链接】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德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庄暴见孟子

庄暴[1]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2],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3]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4]。”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5]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6],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注释】

[1] 庄暴: 人名,齐国的大臣。

[2] 乐: 音乐。

[3] 庶几: 差不多。

[4] 耳: 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5] 蹙: 蹙,缩紧、皱。,鼻梁子。意思是头痛皱眉头。

[6] 羽旄(máo)之美: 羽旄,装饰羽毛的旗帜。这里指仪仗的华丽。

性无善无不善

公都子曰:“告子曰: ‘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 ‘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1]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2],好是懿德[3]。’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1] 铄: 原义是熔化金属,这里引申为授予、赋予。

[2] 秉彝: 秉,执持。彝,常、规律。

[3] 懿德: 美德。懿,美。

【导读】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中期鲁国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孟子三岁丧父,在《三字经》中“母三迁”,“断机杼”都是孟母辛勤抚养他成人的千古美谈。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之一。著《孟子》等书,属语录体散文集,由孟子及其弟子们共同编成。孟子师承孔子之孙——孔伋,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从此至清末,“四书”一直为科举必考内容。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与“亲亲”、“长长”的仁政学说,是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影响到后来的《大学》中“修齐治平”的产生。孟子《鱼我所欲也章》既主张名利兼得,又倡导在二者不可兼得时,重名轻利或舍利,甚至舍生取义。清朝林则徐于1842年在《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一文中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就是脉承这种人伦理学的。

【类文链接】

[1] 《孟子·梁惠王上》

[2] 《鱼我所欲也章》

[3] 《荀子》

上 善 若 水

上善[1]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处众人之所恶[3],故几于道[4]。居[5],善地[6];心[7],善渊[8];与[9],善仁[10];言[11],善信[12];正[13],善治[14];事[15],善能[16];动[17],善时[18]。夫唯不争,故无尤[19]

【注释】

[1] 上善: 最高的道德境界。上,最的意思;善,德行,善行。

[2] 善: 善于,长于。争: 相争。

[3] 所恶: 所厌恶的地方,即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4] 几: 接近。道: 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指天地万物所遵循的自然法则。

[5] 居: 居住。这里指处世。

[6] 地: 卑下。

[7] 心: 存心。

[8] 渊: 沉静,深沉。

[9] 与: 相与,交往。

[10] 仁: 仁义,仁爱。

[11] 言: 说话。

[12] 信: 信用,真诚。

[13] 正: 通“政”,行政。

[14] 治: 治理。

[15] 事: 办事。

[16] 能: 灵活。

[17] 动: 行动。

[18] 时: 时机。

[19] 尤: 过错。

【导读】

《老子》一书为春秋末周守藏室史老子所著。传说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令尹喜请为著书五千言,即此书。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又名《道德经》。

老子认为,水德最近于道。水避高趋低、自甘卑下,水胸怀博大而能容物,水只知奉献而不问回报,水为潮汛亦必守信践约。水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们自身的道德缺憾。而最高的德行正如水一样,泽被万物而又能与物无争。一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也就近乎道了。

知 人 者 智

知人者智[1],自知者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知足者富,强行[4]者有志。不失其所[5]者久,死而不亡[6]者寿。

【注释】

[1] 知: 知道,了解。智: 智慧。

[2] 明: 聪明,高明。

[3] 强: 意志坚强。

[4] 强行: 努力不懈。

[5] 所: 所在。含有根基的意思。

[6] 死而不亡: 身死而精神长存。

【导读】

我们真正不了解的人可能是我们自己,所以老子认为人有自知之明,实属难能可贵;而我们最不易战胜的对手可能也是我们自己,所以老子认为能自胜者必是强者。从主观方面来说,对于我们个人的自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往往是我们个性中的那些难以觉察的弱点。因此,发现这些弱点需要我们心有明镜。而面对我们自身的弱点,要坚决予以克服,则需要强大的自制力,这往往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一个人如果容易满足,而不是贪婪成性,他不仅不会失去得到的一切,还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拥有更多的财富;一个人如果有所坚持,身体力行,永不言弃,那他一定是志存高远的人,他一定会成功;一个人如果不迷失其本性,他的生命力一定是坚韧的;一个真正拥有精神财富的人,虽身死而精神能长存。这就是老子的人生观、幸福观。

【类文链接】

[1] 《道,可道,非恒道》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庄 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3]然向然,奏刀[4]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5]之舞,乃中经首[6]之会。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8]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9]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12]大郤,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24]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25]已解,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27]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28]焉。”

【注释】

[1] 庖(páo)丁: 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文惠君: 即梁惠王。解牛: 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 踦(yǐ): 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 砉(huà)然: 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4] (huō)然: 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 桑林: 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 经首: 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 音节。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 嘻: 赞叹声。

[8] 盖: 同“盍”;亦即“何”。

[9] 进: 超过。

[10] 官知: 这里指视觉。神欲: 指精神活动。

[11] 天理: 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2] 批: 击,劈开。

[13] 道: 同“导”,顺着。窾(kuǎn): 骨节空穴处。

[14] 因: 依。固然: 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5] 技经: 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 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 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6] (gū): 股部的大骨。

[17] 割: 这里指生割硬砍。

[18] 族: 众,指一般的。

[19] 折: 用刀折骨。

[20] 发: 出。硎(xǐng):磨刀石。

[21] 节: 骨节。间: 间隙。

[22] 恢恢乎: 宽绰的样子。

[23] 族: 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4] 怵(chù)然: 警惧的样子。

[25] (huò)然: 形容牛体骨肉分离。

[26] 委地: 散落在地上。

[27] 善: 拭。

[28] 养生: 指养生之道。

【导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庄子愤世嫉俗,蔑视权贵,鄙薄利禄,自甘贫困,任性放达。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本文选自王先谦《庄子集解》本。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本文中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自如?是因为庖丁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从何处下刀。

解牛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透解并领悟生活的道理,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化繁为简,做事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真正获得轻松。为人处世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保持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向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要想达到庖丁解牛那种驾驭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至,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牛如社会,现实中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适应社会,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类文链接】

[1] 《逍遥游》:主旨是追求一种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表现了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一个侧面。但作者对这一主旨不作抽象的诠释,而是借助想象虚构出神奇的景象、迷人的寓言,使哲理论文充满了浪漫主义文学色彩。文章主要阐述了庄子的“无所待”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它所依赖的对立面,即“有所待”,从高飞九万里的大鹏,飞翔于蓬蒿之间的雀,以至浮游的尘埃、御风的列子,都没有达到突破时空限制、不受万物羁缚的逍遥游、“无所待”,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为了达到“无所待”,庄子主张“无己”、“无功”、“无名”,摈弃一切欲念和追求,不求对社会有用,消除物我的界限,摆脱一切条件的束囿,这样才能在“无何有之乡”获得绝对自由,可以保全自身,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这种绝对自由,事实上不过是庄子心造的幻影,是他不满现实而又力求超脱、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人生观的反映。

[2] 《齐物论》

[3] 《秋水》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吾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导读】

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民智书局1926年版)。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风,又号天外生,福建省闽侯(现在福州)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就义时年仅24岁。

林觉民的信,不仅是一个革命者的遗书,更有一种超越具体事件本身、超越时代限制的人性的光芒,在林觉民的时代,他所从事的革命就是推翻落后的旧制度,他的理想就是建立民主的新制度,在这场革命中,人的解放,人性的解放是重要的目标,而从林觉民的遗书中可以看到,他是多么热情地执著地投入到这场革命中,而他本身又在身体力行地实践他的理想,他的信表达了对妻子的浓情爱意,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平等、真诚的爱情,这在如今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封建的旧时代,这却是另类和反叛。另一方面,他最终战胜死亡的恐惧和对爱情的眷恋,为了理想英勇赴死,这是一种英雄的人格,不管时隔多久,都会激荡在人们心中。

【类文链接】

[1] 鲁迅: 《〈呐喊〉自序》

[2] 胡适: 《容忍与自由》

[3] 刘墉: 《用时间与用金钱》

韩少功

耻言赚钱,是中国文士们的遗传病。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谓小人重利君子重义。这些潇洒而且卫生过分的语录,多是吃朝廷俸禄或祖宗田产的旧文人茶余饭后制定出来的。我们这些君子不起来的人姑妄听之。其实君子也言利。我读李叔同先生的书信集,对先生的俊逸孤高确实景仰。先生才具超凡,终弃绝繁华遁入空门,可算现代文化史上一大豪举,非我等凡胎所能踪随。然书信集中,企盼好友施助钱财以资治经访道的话,也不少见。读后便窃以为,雅士的伟业很多时候还需要俗人掏钱赞助,若无施主们的俗钱,先生如何雅得下去?如何空得下去?这一点心得,想叔同先生也不会见责。

作家们关注赚钱,其实是个迟到的话题。不能赚钱,当儿女当父母的资格都没有,不具人籍,何言作家。以前有国产的大锅饭可吃,作家可风光得有模有样,读者围,记者追,更有旅游笔会的大宴小宴,政协人大之类会议上的阔论高谈。作家们一踏上红地毯就差不多最爱谈改革。很多人不明白,正是他们所渴望所呼吁所誓死捍卫的改革,即将砸破他们赖以风光的大锅饭,把他们抛入动荡而严峻的商品经济初级阶段,尝一尝稻粱谋的艰辛,尝一尝斯文扫地的味道。求仁得仁,好龙龙至,何怨乎哉。

中国要强民富国,至少还缺乏上亿的赚钱能手,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曾经略嫌拥挤的文坛,如果有潜伏多时的实业英才,不妨扬长避短去挑战商场,实业生财也是篇难做的大文章。能养活自己便不错,至少除却了寄生者的卑琐。说不定到时候还捐出个医院或体育馆什么的,兼济天下,功德彪炳。就算不捐,一个人吃喝玩乐花光了,也能促进消费,繁荣市场,我们读了点经济学对此想得通。至少已经面临生活困难的人,更要早打主意早动手,补上谋生这一课,不可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不要期待救世主,不要以为改革是天上落下来的馅饼。这是好心的大实话。

当然,赚钱者或准备赚钱者,不必从此便以钱眼看人。很多人当不了实业巨子,若执著与学问或艺术,将来基本上免不了相对清贫,这也是一种选择,没什么关系。穷人也是人,无须一见到有钱人的别墅、轿车、“大哥大”之类就自惭形秽自叹衰老,正如面对穷乡僻壤的瘦弱饥民时,不必自觉优越和自诩年轻。穷人也可以爱好文学,就像有权爱好喝酒或钓鱼。世界上从来就有人比作家阔绰,但并没有因此而消亡文学。世界上也从没有文人赚钱就必先崇拜金钱甚至不容许旁人斗胆继续淡泊金钱的规则。赚钱就赚钱,改行就改行,作家改行当老师当木匠当部长当足球中锋都正常得足以理直气壮,但改行并不是晋升提拔。离开文学或准备离开文学,不意味着从此便无端拥有更多对文学的鄙弃资格和教导权,也不意味着因此就有了富人俱乐部的优先入场券。

我们的建设还在打基础和起步的阶段,还没达到值得大惊小怪的程度,多一些灯红酒绿的歌舞厅也乏善可陈。要说折腾钱,我们在老牌欧美发达国家面前还只是低年级新生。但当年活在欧美的大多数作家,并没有什么衰老感,也没有刮青自己的脸皮往实业家堆里钻,没去工商界奉领改革文学的指示。巴尔扎克喜欢钱,宣言要赚完资本主义最后一个铜币,但他的作品是资本社会贪婪、奸诈、虚伪的揭露大全。福克纳身处赚钱高手云集的美国,但也并没有愧疚自己对故园乡土的痴迷,并没有后悔自己曾失足文学,声称自己一辈子就是写“家乡那邮票大的一块地方”,平静的目光投注于某位贫贱保姆或某位弱智少年,监测人性的荒寂和美丽。

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远没有赶上亚洲“四小龙”,但金钱与文学并不绝对同步,并不是直线函数。“四小龙”的文学记录基本上没法让人喝彩,即便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这也是羞耻而不是光荣,是外激型现代化常见的先天不足症候之一。可以谈一谈的是多年前的日本人川端康成。川端在创作后期以东方文化传统为依托,着力追求和表现静美,与东山魁夷等艺术家的画风一脉相接。甚至还有怀疑和反感现代化的诸多言词,颇有落伍时代之嫌。但正是他本身成为了日本精神现代化的一部分,成为了现代日本国民的骄傲。要是没有他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我们会不会为日本感到遗憾?

有钱是好事,这句话只对不为钱累不为钱役的人才是真理。如果以为哪儿钱多哪儿才有美,才有时代特色,才有自我价值,才有文学的灵感和素材,那么鲁迅和沈从文当年就得去上海滩十里洋场办公司,那么现在所有偏远地域的作家就得统统进大都市住豪华宾馆,否则就别活了。这当然是拜金者的无知。文学从来不是富豪的支票。相反,在很多时候,文学恰恰需要作家的自甘清贫,自甘寂寞——如果这是超越功利审视社会人生的必要代价的话,如果这是作家维护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必要代价的话。优秀的文学,从来就是一些不曾富贵或不恋富贵的忘(亡)命之徒们干出来的。轻度贫困是盛产精神的沃土。

商品化的文学正在滚滚而来,甜腻的贺卡式诗歌热潮行将过去,宾馆加美女加改革者深刻面孔的影视风尚也行将过去,可能老板文学的呼声又将饰以“改革”、“时代感”之类的油彩而登场。这种呼声貌似洋货,其实并非法国技术丹麦设备美国口味。这种呼声常常在有了些钱的地方(比方说不是纽约也不是巴黎甚至香港)不绝于耳,当然也很正常,不是坏事。我们并不会因为历史上没有好的老板文学就说现在也行不通,我们也不会因为过去反对粉饰官场而现在就必定反对粉饰官场。我们拥护一切创新的人,等待他们或迟或早地下笔,写出新作。

其实,我们最反对的只是光说不干。

金钱也能生出一种专制主义,绝不会比政治专制主义宽厚和温柔。这种专制主义可以轻而易举地统制舆论和习俗,给不太贫困者强加贫困感,给不太迷财者强加发财欲,使一切有头脑的人放弃自己的思想去大街上瞎起哄,使一切有尊严的人贱卖自己的人格去摧眉折腰。中国文人曾经在政治专制面前纷纷趴下,但愿今后能稳稳地站住。

站立才是改革的姿态,才是现代人的姿态。站立者才能理解人的价值,包括对一切物质世界创造者保持真正的敬重。卓越的实业家们,以其勃勃生力合独特风采,给作家们的创作输入新的变因。他们的荣辱苦乐,必然受到作家的关注。够格的实业家们也必然与够格的作家们一样,对历史有冷静的远瞩,对人生有清明的内省。因为他们知道,世界上最灿烂的光辉,能够燃烧起情感和生命的光辉,不是来自金币而是源自人心。不管身居朱户还是柴门,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是我们的朋友和邻居,是我们的情侣,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垂垂老迈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儿女。人无论有多少缺陷,仍是我们这颗星球无价的尊严和慰藉。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陈旧的话题,而且卑之无甚高论。

【导读】

韩少功,男,汉族,1953年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年),《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年),《天涯》杂志社长(1995年),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年),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年)等职。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与长篇笔记小说《暗示》等。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曾获中国内地、台湾、法国等多种奖项。作品有英、法、荷、意、韩、西等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每一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莫言徜徉于高密乡,张炜沉浸于葡萄园,张承志皈依于西海崮。韩少功则找寻到了他的马桥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的《爸爸爸》和《女女女》,一直到90年代的《马桥词典》,他似乎一直在寻找着这个精神家园。重视寻求理想的过程,甚至重于理想本身。这种潜在的动力,成了韩少功奔走异乡的精神路标。也许他认为,人生的道路本就是过程,他在其中汲取着美丽,寻求着慰藉。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选择文学为职业的依据。其实也适合于作为其他人生选择的参考。市场经济正在成为我们的基本环境,耻于言利成了过时的保守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拜金主义的胜利。大可不必对金钱趋之若鹜。金钱常常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金钱不是衡量一切的首要尺度。作者认为,人是最可宝贵的。虽然“无价之人”不难理解,但是,人无论在何时,无论有多少缺陷,仍应保留“无价的尊严和慰藉”。

【类文链接】

[1] 韩少功: 《性而上的迷失》

[2] 梁启超: 《论毅力》

[3] 钱钟书: 《论快乐》

[英]罗 素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销魂,爱情令人销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

我追求爱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象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痛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也感到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重活一次。

【导读】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作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四岁父母双亡,在祖母和家庭教师抚养教育下长大。1890年考入三一学院并取得数学奖学金,后转学哲学。1950年因作品《婚姻与道德》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50年代他积极从事于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获得过世界和平奖,1964年创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1970年2月2日在威尔士去世。

罗素学识渊博,在哲学、数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热切地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充满正义和良知,又不乏睿智和温情。

罗素的一生是轰轰烈烈,不断追求的一生。他满怀着对他人和社会的无限关爱,成功地扮演了多种角色。在这篇简短精悍的随笔里,他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生活的三大支柱——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克服了纯粹的物质贪欲和利己主义的局限,将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与永恒的主题相联系,对他人怀有关爱之心。这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生活态度。

【类文链接】

罗素:《幸福之路》、 《自由之路》、 《中国问题》

[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凡人是多么的奇怪!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人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呢?谁也说不清楚,虽然有时若有所感。然而,无需深思,人们从日常的生活就可以明白: 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首先是为那些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而活着的,有了他们的健康与欢笑,我们才拥有幸福;其次是为凭借同情的纽带与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人而活着,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我每天反复地提醒自己: 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上,你都有赖于他人——这些人有的已告别人世,有的依然活着;我已经领受并至今还在领受着他人给予的许多东西,我应当对此作出同样的回报。我热切地向往着一种俭朴的生活,并时时为过多地占用了同胞的劳动而忐忑不安。我相信,俭朴的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无害的,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

我根本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人会有哲学意义上的绝对自由[2]。每一个人的行为既受制于外部世界,又受制于他的内部世界。叔本华[3]说:“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但不能要他想要的东西。”这句名言从青年时代就给了我有益的启示。每当我和别人在生活上遭遇困难的时候,它使我心境平和,宽容为怀,从而免于怨天尤人,丧失心志,也不至于对己对人过于苛求。它赋予我的生活以幽默感。

我总觉得,追究一个人与一切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免有些荒唐可笑。然而,每个人又总是受理想的鼓舞才去作某方面的不懈努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与享乐作为生活的目标——我将其称之为猪圈里的理想。真、善、美一直是我崇尚的理想,它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而且时时给我勇气与力量,使我乐观地面对生活。要是感受不到同志的亲情,要是不能全神贯注于连科学与艺术也难以穷尽的客观世界,那么,生活对于我将毫无意义。我总觉得,那些追求庸俗的生活目标,一个劲地积聚财富、图慕虚荣、奢侈享乐的人是可怜又可悲的。

我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他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奇怪地形成对照。我实在可谓是一个“独行者”。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去关心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感觉到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有某种程度的孤独,而且,这种感觉与需要正与日俱增。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是有限度的,而且也无需因此感到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常人的欢乐,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能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至于使自己的内心平衡建立在外界的不可靠的基础上。

我崇尚民主政治,主张让每个人都成为受尊重的个体,又不让任何一个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本人一直过多地受到了同时代人的赞扬与尊敬,这不是我的过错,也不是因为我真有多大功劳因而该受如此厚遇,只不过是命运的摆布。要说有什么真正的原因,那大概是,人们有一种愿望,想理解有关世界的某些观念,他们没有如愿以偿,而我则凭借自己微薄之力作不懈的奋斗,最终达到了目的。我懂得,一个群体若想实现它的目的,需要有一个人去思考、去领导,并全面地为这个群体担负起责任来。但是,那些被领导的人不应受到压迫,他们必须有选择领导人的权利。在我看来,有压迫的专制制度将会快速走向衰败,因为,暴力所收罗的往往是那些品质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为无赖所继承,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奥秘,它是人生最美的体验,它是真正的艺术与科学赖以产生的原初的情感。谁要是无视它的存在,对它不再有好奇心,不再有惊喜,谁就是有眼无珠,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宗教[4]也是在这种体验奥秘并掺杂着恐惧的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某种人所难以洞察的东西存在着,但我无法想象存在着这样一个上帝: 它会赏罚自己的造物,会有人所体验到的那种意志。我无法想象也不愿去想象人在肉体死亡后还会有一个灵魂继续活着。让那些心志脆弱的人因为恐惧和自私把这种荒唐的观念当法宝吧。我则满足于体悟生命存在的永恒奥秘,满足于洞察现实世界之奇妙结构,哪怕只把握其一鳞半爪,并借此通过自己真诚的努力去领悟由自然界显现出来的理性的一部分。倘能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注释】

[1] 本文最初题为《我的信仰》,是爱因斯坦于1930年发表的。

[2] 哲学意义上的绝对自由: 有些哲学家认为,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与“必然”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必然”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自由指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未认识客观规律时,处于盲目受它支配的地位,没有真正的自由。自由与必然是辨证的统一。

[3] 叔本华: (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曾在柏林大学任教。致力柏拉图、康德哲学的研究。认为意志是宇宙的本质。

[4] 宗教: 爱因斯坦对宗教所表明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感情,而是深刻关怀人类福祉的那种挚爱之情。

【导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乌尔姆市。德国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生前就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反对法西斯专制统治,放弃了德国国籍赴美国继续任教、研究,多年逃生于欧美各国之间。20世纪初的15年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断言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给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了完整的新概念,因而名闻天下。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他的质能方程表明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爱因斯坦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创新天才,不仅在于他杰出的科学成就,更在于他恢弘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热爱真理,追求正义,深切关怀社会进步,是他无穷探索、一生奋斗的精神动力。除科学研究外,他还留下许多对政治、社会、人生的感悟,同样给世人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类文链接】

[1]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胡适: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3]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方案一: 东、西方价值观现实解困之我见辩论赛方案

一、 活动主题

通过学习《价值观》内容,面对当今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呈现多种格局,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有恶化态势,你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用东方价值观呢?还是用西方价值观呢?

二、 活动目的

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东、西方价值观各自特点、作用、优劣。在辩论中培养口才、思维等能力,评出高手。

三、 双方的论点

甲方: 用东方价值观,才能有效解决当今这些问题。

乙方: 用西方价值观,才能有效解决当今这些问题。

四、 活动要求

双方的论点必须鲜明,辩论中要有理论依据,有实例说明,小组内应互相补充和团结协作,不要有重复性内容。

五、 注意事项

1. 评委和教师在每一轮辩论后,对双方辩论的内容、方法、语言、效果等作评价和纠正,并引导下一轮辩论。

2. 大学生在相互批驳过程中,应当尊重对方人格和观点的存在,不可有不文明行为语言。

六、 活动操作细则

第一步: 教师出示上面的讨论题目、活动方案、双方论点,提出活动要求。(4分钟)

第二步: 分组准备,思考论点、论据、论证策略,讨论。(5分钟)

第三步: 正式辩论。

第一轮共10分钟,“各说其是”。首先,甲方、乙方各派出1号辩手,各方用3分钟解释己方价值观的含义、特点、作用等知识理论;然后各派2号辩手用1分钟补充说明;必要时可以加一位后援团3号辩手补充发言半分钟。评委及教师用2分钟小结。

第二轮共10分钟,“各抒己见”。首先双方各派出4号辩手各用3分钟,举例说明、论证己方价值观的正确性、优越性,并肯定己方论点。然后各方派出5号辩手用1分钟补充论证,必要时可加一位后援团6号辩手补充论证半分钟。评委及教师用2分钟小结。

第三轮共10分钟,“各为己利,攻其弱点”。共10分钟,双方派出7号辩手各用3分钟,指出对方在前面辩论中出现的错误,包括理论、知识、观点、语言、态度、证据等。再次简要阐明己方观点。评委和教师用4分钟小结。

第四步: 6分钟,“伯仲分明”。由评委和任课教师作总结性发言,必须简要归纳东、西方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作用、优劣。应该明确地评判出辩论出色的小组为“辩论高手”。

七、 课后作业:

要求选取一两个方面写出一篇800字左右的比赛感受。

方案二: 走进平凡之人——随州杰出人物专访方案

一、 活动主题

(一) 让大学生走访随州附近地区的杰出人物,了解不同岗位中的平凡事业,树立真、善、美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确立为人类服务的价值观。

(二) 要求大学生把看到、听到的平凡岗位中杰出人物的思想、事迹,与自身经历进行比较、区别、分析,从思想上碰撞出理想火花,写出一篇近2000字的论文。

二、 活动意义

(一) 开放性活动的形式包括走访、调查、记录、拍摄等,主动性、交流性比较强,能够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的活动能力,如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等。

(二) 使大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是投身社会平凡岗位,明白人生价值并不是以占有和消费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要不断地适应社会需要,主动地为人类服务。

三、 活动细则

(一) 以学生干部为代表,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至少三个人,观察和走访教授、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环卫工人、公司、企业各层人士、警察、保安、劳动模范、司机、售票员、医生、酒店及旅游风景区管理人员等。记录谈话内容。

(二) 走访的焦点问题

1. 您觉得干这项工作辛苦吗?您以前也干这行吗?您打算怎样把工作和生活规划得更好一点呢?

2. 您干这项工作后悔吗?您觉得这行有什么样的辉煌前程吗?你干这一行开心吗?

3.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好吗?您在工作中遇到过哪些麻烦事呢?如果钱太少或不景气,您会坚持做这项工作吗?

(三) 交谈时要注意的问题

1. 尽量不要妨碍走访对象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2. 衣着整齐,礼貌待人,使用普通话,一次限问三个问题,每一次回答之后,才能问下一个问题。交谈时间不可超过一小时。

四、 活动论文

(一) 要求格式完整,其中包括论题、走访对象、时间、地点、谈话摘要、自我感想等。

(二) 参考题目

1. 大学毕业生的岗位一定是当“官”吗?

2. 我的大学应该这样去“读”

3. 金钱不是我唯一的梦想

4. 劳动和服务才是我的事业

5. 各种岗位都要人,就看我适合干什么

6. 即使没有很多钱,我还能活得被人尊重和热爱

7.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把握现在,将来立足社会

8. 人生的正确价值是不断追求真善美

9. 就算下岗了,我还能干另一类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