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百家讲坛》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7月9日开播的一个以专家学者面对面给现场观众进行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文化节目。在开播4年多以后,《百家讲坛》不仅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更成为中国科教文化类节目的王牌。自2002年起,《百家讲坛》栏目多次通过改换制作人,尝试改版,但始终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于2001年7月9日开播的一个以专家学者面对面给现场观众进行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文化节目。节目在科教频道每日12:45播出,目标观众群是对文化科普有兴趣,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观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播出平台、时间,以及观众群相对狭窄的影响,《百家讲坛》一直处于不温不火、默默无闻的状态。直到2005年,随着易中天讲三国、于丹讲论语等一批将学术性问题用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加以包装的节目的播出,《百家讲坛》才真正步入大众视野,并迅速掀起了一股“百家讲坛”热潮。在开播4年多以后,《百家讲坛》不仅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更成为中国科教文化类节目的王牌。

相比娱乐节目,《百家讲坛》收视率最高仅有0.69%,但在以图像传播和视觉冲击见长的电视媒体中,这种以“讲”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能够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一系列话题效应,甚至造就了如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在内的一批学术“超男”“超女”,《百家讲坛》可谓是创造了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从传媒生态上看,《百家讲坛》的热播还带动了《名家论坛》《法制讲堂》等讲座、讲堂节目的迅速兴起,打破了电视荧屏被众多电视剧、娱乐节目垄断的格局,不仅成功引导大众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为电视文化栏目的运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范本。

一、“服务百姓”的受众定位

《百家讲坛》在播出的前两年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发展状态。尽管栏目一开始就高扬“为百姓服务”的大旗,但每天12:45首播的播放时段,刚刚起步的科教频道这一播放平台,以及专业化程度过高、学术性太强的讲座内容,即便有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级别的主讲人坐镇,《百家讲坛》的观众认知度、社会影响力仍是极其低微,与其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的制作初衷相去甚远。2001—2004年,节目的观众群基本上是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这一收视“窄体”,因此,其收视率在CCTV-10所有节目中位列20名左右,最低时基本为零,随时面临末位淘汰。

自2002年起,《百家讲坛》栏目多次通过改换制作人,尝试改版,但始终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直到2004年,受电视荧屏“清宫戏”热潮的启发,《百家讲坛》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一下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收视率最高时达到0.57%,一举登上央视科教频道收视冠军宝座。这一系列节目的成功为《百家讲坛》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制作团队开始重新审视节目的受众定位,回归“服务百姓”的节目宗旨,将目标观众群明确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百姓,尤其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很完善,但具有较强求知欲的人群。针对这一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百家讲坛》明确了节目的改版方向,讲座主题力图大众化、通俗化;形式上改变电视讲坛类节目传统的单向、呆板的讲播方式,尝试新的传播语态和新的表达方式,以制作出适合老百姓口味的节目。而随着“百家讲坛”热潮的升温,社会关注度的增加,节目的受众群也逐渐扩展,不少中小学生与高校的大学生也成为节目的忠实拥趸。

二、讲座主题大众化、通俗化倾向

在讲座内容的设置上,《百家讲坛》原本以百科知识为主,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在2001—2004年,《百家讲坛》题材内容的选择基本沿袭了节目最初的策划方向,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内容多元化与学术性强,专业程度高的特点。具体而言,这一时期讲座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一半左右的节目都在普及前沿科技成果,如《实验物理与物理学前沿》《人类基因组计划》《利用太空——新的机遇与挑战》《量子物理学的实验与哲学基础》等;大约三分之一的节目围绕宏观经济现象与企业经营管理而展开,如《WTO系列》《市场竞争与企业标准化》等。在此基础上,穿插文学、音乐、建筑、文艺理论、哲学、法律、社会学等人文性内容。不难看出,不少讲座的主题专业化程度过高,对于不具备相关专业学术背景的普通观众而言确实显得有些曲高和寡。即便是大众接受度较高的与文学艺术相关的讲座,其内容也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性,如《叶嘉莹从现代观点看旧诗》与《唐宋诗体的演进》等。显然,讲座内容过于“阳春白雪”是制约《百家讲坛》真正走近普罗大众,搭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的重要因素。

图12-1 于丹在讲授《论语》

2004开始播出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可以视作《百家讲坛》节目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自此后,节目内容由百科转向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呈现明显的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倾向。自2005年起,与科技、经济相关的讲座已不见踪影,节目主题基本集中在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主要为作品人物分析)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等方面,如最为大众熟悉的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见图12-1)、老庄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尽管这些主题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学术性,但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专家学者有意识将讲座的内容故事化、通俗化、当代化,以便让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听得入迷。以于丹讲老庄为例,道家思想本身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在先泰诸家中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但于丹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将其“心灵鸡汤化”,只是借用道家“无为”等思想来谈为人处世之道、心灵自处之道,从而引导观众思考如何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众声喧哗的时代保持平和的心境。

此外,讲座主题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还具体体现在节目内容设置上的“解谜”模式。2004后,《百家讲坛》的很多期节目都以“疑案”“之谜”“揭秘”为题,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明十七帝疑案系列、杨贵妃下落之谜等。将文学作品、历史人物及事件以破案的方式加以解析,使原本严肃的历史学研究与文学评论披上了一层娱乐化的外衣,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和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猎奇心理。

三、耳目一新的节目形态

随着题材内容的转型,《百家讲坛》的节目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再采用原本学者授课的单向模式,而是充分运用电视媒介特有的视听手段来讲故事。节目制作团队借鉴了《DISCOVERY》《地球故事》等国外优秀科教节目,通过对科学探索过程的展示来传播知识的方式,将讲故事和理性分析相结合,以生动的故事吸引观众,从而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

相对于枯燥的理论解析,讲故事显然更符合广大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接受方式。从受众接受角度看,故事是人类接受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受众对于故事总有着深厚的认同心理,而好奇的天性会自然引起受众“揭秘”的欲望,从而引发对节目的强烈期待;从审美角度而言,欣赏悬念被揭开的过程也会给审美主体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快感。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百家讲坛》充分运用了各种视听元素帮助主讲人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如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时穿插大量文字、符号、照片、图片、纪录片资料、影视片段、动画效果,以及背景音乐,让每一期节目具备了影视作品般的视听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于丹在讲《论语》、庄子时,节目组多次运用动画片的形式将人生哲理以一种生动、形象、鲜活的方式加以呈现。

此外,《百家讲坛》还把握住了故事中最具魅力的要素——悬念,除了利用贯穿讲座始终的结构性悬念来激发和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外,还大量通过片花和主讲人语言提出新问题,制造兴奋点延伸悬念。节目制片人万卫曾这样表示:“把他们的学术成果变成剧本,以一个戏剧化的结构来做讲座”,“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一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实际上这个讲座节目,我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悬念性、单线条、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讲座节目和论文不同的地方。”[1]《王立群读史记——借刀杀人》就是通过画外音引出主题,层层设置悬念,抽丝剥茧,将汉武帝如何最终杀掉主父偃的历史事件讲得跌宕起伏,牢牢抓住了受众的心。

四、“学者明星化”与品牌增值

《百家讲坛》的成功离不开编导独具慧眼的主讲人选择。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几乎全是各个专业的知名学者与专家权威,如杨振宁、叶嘉莹、于光远、李政道等,但由于讲座内容过于高、专、精、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2004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捧红了《百家讲坛》的第一位明星学者阎崇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讲故事。制片人聂丛丛曾说过“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2]阎崇年与清史系列的成功不仅奠定了《百家讲坛》以讲故事为主的节目形态,还为主讲人的选择设置了新的标准,资历背景不再是首先考虑的要素,是否适合电视传媒的加工则成为了最重要的判断依据。因此,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与学术水平,会讲故事,有独特个性的学者成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的最佳人选。

正是在此背景下,《百家讲坛》成功推出了一批具有不同风格的明星学者,2006年《新闻午报》还选出了《百家讲坛》的十大名嘴:最投入孙丹林、最洒脱孔庆东、最人气易中天、最争议刘心武、最另类纪连海、最幽默金正昆、最关键阎崇年、最悬疑毛佩琦、最严谨马瑞芳、最学术王立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