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术的方士化

儒术的方士化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是《管子》的《五行》篇。西汉的儒生很多以阴阳家的方术来讲经术。这已经成为汉以后儒家的一种风气了。这代表着阴阳五行家的方术正式和儒家的政治、宗法伦理思想合流,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和它受到阴阳家的影响是有关系的。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邹衍的阴阳五行说,对中国最大的影响还包括“天人感应”学说。所谓行为义理层面上的阴阳在很大程度上是圣人们教化的一种方法。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影响到汉代的儒家学说。前些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篇就叫《五行》。但不是《管子》的《五行》篇。汉儒的《五行》已经用五德去配五行了。这五德不是刚才讲的金木水火土之德,而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德。说明了儒家学说受到阴阳学说影响的趋势。西汉的儒生很多以阴阳家的方术来讲经术。史书上记载:这些儒生“假设经谊,依托象类”(《汉书,眭两夏侯始昌京翼李传》)。借用阴阳家的预测占星观天卜筮等数术,来阐释儒家经义。这已经成为汉以后儒家的一种风气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董仲舒。他弘扬儒术,依托《春秋公羊传》和《尚书·洪范》,并借鉴星算和月令。历史上记载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这代表着阴阳五行家的方术正式和儒家的政治、宗法伦理思想合流,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到了西汉末年,尤其是东汉,儒学走上了谶纬之学的道路,依托《河图》、《洛书》以及纬、候、符、谶之说流行。儒学到了东汉渐渐神学化了,到魏晋南北朝更是走到了死胡同,于是道家的玄学盛行。所以说,儒学实际上中断了非常长的时间,到唐代韩愈重建“道统说”,儒学才慢慢复兴。这和它受到阴阳家的影响是有关系的。从中可以看到阴阳五行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多深远。中国人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说。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头脑里的想法跟西方不同,自秦王朝灭亡后,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千年帝国,相信会有一个朝代万万年,认为朝代的兴衰更替是很必然的事 情。

邹衍的阴阳五行说,对中国最大的影响还包括“天人感应”学说。人间社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上天会给人一个预兆。天人感应论,从邹衍到董仲舒一路下来,过去都说是迷信。那么有没有历史进步作用呢?我觉得作用非常大。“天人感应”可以用《国语·越语》里的一句话:“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高度概括。这句话把天人感应论的秘密揭穿了,讲的就是天和人的互相作用。“天”是指天象,“天因人”,为什么会出现日食、月食一类反常的现象,是由于人世间的错误行为。“圣人因天”,圣人能根据天相来解释人事的吉凶。人类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天出现反常现象,不能怪天。天地只是把人间的错误用天象昭示出来,圣人能解释这些现象,所谓“圣人因而成之”。这样的天人感应论有什么用处呢?在专制时代,国君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遇到暴君、昏君倒行逆施怎么办?权力总要有个制约。我们今天说西方三权分立不行,中国要走自己的民主道路。那么拿什么来制约权力?没有答案。我们老祖宗还有一个制约,民上面有君,君上面还有天。天人之间,不仅有君,还有圣人。所谓行为义理层面上的阴阳在很大程度上是圣人们教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意识形态深入民心,对至高无上的君主构成一种限制,你乱来的话,天象就示警了,然后就可能要改朝换代了。当时的人们是否有意地要发明这么一套东西?不一定,说不准。不过,社会有需求,就一定会产生一种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说天人感应就是一种迷信。大概在产生的时候还不是迷信,有了某种需求之后才变成迷信了。再说太深的道理一般人难以了解,只是盲目地相信,这样就渐渐成了迷信了。每一种文化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都有一定的存在道理,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显 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