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性本善,公共善心

人性本善,公共善心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性本善,则导致人心向善,性善与心善不分离,说明心性本善。人性本善论产生的直接结果是认为公共价值发自内心,即仁义礼智出于本性。人性本善促进君子、圣人在行为上与人为善。由此可以看出孟子为了达到行为善,首先从人性入手提出人性本善,找到了公共价值仁、义、礼、智、信的来源,人性本善使公共理性成为可能,公共价值论建立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人性一直是哲学探讨的重要话题,因为人的行为依赖于人性,行为本身的善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性的善恶。中国哲学中一直存在人性“善”与“恶”的争论,由于人性的善与恶会直接导致其行为出现公利和私欲的膨胀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善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人性恶论,分别探讨了人性主导下的行为问题。孔子没有明确说明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他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5]。人性相近,但习惯的养成有所不同。“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6]依据孔子“仁”的思想,可知孔子主张人的心性为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说: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7]孔子认为善的行为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子张说: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8]君子有心性之善,故能容众。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有善性必然有善行,孔子已经提出了“善”的实践。孔子及其门人高扬人性的善,但也提到“恶”,君子也有“恶”,子贡问: “君子亦有恶乎?”孔子说: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10]“恶”是动词,表达一种对不善行为的厌恶。从总的方面看,孔子虽然没有说出人性本善,但已经表达了人性在“善”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起到了巨大的理论支撑作用。

孟子在孔子的人性相近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人性本善论,由人性到人心,由人心到行为向善。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11]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就像水的特性一样本来就是向下的。孟子就齐宣王将衅钟的牛换成羊而评论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2]由于人性本善,不愿看见动物被宰杀的场景。由于人性本善,则导致人心向善,性善与心善不分离,说明心性本善。人性本善论产生的直接结果是认为公共价值发自内心,即仁义礼智出于本性。孟子说: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13]仁义礼智出自君子的本心,而君子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形象,余英时说: “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14]。人性本善促进君子、圣人在行为上与人为善。孟子说: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15]真正的君子、圣人的行为凸显了善性,由人性“善”到行为“善”,因此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朱熹注释说: “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16]不忍人之心即本善之心,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主张当权者要以行为“善”为根本,推行仁政,“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 强为善而已矣”[17]。君子心性本善,创业发展以善为本,当政者推行善政,则必然成为天下的王者。君子、士大夫的义务就是引导君王立志施仁、推行善政,“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18]。通过“仁”体现善心,君子以善存心,以善养性。由此可以看出孟子为了达到行为善,首先从人性入手提出人性本善,找到了公共价值仁、义、礼、智、信的来源,人性本善使公共理性成为可能,公共价值论建立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但人性本善论的提出也会让人产生质疑,社会上很多人在行为上有恶的问题,并且表现得还比较厉害,正如黄宗羲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19]。虽然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义的,人性本善,但人在禀气上也有“恶”的一面,自然属性是禀气的属性,有“善”也有“不善”,但在社会上表现出来可能就是“不善”,孟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比较符合逻辑性,认为行为上出现的“恶”,本身不是本性所致,孟子说: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朱熹注释说: “人有是性,则有是才,性既善则才亦善。人之为不善,乃物欲陷溺而然,非其才之罪也。”[20]即是说人的行为出现恶,不是由于本性所致,而是由于自然物欲所致,有可能出现自私自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荀子的性恶论关注了人的社会性物欲的显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1]。司马迁也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22]荀子的人性本恶论是基于人的“才”性所致,将人的“才”质视为人本的本性。

正是由于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本质自然而然地以“仁义”为人。儒家在人的本质上有深刻的论述,并且逻辑体系非常明确,儒家发现了人本身。儒家对人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在苦苦追寻,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后面的董仲舒、朱熹等儒家都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地探讨,代代相传,层层推进。孔子关于人本质的论述并没有直接说明人是什么,但是孔子的字字句句都在说“人”的问题,孔子说明了人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人就是“仁”的本质,也就是说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人本身是什么,但其核心思想“仁”,就是说人应该是“仁”的。张立文教授说: “孔子的仁学,核心是讲人,人是有主体人格的人,而不是某种要素的附庸。因此仁是人的哲学升华,而这个哲学升华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赋予的过程。所以孔子的仁学也可称为人学。”[23]张教授的观点比较符合儒家学说的内在本质。孟子通过人性本善的论述说明人的本质就是“仁义”,人性本善过渡到“仁义”顺理成章。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之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24]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是“仁义”的本质,而禽兽没有“仁义”的本质,例如禽兽由于自身存在的需要而不惜抛弃、饿死或者杀死同伴,毫无“不忍之心”,即是说禽兽没有善心和仁义之心。董仲舒也认为“人”的问题就是“仁”的问题,是“人”就应该“仁”,不“仁”就不是人,“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25]。人之所以成为人,关键在于人的本质是以“仁”为根本。“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致无为而习俗大化,可谓仁圣矣。”[26]仁人与私利、功名、陋习不相联系,而关注儒家提倡的仁义道统、天理,正是《周易》所说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27]孟子提出的人的仁义本质来源于孔子,但开启了后来儒家的精当论述,厘清了人是什么的关键问题。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在儒家学说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直接开启了宋明理学关于心、性、理、气等范畴的探讨与论辩。孟子提出的仁政学说、民本论,都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基础理论,公共价值提倡个人要有善心、君王要有善心、上下都要以善为本,这些都是基于人性本善的理论,从“人性善”达到“行为善”。因此,“人性善”使公共价值的“善”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