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思想与伦理哲学思想

孔子的思想与伦理哲学思想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孔子的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有着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更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榜样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榜样故事

孔子和他的朋友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会挡住车辆!”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十分重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的好机会。于是孔子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忙跑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上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上天的。老子,就像龙一样!”

●妙语点睛

孔子的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有着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更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道德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对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