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与礼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与礼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孔子思想中的‘太和元气’是什么呢?”刘晨看到大家有些不理解,又换一种说法,“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是的,孔子从对天的感悟,落实到对人类社会的感悟,提出其核心思想‘仁’。”

穿过棂星门,进入孔庙的第一进院落。沿着宽阔大道往前走,迎面是一座古朴浑厚的石坊,上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

“何为‘太和元气’?”

“太和是指天地间冲和之气。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物质,有了这‘太和元气’就能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能使人类思想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刘晨解释道。

“那与‘太极’很相似哦!”赵蕾很兴奋。

“那孔子思想中的‘太和元气’是什么呢?”刘晨看到大家有些不理解,又换一种说法,“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是‘仁’吧!”李毅诚记得历史书上有介绍。

“是的,孔子从对天的感悟,落实到对人类社会的感悟,提出其核心思想‘仁’。”刘晨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论语》扬了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于是,人们对‘仁’的理解也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刘晨解说道。

“‘仁’是一个会意字,由‘二’‘人’组成,原是‘妊娠’的‘妊’的会意字,意思是母亲怀孕生子。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起点,即母与子之间的人情,‘仁者天地父母心’。母亲跟孩子脐带剪断的瞬间,母子之关系从先天相连的关系变成后天分离的关系,原先血肉相连变成心灵情感的维系。”语文老师从文字的原初意义的解释,生动直观而深富内涵。

“我们知道,无论是远古先民,还是文王和周公,都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到了孔子,更重社会人事,少谈天道。孔子的‘人事’从人最基本的母子情感出发,首先引申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爱心,就是把亲情延伸到人与人分离的各种社会关系上的。”郑老师帮助阐述。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周婧雨也背诵《论语》的片段来佐证。

刘晨向大家点点头,感谢大家的帮助,继续解说道:

“与伏羲、文王的‘仰观俯察’天地自然之道有所不同,孔子更在意对人的情感的细微体察。他从人类最基本的母子亲情出发,认为‘孝为仁本’,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是人性的根本,它来自人对自己生命原初状态的体会。人通过领会最初的家庭关系,增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孝心,再扩展到他人身上,就接近于博爱的‘仁’。也就是说,人先有孝、有亲、有爱,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同时,孔子把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各种社会关系上去,如君臣、夫妇、朋友等。他又将以‘孝’为中心的思想推广到社会管理方面,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而不单纯运用法律和刑法。孔子认为,法律只能防止百姓不干坏事,但无法让他们觉得羞耻而自觉不做坏事。

这样,孔子就把人的本性的‘仁’与‘孝’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使‘仁’作为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应当用德去引导,用礼去教化,人民有羞耻心之后,才知道哪些事不该做。由此,孔子建立了从个人修身到家庭、社会的学说,主张从把握人际关系的基点开始,建立社群的和谐关系。就如《弟子规》里引用的《论语》中的那几句话——”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王迪上的小学提倡读《弟子规》,他也是背得滚瓜烂熟的。

“那一个人怎样做才能达到‘仁’的道德境地呢?”李毅诚问道。

“这就涉及‘仁’的实践层面了。”刘晨进一步阐释,“‘仁’由‘二’‘人’组成,这不仅是母子为‘仁’,很多解释也认为就是指二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善关系,就是指人际交往。与人亲善,则要为人着想。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

“我倒是记得有另一句有些相似的句子,”赵蕾说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提出了‘仁’的另一方面。”刘晨肯定道,“‘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即‘恕’,宽恕的‘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为‘忠恕之道’。”郑老师补充一句,“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

周婧雨听到“忠恕”两字,又想起了《论语》中的有关论述,于是再帮好友论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刘晨默契地接过话解说道:“可见,‘忠’和‘恕’的做人原则也就是‘仁’的原则。因此,一个人按‘忠’和‘恕’行事为人,也就是‘仁’的实践。‘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他人的要求,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实践引导人去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始,也是它的完成。”

“那‘仁’与‘礼’又是什么关系呢?”王迪问。

“为了实现‘仁’的政治理想,孔子提出通过‘礼’来将‘仁’具体化的原则,并提出‘克己复礼’的方法。”

“什么是克己复礼呢?”

“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私欲,恢复周公所提倡的‘礼’的状态,维持人与人之间礼仪交往的基本原则。”

周婧雨想起了《论语》中的另一段,于是又帮好友佐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里的所谓‘非礼’就是不符合‘礼乐制度’的那些规范的行为。”俩人一唱一和,“还记得‘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吗?孔子认为,鲁季子的行为就是‘非礼’,就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对于那些‘非礼’行为要‘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只要能够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能实现‘仁’了。”

“如果说提倡‘忠恕’是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修己之学,那么,提倡恢复‘礼治’则是针对春秋以来的‘礼崩乐坏’的战乱局面,所提出的建立一种社会和谐的外在秩序的方法,是治人之学。”郑老师恰到好处地帮弟子提升话题的意义。

“孔子说,不要‘非礼’,那什么才是‘礼’而不是‘非礼’呢?”李毅诚再问。

“我们在讨论周公的‘礼乐制度’时曾说过,‘礼’的具体内容就是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孔子认同这种制度,但同时对这种制度予以新的解释。他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重新走上正轨,井然有序,要有‘礼’,就需要对‘礼’进行‘正名’。”

“正名?”同学们一脸迷惘。

“‘正名’就是每类事物应该做到与它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比如‘礼’强调儿子要服从父亲,弟弟要服从哥哥,诸侯要服从天子,但同时,孔子也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周婧雨立即配合地背诵道:“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里的意思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一个国君的本质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君应有的品质,即‘为君之道’。如果一个君王空有其名,而没有君王应具的品质,即便在大众面前他是君王,其实他配不上‘君’的名字。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看来,这决非孔子的原意。因为如果君不像君,而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后世所说的愚忠。臣服从君是有前提的,即先要君君,然后才臣臣;先要父父,然后才子子。这样看来,孔子的思想其实是挺开明的,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落后保守。”李毅诚领悟得准确而深刻。

“是的,孔子自己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论语》中孔子也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也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和修改。

“还记得周公的‘礼治’的社会基础吗?”郑老师插问一句。

“周公‘礼乐制度’的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李毅诚回答道。

“孔子是极为赞成周公的‘礼乐制度’的,但他又对这种‘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他用他的‘仁’的思想给了‘礼乐制度’一种理论依据。”刘晨知道郑老师是帮助她把问题向深入发展。

“理论依据?”同学们一时理解不过来。

“就是让‘礼乐制度’不仅是为了维护‘宗法制’的社会基础,而且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所导致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的道、德、艺都是‘依于仁’而产生的。‘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就像这‘太和元气’一样,所有的关于‘礼’‘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因此,中国现代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曾评价孔子的‘仁’的思想:‘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郑老师点明“仁”的历史意义。

“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姚老师也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句“仁”的意义。

“总之,孔子从‘仁’出发,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正在兴起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

刘晨的总结性解说,如滔滔的江水一样奔涌而来。

“我有一个想法和创意。”赵蕾抬头望着“太和元气”的石坊忽然说道。

“什么想法?”

“就是在‘太和元气’坊的中间设计一个像‘太极图’一样的圆形的‘仁’字,以表明孔子的思想是从‘仁’这一‘太和元气’中发展为一棵新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的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转换,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儒家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创意倒是不错,能够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孔子思想的‘太和元气’是什么。不过,这个石坊可是个有年头的文物,可不能因新的创意损坏了文物。”郑老师提醒道。

“‘仁’所生发的孔子思想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他的贡献。”刘晨继续她的导游职责。

“哪八个字?”

“你们看东西两边的牌坊上题的是什么字?”刘晨手指第一进院落左右两侧修建得对称的木质牌坊问道。

“东边的是‘德侔天地’。”赵蕾的眼睛最好使。

“西边的是‘道冠古今’。”张翔也不“视”弱。

“‘德侔天地’是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道冠古今’是赞孔子的思想与方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姚老师解释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