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东周列国游记”

孔子的“东周列国游记”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说法很多,大抵认为其卷入政治斗争后毅然辞别而流亡列国,更有好事者多番渲染其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一生走过许多地方,大小诸侯国都有涉足,最壮烈的旅游当属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的早期出行当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洛阳见老子“适周问礼”。经鲁国国君批准,南宫敬叔陪同上路。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人生最广阔的旅程——周游列国。
孔子的“东周列国游记”_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第3节 旅行途中:孔子的“东周列国游记”

导 航 洛邑 卫国 陈国 郑国 镐京

img6

孔子旅行地图(制图/刘江)

孔子不是中国第一个出来旅游的人,但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实践者,是“游学界”的大师级人物。我们说的游学,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大概有这么三种形式:一、远游异地,从师求学;二、沿途观光,增长见识;三、各地游说,分享知识。这三种形式,孔子兼有实践。是以,人们常说游学精神溯源于孔子,孔子的周游列国治学精神是现代的游学始源。

现在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说法很多,大抵认为其卷入政治斗争后毅然辞别而流亡列国,更有好事者多番渲染其累累若丧家之犬。但我认为孔子生性豁达,乐观开朗,世事常明知不可为而尽数为之,他周游列国不外是寻觅良主、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应是满载阳光与希望上路,纵然路上偶见风雨也不影响旅途心情。

孔子一生走过许多地方,大小诸侯国都有涉足,最壮烈的旅游当属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在此之前,他有过其他短暂的“旅行”,比如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被“三桓”打败后投奔了齐国,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两年后,公元前515年由于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又由齐返鲁。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的早期出行当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洛阳见老子“适周问礼”。

一、第一次正式游学:政府全程赞助

在鲁国教学的日子,孔子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尽管年纪轻轻已是誉满鲁国的大学者,但孔子仍不能解答学生们的所有疑问,也无法为困惑多年的问题找到答案。在鲁国找不到答案,他决定动身去外面求教游学,第一选东周首都洛邑。原因很简单,就像今天许多人爱到首都北京做“北漂”一样,首都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肯定高端人才云集,藏龙卧虎。

目的地选好了,可旅游经费是一个难题,交通费、住宿费、旅途开销,到了目的地找人请教问题还得带上礼物,给点咨询费。当时的孔子刚办私学不久,显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够自己挥霍。孔子的学生南宫敬叔这时站了出来,他是孔子收的第一批弟子,他的爸爸孟僖子是鲁国大夫。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考察,便找到鲁国国君,先把孔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接着说:“老师要去洛阳找寻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什么周朝当年兴盛,而现在却衰落。这个答案找到了对鲁国有借鉴意义,是利国利民的大课题,您何不给他提供赞助呢?”鲁国国君一听,觉得还挺有道理,便同意赞助孔子。

公元前518年,这是孔子第一次正式外出游学。经鲁国国君批准,南宫敬叔陪同上路。他们的路线是从今山东曲阜出发去河南洛阳,全程不到500公里。今天自驾车的话,算上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吃饭、上厕所,总共用不了8个小时。来回一趟,连油费带过路费1000元左右。要是坐火车,那就更省钱了。但孔子的时代没有汽车和火车,想到洛阳去就要坐马车,鲁国国君给孔子配了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名车夫。往返车马费、住宿费、途中消费全程由鲁国政府赞助。

经过数百里路长途跋涉,孔子终于到达了洛邑。洛邑史称王城,东周最高统治者从搬家过来直至灭亡,在洛邑活动了近五百年。这座城是什么模样呢?据考古资料显示,王城南邻洛河,西跨涧河(古称瓒水),呈不规则的方形。孔子这次来洛邑的目的很明确:“适周问礼”。

孔子去拜访了当时住在王城的大师老子,向他请教礼仪。当时的老子是周天子的“图书馆馆长”。老子接待了孔子,还给他开了一些“书单”,比如《诗》、《书》、《周礼》等典籍。大概也允许孔子阅读馆中所藏“四方之志”和“三皇五帝之书”,并指导孔子读书的技巧和学习礼仪的方法。孔子一生只见过老子一次,但只此一回,便论尽了人间苍穹,无涯理道,生命万象。想象中的孔老会谈,定然字字珠玑,舌灿莲花。

当时的大音乐家苌弘也在洛邑,酷爱音乐的孔子几次跑去登门拜访学习。他们两人对周人大型古典乐舞《大武》进行讨论,认为这部气势恢弘的大型乐舞是反映周人从以武力征服天下到以礼乐治理天下的史诗般的过程,堪称周人的国乐。孔子青出于蓝,被人赞“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在洛邑进修,是孔子一生中最快乐的求学时光,几乎每一天都充满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学习之余,孔子也顺道去考察了当地的名胜古迹,他参观了周天子祭天地的地方,“历郊社之所”。周朝在冬至祭天于南郊称为“郊”,夏至祭地于北郊称为“社”,合称“郊社”。祭天的地方叫圆丘,即天坛;祭地的地方叫方丘,即地坛。这是一项隆重庄严的祭祀活动,是国家大礼,以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实地的考察,充实了孔子的礼仪知识,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大意是说祭祀就要亲自去“见神”,让别人代替祭祀,那不算祭祀。玩得尽兴了,孔子才返回鲁国。

想来孔子的第一次旅游还是很有开“政府赞助游学”先河的意义,引得今天不少人也效仿他以考察、研究之名去找政府和企业赞助,做到不花钱而玩得尽兴。

二、“周游列国”起始:卫国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继续专心教书。公元前501年,孔子满50周岁,正是知天命的年龄。这时的他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司寇。老年得志的孔子,终于可以施展抱负了,鲁国在他的打理下一时风生水起。

眼看鲁国有强大起来的趋势,鲁国邻居齐国坐不住了。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在鲁国做官对齐国极为不利,便劝齐景公想办法让鲁公怠于朝政,远离孔子。齐景公便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鲁定公欣然笑纳,天天与歌女吃喝玩乐,不理国事。孔子想劝说他,他都躲着。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就下决心要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了。鲁君没有拦他,孔子就毅然辞君而去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人生最广阔的旅程——周游列国。

他带着“周公粉丝团”,一路向西。离开鲁国境,经过曹国(今山东定陶),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卫国。卫国的地域大概在黄河北岸,今河南省鹤壁、新乡周边,都城在帝丘(今河南濮阳)。今天从曲阜到濮阳约250公里,自驾车最快要近4个小时,大致路线应是山东曲阜—山东济宁—山东菏泽—河南濮阳。

孔子第一站之所以选择卫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卫多君子”。匡亚明先生认为卫国和鲁国是兄弟之邦,鲁国是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和康叔是亲兄弟。卫国政治安定,经济富裕,孔子弟子子路的妻兄颜浊邹是有贤名的卫国大夫,可以“论道”。这些人事等因素,很可能促使孔子决定第一站选择卫国。

孔子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卫国,卫灵公很高兴地为他们接风。这时是灵公三十八年(前496年),卫灵公一开始很敬重孔子,给了孔子和鲁国一样的待遇:两千石粮,对他恭恭敬敬,但就是没给他官职,不让他参与政事。其实,这时的卫灵公自己也不太管理政事,国家大事都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说了算。

说起南子,了解孔子的人都不会忘记孔子和南子的一段逸闻——“子见南子”。当时南子也久仰孔子大名,对他很好奇,所以要召见他。孔子的弟子是反对老师去见南子的,因为南子的名声很不好,是卫国一等一的坏女人。但孔子不顾反对地去见了,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比如孔子见到南子会说什么,南子有没有在语言上或行动上对夫子有所不敬?这些孔子都没有说,但他有表达的意思是,南子是卫国真正当家做主的人,他们师生要想在卫国立住脚可不能轻易得罪这位卫夫人,所以必须要和南子处好关系。事实证明,孔子的猜测不错,正是由于南子的排挤,卫国太子蒯聩后来被迫离开了卫国。

卫灵公死后,晋国的赵简子用武力送蒯聩回国,但卫国却立蒯聩之子为卫出公,拒绝接纳,蒯聩不得入。孔子为了避卫乱,不得不转投陈国陈湣公。但孔子在卫国对政治参与太深,他的学生仲由是卫蒲邑大夫(蒲邑是卫御晋、楚的门户),高柴是卫士师,都是卫出公的臣下。孔子返鲁前后,他的学生都穿梭往来于鲁、卫之间。孔子回到鲁国后,仍不能忘情于卫国的政治,继续支持卫出公,这是后来仲由死卫的原因(前480年,蒯聩自戚入卫,高柴逃跑,仲由被人剁成了肉泥)。

孔子第一次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不高兴便发脾气离开了卫国。后来,由于南下陈国(今河南淮阳)受阻,不得已孔子又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待了五年左右,因为卫灵公死了,整个卫国乱哄哄的,孔子又决定离开。公元前493年秋,他再一次离开卫国。中国孔子基金会原会长、著名学者匡亚明先生将孔子周游列国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卫国为中心;二是以陈国为中心;三是又回到卫国。可以说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起点和终点。

三、“列国历险记”:宋陈蔡三国遭围困

孔子离开卫国又不得不回卫国,原因就是南下去陈国受阻。当时孔子本来计划从卫国走到陈国,没想到路过宋国时发生了周游列国的第一次大危难。

第一次到宋国:匡城被围

宋国是孔子周游列国最难忘的地方,不仅因为他在这里发生了两件大事:匡城被围和宋城遇险,还因为孔子是殷商后裔。孔子到达宋国的时候,历时600余年的殷商政权已亡于周。商朝灭亡之后,商纣王之子武庚被武王封为殷君,封地在宋。后来武庚叛乱被杀后,摄政的周公改封归降的纣王庶兄殷王室微子为宋国国君。

周公把商本土一分为三:其西部洛水之阳建立东都洛邑,附近的沁阳猎区划属东都王畿;北部安阳、朝歌一带建立卫国,由武王弟康叔统治;东部商丘一带才是微子的宋国,故宋国是经历了武庚叛乱后而残留下来的殷人政权。前面说了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他的祖先孔父嘉的父亲是宋戴公、成公、宣公三朝佐命大臣,地位显赫而持久。孔父嘉历任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享有与其父同样地位,但后来被华父督杀掉,夫人被对方占有。同情孔父嘉的宋殇公也遭华父督杀害,这是宋国历史上著名的弑君事件。事情发生在公元前710年,上距周平王东迁约60年光景。从此以后,孔氏家道不振,很快衰落下去。孔父嘉死后,其子木金父为华氏所逼,逃到鲁国。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孔子是孔氏在鲁国的第六代移民。对自己的祖籍,孔子是怀念的。他临终前还说:“丘也,殷人也。”

但孔子在“祖国”宋国却没有什么好际遇。当时孔子一行离开卫国南下去陈国,即从河南濮阳到河南淮阳去,车子路过宋、鲁、卫交界的宋城匡邑(今河南睢县匡城乡)。为孔子驾车的弟子颜刻用鞭子指着城墙上的一处缺口,兴奋地说:“我以前跟随阳虎(即鲁国季氏家臣阳货)攻打匡邑,就是从这儿破城而入的。”

没想到他的话,刚好被路边的匡邑人听到。当年阳虎攻打匡邑,作恶多端,老百姓恨之入骨。而且,当地百姓竟发现孔子长相像阳虎。那么孔子到底长什么样?古人说,孔子脑袋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禹,嘴巴像皋陶。一句话,他有圣人像。中国孔子基金会则在争议声中向全球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总之,匡人一看到孔子立即将他们一行人团团围住。

处境危险,孔子却神色坦然:“周文王死了之后,周代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灭亡文化,就不会让我来承继!上天如果不想灭亡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呢?”子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孔子说:“匡人是误把我当成阳虎,我们今天只能按礼仪来消弭这场误解,你来抚琴我来歌唱吧。”于是子路抚琴,孔子歌唱,琴声歌声和谐优雅。

匡人想,这不像阳虎能干的事呀。然后听说被他们围住的是孔子一行,随即撤兵。据民间传说,匡人知道被围的是孔子后,深感懊悔,一直撵到开封市杞县境内向孔子赔礼道歉,杞县裴村店原名“赔情店”,就是因此而来。为纪念此事,匡人在匡城还修建了一座“抚琴亭”。

难忘宋国:宋城遇险 乔装打扮方逃脱

南下陈国受阻,不得已孔子又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待了五年左右,再一次离开卫国。但他的目的地并不明确,经过曹国,曹国都城陶丘是古代著名的商业城市。但曹国没招待孔子,于是孔子一行又从曹国转到了宋国。孔子还是很爱宋国的,孔子年轻时曾到此学殷礼,几十年后重返,孔子仍倍感亲切。他是想多留一段时间的,但宋国对这位年近60、声名显赫的“同胞”,并未表现出什么热情。在这里,孔子非但没有受到礼遇,反而遇到周游列国中的第二次危难,差点把命丢了。

由于上一次是经过宋国,没有仔细看看,这次到了宋都后,孔子提议要到处走走。于是由冉求驾车,一行人出门逛街。走到北郊,看到不少工匠在凿石,有工匠哭哭啼啼。弟子跑过去打听,回来说:“这些工匠,都是大臣司马桓抓来为自己建坟墓石椁的人,他们有的已干了三年,石椁仍未造好,在这儿干活吃不饱穿不暖,病死和被石板压死的有二十余人,大家怨声不绝。”司马桓受宋君景公宠爱,骄傲奢侈,已失大夫风范,孔子指责说:“桓这样奢侈浪费,不知爱惜民力物力,这样的人真不如死后快点烂掉!”孔子的话,很快传到司马桓的耳里,他非常恼怒,就想害孔子。

孔子师徒住处附近有一棵大檀树,他们师徒时常在树下演习礼仪。有一天,司马桓派人来清场,驱散听众,拉倒大树,留下个大坑叫檀坑,还想加害孔子。孔子得罪了小人,弟子们担心司马桓下毒手,劝孔子早点动身,孔子平静地说:“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就是说,我的道德是上天赋予的,桓又能把我怎么样!不过为安全起见,弟子们还是催孔子速速离开。为防备司马桓追击,还给孔子化了装,改变了原定南下陈国的路线,出城门西行,直下郑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

在宋国孔子两度蒙难,两次脱险,在他看来是靠上天保佑。他以天命为自己打气,他认为的天命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是以孔子当木铎警响众人”。以上两件事均印证了同一个事实:孔子在“祖先之国”,未受礼遇,过得很不愉快。

陈国、蔡国:绝粮七日 差点饿死

有了第一次之后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后来,孔子经过陈国、蔡国(今河南驻马店),也发生过受困事件。当时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了。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但孔子还是很淡定,绝粮的第五日,孔子在幽谷中发现了一片兰花,他觉得这些兰花生长在幽谷,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赏,默默地迎朝晖、送晚霞,慷慨地抛洒着色与香,它们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将弟子们召集过来,让大家观赏、品评,并操琴赞颂,即兴作《猗兰操》。后来,楚国派了兵来,给孔子解了围。

有趣的是后来的陈蔡人还给他建立了“弦歌台”以示怀念。面对当地人的冷遇甚至恶意,孔子带领着“周公粉丝团”在断粮的情况下一样弦歌不断,演礼如常,确实体现了高风亮节。面对逆境与不幸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擅长自嘲,所以乐观达天,离开宋国到郑国后,有一次孔子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的反应也是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四、最想去的地方:镐京

孔子周游列国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地。除了关中秦国,中原诸国差不多都留下了他们团队的足迹,或游学,或参政。看起来孔子的行程甚为远大,其实孔子周游之地,不出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诚然,在那个交通不发达且小国众多的时代,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孔子还有许多地方想去却没去成,比如他想去晋国,据说走到黄河边,没有过河;到过楚的边境,也未能深入。但这都不是孔子最遗憾的事。

和许多当代旅行者将西藏视为最想到达的圣地一样,孔子心中也有一个最想到达的圣地——西周的首都镐京。孔子常常望着镐京(长安)的方向,遥想周公的身影,他告诉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镐京见周公”。

我们知道周朝有两座都城,关中的“镐京”称为宗周,东方的“洛邑”称为成周。洛邑孔子已经去过了,但是镐京没有去,始终没有能够去到。

最早的时候,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自邠(今陕西长武、邠县、栒邑一带)徙居周原,“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周朝最早建都是在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三千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诗·大雅·绵》曾经描绘当年修建城池宫室的情景,“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冢土,戎丑攸行”。古代都城的正门曰“应门”,外郭之门名“皋门”,大社叫“冢土”。

后来周文王将都城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西南沣水西岸)。文王去世之后,公元前1059年,武王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区)。《诗·大雅·文王有声》写道:“考卜维王,宅是镐京。”这也是西安地区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区建城之起始年。从此西周便定都于此,历时289年。

直到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东迁之后的周朝便被称为“东周”,也即我们常说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出生的时代。前面我们说了,孔子的偶像是周公姬旦,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理所当然他也一直住在镐京。我们喜欢一个人总喜欢到他生活得最长久的地方去,孔子亦然。“周道四达,礼乐交通”,是西周盛世的写照,孔子何尝不想走在周道上看礼乐兴荣?不过,孔子所在时代的“镐京”位于秦国境内,而孔子从没有机会走到。

五、总结旅途收获:成功宣传儒家思想

孔子带着“周公粉丝团”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从55岁到68岁,孔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见识日广。弟子们在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他本人则成为天下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

确立了“旅游人格”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本人所获治国机会没有多少,但陪了他一路的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们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游”和“学”的双重熏陶。孔子给“游”和“学”提供了许多逻辑未必严谨但立场鲜明的理论支撑,确立了最早的“旅游人格”说。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分析了旅游者的性格,认为喜欢水的人智慧、博闻、外向、活泼、快乐,喜欢山的人善良、仁慈、内向、安静、长寿。

在被问及人生理想时,一直畅谈“克己复礼”的孔子没有讲“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而是出人意料地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认为到大自然中去玩,是一种终极享受。可孔子的“游”又确实不以简单的、感官的、暂时的快乐为目的。在“游”之中孔子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人生定位,并把“游”作为追求“学”的一种有效的路径,也是他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基础理念。

孔子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偶像,动而出游,静而为学,在孔子身上已经蕴涵了一个倾心求道的读书人所可能、应该甚至必然遭逢的诸多人生密码。他用自己的言论和实践,诠释了一个读书人的诸多人生乐趣之所在。今天海内外多位学者正在沿着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反复探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成功宣传儒家思想:培养后人 编书立说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春秋大国忙于争霸战争,小国则整天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发生着更深刻的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哪个诸侯国接受,各国国君始终都没有正式起用他。

孔子曾问子路、子贡和颜回,看他们是不是能够理解自己的志向。子路和子贡不太能够懂孔子的想法,最懂他的颜回说:“夫子的志向非常大,您要恢复天下已经放弃的礼仪秩序,所以,天下容不下您。”孔子非常感慨:“颜回,你说得太对了,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的人,我真想给你去当管家。”孔子在列国奔波多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孔子还是选择回到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68岁。

自此以后,孔子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并与弟子重新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五经》和《春秋》,为的是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孔子和弟子们所修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做完了以上诸事,孔子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这时的他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对人世似乎也已没有太多的挂牵。但孔子的睡眠质量每况愈下。这一天醒来,孔子突然感慨地对弟子们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由于很久没有梦见周公而焦虑,他认为这是代表自己走在衰老的路上,流露了对复兴“周礼”的梦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也在反省人生短暂。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孔子追问了一辈子,两千多年后我们仍在追问:坚守精神家园,到底有多难?周公至死都没有来过他的封地鲁国,孔子也一直没有到达他的“圣地”镐京,两个圣人就这么在隔空相望中错过了脚印叠加的机会。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弟子们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将儒学发展成独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风骚的学派。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均被继承和发展。公元前249年,鲁灭于楚。然而鲁国的礼乐传统经孔门师徒的弘扬,已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层,它并没有因为鲁国的灭亡而丧失。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举兵围鲁时,“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至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仍以各种面目游荡在神州大地,是圣人,是先师,是帝王统治的大旗,是读书人膜拜的偶像,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