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

文化(英文为cul ture)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继承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第二,传播性。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被称为文化传播。通过文化传播,使不同文化在国家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融合。早期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移和流动,尤以人群的迁移更为重要。移民、战争、入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QQ、微博、微信等均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第三,民族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种类、形式等丰富多样,各不相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与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 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因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而有别于其他的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也包括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诗词、歌赋等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成就,真可谓伦理上有大善、科学上有大真、艺术上有大美、思想上有大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爱国主义传统世代相袭,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一面战斗的旗帜,鼓励着世代的炎黄子孙为中华的崛起、繁荣、发展而奋斗不息。《墨子》强调要“举公义”,贾谊在《治安策》提出“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宋明理学家们所提倡的“义利之辨”和“理俗之辨”,在剥除其为封建国家服务的消极一面之后,可以看到其中渗透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应当牺牲个人私欲的强烈要求。也正是在这些思想影响下,出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邓世昌“大丈夫为国而死,死得其所”的悲壮……

回顾历史,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崇的都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正是这些炎黄子孙的钢筋铁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的内涵。在古代,御敌护土、保境安民、平定内乱、维护统一、固本守节、殉真求义构成了爱国主义主旋律;在近代,爱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反对列强侵略的悲壮斗争以及仁人义士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十分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与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他还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等主张,也就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人所共知,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最大。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意是说,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搞小团体,才称得上君子。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孔子还明确主张,君子应取前者而弃后者。可见,能够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是君子人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正如《礼记・礼运》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用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提出的“无欲”“无为”“无争”“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无非是要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实现相对均衡。古人所设计的大同社会理想,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后盾,处理国内和国际关系;王道则是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自然观上,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在政治观上,追求一个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大一统”观念,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注重各民族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精神,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汇集成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百折不饶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既包含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有为精神,也包含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还包含有正直独立人格和主动创造精神等。孔子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表现在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中;表现在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忍不拔的顽强奋斗中。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塑造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饱经沧桑而自强不息,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汉代到清代,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深入人心,其刚健进取的观点为全社会所接受,推动了中国社会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4.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古人逐渐明确了君主的权力来源和政治责任,在执政中注意顺民心、重民意,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强弱、兴衰和存亡。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作为仁者更应把“爱人”之心常怀心中。尽管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儒家之“爱人”有层次和等级的差别,但“仁”作为对价值主体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对于他人而言必须具备的价值情感,已经将“人”而不是“神”作为人的情感认识和行为取向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人的价值高扬的同时,也就为全社会树立起了“人本”规则的人文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先后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止于至善的追求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理想追求上,主张“修齐治平”。《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古人把正心诚意的修养,道德修养的至善,看成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么一种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追求,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不断地克己复礼,修身养性,不惜为之奋斗一生。而在社会理想上,追求大同理想,追求“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达到“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

习近平同志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讲话,肯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发展的正向联系,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根基”与“精神命脉”的地位,包含了近代以来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