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

和谐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武汉市江岸区的和谐教育实验就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武汉市江岸区教委把和谐教育作为区域性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推广,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和谐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先导观念。这五大基本观念是和谐教育对学校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基本认

和谐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课题。基础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党和国家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宏观决策,深刻地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应试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弊端,发挥优势,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努力的探索,创立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情景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武汉市江岸区的和谐教育实验就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武汉市江岸区教委把和谐教育作为区域性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推广,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和谐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主张实施体、德、智、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全面论述了和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他提出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儿童的个性获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当前的和谐教育是在汲取以往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站在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度上阐述和谐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满足社会需要同促进儿童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之和谐,学校教育才能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和谐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科学的指导思想,而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对于和谐教育模式则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系统科学原理表明: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否优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取决于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是否优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只有学校内外诸多教育因素协调配合,建立起和谐有序、富有活力的学校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谐教育要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从教育的系统上寻求教育途径、方法与教育目标的协调一致,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得到主动发展,实现社会需要与儿童自身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当前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很多是学校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所致。从教育的外部关系看,就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淘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培养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高素质国民,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脱节、各行其是,甚至互相责怪、互相推诿的情况,三方教育不能协调一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从教育的内部结构看,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育的关系不和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养成,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和谐;在学校教育途径上,重课内、轻课外,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教育系统中种种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着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目前,和谐教育也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教育模式。武汉市江岸区的教育改革是从单项、单科改革开始的。局部的单项改革促进了某一学科成绩的提高,却不能适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今后教育改革逐步从单项到多项,再向综合整体改革方向发展。1990年秋,武汉市江岸区教委选择7所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为试点,开展和谐教育实验。实验以和谐教育为主导思想,分析教育内部诸因素以及教育与外部相关事物的矛盾,探求它们之间的联系点、适应点。从创设和谐优化的育人系统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1998实验试点学校已由第一批的7所滚动发展为26所。和谐教育实验不仅给这些试点学校带来了显著变化,还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区,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形成了区域性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改革新格局 —— 和谐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是通过构建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教育模式。所谓教育模式,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又是一种涉及教育目标制定和教育内容实施的操作系统。教育模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和谐教育模式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是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直接产物。它既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的先导观念,又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和谐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先导观念。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这场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震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改革实践活动。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式都会受到不同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支配和制约,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和谐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模式,有一整套用于指导教育活动、调节教育系统中各种关系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这五大基本观念是和谐教育对学校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基本认识,构成了和谐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

1.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应试教育衡量教育质量是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和谐教育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性和发展性。教育质量的全面性是依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对全体学生的发展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谐教育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要看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而不是看学校培养出多少“尖子生”或“英才”。这就从根本上纠正了以片面的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标准的传统做法。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要求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不能着眼于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和记牢了多少知识,而要着眼于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求现代教育由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因此,和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还要引导学生成人。它在考察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质量时,注重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

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小教育”,常常会出现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与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撞车”的现象。现代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协同发展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益。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积极有益的教育因素,大力扩充教育领域。学校教育在现代大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应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组织社会教育的枢纽。和谐教育注重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这种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3.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

学生个体的成长是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优化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和谐教育主张从学校教育的整体上协调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在纵向序列与横向的联系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体现在五育的和谐发展、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等方面。和谐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独立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绝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学校在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既要注意各种活动各有侧重的中心,又要注意活动过程中五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却又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常常有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知识没有学生,结果导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互脱节,教与学的关系不和谐。和谐教育要求教师树立起“教”服务于“学”的思想,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应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和谐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智力因素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全面素质提高与个性特长发展的和谐统一。

4.能动发展的学生观

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谐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既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一切教育,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发展着的人,他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要凭借自己的主体意识,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激活学生内在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和谐教育实验要改变那种“你不会,我来教;你不想学,我强制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对待学生应是:“你不会学,我教会你学;你不想学,我让你喜欢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就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口,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作手段,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5.民主融洽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校里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授”、“受”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严重地削弱了教育效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和谐教育要求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育”字之中,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格精神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学生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携手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以上五大基本观念是和谐教育的灵魂,体现了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没有和谐教育观念,就不能破除陈腐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和禁锢,更不会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是一个理论概念,也是一个实践概念。和谐教育实验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回顾8年来武汉市江岸区和谐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从实践中总结提高,形成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和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植根于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和谐教育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它既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又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形成的一种实践模式。和谐教育模式已逐渐建立起一种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其操作系统可简约地表达为:明确目标,重点突破,整体启动,全面提高。

1.明确和谐教育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指导支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同时教育目标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是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尺度。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和谐教育目标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21世纪人才素质的质量规格来制定的,包括共性教育目标与个性教育目标。共性教育目标,即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共性教育目标可具体化为便于操作的“6学会”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个性教育目标,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形成独立的个性。个性教育目标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4方面的要求:个人的性格、气质特点得到健康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良好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和谐教育把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共性与个性的教育目标是相互促进的。学生的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因素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必然有助于学生个性的积极发展。和谐教育要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充分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突出实验的重点,构建和谐优化的大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对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教育的大课程体系由三类不同特点的课程构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学校大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实验试点学校除开齐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全部课程外,还增设了选修课。优化学科课程,必修课少而精,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沟通。选修课因地制宜,灵活开设,注意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活动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学校正常的课程管理轨道,规范执行。活动课程可分为统一性活动课程、自选性活动课程和提高性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活动为原则,其目标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隐性课程,或称环境课程,即针对学校那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使其成为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和谐教育要搞活学校的隐性课程,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的教育环境构成了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教育实验注重完善课程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学科课程,规范活动课程,搞活隐性课程,使三类课程成为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发挥其整体育人的功效。课程结构的改革对学校工作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建立和谐高效的大课程体系将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改革的进程。

3.整体启动,形成课内外结合、校内外协作的立体育人渠道

课堂教学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创设一种师生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动活泼局面。其次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使教学过程由高耗低效转变为和谐高效。在小学坚持“兴趣领先,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合理组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中学,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层层推进”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参加实验的学校加强了课外活动设施和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武汉江岸区中小学普遍建立了课外教育活动序列,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使课外活动的开展序列化、制度化。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中,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兴趣和爱好,个性和特长得到发挥。和谐教育实践证明,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协调配合,能使学校的教育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谐教育实验注重协调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采取可行措施使校园之外的时间、空间与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如,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签订学校、家庭双向督导协议,围绕共同的目标,各自担当好教育学生的重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校内外协作构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切实开展多渠道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了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不同的教育模式有不同的适用性,实施素质教育并没有某种固定的模式可供套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推行适宜的教育模式,办出各自的特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育人系统中,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教育者需要不断分析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的不和谐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实现教育途径、教育因素与教育目标的和谐,确保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大胆改革,勤奋探索,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此来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走向21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