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认识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认识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主要是指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新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以“六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不仅是新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而且还是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现代方法”,并且正是在系统科学方法中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和技术研究方法的统一。在领导活动中,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

第二节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主要是指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新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以“六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不仅是新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而且还是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现代方法”,并且正是在系统科学方法中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和技术研究方法的统一。在领导活动中,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系统科学方法。

一、系统方法

(一)系统与系统方法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世界万物皆系统。

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根据系统的观点,从整体出发,辩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实际上,系统方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而是由许多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复合方法。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类型和特殊变种。最初,系统方法不过是对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的一般原则的运用,它只能对系统进行定性的研究和描述。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系统的定性研究,对系统的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各种数学方法便成了系统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多种系统理论以常规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等为工具,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对系统进行定量化研究和描述的方法。这就使得系统方法变得更加复杂。目前,人们正在试图把系统方法发展成由不同层次构成的方法论体系。

(二)系统方法的特点

系统方法要求人们把对象和过程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并且尽可能将整体做形式化的处理。系统方法所处理的对象,都是由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交织起来的网络画面,采用系统方法时,应尽可能将此画面做组织化的科学抽象,从而具体地反映和把握世界。例如,可以把对象抽象为信息的输出、转换、传递、接受的过程,或抽象为某种模型和图式。

系统方法同传统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就是我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对象时,要把握的一些原则。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论方法的核心。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诸多部分或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它的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而不等于各组成部分或要素的孤立的性质和活动规律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在研究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它把研究对象视为有机整体。探索组成、结构、功能及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它要求我们无论是认识、研究、控制自然对象,还是设计制造人工系统,都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探索系统内外环境中和内外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正如爱因斯坦(A.Einstein)说的,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他;在更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病因。系统方法要求从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考察对象,使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归纳和演绎、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都协调一致起来。

2.动态性

任何现实的系统,一般来说,都是处于动态的“活系统”。虽然在科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采用理想的“孤立系统”或“闭合系统”的抽象,但是实际存在的系统,无论在内环境的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还是在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都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所以,从原则上说,实际系统都是活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永远达不到的。其实,即使在绝对零度,量子力学也已证明,还有零点能存在,构成系统的质点(要素)还处在振动中。所以系统总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系统要随着时间箭头而演化,大至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小至“基本粒子”,都有一个产生和消灭的过程,所以任何系统都经历着一定的历史。因此,在研究系统时,应当把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统一加以研究,以把握其过程与未来趋势。

3.最优化

就是系统方法通过研究系统的要素、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经过科学地计算、预测,做出系统目标的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目标,同时,还要制定最佳控制和进行最优管理。

系统的目标往往是多元化的,有些甚至是直接对立的,如何在对立统一中寻求整个系统最优化的总目标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运筹学的发展和系统工程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实现目标最优化的办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决策论、排队论、存贮论等,都是可以利用解决系统优化问题的。

4.综合性

综合性是系统方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综合性就是把任何整体都看做是以诸要素为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要求研究任一对象都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系统论方法突破了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但又不一味地否定分析,而是把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综合出发,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然后再回到综合。系统方法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它在观察和处理事物的时候,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全面地加以考察。不但考察事物的成分和结构,而且考察事物的功能和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历史,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状态综合地研究事物。系统方法的综合性原则还要求:它不是单凭某一种方法和某一门科学知识来认识和处理问题,而是综合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知识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它里面包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就使它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功能。既可以用来认识事物,也可以用来解决问题,既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研究,也可以用来进行定量研究,既可以用来研究历史和现状,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

5.模型化

运用系统方法,需要把真实系统模型化,即把真实系统抽象为模型,如放大或缩小了的实物模型、理论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符号系统模型或其他形式化的模型等。

在采用系统的模型化原则时,除遵循模型方法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应使模型的形式和尺度符合人的需要和可能,适合人的选择。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模型中,唯有一种模型与人的自然尺度最接近,这就是用人的206块骨头构成的人的骨骼模型。其他不符合人的尺度和认知需要的事物,要建模型,就需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人格化”,以适合人的要求。

对于复杂系统,需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地采用模糊方法,经适当简化和理想化,才能建立起系统模型。一旦建立起系统模型,就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模型化原则是采用系统方法时求得最优化的保证。

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综合性、模型化,是系统方法的基本特点,也是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前两个是基础,第三个是目标,后两个是手段。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管理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的新进展,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系统方法的作用

系统方法对领导工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统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创造复杂领导活动系统的有效手段

系统方法是扬弃了传统科学的简单性原则而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科学在研究复杂事物和复杂过程时,主要采用从实体上进行还原的分析组合方法,“试图在所有的现象中找到共同具有的物质实体(譬如像物质性的原子),把它作为差异的共同基础”,至于这些实体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则很少受到重视,基本上用线性因果关系加以处理。这就把复杂问题不适当地简单化了。而事实上,世界上的事物和过程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所以需要系统的思考。在这方面,系统科学方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2.系统方法为领导者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

在领导活动中,总需要存优汰劣、趋利避害,通过这些追求,推动事业的进步。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系统方法可以帮助领导者制定最佳方案,优化组合与管理,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3.系统科学方法为领导者提供了新的思想模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只侧重分析的机械方法的栅栏,指导领导方法从总体上进行思维,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思路,建立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促进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帮助领导者打破两种科学、两种文化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世界图景和文化图景,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和系统的人类社会图景。

二、控制论方法

控制论方法就是运用控制论原理,以任何一个系统的功能行为为目标,通过功能模拟、黑箱方法和信息反馈的作用,使系统减熵增序,实行控制,达到系统目标最优化的方法。

(一)功能模拟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是指在未弄清或不必弄清原型内部结构的条件下,仅仅以功能相似为基础,用模型来再现原型的功能的一种模拟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功能模拟方法是一种崭新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功能模拟方法在功能上描述与模仿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反应方式时,往往把系统看做“黑箱”,不去分析系统的内部机制与个别要素,也不求模型与原型结构的相同。像领导活动这类复杂的大系统,其内部结构难以弄清,难以复制,显然难以运用结构模拟的方法来再现领导的功能及价值。而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则可以在未弄清领导活动的内部结构的条件下,用模型来模拟领导者的一部分职能。

第二,以模型和原型之间的功能相似为基础,这是功能模拟方法与其他模拟方法相区别的主要特点。维纳在创立控制论的过程中,从功能角度出发,将机器、生物和人等不同质的物质系统进行类比,揭示出机器和生命体之间在行为方面的某些相似之处。例如,由炮瞄雷达站、高射炮控制仪和高射炮等组成的火炮自动控制系统,它的控制过程与一个猎手在狩猎时的行为非常相似。它们具有搜索、跟踪目标等相似的功能,它们都按预定目的行动,最终效果都是以一定的操作或行为来打击目标物。

第三,传统模拟的模型只是认识原型的手段,而功能模拟的模型则是具有生物目的性行为的机器——智能机器,它成了改造世界的直接手段,它本身就以研究为目的。

功能模拟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在领导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扩大了模拟方法的应用范围,为领导者利用不同结构的系统去实现相同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领导方法上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和创新

维纳在《控制论》等著作中明确指出,电子计算机作为人脑的功能模型,对研究人脑的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如果认识到大脑和计算机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可以给精神病理学,甚至给精神病治疗学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者通过对内部人力资源材料控制系统的模型研究,能成功预测在人员匮乏和物质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领导活动目标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反应。这是控制论方法在领导科学领域的应用和拓展。

(二)黑箱方法

所谓黑箱,是指对其内部构造和机理不清,但可以通过外部观测和试验去认识其功能和特性的事物。黑箱有两个特点:第一,只能给它以信息输入,观察它的信息输出,而不知其内部结构。第二,黑箱是相对于认识主体来说的。黑箱实际上是未被认识的事物。一个认识对象是否作为黑箱来对待,一方面取决于认识对象本身,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认识主体,取决于认识主体的经验和知识。有的系统相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黑箱,但相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就可能不是黑箱。

黑箱方法是为了解决对黑箱这种认识对象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方法。由于黑箱是无法直接观察其内部结构的系统,因此人们只能从外部来认识它。这种不是通过直接考察其内部结构,而是利用外部观测和试验来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结构和机理的方法,就是黑箱方法。

这种与传统科学方法不同的黑箱方法究竟怎样进行呢?其过程大体如下:

1.用相对孤立的原则,确认黑箱

既然黑箱是与外部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的系统,那么我们就得划定它与周围环境的边界,将它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在这样做时,我们必须规定黑箱与其环境联系的主要通道,确定它输入、输出的内容是什么。尽管我们事先不对它的性质和内容做任何假定,但我们都应假定具有认识和处理它的某种手段。这样,我们和黑箱形成一个信息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划定了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的边界,选定了对象与环境主要联系的通道,确定了对象的一组输入与输出,就意味着一个黑箱的确立。

2.通过观察和主动实验,考察黑箱

如果观测是在没有对黑箱施加任何干涉的情况进行的,就叫被动考察。它的好处是能得到纯自然条件下黑箱运动的情况。但也有缺点,那就是获得的信息较少。有时为了使系统的特性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也可采取主动实验的方法,即有目的地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某种典型的测试信号,然后再观察其输出响应,以便从中获取研究对象的大量信息,作为认识黑箱的依据。

3.建立模型,阐明黑箱

对于比较简单的事物,我们通过观测和主动实验,就可以判明其功能和特性了,用不着建立模型。但对较复杂的事物,由于输入、输出的数值较多,关系纵横交错,在获取输入、输出的数据之后,还不能阐明黑箱。还必须综合整理数据,建立黑箱模型。然后依据模型对黑箱的功能及特性进行定性的、定量的、静态的、动态的分析评价,对其内部的结构和机理做出某些推测和假说,并通过试验去验证。

黑箱方法与传统科学方法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和优点。第一,它不采取打开系统的途径来认识事物,而是通过研究系统的输入、输出来认识事物。这就具有不破坏事物的原有结构和完整性的优点,有利于从整体、综合、全局的角度来研究事物。第二,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系统本身,而是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互通信息中来研究事物,这就具有不割断系统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的优点。第三,它不是从系统的结构入手来研究问题,而是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和功能,进而来推知系统结构和机理。这就省去了许多麻烦,而且认识活动也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之,黑箱方法的实质就是人们在本来无法解决的黑箱面前,发挥了思维的能动作用,有意识地暂时绕开一时无法知道的内部结构和机理,仅从外部环境与黑箱整体的关系出发,能动地对黑箱施加某种影响,观察其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变化,只要有函数y=f(x)存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黑箱的功能,再根据功能与结构关系原理,便可反求结构,弄清其机理,终于变黑箱为白箱,真正认识这个事物。这是领导者在研究特殊的对象时,所采取的迂回曲折的前进方式。

(三)反馈控制方法

在控制论中,人们在应用功能模拟和黑箱方法时,无形中也使用了有关的反馈方法,使问题的研究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的输出通过一定的通道又反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反馈的过程表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把系统的输入看成原因,则输出就是结果。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事实上,不但输入影响和作用着输出,输出也影响和作用着输入。这样,输出又成了原因,输入又变成了结果。所以说,输入和输出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输入和输出组成一个环状结构。控制论把这种环状结构叫反馈环,亦即反馈控制系统。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个系统中,输出对输入的反作用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输出端的输出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输入端时,对输入起着强化的作用。这时,反馈的结果起着使系统朝着偏离控制目标的方向运动的作用。这种情况叫做正反馈。例如,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以后,卖不出去,知道这种情况还继续生产这种产品,就会使产品积压越来越多,甚至使工厂陷入困境。正反馈是一种使系统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和解体的反馈。

另一种情况是,输出端的输出结果反作用于输入端时,对输入起着削弱的作用。这时,反馈的结果起着使系统朝着控制目标的方向运动的作用。这种情况叫做负反馈。例如导弹制导系统中的反馈,就属于这种负反馈。当导弹脱离发射装置以后,靠着制导系统的帮助,它能够既注意到自己的位置,又注意到飞机的位置,并把两者作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跟飞机之间的差距,并且根据这种目标差调整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从而使导弹沿着减小目标差的方向运动。在制导系统的帮助下,导弹能够以飞机或其他东西作目标,自动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为止。这种负反馈机制的系统又叫自调节系统。

反馈自调节系统又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把系统引向一个预期的目标,使系统成为自调节。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整系统的行为,使系统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直到达到系统的最终目的。如老鹰猎取食物,司机驾驶车辆以及上述的导弹制导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反馈自调节系统的另一种类型,是把系统维持在某些变量上。比如恒温器的工作过程就属于这种类型。恒温器在工作中,当温度低于所需要的数值时,恒温器就发出信号,使燃料流入燃料室或者接通电流,给恒温器加温;当温度高于所需要的数值时,恒温器也会发出信号,使燃料停止流入燃烧室或者切断电流,让恒温器降温。这样,恒温器的加热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就可以把恒温器的温度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上。

了解和掌握反馈自调节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在领导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反馈仅仅考虑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只要根据先前的操作,就能调节系统未来的行为,这样就使得反馈比别的方法显得简单、经济、普遍而又有效。从控制论自身的内在要求来看,系统要达到控制目标就必须反馈。假如没有反馈,或反馈不足,或反馈过度,或反馈方式选择不当,都会造成系统的失衡,甚至解体。因此,人们应该根据实践的需要,调节反馈程度和选择适当的反馈方式,以提高反馈效益,达到控制目的。

与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相对应,反馈方法也有正反馈方法与负反馈方法之分,由于正反馈方法具有使系统偏离平衡和稳定状态,向着某个极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特点,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种方法来扩大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或者使系统崩溃和发生质变。比如原子弹和氢弹的制造,就是对物质的原子裂变产生正反馈机制的利用。在电子技术中,能放大振荡信号的三极管也是运用正反馈方法制成的。由于负反馈方法能够使系统做合乎目的的运动,或者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以,领导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设计和制造人力资源自动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方法和正反馈控制方法都是科学的控制方法。负反馈方法可以使系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负反馈控制方法会成为领导者常用的一种方法。凡是需要把系统稳定在某一状态或者趋向某个目标时,就需要运用负反馈控制方法来调节。但是负反馈方法也有它的缺点,这就是往往使系统维持现状,停滞不前。要使系统前进,发生质的变化,就必须依靠正反馈。正反馈方法可以使系统打破原来的状态,从稳定走向不稳定,是系统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桥梁。

三、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就是信息概念的具体运用,也就是利用信息的观点,把事物的具体的运动变化过程抽象为信息及其变换过程,通过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处理、利用、反馈等过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认识对象和调控、改造对象。

应用信息方法时,首先要把握信息的传输过程,了解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的联系。信息方法中,信息的度量也很重要。信息的计量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提高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能力,即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就是要解决在同一个信道中怎样加大信息的容量,或加快信息传输速度,从而提高通信的经济性,减少能量消耗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求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力求减少噪声的干扰,提高通信的质量。信息方法暂时撇开信息的语义方面,单从技术方面研究信息量的计算问题,要运用数学理论寻找合适的数学模式。

维纳指出:一个系统中信息量是它的组织化程度的度量,一个系统的熵就是它的无组织程度的度量,因此,这一个正好是那一个的负数。信息等于“负熵”,这就指出了信息和熵是从不同的方面对一个系统的统计特征的描述。当然,统计信息只讨论不确定性,而不涉及信息的意义和有效性,因而也暴露出统计信息概念的局限性。

(一)领导科学运用信息方法主要通过获取、传输、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来认识改造对象

1.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是研究信息、利用信息的前提,这主要依靠特殊的信息检测装置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检测来实现。对领导者来说,要获取广泛的信息,必须建立起一个涵盖面广的信息网。舆论、传播媒介、文件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来源渠道加以利用。

2.信息的传输

所谓信息的传输,就是将信息经编码后送入信道,待传送到接收端后再进行译码还原为信息输出。信源发生信息,经编码器转化为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而使信号失真。信号进入译码器后,将噪声过滤并还原为原来的信息,最后被信宿接收,完成信息传输的全过程。领导者应力求避免信息传输的干扰,保持信息的实效性和新鲜性。

3.信息的加工处理

送入信宿的原始信息还比较繁杂零乱,不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必须对这些原始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加工处理,这样才能使其中包含的有效信息暴露出来,使从事专门领导活动的人能够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

4.信息经加工处理后将被系统输出利用

对于闭环系统,输出的信息还要通过反馈回路反送入系统的输入端,对系统再产生影响。由于信息反馈的作用,系统可以及时矫正偏差,提高水准。对于开环系统,就不存在信息反馈的问题,输出的信息效果如何,其他人无法得知,因而也就无法矫正系统出现的偏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上,领导者要保证反馈的畅通性,充分利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二)信息方法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并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再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转,构成系统有规律的状态。因此对系统的研究,无非就是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研究。但同传统方法以对物质、能量的具体运动形态为主要研究不同。信息方法是以信息的运动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完全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系统的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信息变换过程。而信息同具体物质能量形态相比,具有普遍性、综合性、灵活性、同构性、主观性、相似性和形式性等特点,从而使得信息方法在领导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领导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信息概念的普遍性和灵活性,使信息方法可用于揭示各类事物特别是某些特殊现象的规律性

传统方法一般是通过物质能量的研究来揭示事物的规律性,但对某些特殊现象就显得无能为力。由于信息过程存在于一切组织系统中,信息量的变化能够反映系统的兴衰,信息质的特征亦能反映系统的目标功能,因此,对任何有组织的系统,都可以使用信息方法。同时由于信息概念的灵活性,不只可以对一般现象运用信息方法,而且可以用于揭示某些用传统方法难以揭示的特殊现象的规律性。我们要从原有的既存信息出发,然后时时关注这种信息的复制转录、转译,从而不断地由反馈信息来控制,保证领导活动的预定目标。

2.信息概念的普遍性和相似性,使信息方法可用于揭示事物的共同属性

社会系统的生产过程、经济管理、交通管理等,用传统方法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信息过程存在于一切组织系统中,并具有普遍性和相似性,因此,对任何有组织的系统,都可以使用信息方法。根据其信息的接收、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变换过程的相似性,揭示出它们的共同属性。领导者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处理信息。研究表明,人脑利用神经脉冲从外界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而电子计算机则利用电脉冲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由于它们具有上述的一般的共同特征,因此可以撇开它们的具体的不同的运动形态,而把它们看做一个信息变换系统,把其内部运动过程看做抽象的信息变换过程,这就为利用机器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提供科学根据。

3.信息的形式化,使信息方法可用于突破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为揭示活动规律,对各种不同的物质系统,都可以撇开具体内容,就其单纯的形式和关系上,应用量的信息定量地研究一些平均结果,并给以形式化的表述。例如,领导控制系统可表述为H(x)≥H(d),即必要变异度≥干扰不确定性;组织系统可表述为,即减熵率≥增熵率。非平衡人力资源系统,可表述为ds=des+dis,即总熵=增熵和负熵流。

这些形式化的表达式,简单明确地揭示了系统的本质。如ds表达了现实的系统(一般都是非平衡态,开放系统)存在着内部增熵与外部熵流的对立统一关系;dis作为负熵流是现实系统中决不可少的东西,因为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变换关系,这种同构变换实际上也就是信息的传输过程,必须用信息方法分析。4.信息方法的主观特性,使信息方法可用来调整人的行为,发挥人的能动性

人是具有多目的、多自由度的高等动物,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不是消极的,更不会盲目接受外界刺激而使自己信道过载,相反,人总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感知外部世界,并与之不断交换。领导者通过信息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要求,将事物无限多方面的质的特征转化为信息变换;依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人们的行为,改变自己与外部环境斗争的策略,达到适应并改造环境为自己服务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以主观形式反映客观内容的过程,因而具有主观的特性。5.信息概念的综合性,使信息方法可用于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信息既以物质能量为载体,但又能摆脱物质能量的局限。人们在应用信息方法时可以不考虑物质、能量、具体形态,而始终着眼于系统信息的变换;不是对系统内部的元件(或部分)一个一个地进行分析解剖或解剖后再机械地综合,而是直接从整体出发,用信息观点进行综合考察;不是在系统内部研究个别原因和个别结果的对应关系,而是研究整个系统的所有原因与所有结果的关系;不是非把系统内部的情况完全弄清了再动手不可,而是应用信息和控制理论,选择系统元件装置的总和的组成形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和掌握信息方法的水平已成为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如果在过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地是依赖于物质和能量,当今则更多地依赖于信息,特别是依赖于科学知识。而在领导科学上,信息方法又是改变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活动绩效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强人们的社会信息意识,在加快我国领导现代化的同时,注意社会的信息化。

(三)信息方法的上述特点使它在具体领导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运用信息方法分析人员的认识活动。运用信息方法分析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可以把它简化为一个信息过程。这就是从外界获取信息,再将信息送到大脑中存储(即记忆),同时经过大脑的思考即信息的加工处理、变换、形成概念……这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再将得到的认识、判断、决策通过效应器官(嘴、手、脚、眼等)输出信息,对外界作出反应。这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通过反馈信息再送回来作比较、修正以影响下一步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当然,认识的结果也可以暂时不输出,储存在脑中。

运用信息方法来分析领导群体的认识活动,则可以将领导者长期实践活动积累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知识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精神产品的信息库。这时个体的认识就不是简单地接受外界刺激和接收个体实践活动的反馈信息,而是必须从领导者已有的信息库中提取必需的知识,以及通过语言交流从其他个体获取信息,然后再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将得到的认识付诸实践。这时的实践不只是个体的实践,而是整个领导活动的实践,以整个领导实践的反馈信息来校正、影响下一步的思维活动,并且个人的认识不断地向信息库输送以充实人类的认识宝库。

运用信息方法作为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三股流,即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三股流中,任何一流发生堵塞、中断,都将造成实践活动的破坏和停顿。在这里,信息流调节着人流和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驾驭人和物进行有目的、有规则的活动。因此复杂的现代化管理,不能不借助于信息方法。在现代管理中,信息管理已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管理。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变换的过程。信息方法是科学决策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信息方法是促使领导科学整体化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科学发展整体化的趋势中,领导与管理之间的信息渗透和相互交叉成了重要的表现形式。我们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速领导科学整体化的进程,而且可以较快地达到领导学科理论的前沿,并开辟新的领域。

电子计算机是领导活动信息加工的现代化工具。它的结构表现了信息传递、加工、变换的过程。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手工的、机械的信息加工工具,这既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深化,也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用电子计算机来逐步实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这正是信息方法的又一重要表现。领导活动应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和通信手段的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