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文华学院信息学部所做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在文华学院信息学部所做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与文化——在文华学院信息学部所做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信息学部今天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我非常高兴。今天的第一讲,我准备讲概念,讲这几个基本概念:人、文化、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希望从我们文华学院开始、从信息学部开始重视概念思维,包括学习。因此,文华学院为什么把个性化教育作为办学理念,道理也是在这。

教育与文化——在文华学院信息学部所做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信息学部今天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我非常高兴。唐书记上个学期找到我的时候,我没有做任何思考就答应了,用我的行动表示支持。今天的第一讲,我准备讲概念,讲这几个基本概念:人、文化、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不重视概念思维而重视形象思维,比如现在网上流行的“给力”、“神马”、“浮云”,这就是形象思维,它没有确定的内涵。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不重视概念思维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大家都喊抓机遇,什么是机遇呢?却很少有人去考虑,结果自己抓的其实不是机遇,或者机遇过了,还在抓机遇。改革要建立机制,那么什么是机制?我大概在20年前,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琢磨什么是机制,现在很多人没有去想机制到底是什么,结果弄的那个东西不是机制,还停留在制度层面。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呢?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小平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敢于说出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搞了几十年还没有整明白。小平一百周年诞辰,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场景:一个老太婆赶两只鸭子,人家问她为什么赶两只鸭子,她说,领导说了,赶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五只、六只以上是资本主义,我不能搞资本主义。大家听了肯定觉得很好笑,这就是当时人民理解的社会主义。没有把社会主义弄明白,搞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我经常跟大学校长、处长们做报告,我说扪心自问,我们搞教育的,有没有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这是根本问题。所以我希望从我们文华学院开始、从信息学部开始重视概念思维,包括学习。考试为什么考不好?不清楚概念,所以上课的时候要把概念弄明白。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因为事物是发展的,我们认识一个概念往往是从局部开始的,所以我今天第一讲就主要讲概念。

一、关于人

教育和文化都与人密切相关。世界上最难理解的就是人,说你是个东西,你肯定不高兴;说你不是个东西,你还是不高兴。反正是不高兴。所以最难理解的就是人。那现在,我们就来讲讲怎样认识人。

人是肉体加文化的复合体。在多少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冷却之后形成物理物质,世界上首先有物理物质,经过多少亿年,形成化学物质,再经过很多年才形成生命物质,最后才形成复合物质形态,即人。老子有一句话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即,“人之患在我有身”,也就是说,人的一切祸害都在于我有身体,有肉体就有欲望,有欲望就要满足,满足就可能不择手段。那怎么抑制呢?就需要用文化来管住我们的肉体。从这个角度说,教育说到根上就是用文化管住肉体。

人有两次生成、两重生命,动物只有一次生成。人刚出生的时候智力比猩猩要低,我们大脑有很多很多的神经细胞,在娘胎里面这些神经细胞是孤立的,没有连接,所以不能思考。等到出生以后,这些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生长出“突轴”,开始慢慢连接,也就慢慢地开始思考。这种连接,在三岁以前完成了百分之七十,所以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在三岁之前是非常重要的。据说,爱因斯坦去世以后,专家对他的大脑做了很多的研究,发现他的连接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轴比我们普通人长了三分之一,所以他很聪明。人出生以后慢慢地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就有了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父母给的,社会生命是通过教育自我创生的。

人有两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没有物质不行,不吃饭,一两天可以,长了就会饿死。人没有精神不行,要么就得精神病,要么就自杀。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研究自杀,就发现知识水平越高的人群自杀率越高。人的两种需要,少一样都是不行的。人的身心,二者高度统一。首先从人的思维过程来看,我们思考问题,最终是大脑中的蛋白质、电化学在活动,现在一些国家在研究通过个人大脑的活动看出他在想什么。这个是很麻烦的事,研究还刚刚起步。一些思想品德、性格婴幼儿起开始形成,如自信心。

人的面前存在两种世界: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我们现在生活在现实世界,但脑子中有一个可能世界。教育就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

人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自我矛盾。例如:人依赖自然,又要去否定自然;人要与物区别开来,又必须同物结为一体;人以自我为中心,又只能从他物中去实现自我;人本属软弱的动物,却要与大自然抗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其生存价值却可以永恒;人受制于必然,却又能够同时享受自由;人并未走出自然,却完全超越了物种的局限。

人到底是什么?不管怎么来解释都很难说全面,但是有一点要把握,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将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都归结于人自身,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是自由性的存在,人是创造性的存在。因此,文华学院为什么把个性化教育作为办学理念,道理也是在这。

二、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一切就是文化。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总是存在着的,就像把盐放在水里,看不见,但一喝就感觉到。从哲学上讲,它是属于“有而无在”的一种东西。在网上有一个标题为“还是中国丈夫好”的故事:有一个中国女性,在大陆和一个中国人离婚后,到美国和一个美国人结婚。有一次她和丈夫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其他的东西她丈夫都付钱了,唯有她床头的台灯,她丈夫让她自己付钱。她的丈夫认为放在她自己床头的台灯应该是她自己付账,这个中国人就接受不了,感觉还是中国丈夫好。美国人认为他这是尊重对方,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对方的经济独立,这是美国的文化,和中国是不一样的。前几年我和一个驻德国的前任大使交流,他说他20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就到德国给大使当“翻译”,当时大使病了,去看病,大使说腿发酸,“酸”字我翻不出来。又一次看病,说上火了,我又翻不出来,结果挨骂了。后来,我自己当了大使,一些名词译员也译不出来,例如,一次中德两国领导会谈,中国领导人说:中德两国非常有缘分……可是这个“缘分”翻译不出来。我回到国内找一位佛教大师,让他译。他开始讲了两个说法,德国人也听不懂。后来给了一个说法,德国听懂了。这个说法是,缘分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这就是德国人的文化。德国是个崇尚哲学的国家。就像我们今天,信息学部开这个讲座,而我作为第一讲,这就是一种缘分。所以说,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我有个博士在北大清华待了一个月后,回来对我说:刘老师,北大清华的石头是文化,因为他们的石头毛泽东坐过、陈独秀坐过、闻一多坐过、胡锦涛坐过……就成为了文化,而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石头就是石头。我希望文华学院的同学也能成为大人物,那文华学院的石头也是文化了。现在我们这一辈是做不到了,只能寄希望于你们。文化都是从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文华学院今年的重点是抓文化建设,也希望大家想想怎么创建我们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多少年以后,人不在了,制度也改了,但是文化却能留下来。

人类最早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近两三百年以科学文化为主,现在开始重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科学,是指人类探究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统一。人文,是指人类社会或者文化现象。科学和人文两者的对象、性质不同,有区别也有统一。

先说区别。科学的对象是物,是客观事物;人文的对象是人,是主观世界。两者对象不一样。科学回答“是什么”,其成果具有世界性,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大家思考一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式有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现的,基本上没有。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汽车等哪里来的,西方。如果认为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不用,我们没有这么傻。因为科学具有世界性,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人文具有民族性,回答“应当怎样”,其成果具有价值导向。所以说决定一个民族性质的主要是人文不是科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人文没有了,那么这个民族就不是民族了,而只是种族。

再来说一致性。为什么又一致呢?因为科学、人文是我们人这个主体的两种要求、两个方面的表现和两手选择。科学是人类创造的,人文也是人类创造的,都是人类创造的,只是人类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选择。正因为科学是人创造的,科学里应该包含了人文精神。另外,科学发展能改变世界,改变人自身和对世界的认识。人文通过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从而推动科学发展。

但是近代产生了科学和人文的分裂。为什么?这里我给出四个理由。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充分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占了统治地位;学问的功利化;专业的培养教育体系;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拒绝人文关怀。现在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希望两者融合。所以现在开始重视人文,包括信息学科在内的理工科学生,要重视人文。人文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人文精神,包括自由、自觉、批判精神,核心是反省精神。

2009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请著名哲学家到自己家里,讨论两个问题:何为人?我们为什么在这儿?一个国家,它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这个国家才会站得比较高,发展得比较好。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也要从哲学角度去看人看事,所以要学人文,特别是哲学。

人文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有而无在”,如水中盐,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的存在。其二,整体性存在,但这种整体是有机、情境性整体,而不是机械性的整体。其三,“个体差异性存在”,每个人对文化的感觉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化是一种规则、一种信念、一种行动,其核心是人。

三、关于教育

教育的逻辑起点在哪里?这是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起点不同,教育观念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则有其相应的教育观念。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人丢了东西要想办法去找回来,如今天人们丢了自行车、汽车、手表、手机都会去寻找。但有一样东西丢了没有人去找,那就是“心”。因此,教育就是要把你丢失的善良、纯明的心找回来。荀子认为人性恶,则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教育即文化,人文化成,这里的“化”,指教化、感化。美国学者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将学过的东西都遗忘以后所剩下的东西”。学了四年,很多东西都忘了,但在文化的熏陶下,在脑子里留下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素质,所以说,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篇中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得十分透彻。教育的目的不是止于知识、智慧,而是止于至善。所以教育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成人是成才的基础,而“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教育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知识外,还要通过艺术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教育的两大功能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文化的传承具有社会历史性、超有机性、增值性。文化传承是一种社会性传承方式。文化的创新则表现为一种“内化—外化”过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紧密相联,通过教学、科研来实现的。

文化对教育具有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直接作用是指文化影响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中国和美国教育思想、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关键在于两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介作用是指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对教育的作用,通过文化这个中介而实现。大学的成长即文化的成长,人文兴则大学兴。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同学们要自觉学习文化,吸收文化,并努力创新文化。

四、关于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包括人文和科学两个方面。为什么这几年我们国家这么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一是因为1952年的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基本没有了;二是因为中学文理分科造成人文、科学分离(像我们以前高中不分科,考试都是一样的),从而使学生文化知识面窄,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教育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推动了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一些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从偶然开始的,从偶然走向必然。1994年我们学校成立文学院,基本上是把所有的文科都放在文学院。我兼任文学院的院长。当时文科很薄弱,教师中只有两个老师具有博士学位,文科影响也很小。为了取得理工科的支持,首先要为理工科服务,我就提出搞人文讲座。第一次讲座,定在比较小的教室,结果海报一出,人山人海,教室都坐不下了,我们马上换了个大教室,从第一讲开始到现在都在这个大教室。这促使我们去思考,先思考人文讲座为什么受欢迎,到后来开始思考人文素质教育。当时校长杨叔子院士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向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汇报,教育部开始重视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教育部决定在52所高校进行试点,当年9月在我们学校召开试点工作会议,这标志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正式开始。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文化素质的内涵,成立了试点工作小组。周远清副部长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包括文史哲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三个方面,当然对文科的学生还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当时就提出来,后面就按这个往下走。1996年在湖南大学开了第二次研讨会,1997年5月又在华中科技大学开了第三次会议,这次会议带有现场会性质,我在会上代表学校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情况。1998年5月在四川大学召开了第四次会议,这次会议是试点学校的最后一次会议,教育部宣布试点结束,在全国开展。这次会议做了三个决定:

一是建立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主任是杨叔子院士,我是秘书长,第二届主任是杨叔子院士,我是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三届主任仍是杨叔子院士,我是顾问。二是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三是出版系列教材或参考书本。在这次会议上周远清副部长还提出从“三注”到“三提高”。“三注”是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三提高”是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研究,一步步地往前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中科技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那么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怎么开展的呢?回顾十多年的历程,我们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人文讲座、自然科学讲座、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等。第二个阶段,改革课程体系,人文教育内容进入课堂。我们分析,如果不进入课堂,活动和讲座是少数人参加,只有进入了课堂、课程,才能影响到每个学生。所以我承担了教育部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发达国家它们怎么开人文教育课的。然后试点,起初为六个学分,后面增加为十个学分。就是理工科学生要学十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第三个阶段是社会实践。搞人文教育也很不容易。有工科老师讽刺说,文科老师人文知识比我们多吧,道德品德可能还比不上我们。这引发了我们的思索,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要提升到精神教育和素质教育。从知识到素质的中介是实践,周济校长亲自抓实践,本科生开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并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实践这方面文华学院做得非常好。要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变为素质。第四个阶段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老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再往前走怎么走?所以组织博士生调查了做得比较好的一百位教师,提炼了八种方法。当时任副部长,现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同志给我写了封信,非常肯定我们学校的这一做法。

我们学校在文化素质方面是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文华学院要继承这么一个好的文化素质教育传统。

我在这里发出一个倡议,希望在座的同学自愿跟我一起读《论语》。完全自愿,用半年的时间读《论语》十遍,不要求写笔记,不要求写总结。我报告之前订了一百本《论语》,送给愿意参加的同学,如果一百本不够,同学们可以去图书馆借,我希望在座的至少有一个人跟我一起读《论语》。我诚恳地真切地邀请信息学部的同学们跟我一起用半年的时间将《论语》读十遍。

我向文华学生提出三个倡议,一是希望文华学院的学生重视概念思维,二是读《论语》,三是文华学子都要在生活中去感悟。

希望文华学院的学生多在生活中、实践中去感悟。“迷则为凡,悟则为圣。”你是凡人,还是圣人,一个字的区别,迷迷糊糊一生是凡人,不断地感悟,则可能成为圣人。感悟最好的人之一就是雷锋,雷锋不仅仅做好事,他的感悟还非常深刻。我举个例子,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我有很多感悟,这里举一个例子。我1985到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当了两年宣传部长,这是中层干部,没有专车,从华工到政法上班,骑自行车要三四十分钟,开始有点苦恼。后来我一想,骑车上班,可以锻炼身体,观察社会,呼吸新鲜空气,后来这么一想就很高兴了,每天一早高高兴兴骑车上班。我从中悟出,一个人做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笨的人做一事件一个功能,聪明的人做一件事可以产生多种功能,这么一算,聪明的人比笨的人要多活几辈子。因此,我努力这样去做。如,抓一项工作,工作抓好了,一个功能,总结一个经验,第二个功能,再写一篇文章……你们读书,不要读死书,要产生多种功能。因此,我倡导文华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要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感受,在感受中自己去悟出人生的道理,自己作出抉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文程营:刘院长您好,我是2008级学生,很荣幸能听到您的讲座。我是一名学生干部,学校有很多学生团体,学校成立社团是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想请问您,学生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刘: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综合的结果。第一,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第二,学科文化。第三,老师素质,这一点很重要。我注意到有几个老师进来的时候比我进来的时候掌声要热烈,这说明这些老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第四,就是同学自己。一个学校,它的生命周期刚开始有三个十年:十年建校、十年发展、十年提高。我们现在正处在十年建校的关键时期,文化、思想、制度的形成会影响今后学校几十年的发展。你们是参与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社团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社团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凝聚有思想的同学,最终它就会迸发,产生出这个社团的精神、风格。这些会通过社团扩展到整个学校。所以作为院长我希望你们要把社团建设好。

学生葛彬:在同寝室同学相处的时候,除了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以外,我们应该还在哪些方面努力营造一种独特的寝室文化氛围呢?寝室文化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刘:现在同学们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寝室,和室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如果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好,同学们能够自觉学习,那么这个宿舍的每一个人都会好。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有个宿舍,六个人中四个人都考上了研究生。每一个人都需要认识自我。我说开些,每个人自己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人的自我意识也看不见自己的自我意识,要跳出来看才能认识自己。所以,如果你要认识自己,光是自己一个人是认识不了自己的。必须借助镜子、他人等媒介。最接近你的人是最了解你的人,同一个房间的人便是最了解你的人。所以我希望在学生时代,同宿舍的人要能够敞心扉,同学们要相互批评、相互帮助,在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很难有人很直接把你的问题指出来。为什么,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生活环境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生活是职业生活,每个人处于分配领域,相互之间有利益冲突。现在我们要敞开,敢于互相批评,目的是认识自己。所以宿舍是很重要的,如果寝室氛围搞好,那么学校的学风就好了。寝室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寝室是我们成才的一个重要地方。

学生张琳茜:您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呢?

刘:现在学生的课程很多,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事情很多,我们就要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比如说我,过去做学校领导,很忙,还要带博士生,相当于一个老师全部的工作量,还要写书、做演讲、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每天的事情很多。我就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这个小时干什么,这十分钟干什么,一件事一件事干。不要同时把所有的事情放在脑子里,否则,搞得脑子乱糟糟的。对自己的时间,要有规划。至于业余活动,现在有很多诱惑,有的人看到别人打网球他也去打,看到别人滑冰他也去,都想参与一下,但是结果一件都学不会。我的建议是,在大学里最好是选择一项作为你的爱好,把这一项学精,然后把它当成一生的业余爱好。对于那些诱惑,我们要善于对自己说“不”。抓住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爱好,把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

文新社见习记者 侯叶叶 实习记者 黄倩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